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河西走廊

這幾日閒來無事,李自成白天幾乎都是窩在女校,他要抓緊一切時間,將以前請假的日子補回來,爭取讓這些學子早些畢業,以便傳授更多的學子。

官亭渡口一直沒有訊息傳過來,李自成有些不放心,爲了應對曹詔在陝西剿滅盜賊的事,官亭渡口不僅有馬有水的重兵駐守,更是將宋部三百餘士兵全部調派過去,以免盜賊和流民大量西渡黃河,涌入西寧。

這日午後,李自成來書房轉轉,順便查看來自各自的訊息,王安平的遊騎終於送來了陝西的訊息。

根據訊息,陝西的盜賊已經被曹詔驅散,盜賊的首領或死或擒,已經分崩離析,李自成這才長出一口氣。

這與後世的歷史驚人的一致,無論是盜賊還是流民,都看不西寧這樣的邊陲,或者說,即便來到西寧,在多民族的熔爐,他們也沒有安全感。

流民逃亡的方向,主要有三條:西南方向,經蜀道入川;東南方向,跨越黃河,沿淆函古道進入河南洛陽;還有一處,是直接東渡黃河,進入山西。

其蜀道、淆函古道不僅艱澀難行,沿途又有關隘,只要朝廷駐紮一支軍隊,以盜賊的戰鬥力和手無縛雞之力,根本無法大規模通過,或者說,沿着這兩條道路逃亡的盜賊和流民,基本都被朝廷的大軍剿滅了。

張獻忠後來的入川了,而且在西川稱王,那是他主動入川,而且是在投降朝廷之後,得到朝廷的庇護,有足夠的時間穿越蜀道。

現在陝西的盜賊和流民,正像王安平所說的,除了被剿滅的,大部分都是逃向一河之隔的山西。

無論盜賊是逃向山西、河南,還是西川,只要遠離西寧,便與西寧沒有直接的關係,即便李自成想要解救他們,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的西寧,能夠自保已是萬幸。

李自成拿起行軍地圖,現在是三川府,也是原先的碾伯所地區,已經集了馬有水、宋兩部,八百餘名士兵,既然盜賊的事沒有下,他們也不能閒着,不如趁機由南向北,先拿下古浪所。

從行軍圖看,古浪所緊靠邊牆,位置相對獨立,介於莊浪衛和涼州衛之間。

古浪所的面積不大,又與莊浪衛之間隔着分水嶺,應該從屬於涼州衛,但現在卻是獨立成所,不知是什麼緣故,也許當年設計衛所時,莊浪衛與涼州衛之間,多了一塊空地,總不能閒着,朝廷在此設立了古浪所,用於防護這一段邊牆。

這只是一種感覺,李自成並不知道古浪所的真實情況,次王安平送來古浪所的訊息,他的心思不在古浪所,只是隨意瀏覽一遍,並沒有刻意記在腦子裡,他似乎記得,王安平並不是使用信鴿,而是特意命令遊騎送回的訊息。

他在書翻找起來,果然找到了那份訊息,原來是一份古浪所的軍事佈防圖,標註得十分詳細,因爲容量太大,所以無法使用信鴿,王安平大概是因爲古浪所與已經隸屬於西寧的莊浪衛相鄰,所以在古浪所下了不少功夫。

與李自成設想的完全相反,古浪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衛所,因爲境內有一條叫做“古浪”的河流而得名,令李自成稍感意外的是,這條滋養了古浪軍民的河流,竟然衝出了邊牆,最終流向東面的荒漠。

雖然是荒漠,但邊牆之外,便是蒙古人的天下,而古浪河谷便是蒙古人入侵的通道,雖然古浪河的水量遠遠不如它西北面的石羊河、討來河,沿岸水草也是不夠旺盛,不過,蒙古人要是遭受天災人禍什麼的,一旦餓極了,也會沿着古浪河谷入侵,所以古浪所的主要軍事目的,便是守護邊牆的缺口。

古浪所境內的堡驛不多,只有松林堡、石峽關、泗水屯堡等寥寥數個,但這些堡驛都在古浪河以東,介於古浪河與邊牆之間,除了拱衛邊牆,主要還是守衛古浪河谷的通道,特別是石峽關,據說最早築關的是大漢的霍去病將軍。

與古浪所極爲重要的地位相稱,現在的古浪所,實際士兵達到五百人,在衛所士兵大逃亡的境況下,這簡直抵得一個“衛”的士兵。

機會在眼前,但古浪所的士兵太多,土地又小,士兵相對較集,要想兵不血刃拿下古浪所與所有的堡驛,難度實在太大。

李自成原本想親自指揮,想了想還是放棄了,他要總管全局,如果不是緊要關頭,還是少離開西寧爲妙,再說,他還要給女校的學子們授課,現在可能輕鬆點,一旦忙碌起來,可能很長時間無法授課。

最重要的是,要讓幾大百戶官學會打仗,必須給他們戰場訓練的機會,如果像諸葛亮那樣事必躬親,最後必然是人才調零,“漢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不僅是蜀國的悲劇,更是諸葛亮個人性格的悲劇。

現在三川府左近只有八百士兵,要將集優勢兵力,一舉拿下古浪所,看來得要馬有水、宋合兵了,但他們二人都是百戶官,由誰做爲主官,領導這次戰鬥?

李自成思索片刻,決定交給宋。

雖然宋不是嫡系,但宋老成,戰鬥經驗豐富一些,馬有水雖然出自親兵總旗官,算得嫡系了,但他太年輕,戰場經驗少,次征服撒拉爾人的時候,差點出了問題,幾乎將小命都丟了,一句話,雖然有虎氣,有血性,但還是太嫩。

宋次作爲劉雲水的輔官,協助劉雲水拿下碾伯所,公平對待,應該給予他領兵作戰的機會,而馬有水已經相對獨立地攻打過莊浪衛的各個堡驛了。

李自成收拾好行軍圖,立即給宋寫了一封長信,連同古浪所的軍事佈防圖,一併預備傳令兵送去三川府,在信,李自成一再告誡宋,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爭取兵不血刃,封鎖訊息,對百姓秋毫無犯,如果條件不成熟,可回信說明,暫時放棄攻擊古浪所。

在佔據整個陝西行都司之前,李自成不想與朝廷翻臉,或者說,他只想躲在朝天的羽翼之下,悶聲發大財,一點點積蓄自己的力量。此時春耕早已結束,小規模的戰鬥,只要不是拉鋸戰,不會影響農業生產和收成,未來的古浪所,還可以養活一定數量的士兵。

此外,李自成還給馬有水去了一封短信,囑咐他先得安置好三川府的事,特別是被充作耕夫的數十撒拉爾人,另外是全力協助宋,快速拿下古浪所,一切,以宋爲主。

將兩封書信交給傳令兵,讓他速速送至三川府,差不多已是未時了,李自成匆忙去了女校,授了半下午的課。

七日之後,李自成剛剛從女校回到後衙,已是收到訊息,宋已經拿下碾伯所,因是飛鴿傳書,訊息量並不大,詳情會有傳令兵專門送達。

李自成獨自來到書房,展開行軍地圖,整個河西走廊盡收眼底。

附屬於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的陝西行都司,差不多是後世的甘肅省,增加了西寧衛,而減少了隴右、隴東高原。

李自成已經佔據了西寧附近的衛所,現在的陝西行都司,差不多隻剩下相對較封閉的河西走廊了。

整個河西走廊依據祁連山的走勢,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除了石羊河、討來河兩塊突出的部位,基本是長方形,西爲祁連山,東爲邊牆,北面是嘉峪關,南面是祁連山的支脈拐出的分水嶺,後世稱爲烏鞘嶺。

西寧軍佔據莊浪衛的時候,相當於突破南面的分水嶺,已經據有地利的優勢,宋進入古浪所,相當於在分水嶺以北獲得了一定的縱深,已經深入了河西走廊的南部。

現在的陝西行都司顯得相當尷尬了,西、東、北三面分別是祁連山和邊牆,唯一與大明內地有陸地聯繫的、南面的分水嶺,卻又掌握在西寧軍的手。

甕捉鱉。

李自成心閃現出這樣的念頭,不過,也只能想想,真要實現,卻是萬難。

河西走廊雖然封閉,但內部有山有水,滿足軍屯的條件,能養活一大批士兵。

至少到目前爲止,還有涼州衛、山丹衛、永昌衛、甘州衛、肅州衛、鎮番衛,還有兩個守禦千戶所:鎮夷所、高臺所,特別是治所甘州,竟然下轄五衛:甘州前衛、甘州後衛、甘州衛、甘州左衛、甘州右衛,依照明初每衛五千六百士兵的編制,僅僅甘州衛有兩萬八千士兵,實在是恐怖的數字。

不過,從西寧衛、莊浪衛、碾伯所、古浪所的情形來看,到了明末,不可能還是滿編,能有五成士兵是頂天了。

即便如此,現在的河西走廊,體量還是李自成現在掌握的西寧軍大得多,李自成若是要打他們的主意,也是不易。

何況在三角城的西北,還有蒙古騎兵不時騷擾,在黃河以東,還有大明的陝西省。

要想着整個河西走廊,還是太遙遠了,他現在關心的是,古浪所現在已經屬於西寧,按照慣例,將設立古浪縣,縣城是原先的古浪所,它坐落在古浪河西岸,應該有足夠的淡水,只要能出產糧食便行。

第107章 北川縣第810章 震懾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99章 水果樓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625章 白桿兵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63章 三角古城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17章 採藥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1265章 西海岸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995章 軍魂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17章 家規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1091章 不委屈第255章 紅河鎮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2章 紅杏出牆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136章 姐妹花第854章 正軍法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731章 看對眼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88章 格殺勿論第119章 立營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574章 要挾第935章 對面不識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538章 緣分第219章 黑衣人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33章 盜賊起第984章 炮戰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127章 選擇第789章 偷襲開封
第107章 北川縣第810章 震懾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99章 水果樓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625章 白桿兵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63章 三角古城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17章 採藥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1265章 西海岸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995章 軍魂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17章 家規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1091章 不委屈第255章 紅河鎮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741章 深夜娶親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2章 紅杏出牆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136章 姐妹花第854章 正軍法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731章 看對眼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88章 格殺勿論第119章 立營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574章 要挾第935章 對面不識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538章 緣分第219章 黑衣人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33章 盜賊起第984章 炮戰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第127章 選擇第789章 偷襲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