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責任

爲配合大軍南征,駐紮武昌的承天營主力,逐漸向東移動,以牽制、威懾在江西的左良玉部大軍。

由於第四營、第五營已經駐紮在徐州附近,與僞明的“江北四鎮”對峙,李自成出京之時,身邊除了親兵,只有李過部的第二營。

從京師南下,李自成並沒有多少壓力,他沿途倒是對官道大加勘測。

大軍行至袞州府,先期抵達的第四營李績部、第五營周賓部,已經派出人手,奉僞明在江北的軍事佈防草圖,向李自成請戰。

李自成打開這份草圖,仔細觀看,將僞明的軍事佈防熟記於胸。

僞明在江北的四鎮,興平伯高傑鎮守徐州、泗州、鳳陽,東平伯劉澤清防守淮安、揚州,廣昌伯劉良佐鎮守廬州、壽州,而侯爵黃得功鎮守滁州、和州,是僞明在江北的最後一道屏障。

或許是僞明看了都鳳陽的祖陵,或許是僞明朝廷覺得,東部靠近大海,威脅更小,淮安、揚州方向,只有劉澤清部,而西面竟然部署了高傑、劉良佐、黃得功三部。

草圖太過簡潔,並沒有具體的軍隊人數,也沒有各主將的性格,很難做出相應的戰略部署,不過,僞明將重兵集於西線,那讓人數較多的第四營攻打西線,而只有四個團的第五營,從東線攻打淮安。

李自成特意讓隨軍的吳三桂、尹先民去東西兩線傳令,傳令之後,他們不用回來,在軍整頓降兵,李自成特別告訴他們,降兵有的是,必須嚴格挑選出合格的士兵,地操訓,讓他們儘快成爲天命軍的士兵。

李過的第二營並沒有參戰,他急得跟熱鍋的螞蟻似的,不過,進入南直隸地界,到處都是河流、湖泊,騎兵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

李自成並不着急,只是沿着官道南下,西線僞明的軍隊更多,他從韓莊折而向西,奔徐州而去。

剛剛過了境山,前方便傳來訊息:第四營第一師趙烈部,已經擊潰高傑的副將胡茂楨,佔據徐州,俘獲大量敵兵……

李自成大笑,“高傑是僞明最重要的依仗,看來也不怎麼樣嘛,這才數日的時間,便丟了重鎮徐州,哈哈……”

李過卻是急不可耐,忙道:“皇,徐州一破,南下的通道已經打開,正好可以發揮騎兵的作用……”

“雙喜不用着急,戰爭還早,”李自成道:“僞明的江北四鎮,加左良玉部、南京周圍的史可法部,不下百萬之衆,便是百萬頭豬,一時也殺不完。”

“皇,那我們現在要做些什麼?”李過還是心有不甘,道:“難道這樣跟在第四營後面跑路?”

“跑路?”李自成笑道:“第四營只是完成了征伐,如何安撫百姓,讓這些地方成爲華夏的屬地,還有許多事情要做,而且,天命軍遲早要進入江南,我們也要爲一統華夏做準備。”

“皇,我要做些什麼準備?”李過以爲機會來了,忙道:“臣現在要做些什麼?”

李自成笑道:“現在什麼也不用做,先入城安撫百姓再說。”

大軍一路疾駛,恰好在天黑之前趕到徐州。

賀錦、尹先民已經在城外等候,二人看到熟悉的身影,忙叩拜於地,“臣賀錦,臣尹先民,叩見皇!”

“平身吧!”李自成的視線在人羣的前方掃了一眼,並沒有看到李績、劉宗敏,微微蹙眉道:“李績、劉宗敏呢,他們不在城內?”

賀錦起身道:“回皇,李將軍與劉將軍,昨日一早率領主力南下,此刻恐怕已經到達符離集、宿州一帶了。”

“宿州?應該是劉宗敏的主意吧,還是急性子,”李自成頓了一頓,又道:“賀愛卿,現在城怎麼樣,百姓們安心嗎?”

賀錦的臉顯出一絲興奮,忙道:“皇放心,城的秩序已經恢復正常,百姓們早盼着僞明的軍隊滾蛋,天命軍入城的時候,他們夾道歡迎,還獻出不少雞蛋、糕點……只是兄弟們沒敢要……”

“奧?”李自成笑道:“大明已經滅亡,僞明政權的將軍們,不接受教訓,還敢禍害百姓們?如果他們真正關心百姓,百姓也不會希望他們早點離開徐州吧?”

“據臣所知,僞明的四鎮,名義受僞明朝廷節制,實際卻是各自爲戰,”賀錦小聲地道:“據降兵的軍官們說,他們的軍餉都是自籌,都是向百姓和大戶攤牌,百姓苦不堪言……”

李自成微微頷首,騎馬入了城,登城頭,左右打量,不覺笑道:“徐州是漢代名城,牆堅石厚,如果軍民一心,豈能短短數日,便被天命軍突破?僞明政權,天數已盡呢!”

賀錦先是一喜,隨即臉出現了一絲陰霾,道:“可惜了,城破之時,有一萬多士兵突圍而逃……”

“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李自成話鋒一轉,淡淡地道:“俘獲了多少僞明的軍隊?”

“回皇,俘獲的士兵過萬!”

李自成心琢磨,被俘一萬士兵,傷亡的士兵應該不會少於數千,突圍的一萬士兵之,又會逃亡數千,高傑部的士兵,恐怕消耗了一小半。

他回過身,看了眼身後的尹先民,道:“降兵現在如何,他們願意歸順華夏嗎?”

尹先民微微低着頭,道:“回皇,降兵聽說天命軍從來不缺糧餉,都願意歸降,不少人還很主動,暫時在營內操訓,小人從挑選了六千士兵,正單獨操訓!”

李自成思索片刻,決定執行原先的計劃,道:“將挑選出的士兵,整編爲一個團,尹將軍暫時出任團長。”

“微臣多謝皇厚恩!”尹先民原本是大明的長沙總兵官,但歸降天命軍之後,一直沒有得到任命,這次成爲天命軍的團長,總算有了具體的職務,雖然官職不高,心卻是十分歡喜。

“至於另外的數千士兵,必須強制退役,”李自成繼續道:“告訴他們,願意去遼東的,每人發給十兩銀子的安家費,可以帶着家眷,到了遼東,地方官府會給每丁免費發放三十畝耕地,”頓了一頓,又道:“還要告訴他們,先到遼東的,可以優先選擇肥沃的土地。”

現在的遼寧省,只有寧遠、錦州兩府,連同女人在內,不過七十萬人口,兩府有大量荒蕪的土地,如果將降兵遷入遼東,雖然花費一些銀兩,甚至還要資助遷移途的糧食,但他們一旦在當地落葉生根,會爲駐紮錦州的第三營生產糧食。

這樣可以減少從京師的運輸,加途的消耗,相當於雙倍納稅。

最重要的是,第三營很難堅守一塊荒地,人口越多,當地會越繁華,不僅第三營的將士不會感到孤單,未來的遼寧省,也會很快興盛起來。

尹先民雖然不明白李自成的心意,但皇的話,那是聖旨,他只有執行的份,他微微躬身,道:“微臣遵旨!”

李自成當晚在徐州的州衙下榻。

晚飯過後,他展開行軍地圖,獨自觀看着,發現徐州是一個直隸州,相當於“府”,只是土地面積較小而已。

思索片刻,心已有主意,便收起行軍地圖,躺到牀,或許是行軍的疲勞,不一會兒,便是鼾聲如雷……

天明後,李自成再次召見尹先民,向他打聽城內的狀況,得知原來的知州,在戰爭失蹤了,也有可能是隨軍突圍了。

這樣也好,京師有大量的官員等待任命,他這次南下,隨軍帶了不少官員,便重新任命了徐州知州,連同蕭縣、沛縣、豐縣、碭山縣四縣的知縣,也是安置到位,讓地方官府先行運轉起來。

官員們來自京師,對華夏的律法,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李自成還算不放心,讓親兵團長盧陽將他們集起來,詳細學習了一日的律法。

李自成自己卻是喬裝改扮,換諸生的長衫,帶着何小米和幾名親兵,去市坊逛了一圈,見市坊如舊開業,百姓們面色如常,這才放下心來。

百姓們的心,根本沒有國家觀念,也不能怪他們,至皇、朝的高官,下至地方的各級官員,什麼時候不是將他們看做賤民?

皇和朝堂的高官,百姓們或許一輩子都見不到,與百姓打交道的地方官吏,在國家的官僚體制,算是最微末的官吏,但在百姓的眼,卻是“父母官”,自古“民不與官鬥”,可見官員與百姓,是何等的對立?

在和平年代,或許感覺不到,但到了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沒有國家認同感的百姓,常常背叛了國家、民族,成爲所謂的“漢奸”,並不是漢人熱衷於成爲帶路#黨,而是漢民族歷史,從來只有王朝,而沒有現代意義的國家,百姓從來只有納稅的義務,而沒有主動享受國民的權利。

沒有權利,何來義務?

像遼東韃子麾下的漢人,沒有人希望成爲異族的奴僕,但大明放棄了他們,他們從來也沒有指望大明會解救他們,這樣的百姓,能指望他們效忠大明?指望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去反抗韃子?

在市坊走了一圈,雖然百姓們喜笑顏開,但李自成卻是越來越感覺到,推廣新式教育,破除愚民政策,讓百姓真正成爲國家的主人,已是刻不容緩。

或許百姓的覺醒,會削弱部分皇權,但百姓終究會覺醒的,沒有覺醒的漢民族,哪一次朝代更替,皇家都是斷子絕孫,倒是覺醒之後華夏,破天荒地留下了宣統帝溥儀的性命……

“李自成”已經來到這個時代,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94章 官復原職第184章 一隻綿羊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17章 採藥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213章 香精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105章 怒氣沖天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28章 狹路相逢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555章 彩虹橋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862章 大潰敗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284章 龍骨木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965章 竇美儀第206章 煩勞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1064章 不上朝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373章 榴彈炮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113章 比較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292章 四嫩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334章 白夫人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368章 賠償款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719章 除夕夜襲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28章 狹路相逢第924章 潼關下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89章 生路第466章 拜師第1319章 甘丹頗章
第1131章 斬將祭旗第94章 官復原職第184章 一隻綿羊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17章 採藥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213章 香精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105章 怒氣沖天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28章 狹路相逢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567章 再要一個孩子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555章 彩虹橋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862章 大潰敗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284章 龍骨木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965章 竇美儀第206章 煩勞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1064章 不上朝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373章 榴彈炮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113章 比較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292章 四嫩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348章 再傳噩耗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334章 白夫人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368章 賠償款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719章 除夕夜襲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28章 狹路相逢第924章 潼關下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89章 生路第466章 拜師第1319章 甘丹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