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戰禍蔓延

新元剛過,也是正月初五,李自成接到王俊卓的來信,要求儘早出征賀蘭山。品書網

李自成不覺大笑,“積雪尚未消融,這個王俊卓按耐不住了,難道沙柳城缺衣少食不成?大過年的,不在家摟着老婆孩子捂炕頭,卻想着出去劫掠一番?”

不過,這樣也好,虎騎兵與狼騎兵的戰鬥力,不是操訓出來的,而是用血腥餵養出來的,如果長時間不出徵,戰鬥會慢慢衰弱下去。

戰鬥,是保持遊牧騎兵戰鬥力最好的方式!

考慮到沙柳城距離賀蘭山太遠,還要聚集河西總督府的固魯岱青部、額琳沁部,也會需要不少時間,李自成便給王俊卓、高一功飛鴿傳書,命他們正月十五之後出兵,各自備足一個月的糧食、草料。

同時,李自成也給河西都督府傳令,額琳沁部、固魯岱青部所有壯丁,與正月二十日之前,聚集至河西都督府,分別歸入虎騎兵和狼騎兵。

額琳沁部、固魯岱青部,實際已經不存在了,部衆已經登記爲漢籍,分別歸入虎騎兵與狼騎兵,各由一名千戶官統領區域內的壯丁,平日歸河西總督府管轄,畜牧、定居,戰時隨虎騎兵、狼騎兵出征,接受高一功、王俊卓統一指揮。

他們只能算是虎騎兵、狼騎兵的分部,爲區別於永固城、沙柳城,李自成寧願稱呼他們爲黑水府虎騎兵、龍首府狼騎兵。

加黑水府虎騎兵、龍首府狼騎兵,現在虎騎兵與狼騎兵的總數,已經超過六千,剛剛入駐大草灘時的察哈爾部還要強大。

對付賀蘭山的瓦他卜囊部蒙古人,虎騎兵與狼騎兵應該綽綽有餘了,原本不需要李過的第三營,但考慮到李過部借用龍首府狼騎兵的戰馬,已經將三個千戶的騎兵操訓得差不多了,李自成有心讓士兵們外出歷練,這次出征,危險性應該不會太大。

李自成也給李過傳了訊,讓他挑選出兩個千戶的騎兵,隨虎騎兵、狼騎兵共同出征賀蘭山,以便讓士兵們得到實戰的操訓。

……………………………………………………………………

河南,熒陽。

熒陽北臨黃河,南眺嶽嵩山,西望洛陽,東觀開封,恰好鑲嵌在河南省北部的心位置。

虎牢關、古崤關在西面不遠處,扼守住洛陽的東大門,如果用兵,此處的確是險要之地,不過,東南方向,相對較開闊。

此刻的熒陽城外,數十萬盜賊的軍隊,在四門外紮下數十里的連營,但營與營之間,隔着一段空地,做爲各營之間的緩衝地帶。

十三家七十二營的首領,老回回 、曹操、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高迎祥、張獻忠 ,正在爲未來的行軍路線吵個不休,各部都是獨立建營,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大家商定兵分三路:一路由陝州渡河,北攻掠山西平陽地區;一路由武關經南陽地區進兵湖廣襄陽;一路由盧氏縣向東,殺奔南直隸鳳陽府,破了朱家祖墳,搗毀崇禎的龍脈。

但是,明眼人一看,北平陽,山西有曹詔,南下襄陽,湖廣有盧象升,明顯是送死,而東去鳳陽,都顯然是一塊肥肉。

大家都被曹詔、盧象升打怕了,都不敢去,又爭着要去鳳陽,想要親手毀了龍脈。

像那個美麗的寓言故事,羣鼠商量對付貓的辦法,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在貓的脖子掛個鈴鐺,以後貓去哪兒,遠遠能聽到鈴鐺聲,大家也好避開。

可問題是,誰去將鈴鐺掛在貓的脖子?

如果沒有犧牲精神,再好的主意也是枉然!

高迎祥搖了搖頭,知道再議下去,也是枉然,便道:“大家分做三份,然後抓鬮!”

抓鬮是最公平的方法,高迎祥麾下士兵較多,實力也是雄厚,做爲闖王,在羣雄尚有一定的威望,衆人只得應允了。

經過協商,闖王高迎祥、闖將張獻忠、曹操、順天王、九條龍一路;老回回、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坐一路;剩餘的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做一路。

高迎祥親自提筆,在紙寫平陽、襄陽、鳳陽三座城市,然後揉皺,握在手心,伸出手去,“諸位,請派人抓鬮!”

這可是關係到前途命運的一件事,運氣好了,可以去鳳陽發財,燒燬龍脈,又是風光;運氣不好,只能去平陽、襄陽與曹詔、盧象升拼命,別說發財,能保住小命不錯了。

作爲每組的代表,參加抓鬮的人,必須是威望極高的人。

老回回那一組,大家對視一眼,最後推出了老回回,老回回馬守應起身大踏步走向高迎祥,伸出手去,卻又縮回來,回頭看了眼身後的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朗聲道:“既然各位看得起在下,在下自當……無論何種結果,都是天意!”

“那是自然!”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都是急不可耐,心想着去東方,卻是不好說出口,只好暗地禱告。

馬守應再次伸手出去,剛要抓取離他最近的那個紙鬮,猛地看到高迎祥臉掛着輕盈的笑意,心一動,遲疑一下,曲起拇指,卻將食、二指一擡,夾住最靠裡的那個紙鬮。

他急急展開,卻是驚出“啊”的一聲,雙脣張成一個大大的圓形,一時忘了合攏,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三人,都是跟着心裡一沉。

那邊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四人,推舉射塌天劉國能爲首,劉國能伸出手去,卻是久久沒有落下,既然馬守應抽取的不是鳳陽,那他的機會更大了。

高迎祥的手掌稍稍動了動,將外側的紙鬮對準他的手指,劉國能心一動,果斷將手指向前一伸,勾住了內側的那個紙鬮。

衆人的視線頓時集到劉國能的手,劉國能嘴角含着笑,快速將揉皺的紙團打開,竟也是呆住了!

平陽!

劉國能識字不多,但這個“平”字,他是認識的,曹詔挺槍躍馬的樣子,頓時浮現在他的眼前。

難到高迎祥做了手腳?他爲何將外側的紙鬮伸向自己?

劉國能呆愣了一會,在衆人面前,他不敢耍賴,何況面對還是高迎祥!但見高原沒有打開紙鬮的意思,便酸酸地道:“恭喜闖王東行,闖王不妨將紙鬮展現給大家看看,我等亦是同喜!”

“哈哈,”高迎祥面含笑,雙手曲起四指,用其餘的六指將紙鬮一點點展開,果然寫着“鳳陽”兩字,“多謝國能,其實,我們的心意是一樣的,都是關心對方!”

劉國能心愧疚無,原來高迎祥是要將寫着“鳳陽”的紙鬮留給自己,他則預備去山西、陝西對付曹詔,可自己還是以小人之心度之……

張獻忠、曹操恨不得呼叫幾聲,卻是對視一眼,最終還是抑制住心的興奮。

劉國能面一紅,終於道:“這是天意,闖王去鳳陽,在下去平陽,老回回一定是去襄陽了!”

這是天意,儘管有人心不忿,誰也不敢說出來!

“的確是天意,”高迎祥苦笑着搖了搖頭,“既然如此,明日一早,咱們分頭行動,待破了都的皇陵,咱們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衆人都是垂頭喪氣,各自散去,迴歸各自的營帳,張獻忠見衆人去得遠了,方纔湊近高迎祥,“闖王……”

“慎言!”高迎祥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有實力去和曹詔、左良玉纏鬥?”

張獻忠訕訕一笑,撓着後腦勺,便拉着曹操羅汝纔回營去了。

南直隸,太和縣。

知縣吳世濟像往常一樣早起,正在縣衙內用早餐,打算一會去城內巡查,屬下的一個緊急報告,讓他立即放下碗筷:“流寇”接近城下!

流寇來襲的傳言,終於成爲現實!

其實,吳世濟已經在惴惴不安度過了半年。

吳世濟在溧水縣做了六年教諭,去年六月剛剛被被任命爲鳳陽府潁州太和縣新一任知縣,能夠獲得升遷自然是一件喜事,可他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在五省總督陳瑜的指揮下,官兵一度將高迎祥、張獻忠等逼得走投無路,但最後時刻,陳瑜卻了高迎祥、張獻忠的詐降之計。

緩過勁兒來的流寇,重新開始迅速發展,河南的形勢越發嚴峻,太和縣在鳳陽府的最西端,緊挨着河南,一旦農民軍由河南東進南直隸,太和必然首先成爲進攻的對象,戰禍會蔓延到太和縣。

剛剛任,吳世濟積極考慮如何“保境安民”,甚至打算請官兵來太和縣駐防,但當地的鄉紳根本不配合。

鄉紳們認爲,“兵之禍甚於賊也”,與其請官兵,不如任賊劫掠,賊吃飽了,必定會自行離去。

沒辦法,吳世濟決定不依靠鄉紳,他要自己單幹!

從去年八月份開始,昔日寧靜的太和縣,一下子忙碌起來,鞏固城防、編練民兵、修造武器,在知縣吳世濟的親自領導下,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不過,吳世濟很快遇到了他難以解決的問題:沒錢。

按照規定,去年太和縣應繳的各類賦稅,總額已超過白銀一萬兩,可是到了年頭歲尾,還有最後一小批賦稅尚未運走,而縣庫幾乎枯竭了。

深感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吳世濟,向潁州提出“申請截留”,用於防範流寇。

申請發出後,吳世濟立刻陷入焦急的等待,留給太和縣備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460章 爲了誰第711章 不走運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396章 大結局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984章 炮戰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999章 清水報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1328章 各有所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25章 女學子第1062章 算賬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555章 彩虹橋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1176章 拓北團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292章 四嫩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324章 賠償銀第792章 恐懼感第629章 第八營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866章 東嶽廟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1029章 遊西湖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17章 採藥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528章 漲價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862章 大潰敗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350章 自投羅網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262章 永明城第79章 集體婚禮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1328章 各有所第929章 紅毛夷人
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460章 爲了誰第711章 不走運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396章 大結局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984章 炮戰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999章 清水報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1328章 各有所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770章 主動要求合作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25章 女學子第1062章 算賬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555章 彩虹橋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1176章 拓北團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292章 四嫩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324章 賠償銀第792章 恐懼感第629章 第八營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866章 東嶽廟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1029章 遊西湖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17章 採藥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528章 漲價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862章 大潰敗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350章 自投羅網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262章 永明城第79章 集體婚禮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1296章 十三宣撫司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1328章 各有所第929章 紅毛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