1.39 妾無異議

“臣等,遵命。”馬日磾再拜。

主臣有序,長幼有別。二位太皇不定歸期,自不可勉強。且兗州四戰之地,左右皆虎視。更加宮禁遠未造畢。此時回朝,確顯急迫。不可強爲。

“王允王佐之才,曹操治世能臣。無外戚黃門掣肘,陛下當可安心。待元服親政,必四海克定,切莫心急。”畢竟親手哺育。董太皇對董侯,甚是關心。諄諄善誘,暗自告誡。權臣當道,宜當徐徐圖之。急於親政,取禍之道。合肥侯並史侯二廢帝,便是前車之鑑。

“喏。”馬日磾,當可體會。董太皇言外深意。

叩別太皇。又順下天梯,覲見王太后。王后、秦後、並馬貴人,齊聚簾後。省下諸多禮數。

甘夫人,自當避嫌。

待二使,禮畢出宮。暫居增城三重殿的甘夫人,奉王太后命,入一重殿相見。

除馬貴人先歸外。二位義王太后,王后、秦後皆在。

“拜見(薊)王太后、義王太后、王后、秦後。”甘夫人先行禮。舉止從容,毫無芥蒂。已與先前何後,判若兩人。

“夫人免禮。”王太后撤簾相見:“請坐。”而非“賜座”,足見禮遇。

“謝太后。”甘夫人亦不曾失禮。

“蒙天子賜九錫之二。逢二宮太皇未歸。宜當上表,求賜大婚。”王太后所言,乃甘夫人所盼。

日思夜想,纏綿悱惻。求之而不可得。不料今日成真。

“妾,實無異議。”甘夫人心如鹿撞,險至失語。

“世人皆知,你出身仙門,乃麟子‘義母’。故當以王后之禮聘之。可稱‘甘後’。”

“妾,實無異議。”得薊王家如此善待,甘夫人夙願償矣。

“甘泉宮,制非常模,耗時頗久。可先居於北宮。王上已命人,改築‘發越殿’。”

如前所說。薊王宮,七重錯落,一里之回。北宮大殿,皆三重。薊王合歡殿,居正中,據五六七重。頂閣瑞麟。鳳凰殿、椒風殿,一右一左,居四五六重。七妃安處殿,慧妃常寧殿,居三四五重。馬貴人蕙草殿,安貴人無極殿,並吳房君,茝若貴人華妁所居茝若殿,據二三四重。館多二重,舍爲一重。

華妁貴爲太后賜婚。先前並未參與秦漢和親。

薊王本欲攜秦後,南下象林,度完蜜月。再娶華妁不遲。不料變生肘腋,乃至延期至今。

至此。前漢未央宮,後宮十四殿:昭陽、飛翔、增成、合歡、蘭林、披香、鳳凰、鴛鸞、安處、常寧、椒風、發越、蕙草、茞若。再加無極,合稱“薊宮十五殿”。

再改造畢的北宮。椒風殿、鳳凰殿、發越殿,左、中、右,居四五六重。

“妾,實無異議。”甘夫人,喜極而泣。

“此次大婚,茝若貴人華妁,同嫁。”賜婚來之不易,當多多益善。

“妾,實無異議。”甘夫人,心悅誠服。

王太后此時行事,正當時宜。

先前時局未定。若娶麟子義母,恐遭天下猜忌。今董侯賜加九錫之二,兼督幽、冀、並、涼四州。與薊王劃河而治,談妥利益分配。此時再行婚娶,天下皆無異議。

若董侯所賜,薊王皆辭。必有人心思,薊王所求乃大。遠非四州之地,能夠滿足。再娶阿斗之母,必遭猜忌:莫非薊王欲求天下乎。

故先受後娶。明示天下也。

董侯先賜,薊王后求。一來二往,一唱一和。如此,天下皆可安心。

“媵者何?”王太后必有此問。

“妾,尚未慮及。”甘夫人實言相告。

“何不,問你父。”王太后一言點醒夢中人。甘夫人,出身仙門。號“神智夫人”。乃千秋三師之甘始女。“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凡仙門,皆是同道之人。甘始無女,同道從之。

“妾,敢不從命。”甘夫人,言聽計從。

出一重殿。甘夫人,神情恍惚,猶未回魂。

直升三重殿,拂面涼風,悠悠回神。事不宜遲。急命人召,千秋三師、趙忠、何苗,入宮相見。

“王太后何意?”何苗不解。趙忠、何苗二人,自主持甘泉宮營造,頗爲上心。無事不離半步。

趙忠嘆道:“王太后爲夫人,身後計也。”

甘始亦醒悟:“夫人,入我門牆,以絕俗塵。先前種種,皆可棄也。”言下之意,入仙門,自斷出身。詔告天下,毋需提及;告廟列祖,無需避諱。

漢人事死如事生。何況薊王家。如此,儀軌完滿,別處差池。畢竟,乃王后之禮聘。大婚後,稱甘後。位遜公孫王后,與秦後平。

且出身仙門而爲後。亦有籠絡天下仙門,盡歸己用之意。

如此,薊王三後,公孫王后,統人望;秦後,御地望;甘後,執天望。三才齊聚,大利家國。

既定出身,又納仙門。甘後,裹挾利益之大,何人敢小覷。

一國之君,言行舉止,必言利益。薊王亦不例外。

王太后問,媵者何?

便爲點醒神智夫人:如何行事,方能最大得利。

必是仙門無疑。

何苗一聲慨嘆:“太后善心遠慮。我等凡俗之人,遠不及也。”

甘夫人,這便收拾心情:“敢問阿父,可有合適之選。”

此聲“阿父”,已證出身。

甘始險淚目。急忙收拾心情,斟酌答曰:“時至今日,仙門中,能配薊王者,片羽吉光(意同‘鳳毛麟角’注①)。”

自入殿,便苦思無語之青牛師封君達,忽言道:“我思,有一人。”

“是何人也?”何苗忙問。

“西州張姜子。”封君達言道。

“可是張濟之妹。”甘始亦知。

“然也。”封君達又道:“自幼出家,修行山野。數年前偶遇,驚爲天人。”能被封君達稱爲“天人”,必然仙姿佚貌,佳冶窈窕。

“人何在?”何苗忙問。

“當在漢中。”封君達答曰。

“如此,某亦思有一人。”東郭延年笑道。

“上師,所思何人?”何苗再問。

“西蜀李真多。”

145 貴麟二子168 千里投懷1.38 溯谷而行135 借兵剿匪1.35 暴虎馮河135 抱火寢薪1.50 人中呂布102 自薦枕蓆1.24 犁種宿野196 少年無拘71 一較長短154 衆星捧月1 天羅地網153 拾人牙慧1.43 樓桑特產1.70 封侯拜相1.49 以道御術1.6 不二之選19 樓桑諸技169 百日分曉1.59 開疆闢土1.64 聞薊色變173 王取幾何1.23 移花接木1.58 夾縫求生154 東孝西直1.8 拍案驚奇1.68 斬旗奪船110 連環殺局1.35 苦後回甘196 百年大計122 破而後立21 赤心如故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90 一較高下1.25 張家謝禮132 千里送藥1.38 人頭落地1.248 火煉真金13 改造閭里1.78 麟不當見115 天下棋局118 莫測人心1.33 以衆擊寡1.59 心悅誠服102 風雪載途197 生命禮讚112 不辱君命1.20 嶄露頭角119 單刀直入1.59 亂我心曲1.35 九流學派148 暗語絃音18 四面楚歌135 喜得千金151 天作之合1.57 樓桑武卒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00 三郡烏桓1.48 立冬兵發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99 一網打盡115 木軌直道15 蔣幹遺書19 君前臣名154 數年之期124 大器免成168 無法拒絕124 獻履貢襪1.62 一日破膽160 遠見卓識124 國士待之1.79 快馬輕舟107 林間馬場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38 盡如人意193 依山下寨1.88 母行子效1.48 百善孝先1.98 千金之軀1.57 借雞生蛋179 瑞輪蓂莢184 是個難題168 暫費永寧1.55 安得猛士164 追本溯源13 匹夫無罪1.49 生者如斯113 求開黨錮1.275 天下正色1.78 河北豪傑1.65 三歲見老167 萬里征程1.50 人中呂布1.36 籠中之鳥1.38 溯谷而行1.42 變置社稷1.88 高手雲集17 爲瓽所轠
145 貴麟二子168 千里投懷1.38 溯谷而行135 借兵剿匪1.35 暴虎馮河135 抱火寢薪1.50 人中呂布102 自薦枕蓆1.24 犁種宿野196 少年無拘71 一較長短154 衆星捧月1 天羅地網153 拾人牙慧1.43 樓桑特產1.70 封侯拜相1.49 以道御術1.6 不二之選19 樓桑諸技169 百日分曉1.59 開疆闢土1.64 聞薊色變173 王取幾何1.23 移花接木1.58 夾縫求生154 東孝西直1.8 拍案驚奇1.68 斬旗奪船110 連環殺局1.35 苦後回甘196 百年大計122 破而後立21 赤心如故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90 一較高下1.25 張家謝禮132 千里送藥1.38 人頭落地1.248 火煉真金13 改造閭里1.78 麟不當見115 天下棋局118 莫測人心1.33 以衆擊寡1.59 心悅誠服102 風雪載途197 生命禮讚112 不辱君命1.20 嶄露頭角119 單刀直入1.59 亂我心曲1.35 九流學派148 暗語絃音18 四面楚歌135 喜得千金151 天作之合1.57 樓桑武卒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00 三郡烏桓1.48 立冬兵發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99 一網打盡115 木軌直道15 蔣幹遺書19 君前臣名154 數年之期124 大器免成168 無法拒絕124 獻履貢襪1.62 一日破膽160 遠見卓識124 國士待之1.79 快馬輕舟107 林間馬場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38 盡如人意193 依山下寨1.88 母行子效1.48 百善孝先1.98 千金之軀1.57 借雞生蛋179 瑞輪蓂莢184 是個難題168 暫費永寧1.55 安得猛士164 追本溯源13 匹夫無罪1.49 生者如斯113 求開黨錮1.275 天下正色1.78 河北豪傑1.65 三歲見老167 萬里征程1.50 人中呂布1.36 籠中之鳥1.38 溯谷而行1.42 變置社稷1.88 高手雲集17 爲瓽所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