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臨時朝會

午膳之後,李自成決心在皇極殿召見三院十部的主官,除了李浩南,華夏最主要的十四名高官來了十三位。

這是一次小型的朝會,也是非常重要的臨時朝會,從參會人員的身份就知道,皇上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宣佈。

衆臣都知道,李自成非常信任樑文成,不少人圍着樑文成問東問西,樑文成卻只能苦笑他和衆人一樣,什麼都不知道,皇上只是通知他參加朝會,事先並沒有告知朝會的內容!

“皇上駕到!”王之心拖長的聲音,讓朝堂霎時安靜下來。

一身明黃色繡龍朝服的李自成,昂首闊步從後殿款款而來,王之心手持佛塵在前面引路,跟在後面的太子李鬆,也是明黃色的朝服,與李自成比較起來,他明顯瘦弱不少。

大臣們更是驚疑不定,一個個翻身跪拜於地,“臣叩見皇上,臣叩見太子!”

“免禮平身!”

李自成端坐龍椅上,俯視着前方的十三名最重要的朝臣,“之心,賜座!”

“奴才遵旨!”王之心把手一揮,小太監們立刻搬出十三把椅子,朝臣們都是向上前方拱手,“多謝皇上!”隨後方纔落坐。

李自成朝王之心點點頭,王之心親自搬過一張厚重的紅木椅,放在李自成的側後方,“太子請!”

李鬆向李自成拱拱手,“多謝父皇!”

李自成掃了朝臣們一眼,朗聲道“朕北征滿清,用時大半年,回京之後,單獨召見了衆卿,但主要是詢問衆卿手頭上的工作,今日的朝會,朕有數事需要知會衆卿,還要與衆卿商討。”

衆人的心中,早已急不可耐,但臉上卻是看不出來,似乎無動於衷的樣子,樑文成拱手道“請皇上明示,臣等洗耳恭聽!”

李自成微微頷首,道“這次北征,不但殲滅滿清,還在東北向增加了大量的土地,遼寧省、興安都督府、安東都督府趨於完整,還在黑龍江南岸設置了黑龍都督府……”

“皇上功蓋天下,千古一帝……”

“這些都是將士們功績!”李自成擺擺手,“朕說這些,不是在自己的臉上貼金,而是告訴你們,除了朕剛纔所說的四個省級行政區域,還從朝鮮收回了平安、咸鏡兩道;此外,琉球即將舉國歸順華夏。”

“皇上萬歲,華夏萬歲!”大臣已經隱隱知道琉球歸順的事,但朝鮮將平安、咸鏡兩道歸還華夏,卻是沒有多少人知曉,一時議論紛紛。

李自成擺擺手,讓朝臣們安靜下來,“朕打算將平安、咸鏡兩道,更名平安府與咸鏡府,分別隸屬於遼寧省和安東都督府,琉球國更名首裡府,隸屬於臺灣省,衆卿可有異議?”

衆臣又是一番議論,幸好人數不多,朝堂也不算太混亂,樑文成起身道“咸鏡道更名咸鏡府,琉球國更名首裡府,臣並無異議,不過,‘平安府’的稱謂,很容易與其它府縣同名,能否恢復大漢時代的稱謂,‘樂浪府’……”

“樂浪府?”李自成大笑,“愛卿這個建議不錯,朕準了,恢復大漢時代的稱謂!”

衆人都是道喜。

李自成道“第二件事,開春之後,天命軍還會有軍事行動,漠北、東南、西南,朕今日召見衆卿,是想問問你們,天命軍不會三線作戰,將以何爲重點?”

稅務部長崔文軒道“皇上,如果大規模作戰,花費銀兩……”

李自成擺擺手,“先別考慮銀子的事,華夏立國之初的戰爭,既是向周邊立威,也是收復大明的故土,銀子的事,朕自會考慮!”

樑文成已經與李自成商談明年進兵的事,思路比較成熟,他還以爲皇上要借他的口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等衆人思慮成熟,便起身奏道“皇上,漠北畢竟是苦寒之地,開發起來難度很大,東南方向,暫時處於平衡狀況,不如先穩住西夷諸國,將主要精力放在西南,先結束西南戰事,避免數線作戰……”

李自成掃了衆人一眼,“你們呢,也是這個想法?”

國防部長牛金星對戰爭最感興趣,現在華夏,正是擴張的最好機會,他起身道“皇上,樑大人說得不錯,現在漠北、東南都是處於平衡狀態,只要華夏不主動出擊,敵人並不敢輕易招惹華夏,臣的意思,華夏還是以西南爲主,儘快結束戰鬥,將主要精力轉移,不過……”

“牛愛卿有什麼話就直說!”

“皇上,華夏在西南方向的戰鬥,將設定在什麼範圍之內?”牛金星道“是恢復明末的雲南,還是明初的雲南?”

李自成心中暗喜,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明末的雲南,與明初的雲南有什麼不同?”

“回皇上,明末的雲南,基本上就是現在的雲南,華夏已經在雲南開始改土歸流,所謂的戰爭,一是殲滅張獻忠殘部,二是震懾南面的夷人國家,”牛金星道“明初的雲南,除了現在的雲南,還有大明朝廷在雲南南部設置的‘三宣六慰’,‘六慰’之中,除了車裡宣慰司的大部尚在雲南,其餘均歸順夷人小國!”

“竟有這樣的事?”李自成佯怒道“華夏立國以來,並沒有入侵南方的夷人小國,但這些夷人小國竟敢入侵華夏的土地,是可忍孰不可忍……”

外交部長南居益,參加了會見琉球使者毛泰運,已經對李自成的性子十分了解,他已經記住了李自成的話華夏的利益高於一切!

此時看到李自成發怒,忙道“皇上,南方的夷人,憑藉複雜的地形,從大明時代開始,便不斷向北蠶食土地!”

農業部長王聚奎、稅務部長崔文軒反對收復這些宣慰司,“皇上,南方夷人蠶食土地,都是大明時代的事,進入華夏以來,這些夷人並沒有入侵華夏……”

“一隻蚊子,在你身上吃飽了血,然後去了一旁休息,你說,蚊子會不會因爲飽餐一頓,就會改邪歸正,從此再不吸人血?”李自成的臉色明顯不善,“華夏取代大明,大明的土地,就是華夏的土地,入侵大明,就是入侵華夏……牛愛卿,你將三宣六慰的資料整理出來,朕要看看,究竟是誰入侵了華夏,”又向王之心道“着人告訴王安平,讓他晚上來見。”

“是!”

李自成擺擺手,“出征西南的事,暫時就這麼定了,具體的措施,朕召見王安平之後,再做出定奪,現在朕要談下一件事。”

衆臣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暫時放棄了出征西南的事,反正皇上要四處征戰,誰也勸不住,就讓皇上去征伐吧,與他們並沒有多少關係。

李自成從龍椅上站起來,踱了兩步,身後的李鬆也是立即站起身,“衆位愛卿,華夏立國以來,各級官吏如何,是否遵紀守法,一心爲國爲民?”

“這……”

“華夏的官員,數以萬計,又分佈在全國各地,誰又能保證他們都能遵紀守法?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爲了私利而褻瀆律法?”李自成道“衆愛卿,你們是朕的重臣,是朕最可信賴的人,你們說說,朕該如何治貪?”

衆臣都知道,貪墨問題,在漢民族的歷史上,已經延續了數千年,歷朝歷代都曾出重拳治貪,前朝大明的洪武皇帝,更是以“剝皮”、“抽腸”聞名,但貪墨問題,從來不曾根絕,皇上讓他們提出治貪的法子,那是爲難他們了。

有些人甚至想到,皇上是否故意爲難他們,今後的工作中,皇上如果對某人的工作不滿意,甚至要解除某人的職務,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就是讓他提出治貪的法子,如果不能及時完成任務,或者提出的法子沒有效果,不用皇帝開口,識相的話,自己就該主動辭職了。

皇上的心思究竟是什麼?

李自成瞥了李鬆一眼,“太子可有什麼法子?”

李鬆連忙低下頭,“兒臣第一次參加朝會,兒臣是來向父皇和朝臣們學習的!”

李自成微笑着點點頭,轉身面向羣臣,“剛纔太子說,是來向朕和衆卿們學習的,太子是第一次隨朝,難道讓太子失望而歸?”

沈道坐不住了,他是國家監察院長,與政務院總理樑文成、國家法院陸之祺並稱華夏的三大高官,相互牽制、相互制約,最重要的是,監察院的職責,便是監督百官,貪墨自然是監察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百官貪墨不止,那便是監察院在瀆職。

他緩緩站起身,向李自成一拱手,“皇上,貪墨問題,古往今來,歷朝從來不能根絕,只有輕重緩急之分,依臣看,此事急不得,須得逐省逐府逐縣依次清查,或許能將貪墨的惡習壓下去,還華夏朗朗乾坤……”

“愛卿之言,甚合朕意,”李自成微微頷首,掃了衆臣一眼,“衆位愛卿,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

衆人都是心驚,今日的皇上,不怒自威,面上明明含着笑,卻讓人憑空生出一絲寒意,先是征伐問題,爲何就說到貪墨?最近的朝堂,並沒有貪墨成風,至少比大明的朝堂乾淨多了,皇上爲何揪住貪墨不放?

看皇上的意思,今日的朝會,征伐或許只是幌子,治貪纔是重點……

衆人唯恐矛頭轉向自己,一個個低下頭不說話,就像是沒有準備答案的小學生,擔心被老師點名。

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1029章 遊西湖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447章 淪落第1176章 拓北團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256章 緬甸省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50章 首戰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1374章 大潰敗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74章 賜死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1002章 責任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154章 困惑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1396章 大結局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1379章 錫蘭島第678章 文鬥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255章 出海口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48章 傳教士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122章 生路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854章 正軍法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679章 公審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424章 毀約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1041章 海匪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688章 狼山第32章 紅杏出牆第36章 分水嶺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947章 殲滅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1219章 佈局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549章 情況不明
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1029章 遊西湖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447章 淪落第1176章 拓北團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1256章 緬甸省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50章 首戰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1374章 大潰敗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74章 賜死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1002章 責任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154章 困惑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1396章 大結局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1379章 錫蘭島第678章 文鬥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255章 出海口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148章 傳教士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122章 生路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854章 正軍法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679章 公審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424章 毀約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1041章 海匪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688章 狼山第32章 紅杏出牆第36章 分水嶺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947章 殲滅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1219章 佈局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510章 第一個回家的人第549章 情況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