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阿拉幹

李自成給了親兵千戶官王進才一個千戶的親兵,讓他去昆明水泥廠,找廠長童成批發部分水泥,再派出兩名技術工人,負責教授水泥的使用方法。

昆明知府吳兆元則在城內招募了數百青壯,組建了昆明建築隊,青壯們跟着水泥廠的技術工人們學習技術,只要學會了水泥的使用方法,能成爲修築工人,參加昆明城內外的建設,按月領取酬勞。

酬勞不會太高,開始的時候,每月不會超過半兩,等到真正成爲熟手,酬勞纔有可能增加至一兩。

王進才帶着一個千戶的親兵,則是給昆明建築隊的青壯們打下手,充當最下層的搬運工人等。

昆明建築隊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建昆明高學,先是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圍牆,等技術逐漸熟練了,水泥廠的技術工人便會撤走,建築隊的青壯們需要獨立按照利類思的圖紙,爲昆明高學修建教學用房。

樑成終於帶着三院十部的官員們趕到昆明,李自成頓時輕鬆起來,手頭的事情,可以交給三院十部的官員們了。

法院終身大法官陳確、歐陽主生,監察院終身大檢察官劉魁、俞彬,聯合組建了四個督察小組,從昆明城開始,整頓雲南省吏治。

李自成告訴告訴他們,雲南省整頓吏治的重點,是早先設立的昆明、楚雄、普洱、玉溪四府,其餘各府,設立時間很短,主要是震懾。

人事部長宋獻策去了關外開科取仕,並沒有隨行,但人事部的官員們來到昆明後並沒有閒着,他們立即組織人手,開始出版發行《華夏報》、《瞭望》。昆明距離北京太遠,《華夏報》、《瞭望》的內容,轉爲以昆明爲主,北京反而滯後了。

教育部長郭世俊也沒有隨行,但教育部的官員們分組對雲南各府進行考察,在當地官府的協助,選擇校址,修繕校舍,並在各府廣泛宣傳,招募各個年齡段的學子,等到教員們趕到雲南,新式學校便有可能及時開班授課。

科技部長湯若望帶着大量的書籍,接管了昆明高學的前期籌辦工作,並與利類思協商,必要的時候,對華夏高學的教材進行修訂,等到昆明高學開班授課之日,方纔交由教官部管轄。

交通部長李琬應該是最爲忙碌的人,雲南、緬甸兩省進行大規模的道路建設,交通部的官員,幾乎傾巢而出,帶着各類技術專家向昆明的東西南北方向考察道路,特別是原先的官道。

交通部的年輕官員,不少是各個高學畢業的學子,原本是道路橋樑方面的技術人員,甚至是專家,但云南的地形過於複雜,他們還需要第四路橋公司技術人員的協助。

華夏銀行行長李浩南來到昆明之後,徵得李自成的同意,決定在昆明城內的錢局街開設華夏銀行雲南省分行,試着在昆明城內發行紙幣華元。

李自成最感興趣的還是軍事,當晚在宮內與妃子們會面之後,第二日一早,便召見了樑成、牛金星和劉宗敏。

樑成一向不主張皇把主要精力用在軍事,但華夏已經遷都昆明,第八營正在征伐東籲,明知道皇有擴大軍事行動的動向,他還是忍不住道:“皇,東籲的戰事如何?”

“一切順利,”李自成道:“不出意外,今年應該能結束東籲的戰事!”

見皇說得輕鬆,樑成放心心來,“皇,現在要大規模建設緬甸省嗎?”

“緬甸省已經在建設了,緬甸北方,已經建立了新臺、孟養、木邦三府,其新臺是緬甸省首府,已經在組建省府,第四路橋公司已經派人在勘察道路,”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成、金星、捷軒,朕今日要談的,乃是軍事,如何快速結束西南的戰鬥。”

牛金星心甚喜,皇越看軍事,他這個國防部長越重要,“皇的意思……”

“戰爭已經推進至東籲國的南方,立功已經攻破了東籲國首都東籲城,”李自成道:“不過,東籲的抵抗力量並沒有被全殲,殘餘的戰鬥依然存在,第八營的主力,還是被牽制在東籲的南部,朕的意思,第四營已經來到昆明,要不要將第四營派過去,協助第八營儘快剿滅東籲軍殘部……”

樑成急道:“第四營的任務,是護衛國都昆明,不可輕易參戰!”

劉宗敏極度希望用戰爭來檢驗北京步槍,卻還是道:“是呀,皇,東籲國都已破,戰爭接近尾聲,第四營便是投放至戰場,也不會有大規模的戰鬥,北京步槍的優勢,很難得到檢驗,臣的意思……”

“說吧!”

“皇,東籲已經滅國,但云南南部的宣慰司不是沒有迴歸嗎?不如讓臣帶兵去征伐各個宣慰司……”

“知道你閒不住,”李自成瞪了劉宗敏一眼,“也罷,雲南南部丟失的土地,除了現在的東籲南部地區,還有孟艮府、八百大甸宣慰司和老撾宣慰司,何小米已經帶着朕的親兵去征伐孟艮府,老撾宣慰司已經獨立爲國,可以緩一步再說,你去征伐八百大甸宣慰司吧,人數不用太多,一個團足矣!”

“一個團……臣遵旨!”劉宗敏雖然覺得一個團的勢必太少,但又唯恐皇收回成命,忙拱手答應。

李自成又道:“八百大甸宣慰司,並非被東籲侵佔,而是爲了對抗東籲,早倒向南面的暹羅國,甚至向暹羅稱臣納貢,朕會給你一份八百大甸宣慰司的地圖,捷軒,你只要征服八百大甸宣慰司即可,暫時不要和南面的暹羅作戰。”

劉宗敏思索片刻,道:“皇,既然八百大甸宣慰司向暹羅國稱臣,暹羅國必定會保護八百大甸,萬一暹羅出兵……”

“捷軒問得好,”李自成向劉宗敏投去讚賞的目光,“如果暹羅國派人責問,你告訴他們,八百大甸宣慰司是大明的宣慰司,華夏立國之後,他們也該回家了,這是華夏的內部事務,暹羅不得干涉。”

“萬一暹羅不聽勸告呢?”

“那告訴他們,華夏不介意連暹羅一同滅了,”李自成冷聲道:“暹羅國如果有什麼不滿,讓他們派人來找朕,你儘管征伐八百大甸宣慰司。”

“臣遵旨!”

李自成取出簡易的東籲地圖,“三位愛卿,東籲已經滅國,在朕的眼,他們已經不算是一個國家,而是華夏的緬甸省,無非早遲而已,緬甸省北部,朕已經在北部立了三府,你們說說,緬甸省其餘的地方如何立府?”

樑成心道,皇早來到雲南,一定有了定奪,雖然起身圍着地圖看,卻是閉口不言,牛金星、劉宗敏都是軍事方面的臣武將,政務並不是他們工作範圍內的事,只能對着地圖發愣。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既然三位愛卿都不說話,那朕說了?”

樑成心一陣鄙視,皇明明將我們當猴耍!

李自成咳嗽一聲,道:“新臺府以南,朕打算設置白古、大光、勃生三府,延伸至南部海域;新臺府以西,是戛裡府,戛裡府以西,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山脈的西面,又是一小片平原,沿海有一個村落,叫實兌,朕打算在此立府——實兌府!”

樑成心一動,“僅僅是一個村落,皇爲何立府?”

“成問得好,”李自成用手在地圖一劃,“雲南隴川府和緬甸新臺、戛裡、實兌三府,是不是基本在一條直線?”

樑成脫口道:“皇要在此處修路?”

“成說對了,”李自成道:“到了這個時候,成應該明白,朕看緬甸省,除了緬甸省原先是大明的諸個宣慰司,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爲西北諸省尋找出海口,成看看,從雲南隴川至緬甸新臺之後,通往何處出海口,路程最近?”

樑成用手劃了一下,“通往戛裡、實兌的道路,顯然通往南面白古、大光要近了許多,而且,華夏海貿易的對象,應該是西洋諸國,西面的海域,又南面的海域近了不少,皇是如何找出這個實兌?”

李自成心一痛,後世的央之國,在印度洋方向並沒有出海口,爲了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華夏預備耗費巨資打造一條從緬甸經過雲南、貴州、重慶的石油管道,在緬甸西海岸選的港口,便是這個實兌,然而,由於印度從攪局,央之國未能拿下實兌港,被迫退而求次,選擇了實兌港南面的皎漂港。

實兌港是緬甸西海岸最好的港口!

如今華夏崛起,豈能忽略實兌?哪怕它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以華夏的經濟實力,用不了五十年,會成爲一個富裕、繁華的港口城市。

他淡淡一笑,道:“朕只是按照最近的路線尋找而已。”

牛金星卻道:“皇,戛裡府與實兌府之間,不是隔着山脈嗎,道路是否通暢……”

“朕沒有實地考察,並不知道是否有山口,也不知道能否開闢出人工山口,不過,第四路橋公司的人,已經沿途考察去了,”李自成道:“朕擔心的不是道路通暢問題,即便沒有山口,也可以用火藥開鑿除山口。”

樑成道:“皇擔心的是什麼?”

李自成嘆息一聲,道:“山脈以西,不僅是一片平原,還有一個獨立的國家,叫做阿拉幹!”

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607章 護城河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039章 移民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34章 天主教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468章 解罪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182章 祈福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1271章 華夏心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38章 較量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207章 新兵第15章 二妹第435章 禮物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610章 蜀王府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289章 想岔了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687章 責罰第543章 趁亂收編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53章 百匹戰馬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15章 二妹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112章 談笑間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999章 清水報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677章 要挾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621 渡江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1091章 不委屈第79章 集體婚禮第90章 妥協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555章 彩虹橋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546章 遲疑不決
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607章 護城河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039章 移民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34章 天主教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468章 解罪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182章 祈福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1271章 華夏心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38章 較量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207章 新兵第15章 二妹第435章 禮物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610章 蜀王府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289章 想岔了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687章 責罰第543章 趁亂收編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53章 百匹戰馬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15章 二妹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112章 談笑間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999章 清水報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677章 要挾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621 渡江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1091章 不委屈第79章 集體婚禮第90章 妥協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555章 彩虹橋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546章 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