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國號華夏

bookmark

臘月二十六日,李自成決定在西安稱帝,將秦王府更名未央宮,做爲新朝的皇宮。

新朝國號華夏, 年號永昌,以大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爲永昌元年,新朝改良了大明曆,稱爲癸未歷,華夏以西曆和癸未歷混合紀元。

辰時三刻,承運殿前鳴炮十二響,鍾磐交鳴,韶和典樂徐徐奏起,李自成在武官員的簇擁下,身着黃袍,頭戴十二旒冕,緩緩進入大殿,在何小米的攙扶下,在龍椅坐。

武官員入殿參拜,行三跪九叩之禮。

“衆卿平身!”

李自成輕擡右手,頒佈了華夏的第一道聖旨,因爲沒有宦官,聖旨是由何小米宣讀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明朝廷腐敗,崇禎帝朱由檢昏庸,致使民不聊生,國內烽煙四起,天命軍奉天而生,永昌帝李自成受命於天……”

這一道聖旨很長,羣臣雖然耐着性子,卻也在煙霧繚繞的氛圍昏昏欲睡,直到聖旨的最後,衆人才是打起精神細聽,這是關乎到每個人的前程。

華夏朝實行三院八部制,樑成、陸之祺、沈道分別擔任政務院總理、國家法院院長、國家監察院院長;

政務院之下,共設置八部,人事部部長宋獻策、國防部部長牛金星、教育部部長郭世俊、稅務部部長崔軒、農業部部長王聚奎、工商部部長王胤昌、科技部部長湯若望、交通部部長李琬;

除了部長,各部設副部長一名,但大部分副部長的位置都是暫缺。

華夏朝的第二道聖旨,是對武將的封賞,武將的職位一共有五等:權將軍、制將軍、樂將軍、果毅將軍、威武將軍。

各營主將同時赦奉爲制將軍;廢除大明朝廷給朱存極的秦王封號,赦奉爲樂將軍;各團主將赦奉爲果毅將軍;

權將軍是具備指揮大規模作戰的武將,天命軍的主將,只有獨立營主將李信被赦奉爲權將軍。

臣武將各自向李自成叩頭謝恩,三呼萬歲!

李自成並沒有升朝理事,而是帶着武百官去殿圜殿祭拜先祖的排位,追尊曾祖李世輔爲浦江王,祖父李海爲鴻慶王,父李守忠爲恩澤王,追封故兄李鴻名爲延安王。

百官跪拜了李自成先祖之後,還剩下儀式的最後一項:祭天!

未央宮的西南,便有山川壇和社稷壇可以祭祀,但李自成嫌棄山川壇和社稷壇格局太小,更無法代表天命軍“受之於天”的特點,硬是帶着百官出了永寧門,去南城外的天壇祭祀了天主。

回到未央宮,已經過了午時,李自成依次走過正殿承運殿、殿圜殿和後殿存心殿,進入後宮,再向左一拐,便是入駐的承慶宮。

在何小米的服侍下,李自成匆匆用了午膳,隨後來到夫人們入駐的內宮,這裡已經是未央宮的最北了。

高桂英得到訊息,立即帶着小梅、小蘭迎出來,跪在宮門外,“妾身叩見皇,皇萬歲萬萬歲!”

桂英平生!”李自成雖然不喜歡這些繁瑣的禮節,然而今日是他登基的日子,高桂英死活要行三叩之禮。

李自成將高桂英攙扶起來,又示意小梅、小蘭起身,這纔回身道:“桂英,你讓娜兒、潔兒、蝶兒、芬兒、蓉兒,還有玉兒都過來,朕有話對他們說!”

“妾身遵旨!”高桂英讓小梅和小蘭前去傳令,自己卻是引着李自成入了內宮。

整個內宮並不大,除了李自成入駐的承慶宮,單獨的小型宮殿不過八座,高桂英、李娜、孫夢潔、陳秋蝶、田芬、穆思蓉、王婉玉各住一殿,剩下的一殿,恰好用作膳食房,由宋玉蓮掌管。

李娜等人很快都集於高桂英的身邊,給李自成行了大禮後,紛紛圍在李自成的身邊,陳秋蝶用手撫摸着皇袍,“皇,這皇袍是真絲的嗎?”

“你說呢?”李自成用手敲着她的腦袋,“什麼材料很重要嗎?”

“那是那是,”陳秋蝶忙調轉話頭,儘量討好李自成,“皇玉樹臨風,好看,穿什麼衣服都像皇!”

李自成伸出手,在她昂起的臉蛋一刮,淡笑道:“你是不是說,朕不穿衣服最好看?”

衆人笑得東倒西歪,連一向不苟言笑的高桂英,都是笑岔了氣,一手捂着胸口,想要咳嗽,卻又咳不出來,李娜恰好在她身邊,忙含笑爲高桂英捶背。

陳秋蝶一向是沒心沒肺的,但今日李自成剛剛稱帝,又是當衆拿她開涮,她十分不滿,白了李自成一眼,竟是躲到田芬的身後。

李自成毫不在意,這些都是自己的女人,雙飛,甚至三飛都玩過,自己今日稱帝,不過是身份發生了變化,但與妻妾們的關係沒變,這是在後宮,自己的地盤。

他看着陳秋蝶的樣子,不禁笑道:“沒想到蝶兒也有害羞的時候,實在想不到,哈哈…”

“皇……”陳秋蝶只怕皇又要拿自己開涮,忙出言阻止。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好了,都別鬧了,還是先接旨吧!”從懷抽出一道明黃色的甚至,衝着高桂英道:“桂英,這是你的!”

高桂英忙跪倒在地,先是叩了頭,方纔雙手接了,展開一看,原來是赦奉她爲皇后,忙叩頭謝恩。

李自成扶起高桂英,笑道:“這些日子,這些妹子們全靠你照顧,這是你應該得的,以後呀,你們還是好姐妹!”

高桂英點頭稱是,雖然知道自己可能被赦奉爲皇后,真到了這個時刻,她還是感到巨大的幸福,一個山裡的野丫頭,一不小心,竟然成爲一國之母……這都是拜自成所賜,今後,在他的後宮,自己唯一能幫助他的,只是一碗水端平,幫他打理好後宮。

她雖然沒有當衆表態,卻是在心裡給自己下了死命令!

李自成又從懷抽出一道聖旨,這一次,接旨是其餘的夫人,不出高桂英所料,夫人們都被赦奉爲妃子:李娜爲木妃,孫夢潔爲靜妃,陳秋蝶爲怡妃,田芬爲燕妃,穆思蓉爲淑妃,王婉玉爲和妃。

衆女皆大歡喜,但卻有人暗自傷心。

李自成睡過的女人,遠不止她們七人,除了剛剛睡過的淑濟,還有小梅小蘭、鳶兒、如詩如畫,甚至還有宋玉蓮。

囿於身份的限制,她們暫時沒得得到妃子的封號,不過,淑濟是林丹汗唯一的後人,身流淌着黃金家族的血脈,她的封號是遲早的事。

小梅小蘭、鳶兒、如詩如畫都是婢女,身份不得各自的主人,除非能生下一男半女,否則,很難享受到“妃子”的封號。

至於宋玉蓮,此生恐怕都沒有機會了,她是陳秋蝶的母親,在後宮做個主管更爲合適,名分差些,實惠並不差。

李自成心明白,這些女人是自己的家人,在這個世界,他們都是自己最親的人,哪怕是身份最卑微的女人,要麼不睡,將來賠出部分嫁妝,讓她風風光光嫁人,只要是睡了,得給她們一個交代,讓她們留在自己的身邊,至少衣食不愁。

當然,僅僅衣食不愁,還是遠遠不夠,關鍵讓她們快樂、開心起來,不知道這個時代,女人們除了衣食,還喜歡什麼?

李自成離開內宮,去承運殿附近轉了一會,這段時間,按理說不用朝,但新朝初立,有許多事情要做,而且,新元之後,很快便要北伐京師,必須要及早做出準備。

二十八日,李自成在承運殿召見了三院八部的主官,除了湯若望尚在蘭州,其餘衆人都是提前到達。

其實現在的三院八部剛剛搭建了框架,主官是有了,下面缺少辦事人員,將西寧和蘭州高學的人員安插進來,肯定來不及,而且人手也不夠。

李自成便交代人事部部長宋獻策,儘快在西安開科取士,爲新朝增補吏員,此外,大軍即將北伐,人事部必須準備官隨行,即使安撫沿途的征伐地。

此外,任務最重的便是國防部部長牛金星了,駐紮在西安的各營,大部分都要隨軍出征,除了抓緊時間嚴格操訓各營的士兵外,還要會同稅務部部長崔軒等,儘早準備大軍出征的物資。

教育部部長郭世俊、農業部部長王聚奎、工商部部長王胤昌、交通部部長李琬等,也沒有多少假日,即便新元期間,也要將手頭的工作抓起來,雖然各部的吏員嚴重不足,但工作卻不能鬆懈。

郭世俊主管教育,必須向陝西、湖廣、河南推廣新式教育,儲備大量教員,如果條件許可,還要在各省的首府興辦高學。

李琬主管的交通部,更是一刻也不能鬆懈,青海、甘肅的築路大軍已經來到陝西與河南,除了在河南拓展官道、修建水泥大道,陝西更是重之重,做爲華夏的國都,第一步是要修築固關至潼關的水泥大道,從東西方向貫穿整個陝西,儘快將蘭州的自行車隊吸引過來,提高陝西的運輸效率。

陝西的水泥大道,將來還會有縱觀南北的大道,一直會延伸至沿河總督府,將河套完全納入漢地……

李自成在西安立國的訊息,傳到京師的時候,已經是除夕了。

第37章 彎道加速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83章 賭約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1040章 登陸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585章 兵敗被俘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36章 分水嶺第888章 革左五營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755章 一斗谷第155章 莊浪衛第78章 賞銀第270章 零死亡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885章 誘餌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265章 西海岸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119章 立營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198章 撤軍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840章 鬼城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34章 天主教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4章 石坡山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148章 傳教士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90章 妥協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709章 商洛山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63章 三角古城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810章 震懾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154章 困惑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392章 銜尾追擊
第37章 彎道加速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83章 賭約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1040章 登陸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585章 兵敗被俘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36章 分水嶺第888章 革左五營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755章 一斗谷第155章 莊浪衛第78章 賞銀第270章 零死亡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885章 誘餌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265章 西海岸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119章 立營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198章 撤軍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840章 鬼城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34章 天主教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4章 石坡山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148章 傳教士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90章 妥協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709章 商洛山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63章 三角古城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810章 震懾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154章 困惑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392章 銜尾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