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懷恨在心

在水軍的護送下,天命軍六個營用了兩日的時間,全部渡過長江,包圍了武昌城。

崔榮也是隨着大軍渡過了長江,因爲身份的轉變,他的心已經沒有了原先的擔憂,不過,他仍然堅信,主動困守武昌,是城武最大的失策!

李自成並沒有召開軍事會議,而是直接分派了攻城的任務。

武昌有九門,城北雖然只有一個武勝門,卻是非常重要,它可以直通長江,稍有閃失,城內的武可以由此脫逃,李自成在武勝門駐紮了李信的獨立營,以整營的兵力攻打一個武勝門。

城西有兩門,除了正門平湖門,在正門以北,還有一個漢陽門,攻城的是宋的第七營。

東城有三門,除了正門賓陽門,北有忠孝門,南有和門,馬守應的奉天營負責。

南城亦有三門,正間是對着督院的望山門、東側正對楚王府的保安門、西側的昌門,李自成親率第四營李績部,駐紮在南城外。

劉雲水雖然有三個團,但騎兵並不適合攻城,只能接應城外的步兵,萬一城內的守軍集力量,從某一定突圍,天命軍並沒有人數的絕對優勢,需要及時策應。

高立功看到別人都有攻城任務,而自己卻是沒有作戰任務,以爲李自成忘記了,便親自向李自成討要作戰任務。

李自成笑道:“以立功的才智,難道不知道作戰任務是什麼嗎?”

高立功一愣,隨即恍然大悟,忙道:“大都督是說,拿下武昌所屬的州縣,讓武昌真正成爲一座孤城?”

李自成哈哈大笑,道:“武昌府所屬一州九縣,除了江夏縣與武昌同城,尚有一州八縣,拿下這一州八縣,整個武昌纔算真正屬於天命軍!”

“屬下明白了!”高立功明白,大都督這是特別信任他,纔會給自己獨自統兵的機會,不過打下州縣後,卻要安置百姓,即便分兵,也要浪費不少時間,“大都督,那各州縣的百姓……”

“哈哈,知道你不喜歡這樣的事,”李自成笑道:“放心,你只管攻城,我讓民事副使李琬、樑炳隨軍,幫着安撫當地的百姓,不過,你得幫着他們在各州縣組建城防軍!”

高立功大喜,忙拱手道:“屬下明白,屬下多謝大都督!”

“先別多謝,”李自成笑道:“武昌下屬各州縣,現在應該沒有多少兵馬,你可以分兵,拿下各州縣之後呢?”

“之後?”高立功不解,“大都督,拿下各州縣之後,難道不用歸營嗎?”

“立功,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李自成搖着頭,隨即從身掏出一份行軍地圖,展開在高立功面前,道:“承天營的一部,拿下咸寧縣、蒲圻縣二縣,沿着官道,便是洞庭湖東岸的嶽州府,再沿着官道向南,便是長沙、衡州、郴州,郴州先不說,岳陽、長沙、衡州,乃是洞庭、湘水流域的富庶之地。”

“原來大都督早看這些地方?”高立功心明白,天命軍此番大舉南下,是爲了湖廣的糧食,既然此處都是糧食的主產區,天命軍沒有理由放過,再說,只有拿下武昌以南各府,

武昌城纔會更安全!

“天命軍不取,難道任由朝廷、流寇在此糟蹋?恐怕當地的百姓,早歡迎天命軍了!”李自成笑道:“不過,立功不用急,先穩定武昌下屬的各州縣,至少確立知縣,然後纔可向南發展。”

“屬下謹記大都督教誨!”高立功向李自成行個禮,這才滿意地去了。

天命軍已經將武昌重重包圍,但武昌畢竟牽制了天命軍五個營十七個團的主力,對峙下去,雖然天命軍不缺少糧食,卻是耽誤天命軍的進軍速度。

李自成雖然勸高立功不要着急,但他自己卻是非常焦急,湖廣的江南部分,尚有許多屬地在等着他,爲了區區一個武昌,天命軍陳兵九萬,實在有些不值得。

仔細斟酌後,李自成稍稍修訂了作戰部署。

周坤將水軍小型船隻調撥至洞庭湖,攻打洞庭湖以西的越州大部和常德,同時,讓劉雲水分出第一團雷萬軍部,從武昌以東沿江而下,攻打武昌府東部的興國州和所轄大冶、通山二縣,將高立功部的承天營完全解放出來,沿着管道快速推進至岳陽、長沙二府。

武昌城周圍,天命軍各營團也是加強了進攻,但城內的武官員在楚王朱華奎的督促下,加自身保命、保財的需要,紛紛城頭督戰,賀逢聖知道北城武勝門的重要性,更是親自了城頭。

戰鬥雖然猛烈,明軍傷亡慘重,但天命軍卻是毫無進展,明軍還是牢牢地控制着各座城門。

武昌是湖廣的首府,又是一座名城,如果攻城數月不下,也是正常的事,但李自成不太甘心,天命軍各主力營齊聚武昌,如果被拖在武昌城外,萬一防守薄弱的河南出現強敵……

還有掌握二十萬大軍的左良玉,萬一從東面撤回來,德安、承天二府,是左良玉的口邊肉!

戰鬥進行了三日,李自成竟是一籌莫展。

他離開南城,來到北城外的蛇山,武昌的北城牆,已經延伸至蛇山,將蛇尾圈進城內,獨立營是從山俯功,應該佔有一定的地形優勢,不過,武昌城牆高達十丈,地形的優勢完全在守軍一邊。

李信雖然不知道李自成的心思,但大都督下令猛攻城池,卻是很少見的,圍攻了開封的時候,用了幾個月,天明軍基本沒有攻城,而是將開封城困死。

難道大都督是要檢驗各軍隊的戰鬥力?

他一直倡導“以戰代練”,只有經受過血與火考驗的軍隊,纔是有戰鬥力的軍隊!

無論大都督怎麼想,自己必須全力進攻,儘快拿下武昌城。

李信一次性投入兩個團,李牟、方登甚至都靠近城牆了,數十架雲梯、數不清的士兵,爬山虎似的幾乎包裹了整個北城牆。

雙方士兵射出的箭矢,城頭扔下的滾木礌石……北城從天空到地面,都是一片狼藉!

李自成看着親自督戰的李信,腦正在苦苦思索,這樣的工攻城方式,傷亡實在太大,天命軍的士兵都是精兵,每一名士兵的生命,都是非常寶貴。

戰鬥傷亡是難免的,但不計傷亡的進攻,除非到了山窮水盡、孤注一擲!

必須改變攻城方略。

李自成回身道:“小米,有漢清局的訊息嗎?”

“回大都督,漢清局的人的確混入城內,但人數不多,暫時沒有新的訊息傳出來!”

李自成知道,自己還是太急了,這才三四日的時間,城內守軍的氣勢未衰,他們像是彈簧,攻打得越猛,反彈得也越有力。

如果暫時撤圍,或許停止攻城,守軍有了休息時間,看到或是想到這幾日的傷亡,或許士氣下降得更快。

李自成下了戰馬,讓士兵召李信過來,商量了好久,還是沒有破城之法,連第四營第七營的山地炮、步槍都無法摧毀守軍的鬥志,這點傷亡又算得什麼?

如果不是漢清局傳出的訊息,李自成甚至都懷疑,崔榮說城內招募了大量的青壯,是不是故意在示弱?

此時牛金星並不在城外,李自成與李信商量,從明日起,停止攻城兩日,兩日後再行攻城,看看城頭守軍的氣勢再說。

天命軍打打停停,一直延續了十日,還是毫無進展,倒是高立功不斷傳回喜訊:已經拿下武昌縣、咸寧、嘉魚、蒲圻四縣,四縣的知縣鄒逢吉、汪熙、王良鑑、曾栻全部留任,正在安撫當地的百姓。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

李自成不覺苦笑,不過,從四縣的知縣都是留任來看,官府的抵抗決心並不強烈,雖然各縣的主要兵力都是抽調武昌,縣城並無多少,但知縣可以自殺殉城呀,他們歸降天命軍,不僅是氣節的喪失,更是對朝廷信心的喪失。

他立即着人將四縣陷落的訊息傳入城內,漢清局的人,也是趁機在城內散步各種訊息,真真假假,沒人說得清。

這日傍晚,李自成感覺形勢一片大好,正坐在江邊觀看日落,親兵領來一名身着青衣的人,“大都督,漢清局來人了!”

“漢清局?”李自成心一動,這個時候,漢清局來人,一定是關於武昌城內的訊息,他轉過身,面前站着一名三十不到、府丁模樣的人。

來人慌忙拜服於地,“大都督,屬下是漢清局的人,專門接應城內訊息的!”

“起來說話!”李自成道:“城內傳來了什麼訊息?”

“回大都督,楚府兵募兵官張其在,願意協助天命軍破城!”

“募兵官?”

“原先是專門負責招募士兵的人,”來人小心地道:“現在楚王府已經停止募兵,張其在便協助把守昌門!”

“張其在爲什麼協助天命軍?可靠嗎?”

“應該可靠,他的家人現在都控制在我們的手,”來人道:“張其在募兵的時候,因爲得罪了人,被誣陷勾結流賊,吃了棍棒,後來查明真相,他是遭到誣陷的,但事情卻不了了之,張其在因此懷恨在心,我們的人找他,花了銀子……”

李自成看了眼後方的武昌城,道:“約定時間了嗎?”

“明晚子時,是張其在值守,他將打開昌門,接應天命軍入城,”來人接着道:“大都督,‘楚府兵’把守的保安門,也會有人接應……”

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246章 護國公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071章 離心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371章 錫蘭島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782章 二夫人第1254章 孟艮府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096章 聯合作戰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85章 意見一致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659章 啞謎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854章 正軍法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1200章 和談中斷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680章 戰與和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450章 論佛事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193章 正妻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699章 入漢籍第25章 了斷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990章 洪承疇主動出使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520章 海北府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82章 意外來客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543章 趁亂收編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466章 拜師第1073章 千里奔襲第1041章 海匪第17章 採藥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07章 北川縣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805章 平賊督師
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246章 護國公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071章 離心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371章 錫蘭島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782章 二夫人第1254章 孟艮府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096章 聯合作戰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85章 意見一致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659章 啞謎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854章 正軍法第470章 以點代線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1200章 和談中斷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680章 戰與和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450章 論佛事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193章 正妻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699章 入漢籍第25章 了斷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990章 洪承疇主動出使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823章 萌生去意第520章 海北府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82章 意外來客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543章 趁亂收編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466章 拜師第1073章 千里奔襲第1041章 海匪第17章 採藥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07章 北川縣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805章 平賊督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