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錫蘭島

上就是李自成當初的設想。

再次之前,維尼瑞爾已經接到訊息,荷蘭政府與英格蘭、法蘭西關係十分緊張,政府不可能派出大型艦隊遠征華夏,當南居益告訴他,華夏的西海艦隊,正在逐次拔除荷蘭東印度公司沿途的商館和貿易據點時,他想都沒想,立即在條約上簽字認可。

如果不簽約,戰爭不會結束,華夏的艦隊可能沿着海岸線一直打到歐羅巴洲,東印度公司的商館和貿易據點被全部拔除,將來如何進行海上貿易?

《巴達維亞條約》只是一份停戰條約,確定了戰後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關係,以及各自的勢力範圍。

荷蘭東印度公司承認麻六甲水道(三保海峽)、馬來半島(柔佛省)、蘇木都刺島、婆羅洲屬於華夏;華夏承認爪哇島及以南部屬島嶼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

華夏歸還荷蘭東印度公司被俘的人員和商船,但戰艦和繳獲的財物,折抵這些年麻六甲水道的通航稅,不在歸還之列。

荷蘭東印度公司向華夏移交非洲好望角以東一切商館和貿易據點,但華夏不得入侵好望角以西東印度公司的商館和貿易據點。

雙方不再有其它方面的賠償,協商解決分歧,結束戰爭狀態……

根據《巴達維亞條約》,荷蘭東印度公司損失了麻六甲水道和婆羅洲的部分土地(蘇木都刺基本上不受荷蘭東印度公司管轄),還有幾艘戰艦和大量的現金、貨物,損失巨大,但東印度公司和其總部所在的爪哇島總算保住了,收拾一番,東印度公司就能正常運轉……

不過,現在的荷蘭東印度公

司,航線被華夏包圍,從非洲的好望角至麻六甲水道(三保海峽),沿途都是華夏的商館、貿易據點和土地,無法獨立開展貿易活動,維尼瑞爾要求華夏承認原先的《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好通商條約》繼續有效。

或許維尼瑞爾自己都知道,華夏不太可能繼續承認這份通商條約,所以,他派出職員隨南居益來到昆明,要求華夏的皇帝做出答覆。

李自成沒打算逼死維尼瑞爾,否則就不會將爪哇島留給荷蘭東印度公司了,他指示華夏朝廷,成立以南居益爲首的會談小組,成員包括工商部、國防部的官員,與東印度公司的使者進行會談,準備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重新簽訂通商條約。

七月十五日,李自成按照慣例,召開了三院十部主官參加的小型朝會。

牛金星通報了南海戰爭的狀況,南居益通報了《華夏與西班牙友好同盟條約》、《華夏與葡萄牙友好通商條約》、《巴達維亞條約》,羣臣唏噓不已,不到半年時間,華夏又增加了大片土地,特別是三保海峽,那可是一本萬利的搖錢樹……

隨後,宋獻策根據李自成的意見,將婆羅洲更名羅曼島,島上立羅曼省,以東北部的港口沙巴府爲首府;三保海峽南部的蘇木都刺島更名爲金山島,島上立金山省,以舊港爲首府,以巴達維亞遷居舊港的漢人首領楊育新爲舊港知府。

兩省所缺的官員,將以最快的速度趕去任職……

李自成在樑文成的白眼中,像羣臣保證,華夏暫停在南海周邊擴張的步伐,讓南海周邊各省的百姓修生養息。

南海周邊,北面是廣東省與廣西省,西面是廣中省、廣南省與柔佛省,東面是呂宋省,南面是羅曼省與金山省,南海已經成了華夏的內海,哪還有未徵之地?

不過,華夏的確需要時間消化這些土地,尤其是新徵的柔佛省、羅曼省、金山省,漢人數量太少,又被當地土著不同程度地同化,需要喚醒他們的漢人意識,讓他們儘快迴歸華夏,與漢人有姻親關係的土著,將是第一批歸化的重點……

南方總算安定下來了,如果沒有新的西洋艦隊來到東方,至少十年時間內不會出現大的變故,李自成心中高興,一路哼着小調回到乾清宮。

正要入宮門,沒曾想王安平在宮門處等候,他心中一驚,“安平爲何在此?”

“皇上,大喜呀!”王安平拱手行禮,“皇上,要不先進書房,臣再詳細說說?”

“進書房!”

王安平入了內書房,顧不得就坐,“皇上,臣帶來了一份海疆圖!”他從懷中掏出一份地圖,攤開在御案上,“皇上請看,這是印度大陸的最南端,西海艦隊的遠征分艦隊已經到達此處。”

“西海艦隊在印度大陸上建立基地了嗎?”李自成掃了一眼,附近並沒有自己的熟悉的城市和港口。

“皇上如果看到這兒,或許就不用關心印度大陸了,”王安平用手向東南角一指,“皇上,此處是一個巨大的島嶼,與印度大陸並不相連,算不得莫臥兒王國的土地。”

李自成的目光移向東南,果然有一個巨大的島嶼,與印度大陸之間只隔着一道狹窄的海峽,他看了片刻,忽地失聲叫道“錫蘭島?”

滅明

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33章 盜賊起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435章 禮物第151章 模具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1002章 責任第737章 武侯祠第466章 拜師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715章 千戶官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459章 剪羊毛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700章 八藩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832章 贖身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1112章 談笑間第850章 失落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657章 改姓第85章 意見一致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841章 不對勁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699章 入漢籍第478章 小旗官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677章 要挾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330章 大建設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50章 首戰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358章 通航稅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181章 蓮花山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33章 盜賊起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
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33章 盜賊起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435章 禮物第151章 模具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1002章 責任第737章 武侯祠第466章 拜師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715章 千戶官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459章 剪羊毛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700章 八藩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832章 贖身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1112章 談笑間第850章 失落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657章 改姓第85章 意見一致第779章 擾亂人心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841章 不對勁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699章 入漢籍第478章 小旗官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677章 要挾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330章 大建設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50章 首戰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358章 通航稅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181章 蓮花山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33章 盜賊起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