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攻守兼備

出了成都,沿着沱江、岷江向東南方行進,翻過龍泉山,便是一馬平川,既沒有關隘,也沒有堅城,各府縣的駐軍,不過數十,百是很難得了,在遊騎、漢清局的接應下,天命軍所到之處,都是望風而降。!

戰爭本身,並不需要多少時間,天命軍耽擱的時間,都是在行軍路,外加安置府縣,郭世俊的主要精力,還是在成都府和川北,並沒有隨軍同行。

李自成最爲苦惱的,便是沒有臣伴隨,將安置百姓的事情分擔了,郭世俊是此次出征的最高臣,可是,他一人之力,暫時也照佛不到川南。

軍事並沒有什麼威脅,爲了加快行軍速度,儘快將這些府縣納入天命軍的範疇,大軍過了資陽後,李自成將大軍一分爲二,宋部的步兵,沿着沱江沿岸的官道南下,而他自己則隨着李過部的騎兵,沿着西面的岷江南下。

半個月後,李自成到達岷江與長江的交接處——敘州府,而宋部也趕到沱江在長江的出口——瀘州。

兩部雖然保持聯絡,但戰鬥卻是停止了。

此時已是六月,正值盛夏,天氣炎熱,李自成便讓士兵在江畔休息一段時間,而且沿途攜帶了不少戰俘,一路押着,不但要消耗軍用物資,也會分散士兵的精力,降低軍隊的戰鬥力。

這些戰俘,李自成預備從他們當招收一批水軍,但需要甄別,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加入天命軍。

成都以南的府縣,駐軍的數量並不多,兩部的戰俘,加起來還不到兩千,距離李自成心目所想的數量,差得太遠。

還要挑選、甄別,年齡偏大、紀律不好、極度自私、不識水性等等,都會被剔除出去,李自成反覆取捨,最後留下一支不足千人的士兵。

其餘的戰俘,教育一番後,讓他們回家,歸於民籍,官府即將給他們分發土地。

當然,加入水軍的這些士兵,也會分到相應的土地,服役的這段時間,土地由家人、鄰居代耕,除了納稅,士兵可以白得一些收成,補貼家用。

不足千人的士兵,實在太少,李自成又從百姓招納了六百士兵,和原先的戰俘一道,組成水軍。

暫時沒有合適的艦船,李自成便讓士兵們進行身體素質和軍紀操訓,天命軍的陸軍與水軍,紀律相差不大,主要內容是一致的,除了關愛百姓,是絕對服從軍令。

數日後,周坤親率青海水軍的前部,終於趕到敘州,因爲輕裝趕路,他並沒有攜帶艦船,而是從陸路趕來的。

沒關係,只要接管了這批水軍好,李自成將這一千五百餘名士兵交給了周坤,讓他儘快操訓成熟,接管長江防線。

李自成預備再次啓程了,這次目標是東方,雖然敘州府、瀘州都是地跨長江,長江以南還有大片的土地,但他現在沒有可用的水軍,只能在江北打轉。

他暫時不準備去江南,不僅是因爲水軍的事,過了江南,雖然還是四川的地界,但已是雲貴高原的北麓,山高水密,異族的土司衆多,想要征服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是先將江北的成都平原完全佔了,有了足夠的糧食、人口,天命軍的實力升了,纔有時間、實力,收復成都平原四周的山地。

在李自成的心目,天命軍此次出川,第一次在朝廷面前亮相,朝野必定震動,征伐大軍指日可至,最大的敵人,還是朝廷。

必須及早拿下成都平原的西北部關隘,阻擊朝廷大軍西征。

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戰略,主戰場在湖廣,洪承疇、左良玉、熊燦……除了遼東軍,朝廷的主力軍隊,還有名將,都在關注着湖廣,一個轉身,會面對四川。

必須儘快拿下重慶、夔州,在沿江部署水軍,然後大軍折而向北,將大巴山的缺口堵起來,時間,對天命軍來說,顯得十分寶貴。

李自成將敘州安置好之後,便要率軍沿江東征,過了宋部駐紮的瀘州,便是重慶府地界,出發前,他再次打開行軍地圖,盯着東南面那一系列的山地,心將前生後世的有關知識,在腦過了一遍。

重慶簡稱“巴”,與成都的地形已經有着巨大的差異,“巴山”、“蜀水”,便是兩地的地形寫照。

成都是標準的平原地區,有了都江堰工程之後,充分利用了岷江的水,在成都平原建立密佈的水,灌溉了大片的耕地,不但減輕了水患,也造了蜀地的富足。

而重慶地區山多,嘉陵江以西,有大量的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構成一片丘陵地,外圍便是米倉山、大巴山,將東北方向死死環住,重慶以南,越過長江,便是雲貴高原,同樣是難以逾越的絕地。

長江在大巴山、雲貴高原的夾縫,好不容易衝出一條河道,卻被西面的巫山所阻,雖然長江的水量足夠大,生生將巫山從部衝段,但航道卻是不順暢,兩岸怪石嶙峋,江心險灘密佈,水道百折千回……

三峽江段,在後世看來,風光無限,但在大明時代,卻是交通的天塹!

周坤的水軍,究竟部署在何地合適?

李自成決定去實地看看,必須扼住長江,阻斷明軍溯江而的通道。

讓李自成沒有想到的是,天命軍趕到江津縣的時候,遇明軍的援軍,副將張令從重慶府起兵一萬,前去增援成都。

張令在江津縣遇流寇,情知成都形式不妙,加之沒有得到成都方面的後續訊息,便在璧山的東北麓駐守,與天命軍對峙。

江津縣城在長江以南,李自成原本不打算渡江,只是穿境而過,但被張令部所阻,只得在江津縣的對岸立下大營。

這一段的長江,轉爲南北走向,天命軍的大營,便在長江以西,西靠璧山東麓。

明軍有一萬,與天命軍二個營的人數相當,但李自成並未放在眼,宋部的步兵,不但全部列裝了步槍,而且還有二十門山地炮,李過部又是騎兵,與步兵戰鬥,優勢也會明顯。

李自成有些後悔,當初應該將王維章帶來,他是四川巡撫,或許可以勸降,不過,現在已經遠離成都,一時半會無法將王維章調來,只能強攻了。

雙方對峙了半日,各路遊騎都在探尋對方的大營,李自成也不着惱,他像氣質更佳的美女,遇同類窺探,那讓你看吧,反正你又學不會。

但遊騎可不這麼想,既要探得對方的訊息,又要將本方的訊息隱藏起來,每一處山溝、河流,都可能成爲小規模的戰場。

天明之後,李自成只留下極少量士兵看守大營,其餘的士兵,全部出了大營,在營外列好陣勢,等待張令前來送死。

明軍的確出了營,但只是遠遠觀看,並沒有進攻,到了已時,李自成實在忍不住了,便催動大軍嚮明軍靠過去。

步兵保持着戰鬥陣型,而騎兵在側後方護衛着兩翼。

張令原本不想與天命軍決戰,他昨日纔得到天命軍的訊息,能拿下六衛駐守的成都,戰鬥力自然不會太弱,他才一萬士兵,絕對不能進攻。

但天命軍欺負到他的眼皮底下,他也不能示弱,遂舉兵迎戰。

張令讓士兵推出僅有的八門火炮,立在璧山東麓的高地,度量着距離,首先向天命軍開始炮擊。

李自成聽到炮聲,覺得不對勁,立即取出望遠鏡,看到璧山麓的明軍火炮,頓時大怒,真還小瞧了這個張令!

他撤回步兵,卻是將二十門火炮全部推出來,“對準明軍的火炮陣地,全力轟炸!”同時命令李過,第二營的騎兵,立即繞過璧山,截斷明軍的後路。

雙方轉入炮兵對攻戰,天命軍的山地炮,射程與明軍的火炮差不多,但數量多,使用的又是開花彈,明軍的實心彈威力大了許多。

激戰了一個多時辰,明軍的炮手傷亡殆盡,八門火炮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其三門火炮已經無法進行射擊了。

天命軍也有傷亡,光跑手傷亡了一個小旗,而且被實心彈所傷,都是傷筋動骨,很難搶救過來。

這是天命軍的炮兵,第一次在戰場出現傷亡,雖然可以達到練兵的目的,但李自成還是十分惱怒,命令炮兵調轉炮口,對準明軍。

天命軍最大的優勢,在於守城,退而求其次,便是野戰,用步槍在野外阻擊、射殺敵軍,一旦讓明軍撤回城內,依靠城牆的保護,攻城戰不但費時費力,士兵的傷亡也會更大。

明軍喪失了炮兵,只得任由天命軍炮擊,李自成見明軍有撤退的趨勢,立即讓步兵壓,銜尾追擊,防備明軍脫離戰場。

璧山與長江之間,基本是一個狹長的平地,天命軍的步兵平推過去,毫無阻止。

張令見天命軍熄了火炮,遂將殘兵組織起來起來,擺出方陣。

李自成看到方陣,不僅哈哈一笑,“這個張令,倒還是個將才!”

何小米卻是不服,“大都督,任他是什麼將才,在天命軍面前,都只能是一具死屍,一會進入步槍的射程……”

“小米,張令做得沒錯,在戰場,方形陣可是攻守兼備,”李自成的心,已經有收服張令的打算,天命軍的優勢,並非出在將領身,而是火器的射程,遠遠超出明軍和周圍的遊牧部落,“張令對我們瞭解不夠,所以他擺出方形陣,既可以防守,也可能隨時殺出來。”

第1246章 護國公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17章 家規第536章 車技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851章 勸降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558章 戰利品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851章 勸降第92章 指揮僉事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063章 團圓飯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854章 正軍法第25章 了斷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256章 緬甸省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679章 公審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687章 責罰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329章 漢魂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58章 兵變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545章 鑲黃旗第852章 毒酒第17章 採藥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1328章 各有所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48章 謀劃第868章 田園風光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876章 夜夜新郎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
第1246章 護國公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17章 家規第536章 車技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851章 勸降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558章 戰利品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851章 勸降第92章 指揮僉事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063章 團圓飯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854章 正軍法第25章 了斷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256章 緬甸省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679章 公審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1178章 梟雄隕落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687章 責罰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329章 漢魂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58章 兵變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545章 鑲黃旗第852章 毒酒第17章 採藥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860章 沙河斷流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1328章 各有所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48章 謀劃第868章 田園風光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876章 夜夜新郎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