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失落

bookmark

汪喬年、洪承疇先後戰死的訊息,雖然隱瞞得很深,但田弘遇是知道的,五軍都督府的層都知道大體的形勢,只是瞞過普通的士兵。

陳圓圓學習了數月的時間,宮的禮儀早已爛熟於胸,現在應該是送她入宮的時間了。

田弘遇估計,朱由檢得到戰事的訊息,心一定不爽,這段時間,他是不會去坤寧宮的,趁着朱由檢獨宿乾清宮的機會,讓陳圓圓趁虛而入……

思索已定,田弘遇說乾乾,午飯之後,他用馬車將陳圓圓載到宮門外,儘量避開各種耳目,然後讓把守宮門的小太監去傳令,求見朱由檢。

小太監見是田弘遇,不敢耽擱,忙向乾清宮的方向去了。

約莫一個半時辰之後,小太監回來了,“國丈大人,皇在乾清宮傳召!”

田弘遇謝過小太監,這才讓陳圓圓下了馬車,隨在自己的身後,一路穿門過殿,申時快要結束的時候,方纔來到乾清宮。

守門的太監已經得到訊息,並沒有阻攔田弘遇,“國丈大人,皇在東暖閣!”看到田弘遇身後的女子,面露驚異之色。

田弘遇忙袖出一張百兩的銀票,指着陳圓圓,道:“我要帶她去見皇!”

太監接了銀票,也不多言,只是向田弘遇拱拱手,算是表達了謝意。

田弘遇一手牽着陳圓圓,小心地跨入乾清宮,來到東暖閣,將陳圓圓留在外面,囑咐不可輕動,然後在小太監的引導下入了東暖閣。

朱由檢剛剛批閱完奏章,長長地打個哈欠,正要傳晚膳,瞥見田弘遇,方纔想起已經通傳的事,“國丈怎的來得這麼晚?”

田弘遇翻身跪拜於地,“臣一路走來……”

“好了好了,”朱由檢擺擺手,讓田弘遇起身,“國丈看過貴妃了嗎?”

“回皇,臣昨日入宮,見過貴妃娘娘,”田弘遇的老臉一片悲切,搖頭嘆息道:“可惜沒有好轉,不能伺候皇了!”

朱由檢最喜歡的妃子便是田秀英,聞言也是有些難受,但還是勸慰田弘遇,“國丈不必難受,吉人自有天相,貴妃會好起來的!”

“臣謝過皇,”田弘遇暗窺得皇的臉色,並沒有過度悲傷,心多了一份把握,“皇,貴妃娘娘鳳體欠安,無法服侍皇,臣唯恐……唯恐宮女們服侍不周,去歲臣去普陀山爲貴妃娘娘進香的時候,得到一女子……”

“嗯?”朱由檢不解,貴妃病了,不是還有周後、袁妃嗎?宮服侍朕的宮女還少嗎?再說了,每次心情不爽的時候,朕便去勖勤宮休息一番,國丈怎會隨意將外面的女子帶進宮?

田弘遇佝僂着身子,拱手向朱由檢施禮,“皇,此女雅善歌笙,並工詩畫,超凡仙品,臣不敢私有,特進諸皇,此女現在門外,皇要不要見見……”

真有這麼好嗎?似乎得貴妃了!朱由檢思慮之間,不覺點了頭。

田弘遇得了赦令,躬身向朱由檢施了禮,快步退出去,將陳圓圓喚進來,陳圓圓的小心肝“噗嗵”亂跳,雙腿不覺一彎,身子匍匐在地,“民女陳圓圓,叩見皇!”

“免禮平身!”朱由檢的目光,一直追隨着陳圓圓的身動。

超凡脫俗,婉若流雲,盈盈冉冉,如孤鸞之在煙霧,慧心紈質,淡秀天然,平生所見,尤其那一雙會說話的眸子,如淡泉涓流,清澈見心,靈動異常,與宮嬪妃相,別有一種說不出的風韻。

之初入信王府的田貴妃,猶有過之!

朱由檢一時看得癡了,如果不是田弘遇在此,恨不得一把摟過來,叫聲“親親小乖乖”。

田弘遇看在眼,不覺暗喜,只要陳圓圓入得皇的眼,等到了牀,皇會更加捨不得了。

陳圓圓已經是自己的義女,只要能留在皇身邊,即便貴妃娘娘身子不測,自己國丈的身份,還能保持不變。

難道普陀山的菩薩們,是以這種方式在保佑自己?也不枉自己給普陀山豐厚的佈施!

只是可惜了,天下再難有第二個陳圓圓,陳圓圓畢竟是義女,一旦入宮,以後絕難相見……

朱由檢心一振,便要將陳圓圓留下,以後在乾清宮服侍自己,如同田貴妃永遠在自己的眼前。

田貴妃生病這些日子,自己差不多已經淡忘了她的樣貌,有此女在自己身邊,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宮還有一位自己最爲寵愛的田貴妃!

朱由檢擡起手,正要召陳圓圓前,猛然間瞥見御案的奏章,心不覺大驚!

這些奏章當,除了地方官疏,倒是言官的居多。

言官們喜歡無事生非,河南、錦州剛剛戰死了兩位督師,在此國事艱難之時,如果自己納了此女,言官們還不鬧翻了天?一定有人將“好色誤國”的髒水潑道自己身!

這讓沙場血戰的將士如何心服口服?

如果是普通的宮女還好,哪怕是太妃,總是宮裡的人,此女畢竟出生紅塵。

朱由檢暗暗吞嚥了口水……

想到河南、錦州的戰事,朱由檢剛剛升起的柯爾蒙迅速消退了,他已經沒了心情,便搖頭嘆息道:“此女誠佳人!但國家多事,朕未嘗一日開懷,故無及此,國丈老矣,請留殊色以娛暮年,可也。”不等田弘遇回話,已是隨手撿起一本奏章,低下頭翻看起來。

“皇……”田弘遇大驚,聖心難測,不知道皇爲什麼生出這種想法,難道是嫌棄陳圓圓的身子?

“國丈的美意,朕心領了,”朱由檢拿着已經批閱過的奏章,卻是一個字也看不進去,“國丈先回去吧!”

“臣告退!”田弘遇五味雜陳,只得辭了朱由檢,領着陳圓圓,緩緩退向門口。

朱由檢又道:“國丈放心,無論貴妃身子如何,國丈是國丈!”

“臣謝過皇!”田弘遇大喜,有皇這句話,自己這些日子的辛苦,也算值了,他給朱由檢叩了三個響頭,離開乾清宮帶着陳圓圓回府。

田弘遇並沒有失落感,反而有一種失而復得的竊喜,陳圓圓終於還是留在自己的身邊!

陳圓圓卻是微鎖愁眉,臉滿是失落,她幾乎一夜未眠想着所有的可能性,凌晨起牀即精心打扮,料想任何男人都擋不住自己的誘惑。

然而,皇根本沒有給他展示歌喉、琴藝的機會,她精心的準備,卻是付諸東流,初見皇的那一刻,她以爲自己要成功了,可惜……

原以爲能攀最高的高枝,沒想到還是回到田府,終生要伴隨着已入暮年的田弘遇!

如果沒有入宮的機會,能攀田弘遇,她已經燒了高香了,甚至知道從此與冒襄再難相見,她也沒有多少遺憾,可是今晚……

陳圓圓沒有胃口,勉強喝了半碗稀飯,便回到自己的臥房。她獨坐窗前,看着外面田府僕傭升起的點點燈火,她不知道是恨朱由檢,還是應該去恨田弘遇。

她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

………………………………………………………………

李自成重新拿下襄城後,開始聚集糧草,爲第三次攻打開封做着積極的準備。

在聚集糧草的同時,河南天命軍各營開始整頓,特別是在河南招募的獨立營、承天營、後備營、第四營第三第四團、第七營第三第四團。

這些營團的士兵,來源很複雜,既有明軍的降兵,也有歸順的流寇,如一斗谷部、羅汝才部,甚至還有完全從百姓招募的青壯。

隨着天命軍的實力的逐漸強大,李自成並不擔心將領與士兵們的忠心,但這些軍隊缺乏長時間的操訓,主要是在行路和戰鬥度過,軍紀、戰鬥力都不如原先的那七個營。

河南戰事告一段落,趁着休整的時間,李自成給各營團下達了整頓的軍令,儘量縮小新兵與老兵之間在軍紀、戰鬥力的差距,統一認識,樹立“一切爲民”戰鬥思想。

三月底,蘭州運來的五千餘支步槍,同時還有大量的步槍子彈、山地炮的開花彈。

這些步槍,剛好能裝備一個團的士兵,李自成起初預備裝備李信部獨立營第一團,但考慮到獨立營是臨時編制,遲早要撤出番號,最後裝備了第四營第三團牛可敬部。

牛可敬部得到步槍後,士兵們立即開始操訓步槍的射術,從準頭開始,然後是戰術,李績從第一團、第二團挑選了部分優秀的教官,加班加點操訓。

要完全掌握步槍的射術,至少需要兩三月的時間,在牛可敬部完全掌握步槍射術之前,暫時不能放下手的刀槍,以免換裝的間隙期,軍隊戰鬥力大幅度下降。

四月旬,各營整頓基本結束,同時,由南陽、汝寧、洛陽三府運送的糧食,也是到達各個營團。

李自成決定第三次圍攻開封。

前兩次圍攻開封,李自成並沒有做好拿下開封的準備,主要是“圍點打援”,牽制、消耗各鎮明軍的力量,第三次圍攻開封的時候,他已經有了拿下開封的準備。

各鎮明軍,一般也在兩三萬人,實力已經遠遠不如兩三年之前,朝廷的兵員、財力都已經枯竭,真是天命軍強勢擴張的大好機會。

第三次圍攻開封,李自成除了動用第四營、第七營第一團和第二團、獨立營、承天營等六萬步兵外,還有馬有水的騎兵第一營,總兵力六萬五千以。

爲了將士兵們解放出來,李自成從洛陽、南陽、汝寧、歸德四府徵集了三萬青壯,專門運輸糧草和輜重,軍士只負責打仗,軍民同心、一致對外。

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56章 孫家小妞第866章 東嶽廟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186章 流言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38章 較量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1002章 責任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862章 大潰敗第33章 盜賊起第50章 首戰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48章 謀劃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61章 幹票大的第77章 脣槍舌劍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98章 撤軍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821章 孟家莊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4章 貴不可言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81章 蓮花山第374章 教皇第588章 勖勤宮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984章 炮戰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49章 戰前動員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748章 禮樂司第198章 撤軍第885章 誘餌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689章 後套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1176章 拓北團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79章 集體婚禮第539章 收房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574章 要挾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1358章 通航稅第462章 朝廷的人
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56章 孫家小妞第866章 東嶽廟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186章 流言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38章 較量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1002章 責任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862章 大潰敗第33章 盜賊起第50章 首戰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48章 謀劃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61章 幹票大的第77章 脣槍舌劍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98章 撤軍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821章 孟家莊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4章 貴不可言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81章 蓮花山第374章 教皇第588章 勖勤宮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984章 炮戰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49章 戰前動員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748章 禮樂司第198章 撤軍第885章 誘餌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689章 後套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1176章 拓北團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79章 集體婚禮第539章 收房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574章 要挾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1358章 通航稅第462章 朝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