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河南、河南

bookmark

四月份的時候,金鐘山、平頂山的工事,已經初步完工,如果不打算在金鐘山大量駐紮軍隊,工事暫時不用修繕了。!

這時候的商洛山,沿着丹水的官道,天命軍已經在南北兩端都建立了營寨,北面靠近西安的防線,除了商州城,還有城北的鼎龍寨,而在官道的南端,又完善了金鐘寨,間還有著名的關隘——武關。

如果朝廷不是和天命軍拼命,這樣的防線,應該能護衛南面的漢水,將明軍、流寇拒之天命軍的屬地之外。

有了這條防線,後方的興安,防守的壓力明顯減輕,李自成便讓宋將軍隊東移,在鼎龍寨、商州一線,部署了魯大志、鄭國棟的兩個千戶;另外將一部分士兵,部署於金鐘寨、平頂山一帶,加武關的降兵,合計一個千戶。

李自成和他的親兵,完全解放出來,隨時做好東進的準備。

李績尚在川南的建昌府,李自成無所事事,便在金鐘寨附近打探明軍、流寇的訊息,也是爲了查探地形。

進入六月,夏糧進入收割期,但商洛山百姓交的賦稅,除了供給當地的駐軍,所剩已經無幾,幸好從蘭州、西寧方向運來了大量的粗糧,大半儲存在興安縣,一小半運至商州,除了給當地的百姓送來一部分種子,大部分儲存在商州、商南縣的官衙。

六月底的時候,李績部終於趕到興安縣,李自成得到訊息,立即着人傳訊,讓李績沿着漢水南下,大約在湖廣鄖縣附近與自己匯合。

李自成告別王婉玉,將王婉玉安置在王家樓的孃家,自己則率領自己的所有親兵南下,穿過武當山東麓,在漢水北岸的鄖縣與李績部匯合。

鄖縣原本是湖廣行都司所在,但最近幾年,流寇肆湖廣北部,自盧象升之後,湖廣行都司已經名存實亡,戰略和經濟心已經遷往襄陽,鄖縣逐漸沒落,早已不是重兵集結地。

李績先是到達鄖縣,已經佔據了不設防的縣城,聽說大都督到了,他帶着一衆軍官,早已迎出城外,李自成騎在黃鬃馬,隨着李績入了城,立即在城內的軍營召見了千戶以的軍官。

劉宗敏雖是千戶官,但他又是第四營第二團團長,早先已經知道此行的目標是河南,便道:“大都督,既然要去河南,如果從商南縣東行,豈不直接切入伏牛山?”

李績也有這樣的疑問,第四營萬餘將士,加大都督的親兵,大約一萬兩千戰兵,但與朝廷的軍隊相,這些人數還是非常弱小,楊嗣昌動輒數萬、十數萬士兵,還有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

天命軍既然處於劣勢,又是孤軍深入,如果從商南縣進入豫西羣山,以熊耳山、伏牛山爲依託,倒是不錯選擇。

李自成自顧端起茶水杯,抿了一小口,也不看衆人,“怎麼,你們怕了?”

劉宗敏面一呆,像是被激怒了,猛地站起身,大聲道:“回大都督,屬下不怕,如果不是大都督收留了屬下,屬下的墳塋,恐怕都長出荒草了,屬下這條命,早交給大都督了……”

劉宗敏這一表態,給第四營的千戶官們將了一軍,他們也是紛紛起身,一個個臉紅脖子粗,不僅爭着向李自成表達忠心,更是拍着胸脯,將生死置之度外,只要大都督指向哪,他們絕對不會含糊。

既然部下都表了態,李績豈能落於人後?他最後一個起身,拱手道:“屬下從西寧的時候,是跟着大都督,只要大都督一聲令下,便是刀山火海,屬下也決計不會皺一下眉頭!”

“我知道你們的忠心,”李自成擺擺手,讓衆人都坐下來,含笑道:“可是,你們知道,我爲什麼用孤軍深入河南嗎?”

“大都督難道不是向河南擴張?”李績道:“熊耳山一帶,恰好與商洛山相鄰,如果佔據熊耳山四周,倒是可以和商南縣連成一片。”

“擴張?”李自成忽地斂了笑容,正色道:“河南連着大旱,加匪患、兵患,百姓早已貧弱不堪,天命軍如果向河南擴張屬地,成百萬的饑民,我如何養活他們?如果有法子養活這些饑民,天命軍早已東出隴山,將整個陝西拿下了。”

李績依然不解,“大都督既然無意向河南擴張,那爲何要孤軍深入河南?”

“我這次去河南,一是要招撫部分流民,雖然不能解救整個河南,但能救多少是多少,河南越平穩,將來治理起來,難度越小,”李自成道:“四川、青海、甘肅三省,都有正在漢化的地域,如果將河南生活無着的百姓,安置於這些地區,可以加快當地漢化的速度。”

衆人都是道:“大都督不僅菩薩心腸,更是運籌帷幄!”

李自成擺擺手,道:“還有一個更爲重要的原因,天命軍已經來到原腹地,朝廷不會眼睜睜看着天命軍來到自己的眼皮底下轉悠,如果朝廷將軍隊投放到河南,天命軍在東線的壓力,會大大減輕。”

“屬下明白了,”劉宗敏恍然大悟,“我們不是要與明軍在熊耳山、伏牛山一帶決戰,而是深入原腹地,引誘朝廷派兵圍剿,將禍水東引,加湖廣的流寇,朝廷必定疲於應付,如此一來,則天命軍的後方安定了。”

這個劉宗敏,說話如此難聽,似乎自己是乃是奸#淫狡黠之徒!李自成瞪了劉宗敏一眼,明白行,有些話不能如此冠冕堂皇地說出來!

李績卻道:“我們一旦去了原腹地,朝廷的軍隊少了,根本無法對我們進行圍剿,如果軍隊多了,錢糧消耗便會增加,說不定還要募兵、加賦,如此一來,又會加速朝廷的滅亡,大都督一石三鳥,端的是好計策,屬下佩服佩服!”

李自成拱拱手,做出謙虛的樣子,“這次去河南,如果僅僅依託豫西的山地,我們可能立於不敗之地,但對朝廷的震懾力不大,一定要將戰火燒到原腹地,甚至要做出威脅京師的樣子,朝廷纔會顧此失彼,拆東牆補西牆,被迫先行解決河南的威脅,天命都督府的屬地,才能平平安安都發展下去。”

“……”衆人都是點頭。

wωw _тTk ān _C〇 李自成繼續道:“我沒有選擇從商南縣直接切入河南,原因有二,一是,沿着官道東進,進入河南之後,便是紫荊關,或許我們能拿下紫荊關,但我們也會有人員傷亡。”

李績似乎明白了,“大都督是說,我們不僅要攪亂河南,還要儘可能保全自己?”

“那是自然,我知道你們當,絕大多數人都是不懼生死,但跟着天命軍走,我不希望你們任何人出事,我們都要好好活着,只有活着,才能繼續爲百姓謀利,”李自成道:“這次進入河南,我們只有萬餘士兵,如果總是要攻打堅城,兄弟們會不斷傷亡,而朝廷的兵員則是源源不斷,長期下去,豈能攪動河南?既要威脅河南、京師,又要保全自己,纔是我們的目標。”

劉宗敏道:“大都督,既然河南有大量的流民,我們也可以近徵召士兵,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兵員有的是!”

“的確可以徵召士兵,”李自成掃了衆軍官一眼,道:“可是這些臨時徵召的士兵,沒有經過嚴格的操訓,戰鬥力能得到保證嗎?他們會使用步槍嗎?”

李績拱手道:“大都督說得是,這些臨時徵召的士兵,恐怕連輔兵都不如,更別說戰鬥力了!”

“你們明白好,這麼這次是河南,短時間內很難建立補給基地,減少人員傷亡,乃是我們的第一目標,”李自成緩緩點頭,又道:“此外,沿着漢水東下,我也是要看看,湖廣這片糧倉,這些年被流寇、朝廷折騰成什麼樣了,對於天命明都督府下一階段的發展,也好早做定奪!”

與河南相,湖廣風調雨順,是除了長江下游兩岸之外,大明最大的糧倉,天命軍一旦東進發展,首選目標肯定是湖廣,但流寇張獻忠、羅汝才之流,經常在湖廣北部的深山出入,時不時去漢水流域劫掠一番,朝廷疲於奔命,湖廣還是集了絕大部分剿匪軍隊,朱由檢最爲信任的楊嗣昌,此時在襄陽附近督師。

匪患、兵患,加朝廷不斷增加賦稅,不知道現在的湖廣怎麼樣了。

李績小心地道:“大都督,我們下一步要入湖廣嗎?”

李自成搖搖頭,“從戰略地位說,河南遠勝於湖廣,所以我們暫時不會在湖廣逗留,”頓了一頓,又道:“我們現在不是擴張地盤,而是向張獻忠學習,充當一回流寇,將朝廷的軍隊牽制在河南。”

他自然不會去襄陽爲楊嗣昌、張獻忠說和,更不會輕易去觸碰朝廷的重兵,天命軍只是通過漢水遊,窺一管而知全貌!

李自成在鄖縣休息了一日,然後帶着乾糧南下,過了均縣,從馬窟山以西折向東北,進入河南省域。

第588章 勖勤宮第35章 落水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755章 一斗谷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78章 賞銀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447章 淪落第327章 東征隴右(三十三)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213章 香精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1075章 爲了你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190章 妻與妾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947章 殲滅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568章 拉下水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160章 心思第288章 細菌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1358章 通航稅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448章 洗禮第87章 逃兵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36章 分水嶺第198章 撤軍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345章 窩裡橫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715章 千戶官第435章 禮物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120章 倒淌河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212章 體香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965章 竇美儀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186章 流言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262章 永明城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613章 攻守兼備第9章 毆打家丁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1172章 風風光光的婚禮
第588章 勖勤宮第35章 落水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755章 一斗谷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78章 賞銀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447章 淪落第327章 東征隴右(三十三)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213章 香精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1075章 爲了你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429章 不平等協議(下)第190章 妻與妾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947章 殲滅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568章 拉下水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160章 心思第288章 細菌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229章 臨時朝會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1358章 通航稅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448章 洗禮第87章 逃兵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36章 分水嶺第198章 撤軍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345章 窩裡橫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715章 千戶官第435章 禮物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120章 倒淌河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212章 體香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965章 竇美儀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186章 流言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262章 永明城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613章 攻守兼備第9章 毆打家丁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353章 混合作戰第1172章 風風光光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