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定國之謀

直接問陛下似有不妥。纔剛剛劃定西北國界,便又上疏言及東南雍奴藪之事,恐惹人非議。劉備福靈心至,這便六百里加急去信幕府右丞賈詡,讓他攜重金拜訪尚書令兼領大長秋曹節。請他代爲處理。少時復爵時,那句“便宜行事”,料想必出自曹節之手。今日所託,亦是模棱兩可之間。既未定界,佔了也就佔了。只需劉備與朝堂,二者心照不宣,頗有默契便可。

送出信使,劉備隨即離開泉州,換乘畫舫,前往雍奴藪。督亢澤包方城縣。雍奴藪又何嘗不將泉州縣包團團包裹其中。

和曾經的督亢大澤類似。藪中亦藏有數條暗河。只不過澤藪廣大,水下諸情複雜。時至今日,善水良工們亦未能摸清水路。爲防船重擱淺,劉備這便換成輕便一些的舫舟,前往雍奴城。後世隨雍奴藪日漸乾涸,中部高地裸露,北方澤區又退化成“延芳澱”、“夏澤”、“佩謙澤”等大小不一的湖沼水澱。於是後人將看似位於雍奴藪北部的雍奴城改名雍陽。再後來,連南部澤藪亦乾涸,成爲後世散佈於天津衛的七十二沽、九十九澱。

時下正直豐水期,又數遭海侵,乃是一望無際的千里大澤。別無寸土。

“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縣城位於澤中一高地。兩漢之交,海水漫灌,民衆舉家逃亡成爲空城。今漢水小,便有漁家陸續返回。城中居民多靠水爲生,以幹欄高樓避水,借扁舟出行。若非衣衫不整,面容毀悴。倒是與白湖水榭人家多有類似。

乘畫舫入城時,視線所及,劉備不禁一驚。

百聞不如一見。道聽途說終歸不如親眼所見。

眼前是一座由高腳木樓與大小船隻共同組建的水上之城。從水上人家晾曬的漁網、魚串,衣裳,和用於驅鳥辟邪的九子風鈴上,劉備竟看出了難以名狀的奇幻即視感。

放眼看去,密集的高腳木樓兩面坡頂的間隙,還有長短不一的桅杆刺向天空。很快,這些桅杆的主人,一艘艘古老的海船,旋即在高腳木樓後出現。船上亦是人家。甚至許多擱淺,無法移動的海船船樓上,還建起了連接高腳木樓的覆道。甲板遂成了大大的曬臺。晾曬着滿滿的魚乾和各色醃製的水禽。劉備還發現,幾乎每棟高腳木樓四周都停泊着一艘老舊的海船。海船與木樓之間,皆以縱橫的纜繩和飛架的覆道相連。

見畫舫駛入自家樓前的水道,還有人飛快攀上桅杆,探身瞭望。

“可是王上?”忽聽頭頂有人喚道。

劉備聞聲擡頭。只見,隔水相望的兩船桅杆間墜下的粗長麻繩上。一個半大少正手腳並用,沿麻繩飛快爬向對面,卻在掠過水麪中央時猛然止步,如靈猴般懸掛在畫舫正前方的半空。

“正是孤王。”劉備笑道:“你是何人?”

“我叫郭援,此地城長便是我阿舅。”少年答道。

“哦,鍾繇是你舅父?”劉備笑問。

“是咧。”說話間,畫舫已穿越繩索。少年高聲說道:“我這便去稟告阿舅。王上來啦!”

見少年借繩索接力,盪來盪去,飛躍一艘有一艘老舊的海船,消失在叢叢桅杆和屋脊之後。劉備欣然高叫:“悠着點。”

“知道了!”聲音的開頭從不遠處的屋脊後傳來,尾音卻已拖出老遠。

穿過擁擠的水道,終於抵達雍奴縣治。一艘巨大而完好的五重樓船。

前漢水軍的越海戰艦,爲何滯留在此處?

帶着滿腹疑問,劉備這便與趕來出迎的幾艘小船上的雍奴官吏見面。

矗立船頭,頗爲儒雅的中年文士,便是雍奴縣長,鍾繇。

“臣,鍾繇,拜見主公。船頭窄小無法施以全禮,請主公恕罪。”待小船停穩,鍾繇這便長揖及地。

“明庭免禮。”劉備穩穩矗立船頭,微笑回禮:“久聞元常大名,這便趕來相會。你我二人定要秉燭夜談,孤洗耳恭聽元常治國高見。”

“主公謬讚。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鍾繇再行一禮。這便令船伕調轉船頭,引劉備駛向樓船。

樓船側立有堅木泊位。畫舫就近停靠,劉備下船後信步走上高臺,又沿木梯攀上樓船甲板。

先一步登船的鐘繇已領屬吏列隊整齊,迎接王駕:“臣等,拜見王上。”

甲板寬闊,衆人紛紛跪地行禮。

“諸位免禮。”劉備微笑將列在前排的鐘繇等人依次扶起。

甲板上設頂棚,遮陽避光。船樓高闊與從樓主無異。居高遠眺,城內民居盡入眼底。劉備這便將心中疑問依次道出:“雍奴爲何多船?”

鍾繇答道:“兩漢之交,海水倒灌。狂風席捲,白浪滔天。城市積水沒頂,雍奴民衆紛紛逃離家園。許多海船便被海浪衝入雍奴藪中,待大潮退去,盡數擱淺。後民衆返鄉,見家園盡毀,便取船來居。趁退潮水淺時,乘竹筏登船,修復破損,舀出積水。趁水大漲潮時,駛入城中。棲身船上,以漁鹽爲生。又在各自家園廢墟上立下樁柱,搭建高腳重樓。久而久之,便有了今日之氣象。”

“原來如此。”劉備輕輕頷首。沒想到傳言早已毀於水患,已成大空城的雍奴縣,竟還有此段頗爲傳奇的過往。

雍奴藪東及大海,有漁鹽之利。海嘯來襲,附近海船猝不及防,被捲入雍奴藪中擱淺。突遭海難,僥倖生還的船員,這便各自棄船離開。待多年後,雍奴人重返故土,無處安身,這便將擱淺在藪中舊船盡數修復,趁豐水年份駛入城中。久而久之,高腳重樓與海船樓,便成了雍奴藪獨有的建築。

甚至有成爲習俗的可能。

幹欄式重樓,後世亦常見。江南的“吊腳樓”,閩北的“高腳厝”皆是此類。多層木樓以若干杉樁柱爲支架,形如高腳,既可防洪,又可避蟲蛇鼠患。

入長艏樓改造而成的官舍大堂。鍾繇已命人備下酒宴,爲劉備接風洗塵。

主臣落座。鍾繇攜縣中官吏起身相敬。劉備笑着舉杯,與衆人同飲。絲竹之聲靈動悅耳。船家女翩翩起舞,頗有水上風情。席間衆人頻頻舉杯,氣氛熱烈,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飲至微醺的劉備這便起身罷宴。衆官吏急忙起身相送。登臨樓上精舍,劉備眼中醉意盡褪。須有,鍾繇這便敲門入內。

“如何?”劉備劈頭就問。

“啓稟主公,計成矣!”

179 蠢蠢欲動1.95 西園八校1.50 宮廷之變120 三方妥協1.24 舉不避親190 並驅中原122 誰與爭鋒219 一身是膽41 早去早回1.43 骨肉至親144 迎刃而解1.49 生者如斯113 對面而弈1.94 此生足矣155 拳拳之心147 河漢無極1.36 籠中之鳥108 命續二載1.206 饔飧不濟142 各有心機110 因何馬貴1.95 黃巾屯田17 輕徭薄稅116 我有一計1.28 挹婁廬士271 自有取捨146 有恃無恐134 累世通家1.89 一州之國1.50 人中呂布1.85 興兵討賊175 京兆三休1.62 倉廩府庫1.64 天下大酺19 同胞兄弟189 江淮孤生193 依山下寨210 喧賓奪主1.48 立冬兵發1.249 唱罷登場1.53 吾道東流1.75 一錢太守1.23 移花接木1.73 何須殺人1.55 衆怒難犯1.73 何須殺人1.89 五味俱全1.35 九流學派107 太上皇權157 澤被後世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20 繡衣直指156 金牌免死175 綠洲熔爐1.252 花期正盛198 千里救主1.207 又見白袍120 六縣爲國1.8 劍拔弩張113 七國聯盟1.52 洛陽金市137 和親典禮1.68 萬乘巡海1.230 列宿歸位1.25 水到渠成182 取捨有道1.240 苦心孤詣118 求死不易124 事與願違120 滅頂之災104 太平賊反193 事不過三153 情亦動人112 莫如勤王1.54 五齊之甘1.270 養女齊聚1.44 降集氐羌1.280 天下貴二1.30 旱極而蝗1.45 何愁不嫁1.99 謹慎擇友1.6 王侯之樂1.98 白湖水榭1.6 長轡遠馭1.25 百鳥朝凰136 後果前因1.30 一書在手1.55 莫不如此231 潛龍勿用170 一拍即合125 伏路把關1.22 我記下了1.27 以身舉債114 貪婪無饜115 天下棋局159 亂世之才1.78 顧全大局1.86 鼓角齊鳴101 明示萬里1.84 蟾宮折桂
179 蠢蠢欲動1.95 西園八校1.50 宮廷之變120 三方妥協1.24 舉不避親190 並驅中原122 誰與爭鋒219 一身是膽41 早去早回1.43 骨肉至親144 迎刃而解1.49 生者如斯113 對面而弈1.94 此生足矣155 拳拳之心147 河漢無極1.36 籠中之鳥108 命續二載1.206 饔飧不濟142 各有心機110 因何馬貴1.95 黃巾屯田17 輕徭薄稅116 我有一計1.28 挹婁廬士271 自有取捨146 有恃無恐134 累世通家1.89 一州之國1.50 人中呂布1.85 興兵討賊175 京兆三休1.62 倉廩府庫1.64 天下大酺19 同胞兄弟189 江淮孤生193 依山下寨210 喧賓奪主1.48 立冬兵發1.249 唱罷登場1.53 吾道東流1.75 一錢太守1.23 移花接木1.73 何須殺人1.55 衆怒難犯1.73 何須殺人1.89 五味俱全1.35 九流學派107 太上皇權157 澤被後世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20 繡衣直指156 金牌免死175 綠洲熔爐1.252 花期正盛198 千里救主1.207 又見白袍120 六縣爲國1.8 劍拔弩張113 七國聯盟1.52 洛陽金市137 和親典禮1.68 萬乘巡海1.230 列宿歸位1.25 水到渠成182 取捨有道1.240 苦心孤詣118 求死不易124 事與願違120 滅頂之災104 太平賊反193 事不過三153 情亦動人112 莫如勤王1.54 五齊之甘1.270 養女齊聚1.44 降集氐羌1.280 天下貴二1.30 旱極而蝗1.45 何愁不嫁1.99 謹慎擇友1.6 王侯之樂1.98 白湖水榭1.6 長轡遠馭1.25 百鳥朝凰136 後果前因1.30 一書在手1.55 莫不如此231 潛龍勿用170 一拍即合125 伏路把關1.22 我記下了1.27 以身舉債114 貪婪無饜115 天下棋局159 亂世之才1.78 顧全大局1.86 鼓角齊鳴101 明示萬里1.84 蟾宮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