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水中的橋墩

bookmark

約莫行了三十餘里,前面的道路忽地熱鬧起來,幾乎人頭攢動,湯若望搭起手瞼,依然看不清,便道:“大都督,此處是否集市,爲何行人如此之多?”

“湯先生有所不知,此處雖是大道,但因年久失修,行人戰馬倒是可以通行,但運輸輜重的車輛,通行較艱難了,所以,我讓壯丁們將路基清理一遍,既要讓土地平整,也要適當將道路拓寬一些,”李自成一帶馬繮,“走,我們去看看,新的路基究竟怎麼樣了!”

李自成打頭,衆人向人羣處奔去,二三裡的距離,騎兵不過半泡尿的時間,便趕至壯丁們的外圍。

正在修繕道路的壯丁們,突然遇這麼多的騎兵,先是條件反射般緊張起來,待看清是大都督,早有人通知他們的頭領。

那頭領分開衆人,迎前去,距離李自成尚有十餘步的距離,便是雙膝一彎,叩拜在地,“屬下劉太清,叩見大都督!”同時把手向後一招,所有的壯丁都是學着他的模樣,叩拜在地。

李自成這纔看到,來人的確是劉太清,他向劉太清身後一看,不覺皺起了眉頭,“劉太清,你的屬下不是有七個百戶有餘嗎,即便協助劉壯生產水泥,人數也不會這麼少吧?”

劉太清長身而起,拱手道:“大都督,寧遠縣至鞏昌府這一段道路,兩側縱身不夠,若是將所有的士兵集一處,人多反而相互干擾,是以屬下將人員分作兩撥,分別從漳水兩岸開始,沿着渭水向鞏昌府、寧遠縣方向修繕。”

“奧!”李自成看了看戰俘的人數,似乎還是不對,從漳水至鞏昌府這一段,另外一段長得多,修繕道路的戰俘應該佔據大半纔是,但眼下的戰俘,只有百十人左右,這個劉太清,究竟在搞什麼鬼?

劉太清顯然發現了李自成眼的不滿,忙道:“大都督,屬下這一撥,又是分做兩撥,屬下親自帶着一個百戶的士兵,在前面平整、拓寬土地,其餘的士兵,都尾在後面,他們主要是夯實路基,進行再一次修繕,經過二次修繕之後,路基纔算真正修繕完畢!”

“分段施工、流水作業!”李自成大喜,忙躍下戰馬,讓劉太清一衆戰俘全部起身,道:“太清,這種施工的法子,是誰教你的?”

“教?”劉太清愕然道:“大都督,你說的什麼,屬下不懂,也無人教,屬下只是覺得,現在已是深秋,轉眼便是冬季,一旦霜雪降臨,地面便硬得狗頭似的,想要修繕,實在太難了,所以……所以,屬下只想儘快完工……”

人才呀!李自成心暗探,這樣的人物,讓他去做千戶官,難怪要兵敗被俘,自己怎麼早沒發現呢?

李自成拍怕他的膀子,道:“好好幹,天命軍需要你!”“啊……大都督……”劉太清愣住了,不明白李自成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廣吳山的時候,我告訴你們,天命軍的屬下,都是漢子,只要你肯動腦子,能爲天命軍立功,會得到相應的賞賜,能過別人更好的日子,”李自成回身道:“小米,五兩銀子!”

“是,大都督!”何小米雖然不明所以,但大都督的話,他豈敢違背?忙從懷掏出五兩碎銀,遞給劉太清。

“大都督……”劉太清目視李自成,卻是不敢接銀子。

“收下吧,這是你該得的賞銀,”李自成面目含笑,道:“由於你的安排,在人數不變的情形下,可以節約時間,加快路基完工!”

李自成見何小米已經將銀子塞進劉太清的衣兜,便跨戰馬,揚長而去,臨動身時,又道:“太清,好好幹!”

“屬下……屬下多謝大都督!”

李自成已經去得遠了,劉太清還是叩拜在地,直到所有的親兵都從身邊過去了,他才緩緩起身,口猶自喃喃自語:“這是真的嗎?”

雖然只有五兩銀子,但他現在還是戰俘身份,大都督已經明確說過,他們所有人,只吃飯幹活,沒有任何酬勞,如今,自己只是動了主意,能得到銀子。

銀子雖然不多,但代表着一種態度,一種與以前不一樣的分配製度。

看着身邊正在發愣的戰俘們,劉太清突然醒悟過來,喝道:“還不快乾活,你們做的一切,大都督都在看着呢,”又撫了懷的銀子,道:“等攢夠了銀子,我請你們去府城喝酒!”

“吽……”戰俘發一聲喊,這纔回至各自崗位,繼續平整道路。

李自成又前行了十餘里,這才遇了更多的戰俘,他們幾乎排出兩三里長隊伍,正在分組夯實路基,原先的路基基本不用夯實,主要是新擴寬的部分,饒是如此,夯實路基的速度,還是修築路基慢了許多,儘管他們在人數佔據數倍的優勢,但還是落在後面。

他這才明白了劉太清的苦心,路基夯實的速度慢,還要二次填實、填平,工作量大,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手。

看來,這五兩銀子,還是太少了!

李自成繼續縱馬,在更爲寬闊的道路,行軍速度也是快了不少,不消一個時辰,已經來到漳水。

這裡是漳水匯入渭水的交匯處,河面遊闊了許多,李自成目測一下,足有數十米,爲了得到準確的數字,他讓陸榮大、俞曉去實地測量。

陸榮大、俞曉在親兵的協助下,親自登河邊的一艘小舟,用長索一點點測量。

李自成卻是叫湯若望在河邊駐足,“湯先生,這樣的河流,黃河窄了不少,能否在這條河流建造一座永久性的橋樑?”

“永久性的?”湯若望仔細觀測了一會,道:“大都督,這個實在有些難度,河面太寬,河水自然不會太淺,關鍵是無法在河心生出支撐!”

李自成也不爲難他,笑道:“且看陸榮大、俞曉測出的寬度如何,我們再做計較。”

不過一袋煙的時間,兩人已經回到岸,“大都督,我們已經測出了結果,在這最下游,連接兩岸道路的地方,河寬達到二十八米,水深三米!”

“二十八米?三米?”李自成吃了一驚,他們怎會用“米”做單位?難道是湯若望所授?

湯若望像是肚裡的蛔蟲,立馬明白了李自成的疑問,忙道:“大都督,在我們神聖羅馬,主要的長度單位是‘米’,我在教習的時候,不知覺便教會了他們,大都督若是不習慣,還是改用‘步’或是‘丈’做爲單位,亦無不可!”

何必改回來?

李自成心道:這是打着燈籠都找不着的好事情,早知湯若望知道“米”這個概念,當時在研製步槍的時候,該問他要一把米尺,只是不知道,這個時代的“米”,與後世有沒有差別,自己心一定要有個準數。

他讓陸榮大、俞曉拿出測量繩,用手劃了一下,一拃的距離,大約還是二十五釐米,不管是否精確,與後世相差不大,心方纔安定,“不用更改了,這樣挺好!”

湯若望雖然不清楚李自成因何接受了“米”這個單位,但李自成一向神鬼莫測,連遠在數萬裡之外的歐洲,亦是非常熟悉,便不再糾結,“大都督,這麼長的距離……現在是枯水季節,水深只有三米,若是進入梅雨季節,我觀測了兩岸的水漬,怕是要達到七八米……”

李自成清楚地記得,後世建造的水泥橋,基本每隔二十五米,便需要一座橋墩,此處河寬已經超過二十五米,直接延伸過去,肯定不行。

現在的材料,無論是水泥還是鋼鐵,肯定後世差了不少,即便使用拱形,跨度也不可能達到二十八米。

河面淨寬已是二十八米,加引橋,大約有三、四十米,看來必須在河架設一座橋墩。

但在這川流不息的河水,究竟怎樣才能架起橋墩呢?

李自成的心目,還是要建造水泥橋,不僅能與兩側的水泥大道連接爲一個整體,而且車馬通行便利,使用壽命又長。

最重要的是,漳水大橋只需要一個橋墩,橋面並不長,恰好爲將來修建蘭州黃河大橋積累經驗,儲備技術。

這次讓湯若望從西寧科技高等學校畢業的學子,攜帶幾名高材生過來,是要將他們培養成各方面的專才,經過目測,陸榮大、俞曉被初步選定爲橋樑、道路方面的專家,而龔明光、季潔將是水泥技術的專才。

李自成將澆築水泥大道、已經修建水泥大橋的事,原原本本地與湯若望他們說了,道路的事,關山深處已經在建,並不需要討論,他們共同關注的乃是水泥大橋。

混凝土已經在關山驛道使用,螺紋鋼也不難,只要將生鐵冶煉成鋼,出爐的時候,倒入一個特定的模板成,關鍵是如何在河水建造橋墩。

研討甚久,卻是沒有結果,湯若望他們連水泥都是第一次聽說,哪裡知道水泥的屬性,最後只得齊齊將目光投向李自成。

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55章 莊浪衛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65章 後爲今用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87章 管家婆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505章 擔憂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235章 大勢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281章 沙陀寺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20章 倒淌河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18章 分界線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870章 大戰場第854章 正軍法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996章 春光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55章 三七分成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50章 首戰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127章 選擇第1262章 永明城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章 寧夏驛站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560章 月亮湖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288章 細菌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1056章 海上僵局
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55章 莊浪衛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1277章 土地交換貿易權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65章 後爲今用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87章 管家婆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505章 擔憂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235章 大勢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281章 沙陀寺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20章 倒淌河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18章 分界線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801章 開門納降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57章 防患於未然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870章 大戰場第854章 正軍法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996章 春光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222章 終於問世了第55章 三七分成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50章 首戰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127章 選擇第1262章 永明城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章 寧夏驛站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560章 月亮湖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288章 細菌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1056章 海上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