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是否戒色

丹增嘉措吃了一驚,“西寧衛的軍官?他爲何要見我?”

小沙彌又是雙手合十,躬身道:“這個弟子不知,卻藏活佛只是讓弟子來告知嘉措一聲,要不要見,由嘉措自己拿主意!”

丹增嘉措有些不悅,他雖然很少去前殿,怎麼說也是一寺之主,阿嘉、卻藏這兩位活佛,怎麼都當他是玩偶似的?雖然心下牽掛着貢達拉姆,卻還是道:“你讓那位軍官在大金瓦殿稍等,我馬過去!”

“是,嘉措!”小沙彌行了禮,便離開了大拉讓宮。品書網

丹增嘉措連殿門都未關,回到殿內,先是去了僧房,“拉姆,來了一個要緊的客人,我先去應付一下。”

貢達拉姆正坐在牀沿,雖然身着淡黃色男式僧服,但玲瓏的身段還是毫無遮掩,尤其是她的一張臉蛋,完全當得起仙女的稱呼,月白色的皮膚,配兩丸會移動的水銀球,越發顯得靈氣。

她雖然有些失望,卻是十分乖巧,淡然道:“嘉措乃是一寺之主,既然有客人來訪,還是先去吧,弟子等你回來!”

“我很快會回來!”丹增嘉措略顯歉意,不過,作爲寺主,他有些公務,也屬正常,他本來不太喜歡各種應酬,加貢達拉姆來了之後,他更少去前寺了,除了早課等必須的活動,他都是在大拉讓宮,和貢達拉姆合體雙修。

今日來了軍官,指名要見他,他不得不出去應付一下,西寧衛的軍官,他還得罪不起。

不過,他現在已經放心了,山腳下的那些士兵,定然是那位軍官帶來的,既然不讓士兵山,看來還是不敢在佛祖面前放肆,要見一見自己,不過是他將來能在朋友面前吹噓炫耀一番。

丹增嘉措快步來到大金瓦殿,大殿外面圍着數名士兵,他微皺起眉頭,“這是誰呀,竟然帶着士兵來到大金瓦殿,難道是西寧的鎮守太監?”

士兵們倒是沒有阻攔,丹增嘉措順利地來到後堂,李自成已經在客位座,身邊只有他的親兵統領何小米,聽到輕微的腳步聲,他擡頭看到一位年約五旬,身着豔紅色袈裟的僧人,忙離座欠身,道:“大師可是寺主丹增嘉措?”

“正是,施主是……”丹增嘉措打量着李自成,雖然較陌生,但臉的一股英凌之氣和有些決絕的眼神,深深吸引了他,難道自己意會錯了?再說,此人有鬍鬚,明顯不是太監。

李自成反客爲主,手指主位,道:“大師請坐,在下乃是西寧衛千戶李自成!”

“千戶?”

“在下來到塔爾寺,乃是要求學佛法,希望嘉措能賜教!”

丹增嘉措在主位坐,輕掃了李自成一眼,“千戶大人是佛家弟子?”

李自成笑道:“不瞞嘉措,在下算不得佛家弟子,只是對佛家的經典有些興趣,算是個佛家的邊緣人吧!”

丹增嘉措微微點頭,口卻道:“千戶大人既然求教佛法,應該去大經堂,那裡經常有熟悉典籍的活佛、大師們弘揚佛法。”“弟子也曾以香客的身份去大經堂去過,然而身爲軍人,不能常常去聽,”李自成淡然一笑,“在下有一問題,常常在內心糾結,不知嘉措肯否爲在下解惑?”

聽說只有一個問題,丹增嘉措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再說,佛家經典,乃是他的長處,便道:“千戶大人有何疑慮?”

“在下曾在五臺山聽過佛法,以後雖然很少有機會聽大師們講解,卻也請回不少典籍,自行感悟,”李自成神色凜然,道:“但在下有一個疑問,便是佛家在漢地傳承佛法,因爲某種原因,傳至五祖弘忍,尚屬完整,至六祖慧能,已經出現偏差,六祖雖然勉強修得真身,但佛法再難傳承下去,不知是否屬實?”

丹增嘉措的臉平靜如水,絲毫看不出有任何的情愫,“千戶大人所說的,乃是佛家禪宗之事。”

“在下修習的,便是佛家禪宗,不知禪宗是否已經走到盡頭?”

“大乘佛教乃是佛家正宗經典,分出十三宗,乃是因爲修習者在理解的差別,經義本身倒沒問題,”丹增嘉措昂然道,“便是禪宗,起初出現的偏差並不大,但經義一旦出現偏差,越來越大,自然在所難免,傳至五祖弘忍時,尚能以佛法主流,壓制偏差,但六祖慧能之後,偏差過大,再難修得真身。”

“嘉措的意思,如果繼續修習禪宗,已經不可能圓滿了?”

“不可能!”丹增嘉措身形不動,卻是緩緩搖頭,臉現出惋惜之色。

“也是說,修習禪宗,已經沒有必要了?”

“那倒不是,如果將來在出現有緣之人,逐步將偏差糾正過來,禪宗尚有恢復的希望,”丹增嘉措又是搖頭,“難啊……”

“嘉措,既然禪宗已經偏了正道,那修佛之人,又該如何?”

“爲今之計,只有修習我密宗,”丹增嘉措面微微現出喜色,“密宗秉承佛祖旨意,又得佛祖眷顧,不時着活佛轉世,糾正偏差,以致長久不衰。”

“可是,密宗似乎也未修得真身呀,禪宗尚有六祖,密宗……”

“胡說,”丹增嘉措呵斥道:“密宗並非修得真身,而是轉世,活佛在肉身消失之時,同時在佛家之地轉世成人,繼續修度,豈是你等窺得門徑?”

李自成也不生氣,卻是喟然道:“依大師的意思,普通人修正正果,便是活佛,從此以後,世世代代修度下去?”

丹增嘉措見自己動了怒氣,面稍稍一紅,緩緩道:“普通人修習,須是得了機緣,便可升爲活佛,從此以後,世世代代修習下去,終會修成正果。”

“以嘉措的說法,活佛每至肉身氣絕,便轉世投胎,重新誕出生命,如此反反覆覆,何時才能破空,修得正果?至少我等世人,卻是永遠看不到。”

“佛渡有緣人!”丹增嘉措欲待呵斥,心念一動,卻是猛然醒悟,心暗念“阿彌陀佛”,方纔壓制住怒氣,暗卻是嚇出冷汗,今天這是怎麼了?以自己的佛法造詣,難道連這樣一個孽障都鎮不住?

難道是佛祖對自己的考驗?又或者是指引?

他眯雙目,卻是用眼瞼之間的縫隙,仔細打量着李自成,年輕的軍官,雖然有些軍人的氣度,但佛法顯然不深,應該不是自己的業障,便沉聲道:“活佛轉世,乃是度人自度,利用轉世,延長生命,在度人的同時,逐步積累自己的功業,直至圓滿。”

李自成的臉現出嘲笑之色,“不僅我等世人,是佛法高深的嘉措,恐怕也從未親眼見過有哪位活佛真正圓滿吧?”

“見心本性,佛在心!”丹增嘉措雙手合十,一聲“阿彌陀佛”,卻從眼縫瞪着李自成,這個孽障的胡攪蠻纏,不知幾時才能結束,他有些後悔,早知如此,自己不該見他,讓活佛去解說,或者直接送去大經堂,免得浪費許多時間,他很想結束這段不愉快的談話了,“修佛之人與佛之間,乃是依靠感應,不是靠雙目去看,修佛之人,眼無物,豈是外人所能看破?”

“也許佛祖可以感應到嘉措,但嘉措恐怕感應不到佛祖吧?嘉措能知道佛祖的心思?”李自成決然道:“在下倒是希望修行佛法,然包括漢地的禪宗、藏地的密宗在內,大乘佛教共有一十三支,加小乘佛教的成實宗、俱舍宗,這十五個分支,相互爭吵不休,每一宗都是認爲自己纔是佛門正宗,掌握了正確的修行之法,試問嘉措,既然佛祖可以感應,那佛祖爲何不指引得道,將這些分支合併,讓世人掌握一個正確的修習之法?連佛家人尚不能確定,讓世人又如何選擇?”

李自成知道,以自己的佛法水平,簡直是幼稚園小班,當不得丹增嘉措的一根小指頭,不待他反駁,繼續道:“禪宗尚有六祖得道,留下肉身,破空而去,而密宗,除了反反覆覆尋找轉世靈童,實在是……奧,是密宗,也是分爲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和格魯派,在傳教的同時,也是互相拆臺,無論哪一派掌握了修習之門,其餘各派,豈不是白白浪費修習的時間?世人既然信奉佛祖,佛祖也該向世人傳承修習之門,不能因爲各宗的所謂高僧,錯誤理解了佛經教義,而白白耽誤了普通的信徒——他們沒有道行,不能轉世,也沒有真身,難道這麼被湮滅在塵世之?”

“你……”丹增嘉措待要叱罵,心卻是有些吃驚,這個孽障的佛法雖然不高,但對佛家的來龍去脈,卻又有些認識,難道……

“在下倒是有心向佛,然而佛法分支太多,究竟哪一支纔是正宗,在下不得其道,”李自成覺得將佛家詆譭得差不多了,便含笑道:“依嘉措看,在下究竟要入哪一支?”

“施主乃是將軍,渾身充滿着殺伐暴戾之氣,需要佛法化解,方能修得善終,”丹增嘉措凜然道:“密宗菩薩大慈大悲悲憫終生,施主可修習波羅蜜多乘和密乘,求得平安!”此爲修習之門,他的意思,李自成乃是孽障,將教義念反了,須得重頭修習。

李自成冷冷道:“在下已有妻室,不知道密宗是否戒色?”

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1243章 靖國公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86章 偷襲西寧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52章 受罰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410章 夢魘第164章 財源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1206章 草原坊第10章 過堂第1396章 大結局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9章 毆打家丁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51章 模具第198章 撤軍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1256章 緬甸省第841章 不對勁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19章 後顧之憂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43章 西寧衛第1091章 不委屈第1358章 通航稅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013章 承諾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505章 擔憂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374章 教皇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659章 啞謎第996章 春光第26章 信鴿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504章 遺腹子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72章 血性第1250章 主動權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142章 合作第1374章 大潰敗
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014章 秦淮八豔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1243章 靖國公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86章 偷襲西寧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52章 受罰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410章 夢魘第164章 財源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1206章 草原坊第10章 過堂第1396章 大結局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9章 毆打家丁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51章 模具第198章 撤軍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1256章 緬甸省第841章 不對勁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19章 後顧之憂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43章 西寧衛第1091章 不委屈第1358章 通航稅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013章 承諾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505章 擔憂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374章 教皇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226章 親自查驗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659章 啞謎第996章 春光第26章 信鴿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504章 遺腹子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72章 血性第1250章 主動權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142章 合作第1374章 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