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新技術

bookmark

昨夜太疲勞了!

李自成實在沒想到,開始的時候,柳如是扭扭捏捏不肯配合,等到進入正題,卻是李香君還要主動、還要瘋狂。三寸人間

不知道她這纖弱的身子,如何吃得消?

等到睜開睡眼的時候,天色早已大亮,陽光已經從窗戶的隔簾投射進來,室內半邊明亮半邊陰暗。

他緩緩伸個懶腰,發現左右的香風猶在。

李香君慵懶地在李自成的懷翻着身,將腦袋湊到李自成的胸口,她睏倦得連眼皮都睜不開,“皇,天亮還早,滅了燈再睡會……”

滅了燈?李自成暗笑,太陽的確是最大、最節約能源的燈,可惜,這盞明燈,誰也滅不了!

李香君忽地覺得不對,艱難地睜開半隻美目,不覺吃了一驚,“啊,天都亮了,怎的感覺剛剛睡倒……”

“沒關係,你多睡會,朕自己起身!”李自成拍拍李香君的臉蛋,將她按在被巾裡,擡眼看了對面,柳如是用被巾蒙了腦袋,卻露出白嫩細長的一雙美腿。

他不信了,自己和李香君鬧出這麼大動靜,柳如是還能睡得熟?

一定是護羞不敢出來!

李自成看了眼對面的美腿,卻沒有伸手去摸,既然柳如是裝睡,那讓她睡會吧,昨晚體力、精力都消耗不少……

他自己下牀,穿好衣物,出了寢宮,這個時候如果去宮後苑跑步,已經太遲了,誰都能看出,皇昨晚一定是縱慾過度,這才睡的懶覺!

再周清柔的服侍下,先是漱洗了,然後去御書房轉了一圈,並沒有什麼重要的訊息傳來,便吩咐親兵去傳新任江南省長馬士英和富商大戶黃慶、周祥林,自己去宮後苑呼吸新鮮的空氣去了。

回到乾清宮,周清柔不但泡好了熱茶,連早膳都準備好了,“皇是先用些茶水,還是先用早膳?”

李自成端起溫茶嚐了口,道:“還是用早膳吧,嗯,香君與柳姑娘起牀了嗎?”

“回皇,她們都起牀了,這回已經漱洗過了!”周清柔雖然年齡小,但在李香君的調教下,已經逐漸成熟起來,青澀的味道褪去了不少。

李自成放下茶杯,淡淡地道:“讓她們一道過來用膳吧!”

“奴婢遵旨!”

周清柔出去後,李自成也是出了餐堂,去御書房那邊轉了一轉。

柳如是昨晚剛剛承歡,今日早起,恐怕還是抹不過臉面,先讓她適應一段時間,免得看到自己又是尷尬。

果然,李自成回到餐堂的時候,三女已經齊齊擺擺坐在餐桌前聊着什麼,或許是在等待自己吧?

但看到李自成的時候,三女趕緊離開座位,柳如是更是像被陌生的浪子騷擾一般,幾乎是跳開的。

李自成微微點頭,也不看三女,只是淡淡地道:“都是一家人,不用多禮了,坐下用膳吧!”

李香君很隨意地牽起柳如是的雙手回到餐桌,柳如是暗用力抽了,沒有抽開,只得隨着她回到餐桌邊,勉強坐了。

周清柔並不知道昨晚寢宮發生的事,見柳如是很自然地落座,心倒是暗暗稱,李香君瞪了她一眼,她才悻悻地爲衆人分發碗箸。

早膳之後,李自成掃了三女一眼,便去了御書房,不一會兒,馬士英來了。

李自成並沒有太過施壓,只是讓他儘快行動,由近及遠,讓各府縣運轉起來,除了環太湖的江南八府,其餘的府縣還是要執行《土地律》。

此外,根據各地的具體情形,如果大明及弘光朝廷已經徵稅的府縣,不得重複徵收,沒有徵稅的府縣,如果百姓實在貧瘠,也可以少徵或是免徵夏糧。

但所有的府縣,秋冬季必須徵稅,除了得到朝廷的特許。

最重要的是商稅,大明朝廷並沒有徵收商稅,華夏國既然開徵了商稅,所有的商戶必須進行登記,除了年營業額在四十兩以下的小微商戶,一律不得免稅。

馬士英點頭稱是,對於江南的這些商戶,他一向恨之入骨,他們仗着錢多,平日都是支持史可法與他做對,這次總算呆住機會了。

李自成看到馬士英眼顯出的陰戾之氣,擔心他以權謀私、打擊報復商戶,便警告他,省府辦差,必須以律法爲依據,同時要接受監察院的監督,切不可貪贓、枉法!

馬士英告辭離開之後,李自成又召見了黃慶、周祥林。

黃慶、周祥林都是以行商爲主,做爲南京的鉅商,自然都涉獵了紡織業,李自成讓他們介紹自己的機械和廠子。

如果從紡織行業來說,他們都算不江南的大戶,至多隻是跟風,對紡織業有所涉及而已,根本談不生產效率、生產規模。

李自成微微皺眉,這樣的商戶,要轉化爲實體經濟,實在有些困難。

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特別像黃慶、周祥林這種富商,早已對商場形成一整套的認識。

思索片刻,李自成決定採取迂迴戰術,“兩位可知,天下最賺錢的是什麼行業?”

“最賺錢?”黃慶、周祥林的雙目都是露出精光,一閃而逝!

做爲商人,誰不希望找到世間最值錢的行業,然後賺得盆滿鉢溢?但最掙錢的行業,誰能找得到?

李自成勾動了他們的饞蟲,便繼續道:“最賺錢的行業,便是‘人無我有’,因爲是賣方市場,自然由我來定價。”

“人無我有?”黃慶忽地醒悟過來了,“西寧的穆東主,便是運來許多新的物事,因爲沒有替代品,江南的商家只能由着他定價……”

“黃東主說得好,”李自成隨口誇讚一句,“不過,這樣的物事,可遇不可求,或者說,如果人人都會生產,貨物也不值錢了。”

“……”

“如果不能做到‘人無我有’,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人有我優’,”李自成淡淡笑道:“歸根到底,都是生產技術問題。”

“生產技術?”

“人有我優?”

“穆東主能生產出許多新的貨物,是因爲他掌握了生產這些貨物的技術,如果有技術,你們也可以生產,”李自成道:“所以朕說,時間最賺錢的行業,沒有定規,而是看誰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

黃慶、周祥林兩人對視一眼,都是不住點頭,“黃,草民如何才能得到最先進的技術?”

“自然需要人去研究,”李自成淡淡笑道:“不瞞兩位,朕組建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將最優秀的人才集起來,專門研究各種技術,穆東主的技術,都是從朕手買的。”

“啊……”兩人都是大驚,難怪穆東主與皇走得近……

“你們可能覺得怪,朕爲何要出售技術,”李自成道:“研發技術的人才,也需要衣食住行,朕出售了技術,便給他們發放酬勞……研發技術的事,你們一時恐怕不明白,你們只要明白,技術是可以轉化爲貨物,然後再換成銀子的。”

“皇,草民似乎懂了,”黃慶道:“皇賣給我們技術,我們用技術生產出新的貨物,然後賺銀子……”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李自成微微點頭,笑道:“環繞太湖的江南八府,很快便有一條平坦、堅固、耐水的大道,大道除了行人和常見的馬車,還有一種不需要馬力的自行車,速度抵得戰馬,這些都是用先進的技術生產出來的……”

周祥林思索了好久,試探着道:“皇,草民等……”

“周東主也想用最新的技術,生產出‘人無我有’的貨物?”李自成笑着搖頭,道:“這樣的技術,其實非常少,研究起來也是十分艱難,不是想有有的。”

黃慶似乎明白了什麼,忙道:“皇是說,‘人有我優’?”

“其實‘人有我優’也不錯,”李自成淡淡笑道:“兩位東主都從事紡紗、織布,應該對紡紗、織布的過程非常熟悉吧?”

兩人都是點頭,“草民對本家的行業,自然非常熟悉……”

“朕問你們,如果是紡紗,一名熟手一日能紡多少紗錠?”

黃慶與周祥林對視一眼,猶豫片刻,終是道:“一名普通的熟練女工,一日能紡出十錠,最高的也有十二三錠的。”

“以普通女工爲例,一日十錠,”李自成點點頭,道:“有人能造出一種機器,一日能紡出二十錠,甚至是四十錠,你們說說,紗錠的成本會不會下降?如果在市坊出售,與同類紗錠競爭,會不會賺得盆滿鉢溢?”

“四十錠?”兩人雖是鉅富,見過不少大風大浪的場面,但李自成的話語,還是讓他們十分震撼。

他們微微眯縫着雙目,心快速盤算起來,如果熟工一日能紡出四十紗錠,同樣的紗錠,會減少許多人力成本,或者在人力成本不變的情形下,能生產出數倍的紗錠。

如論是哪一種,紗錠的成本都會大幅度下降,如果投放於市,便是價格稍稍低廉些,也能賺取更多的利潤,而對手的紗錠,因爲價格過高,很可能出現滯銷……

兩人像孩童似的,越想越興奮,直至看到對面的李自成,方纔恍然大悟,這一切,或許都是鏡花水月……

李自成淡淡笑道:“兩位東主,可願意出錢購買技術?”

“購買?”黃慶道:“皇真有這樣的技術?”

“有!”李自成道:“而且,朕保證你們看了技術圖紙後,能生產出新型的紡紗機!”

周祥林唯恐失去先機,忙道:“草民願意出銀子購買,不知道這種技術如何出售……”

黃慶也道:“草民也願意……”

“可是,這樣一來,你們成爲紡織行業的對手,”李自成道:“其實,一個人,如果將一樣事情做到極致,已經很不錯了。”

“……”

“這樣吧,朕給你們不同的技術,你們可以成爲相互合作的關係。”李自成從抽屜取出兩份書,放到御案,“黃東主是新型紡紗機,周東主的新型織布機,售價都是五千兩。”

黃慶與周祥林都是關心技術圖紙,對五千兩這樣的價格,倒是不太心。

李自成道:“黃東主可以大量收購棉花,用新技術紡織大量的紗錠,而周東主用黃東主的紗錠,生產出合格的布匹。”

他故意將紡紗技術與織布技術拆開,是讓他們將來再進行技術革新,共同進步,不能永遠睡在原有的技術啃老本。

李自成給黃慶的紡紗機圖紙,乃是後世英國的珍妮紡紗機,當然,這份功績,已經不能算在珍妮和她丈夫的頭了,因爲機牀裝有八個紗錠,名稱被改爲“八錠紡紗機”;而周祥林得到的織布機,名爲“飛梭織布機”,名稱不用改,不過,他在圖紙增加了“飛梭”的圖片。

這兩樣機器,只能算是紡織行業走向機械化、規模化的基礎,要想研製出效率更高的紡紗機和織布機,要靠江南的商戶自己了,紡織技術的革新,不僅是紡織技術本身,還需要相關行業共同進步,如材料、打磨、漂染等,需要商戶日積月累。

不過,李自成告訴黃慶和周祥林,在南京,只會向他們出售了紡織技術,但他也會向蘇州、松江、杭州的商戶出售同樣的技術,新技術甚至還會向環太湖其餘的府縣推廣,要想紡織技術永遠別人先進,要麼自家研製,要麼向科研機構購買。

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629章 第八營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1043章 一鍋粥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203章 從千戶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193章 正妻第688章 狼山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68章 合練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206章 草原坊第711章 不走運第181章 蓮花山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503章 獨角戲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94章 官復原職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36章 分水嶺第154章 困惑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84章 抉擇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12章 遊街示衆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278章 新思路第1254章 孟艮府第520章 海北府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768章 心病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272章 考察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064章 不上朝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874章 爭功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1071章 離心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213章 香精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1324章 賠償銀第652章 皇權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
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629章 第八營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1043章 一鍋粥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203章 從千戶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193章 正妻第688章 狼山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68章 合練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206章 草原坊第711章 不走運第181章 蓮花山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503章 獨角戲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94章 官復原職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36章 分水嶺第154章 困惑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84章 抉擇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12章 遊街示衆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278章 新思路第1254章 孟艮府第520章 海北府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768章 心病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272章 考察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064章 不上朝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874章 爭功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1071章 離心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213章 香精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1324章 賠償銀第652章 皇權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