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無愧於心

李自成告訴周賓,從天津出兵後,儘快拿下山東主要的府縣,做出隨時南下的姿態。

天命軍暫時不會南下,但必須保持對南方的壓力。

如果不是關外韃子的壓力,李自成真想立即掃平江南,統一全國,但後世的歷史告訴他,滿清正是趁着大明滅亡、山海關鬆弛的機會,一舉襲破山海關。

山海關一破,漢地再也無法抵擋滿清的騎兵。

或許今日的天命軍能對付韃子的騎兵,但李自成不敢冒險,如果韃子的騎兵越過山海關,未來的局勢誰也無法預料,天命軍即便能獲勝,也不能將戰場放在京師附近。

周賓走後,李自成獨立坐在書房,思索了很久,方纔在竇美儀的催促下牀歇了。

翌日一早,李自成照例去宮後苑跑了小半個時辰,回到乾清宮,正在用膳,曹化淳趕來,“皇,宮宦官、宮女的事,奴才已安置妥當,乾清宮這邊,奴才安排了十名宦官,皇看看,是否需要更換……”

李自成讓曹化淳將宦官們帶過來,一一目測了,讓老成的王之心擔任乾清宮太監總管,又挑選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太監王廉爲隨侍太監。

曹化淳見李自成還算滿意,心暗喜,他總算得到新君的重用了,正要離去,卻被李自成叫住,“化淳,朕今日召見百官,你陪着朕吧,如果有什麼人朕不瞭解,你在一邊說說他們的性子。”

“奴婢遵旨!”

李自成用過早膳,在東暖閣坐了一會,正要去皇極殿召見大明遺留的羣臣,小太監王廉跑過來了,到了門口,從門縫裡看到李自成正在閉目沉思,一時不敢進去,在門外逡巡着。

李自成被腳步聲驚動,雙目睜開,瞥了一眼,以爲有誰求見,隧道:“王廉,有什麼事嗎?”

王廉這才推開門,雙膝一彎,叩拜於地,“回皇,找到了,找到了……”可能是太過激動,竟然連話都不利索。

“免禮平身!”李自成淡淡地道:“王廉,你是朕的隨侍太監,以後不用多禮,”又道:“有什麼話好好說,找到什麼了?”

“找到皇……不,不,是找到先帝了……”王廉起身後,依然語無倫次。

李自成懷疑他是口吃,真是這樣,那這個隨侍太監必須更換,正要喝問,猛然想到什麼,急道:“你是說朱由檢找到了?”

“正是……今晨剛剛發現的!”王廉這才恢復了正常。

李自成快速站起身,用手指着王廉,急道:“在哪?着人去拿了沒有?”

“回皇,不用着人去拿,”王廉的臉卻是有些哀怨,“朱由檢已經駕崩了,我們看到的是屍體!”

“駕崩?”李自成的心霎時變得空蕩蕩的,他也說不清是什麼感覺,這些年來,他是將大明,而不是朱由檢當作對手,但朱由檢畢竟是大明的皇帝,他沉思片刻,方道:“屍體在哪發現的?”

“煤山,”王廉用手向北面一指,唯恐皇不知道煤山的位置,又道:“出了宮城北門神武門,便是煤山,崇禎帝是在煤山發現的,已經自縊了……”

李自成問明詳情,並沒有急着去煤山,卻是在龍椅坐下來。

朱由檢的死,對自己,對華夏,甚至對朱由檢自己來說,都是不錯的訊息,無論他以前是什麼樣的人,做過什麼錯事,一切都過去了,人死燈滅,是非自有後人評說。

但李自成覺得,自己似乎並不恨朱由檢。

這究竟是爲什麼?當初在西寧起兵的時候,不是爲了推翻大明、誅殺朱由檢嗎?今日真的推翻了大明、迫得朱由檢吊自縊,自己爲什麼沒有興奮之感?

唯一值得慶幸的地方,朱由檢是自縊,自己不用承擔某種不利的名聲,如果朱由檢活着被生擒,自己得花許多心思安置他!

李自成坐了好一會,方纔帶着親兵,在王廉和發現朱由檢屍體的那名小太監的帶領下,來到朱由檢自縊的煤山。

煤山並不高,如果不是在京師的皇城內,或許稱呼爲“土坡”更爲合適。

壽皇亭左近的一顆歪脖子樹,朱由檢的屍體掛在腰帶,正在風裡飄蕩,在他的對面,王承恩的屍體,也是掛在腰帶,便是死後,還要照看着朱由檢。

李自成讓王之心拿出五百兩銀票,交給那發現崇禎屍體的小太監,心卻是暗自嘆息,這個王承恩,雖然是太監,卻很多讀過聖賢之書的人,更知道什麼叫忠義!

小太監從朱由檢的口袋搜出一份血書,忙送了過來,李自成聞得一股臭味,皺皺眉頭道:“念出來,看看朱由檢說了什麼!”心卻是想到,朱由檢被自己逼迫致死,應該會罵幾句吧?不知道他的心裡,究竟恨到什麼程度……

宮的小太監都識字,他雙手捧着血書,像讀書般逐字念起來: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李自成聽完,一時竟愣住了,朱由檢雖然稱呼自己爲賊,但血書並沒有咒罵、痛恨的話語,從他這方面看,“賊”完全是一個正常的稱呼。

這倒是怪了,自己似乎並不痛恨朱由檢,而朱由檢在臨死之前,也沒有將一切責任推到自己的身,兩個互不痛恨的人,卻進行了一場生死之搏……

難道這一切都是天意?

李自成面色平靜,心卻在想着血書朱由檢的遺言,沒想到朱由檢怨恨的倒是他身邊的臣子:諸臣誤朕!

難道朱由檢臨死之前,竟然有了醒悟?

可惜,醒悟得太遲了……嗯?朱由檢知道,自己一定會看到這份血書,難道他是向自己訴說着什麼?

諸臣誤朕!

李自成的嘴角現出一絲冷笑,朱由檢如果不是推卸自己的責任,便是要告訴自己,大明朝廷的這些臣子們,一個都不可信。

他們可信嗎?

京師城破的十餘日前,除了一個陳名夏,這些朝廷的“忠臣”們,竟然沒有一道書面奏章,恐怕從那時開始,他們已經拋棄了自己的主子……

李自成的腦海,已經顯出大明朝臣的嘴臉!

暫時不管這些人了,李自成想到血書的最後,朱由檢明明“無面目見祖宗於地”,說明他是相信輪迴的,但還是“任賊分裂朕屍”,目的竟然是爲了百姓:勿傷百姓一人!

這是朱由檢真實的意思嗎?

早知道關心百姓,又何至天下烽火不斷,最後落得吊自縊?

不過,也不能完全怪他,自小生活在皇宮的人,怎知道百姓的疾苦於需求?朱由檢登基以來,或許這是唯一一次走出紫禁城……

崇禎帝朱由檢是什麼樣的人,已經無所謂了,關鍵是如何處置朱由檢的身後事。

李自成決定,他要違背朱由檢最後的“遺言”了:他不會分裂朱由檢的屍體,朱由檢寧死不肯投降天命軍,選擇殉節自己的江山,這樣的君主,值得尊敬!

曹化淳見李自成一直沉默不語,遂前小心地道:“皇,崇禎帝的事……”

李自成嘆息一聲,道:“化淳,按照大明的習慣,皇帝駕崩後,大致該如何處置?”

“回皇,大明的皇帝駕崩後,靈樞停放在乾清宮,再轉至煤山內的觀德殿,最後選擇日子,正式出殯皇陵。”

李自成微皺眉頭,自己已經入住了乾清宮,朱由檢的靈柩入乾清宮已經不合適了,便道:“將朱由檢入殮了,靈柩暫時放在東華門外,任由百官前去祭拜,然後擇日出殯!”

“皇是讓崇禎帝入皇陵?”曹化淳滿心感激,他雖然對朱由檢沒有多少眷戀之情,但朱由檢畢竟是他的故主,“奴才……奴才多謝皇!”

李自成淡笑道:“朱由檢雖是亡國之君,但那是因爲大明氣數已盡,本人並沒有多少惡行,他應該得到最後的尊嚴!”

曹化淳忽地想起一事,忙道:“可是,崇禎帝生前,並沒有爲自己修建皇陵……”

這難道是死無葬身之地嗎?朱由檢不是荒淫奢侈之人,他不應該得到這樣的待遇!

不過,讓華夏國花費數十萬、百萬銀子爲朱由檢修建皇陵,顯然是不可能的,爲了那種虛無縹緲的念想,浪費寶貴的銀子……很多百姓還是吃不飽飯呢,便是要修皇陵,也是大明去修,大明不存在了,皇陵也沒有修建的必要了……

李自成沉思片刻,道:“此事稍後再議,另外,將王承恩厚葬了,他可是是個忠義之人呢!”

“奴才遵旨!”曹化淳雖然答應着,臉卻是變了色。

李自成知道曹化淳的心思,遂淡淡笑道:“化淳是在想着自己的事?”

“奴才該死……”

“朕原本還在猶豫,華夏究竟是留用忠義於前朝的人,還是任用主動歸順華夏的人,在王承恩面前,朕終於明白了,”李自成的面,是淡淡的笑意,“在生死抉擇面前,選擇忠義或是明哲保身,本身都沒有錯,只要無愧於心,都符合儒家的大義!”

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66章 拜師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289章 想岔了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071章 離心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536章 車技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623章 秦良玉的疑惑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516章 八條軍律(上)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186章 流言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568章 拉下水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292章 四嫩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724章 金鐘寨第1349章 戰書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265章 西海岸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1071章 離心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275章 交通網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91章 殺雞儆猴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1091章 不委屈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277章 擴張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123章 不要錢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255章 出海口第9章 毆打家丁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821章 孟家莊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
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466章 拜師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289章 想岔了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071章 離心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536章 車技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623章 秦良玉的疑惑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516章 八條軍律(上)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186章 流言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568章 拉下水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292章 四嫩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724章 金鐘寨第1349章 戰書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1156章 親手服侍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265章 西海岸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1071章 離心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275章 交通網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91章 殺雞儆猴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1091章 不委屈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277章 擴張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123章 不要錢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255章 出海口第9章 毆打家丁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821章 孟家莊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275章 燈下美人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