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以戰養戰

李自成按照大漢時代的稱謂,在大淩河遊北岸設置了松漠府,以葉慧爲知府,又在行軍地圖圈出數縣。請百度搜索()

松漠府靠近遼寧省,又能護衛遼東邊牆,暫時便歸屬遼寧省。

遼東邊牆的西北方向,次李信設置了營州,李自成直接將營州升格爲府,北嶺軍鎮立爲北嶺縣,以李向陽爲知縣,將逐漸遷入漢人入駐。

這次征伐,喀喇沁右旗被遷移至錫伯縣和寧城縣,土默特部幾乎被陸公卿、王新屠盡,只有喀喇沁左旗,在漢清部的策動下,歸順的人口較多,大部分被安置在松漠府和營州府。

營州已經在邊牆之外,又與松漠府、柏州縣、居月縣相鄰,李自成便開闢爲貿易集散地,每年九月、十月,專門與歸化後的蒙古人從事貿易。

寧遠、松漠、錦州、營州,是遼寧省僅有的四府,但在李自成眼,更願意將它們看做“遼西四府”,應該是遼寧省的一部分。

李自成從松漠府撤軍,回到大寧府。

此時大寧府城的城牆,不過三四尺高,差不多隻是規劃的一半,李自成留下築城的一個團的親兵,加歸化的蒙古壯丁、壯女,繼續修築城牆,等到封城後再回北京。

劉雲水的第一營,從饒樂府繞道谷府,將靠近邊牆的都縣解決後,再按照谷、饒樂兩府的慣例,歸化維葉、高岡兩縣,滕吉思、滕吉泰兄弟可以留任知縣,但必須歸化爲漢人。

李自成從大寧府南行,在古北口外遇遷移至關外的百姓和隨性的官員,雖然不過數百丁口,但足夠安置在古北口至大寧府的沿途要道,剩餘的百姓,將被安置在周圍各縣。

這次回京,李自成並沒有預先派出親兵回去報信,但樑成帶着武百官出城迎接。

李自成與官員們寒暄幾句,留下樑成、宋獻策、牛金星,讓其餘的官員們散去。

秋高氣爽,天高雲淡。

李自成感覺到這次出關,收穫得秋天。

將李娜、李淑濟、李雅安置好,李自成便去會見樑成他們。

但在乾清宮東暖閣御書房喝茶的樑成,卻是一副垂頭喪氣地樣子,哪像迎接凱旋的皇帝?

李自成覺得怪,“成,這段時間,京裡可有變故?”

“回皇,沒有!”

“雲南、廣東,南邊,可有不利的戰局傳來?”

“沒有!”

“全國各地,發生過洪澇災害嗎?”

“沒有!”

“工商稅、農業稅等,徵收過程可有什麼什麼意外?”

“也沒有!”

“那成爲何苦着臉?”李自成笑道:“似乎朕欠着你五萬兩銀子似的,成,究竟有什麼難解之事?”

“如果是爲了五萬兩銀子,臣也不用如此憂心了,”樑成臉的愁容未去,嘆息一聲,道:“皇這次遠征關外,得了大片的土地……”

“開疆拓土,是朕一向的追求,”李自成笑道:“成不用誇朕了。”

“誇?”樑成哭笑不得,皇是不是有些自戀?“皇,華夏得了關外的大片土地……”

“得了大片土地,不好嗎?”李自成覺得,樑成似乎對這次的戰鬥極爲不滿,暗想了想,沒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呀!

“皇出關,原本是是‘路突破’,臣也信了,”樑成道:“可現在佔了半個漠南佔了,皇可曾想過,需要多少銀子、糧食,才能將這些蒙古人歸化了?”

“嗯?”

“皇,南方的廣西、貴州、雲南,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歸化工作,甚至四川、湖廣、甘肅、青海各省,歸化工作尚未最後結束,”樑成嘆口氣道:“皇,打下一片土地,僅僅是開始,治理這一片,讓這片土地真正成爲漢地,需要多長時間,投入更是無底洞……”

他實在揪心,皇好大喜功,軍費、教育經費已經讓他苦不堪言,如今又加關外大片的苦寒之地……真不知皇是怎麼樣想的!

李自成啜飲口茶水,擡眼笑道:“成是說,收復關外的大片土地,不僅是好大喜功,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窮兵黷武?”

“皇……”

李自成看了眼宋獻策、牛金星,淡淡笑道:“兩位愛卿也是這樣想的?”

宋獻策、牛金星對視一眼,都是一拱手,“臣等不敢!”

樑成卻道:“錢糧且不說,這次皇要向關外遷移百姓,臣格外頭痛,百姓們剛剛分發了土地……”

李自成將茶水杯放下,淡淡地道:“成可知道,朕收復了關外,對華夏有多大的好處?”

“臣也知道,收復關外,可以震懾滿清,可是……”

“僅僅是震懾滿清嗎?”李自成覺得,樑成他們還是太缺乏眼光,“成,朕給你們算筆賬!”

“臣洗耳恭聽!”

“朕這次出塞,連同營州在內,在北方的邊牆與遼東邊牆之間,連同營州在內,一共增加了五府:谷、饒樂、大寧、松漠、營州,還將宣府北移至張垣,轄地擴大至關外,並非朕看重這些苦寒之地!”李自成無暫時無法告訴樑成,這些區域未來的重要性,但樑成他們應該知道,如果華夏掌控了漠南,北京將不再受到遊牧民族的威脅,至少能將北方的邊患大幅度北移。

“……”

“這些府縣,重要性遠遠超出現在的預期,”李自成道:“谷府的設置,只是體現了‘路突破’的對蒙古各部的基本戰略;饒樂府在大興安嶺南麓,順着西遼河延伸至科爾沁草原,堵死了滿清與漠南蒙古各部的聯絡通道,假以時日,蒙古各部必將爲華夏所用!”

牛金星隱隱感覺到什麼,“皇是想用蒙古的騎兵……”

“對付滿清的騎兵,西寧步槍足矣,但要徹底消滅滿清的騎兵,或是將滿清趕回長白山,收復整個遼東,甚至是奴兒干都司,必須借用騎兵的力量,蒙古騎兵本身也是優秀的騎兵,像虎騎兵和狼騎兵,”李自成朗然道:“而且,掌握了漠南蒙古各部,華夏纔有可能永久消除北方的邊患!”

宋獻策道:“臣略有所知!”

李自成衝着他點點頭,笑道:“大寧府在北京以北,燕山南麓,與饒樂府相互策應,共同護衛着北京,可以說,大寧府的設置,與西面的張垣府,北面的饒樂府,共同構成了華夏的北方屏障,自此以後,華夏已經獨佔燕山,徹底將遊牧民族阻擋在草原之外。”

牛金星輕聲嘆息,漢民族的歷史,自從夏商周時代,便是西戎北狄,秦漢時代的匈奴,與大唐對峙的突厥,到了兩宋,西夏、遼、金逐漸佔據了風,蒙古人更是席捲原,奴役原百年,大明時代,除了洪武帝、永樂帝還能遠征關外,大部分時間都是被動挨打,最後竟然是滿清崛起,吞併了大明的遼東和奴兒干。

如果皇能徹底解除邊患,一勞永逸,對華夏來說,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李自成侃侃而談:“還有松漠、營州兩府,護衛着遼東的邊牆,第三營沒了後顧之憂,才能集力量對付滿清,不出三年,遼東的局勢,必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觀!”

樑成勉強道:“掌控漠南、遼東,本身是好事,但必須把握時機,考慮華夏當前的國力!”

“成只會心疼銀子,卻不會算賬,”李自成笑道:“成可知,大明在邊牆一線,沿途駐紮了多少士兵,每年需要多少糧餉,牽扯了多少國力,華夏如果能將戰線推進至燕山以北,守邊的物資不會增加,北方遊牧民族卻失去燕山之利,不用邊牆,僅僅突破燕山,會讓他們蛻層皮!”

“這……”

“成所說的時機,依朕來看,現在是最好的時機,”李自成淡然道:“蒙古人被滿清征服,割裂爲一個個互不統屬的部落,給了朕各個擊破的時機,而滿清本身,因爲寧遠大敗和豪格的騎兵被全殲,暫時失去了反擊的能力,成說說,還有現在更好的時機嗎?”

牛金星道:“滿清失去了蒙古,相當於折斷了左右臂膀!”

樑成瞪了牛金星一眼,又向李自成一拱手,道:“皇,臣並非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只是華夏要掌控蒙古各部,錢糧的消耗……”

李自成笑道:“成是否聽說過,有一種戰略,叫做‘以戰養戰’?”

“以戰養戰?”

“關外的蒙古,與雲貴不同,即便要歸化蒙古人,也不需要錢糧,記得朕次和你說過,戰爭,只要利用好了,不僅不會消耗錢糧、國力,還會帶來經濟利益,”李自成道:“成想想,邊牆之外,設立五府,除了這次的征伐,朝廷究竟消耗了多少錢糧?”

樑成思索片刻,道:“向關外移民,難道不需要錢糧?”

“哈哈,”李自成大笑:“華夏朝廷的付出,最多不過一點農作物的種子,土地原先是蒙古人的,牛羊是天命軍的斬獲,便是女人,又何嘗有一名漢人?”

“這……”樑成想想也是,但他隱隱有一種不安之感,華夏擴張的速度太快,絕對不是好事,南方還有不少府縣等待歸化,“皇,難道派出的官員,不需要朝廷發放俸祿嗎?”

“官員們的確需要俸祿養家餬口,”李自成道:“關外的府縣,難道沒有賦稅?養活幾名官員,應該不成問題吧?”

“皇若是大規模建設,如立城、修築道路……”

“成,朕用內帑的銀子在關外建設可好?”李自成用手點着樑成的腦袋,“不過,關外的賦稅,將來必須納入內帑,成不得干涉,當然,朝廷還有一筆支出,軍費,邊牆沿線,按照大明時代的兵員數量計算,他們省下的軍費,全部歸入內帑,成應該不會有意見吧?哈哈哈……”

“皇,你……”

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79章 集體婚禮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68章 合練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289章 想岔了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538章 緣分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23章 不要錢第1111章 血統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175章 親戚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689章 後套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34章 血腥味第34章 血腥味第164章 財源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50章 首戰第1324章 賠償銀第3章 劫道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84章 抉擇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79章 殺,殺,殺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468章 解罪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278章 新思路第609章 心思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384章 增兵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401章 婢子有那麼不堪嗎第840章 鬼城第67章 夜談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524章 暗花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330章 大建設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1271章 華夏心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235章 大勢第534章 中都罹難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
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79章 集體婚禮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68章 合練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289章 想岔了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538章 緣分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23章 不要錢第1111章 血統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175章 親戚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689章 後套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34章 血腥味第34章 血腥味第164章 財源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50章 首戰第1324章 賠償銀第3章 劫道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84章 抉擇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79章 殺,殺,殺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468章 解罪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278章 新思路第609章 心思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384章 增兵第698章 彝人就是漢人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401章 婢子有那麼不堪嗎第840章 鬼城第67章 夜談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524章 暗花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330章 大建設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1271章 華夏心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235章 大勢第534章 中都罹難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