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瞄了孫傳庭一眼,眉目含笑道:“讓孫大人協助天命軍,攻打朝廷的城池、關隘,孫大人心恐怕不忍,不知道孫大人會不會爲天命軍做些其它方面的事情?”
孫傳庭尚未從剛纔的失落緩過勁來,只是機械地道:“大都督意思是……”
“華夏之地,自秦漢以來,一直深受北方遊牧部落的侵害,本都督打算一勞永逸,連同遼東的韃子,一併解決了,”李自成笑道:“不知道孫大人願不願爲華夏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勞永逸?連同遼東的韃子一併解決?
孫傳庭瞪大了雙眼,用別樣的目光打量着李自成,心卻道,這個年輕人真是狂妄得可以,大明傾盡全國之力,數十年的時間,尚未能在遼東前進一步,他有能耐在談笑之間爲朝廷收復失地?
不,絕對不可能!
袁崇煥當日向皇誇下海口:五年克遼!可是尚未等到五年,落得被捕殺頭的命運……
天命軍不過偏居西北,難道能對付韃子的數十萬騎兵?
不會是讓自己代表天命軍,與韃子和談吧?看李自成的心思,應該不會輕易與韃子講和,難道……
孫傳庭瞄了李自成一眼,道:“本督……願聞其詳……難道是去河西總督府?”
“河西總督府已經步入正軌,暫時不必易人,”李自成道:“虎騎兵與狼騎兵在後套的狼山立下了一城,恢復漢代的地名,曰朔方,不知道孫大人可有意?”
“漢代的朔方郡?黃河故地……”孫傳庭大喜,“大都督是說,天命軍要恢復漢代的朔方郡?”
“朔方郡的位置,大致在狼山以南,黃河與北面烏加河之間,”李自成在白紙隨手畫出簡圖,確定大致的位置,道:“今日的朔方府,面積應該大得多,一直延伸至北方的戈壁大漠,將遊牧民族生存的地方,全部圈進來。 ”
孫傳庭雖然沒有說話,卻是默默點頭。
似乎孫傳庭已經接受了這個任務,李自成心暗喜,道:“漢代的朔方郡,轄三封縣、臨戎縣、窳渾縣諸縣,奧這個‘窳’字,太過複雜,換成‘宇’字也罷,根據人口、水草的密集程度,可以在當地設置各縣,讓當地的人口定居下來。”
“定居?”孫傳庭道:“他們肯嗎?遊牧民族不是逐水草而居……”
“至少也要讓他們畜牧,”李自成道:“另外,將來再給當地運送一些農作物的種子,讓百姓試耕,只要作物能在當地獲得收穫,將來逐漸讓百姓轉入農耕。”
孫傳庭輕皺眉頭,他心明白,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大都督是說,按照漢地的府縣制,在當地歸化漢人?”
“除了府縣,包括下面的鎮、村,府裡也要管轄,以道路將各縣、鎮、村連接起來,人口儘量沿着道路定居!”
“朔方府將屬於哪個省管轄?”
“暫時不屬於任何省,”李自成道:“朔方城已經建立了數年之久
,西面又是河西總督府,基本不會有戰鬥和危險,等到虎騎兵平復了寧夏鎮,我會集虎騎兵、狼騎兵,將南面的鄂爾多斯沙地收了,設立五原府,兩府合爲臨河總督府!”
孫傳庭吃了一驚,“大都督,這鄂爾多斯之地,多爲沙地,間或有荒草,別說種植農作物,連畜牧恐怕都不可能……”
“我們連北面的西套都收了,將來還會收了東套,這間的鄂爾多斯,不,應該叫五原,難道要留給遊牧部落?”李自成笑道:“孫大人應該知道都江堰吧?”
“都江堰?”孫傳庭一時不明白都江堰與鄂爾多斯有什麼關係。
“都江堰的原理,是讓岷江的水,部分流過成都平原,然後從下游回到岷江,”李自成笑道:“黃河流過五原這塊高地,形成一個巨大的‘幾’字形,如果在河道開一個口子,讓黃河的水,部分流過五原,然後從下游再回到黃河,有了河水的滋潤,五原即便不能成爲成都這種富庶之地,至少也不會太過荒漠吧?”
孫傳庭思索片刻,道:“大都督,這項工程,既能澆灌五原的荒地,也能減少河水對下游的危害,只是要實現起來,恐怕不容易……”
“本都督知道,這項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還需要優秀的專家,一時半會無法實現,”李自成已經在規劃未來的華夏,“當今的條件下,一是減少五原所承載的人口,讓人口集在少量的綠地,儘可能發展農業,減少百姓對牧業的依賴!”
孫傳庭點頭,對於即將成立的五原府,他已是心有所動。
李自成笑道:“孫大人知道秦直道嗎?”
“秦直道?”孫傳庭似乎想起了什麼,忙道:“大都督,秦直道已經荒廢了兩千年,現在恐怕很難尋覓蹤跡了!”
“其實能不能找到沒什麼關係,”李自成道:“既然秦人能修建一條穿越五原的道路,我們爲什麼不能?我們不僅要修建南北走向的道路,將來還可以修建東西走向的道路,可以將當地的百姓固定在道路兩側……”
孫傳庭喃喃低語:“有了河流,土地便會逐漸肥沃起來,有了道路,讓百姓定居下來……”
李自成與孫傳庭談了很久,當晚還共進了晚餐,雖然沒有飲酒,但孫傳庭還是十分高興,感覺像是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談話的內容,既有今日之現狀,也要未來之暢想,孫傳庭不再向原先那般蔑視李自成的出生,而是不經意間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
李自成沒有要挾孫傳庭表態,更沒有逼迫孫傳庭,讓他協助拿下潼關。
經過商定,天命軍拿下潼關,進入關地界後,將專門着人送孫傳庭去固關、蘭州看看,如果當地情形果真如李自成所說,孫傳庭將出任臨河總督府總督,以及暫時兼任朔方知府。
天明之後,李自成命令獨立營猛攻潼關,關內士兵軍心不穩,白廣恩只堅守了半日,於午後撤出潼關,渡過渭水,退往陝北高原。
孫傳庭唏噓不已,潼關
天險,這樣輕鬆被天命軍攻破了,看來大明氣數真是到頭了!
李自成並沒有發兵追趕白廣恩,而是在潼關內休整了半日,隨後兵分兩路,快速向西突進。
李信的獨立營、李績的第四營,聯合渡過渭水,收取渭水以北的西安府各州縣,民事使宋獻策、副使王胤昌隨同撫民;李自成親率第一營、第七營、順天營、奉天營主力,沿着渭水以南的官道,直撲西安。
西安以南,基本沒有府縣,李自成這次分兵,是要完整地拿下西安府,西安是陝西的首府,拿下西安,整個陝西算拿下大半了,剩餘的府縣,很難再有戰鬥意志。
潼關以西,第一個便是華陰縣,但華陰縣只是一座空城,知縣、縣丞等早已不知去向。
李自成這才明白過來,除了府城西安,沿途的州縣恐怕沒有多少兵力,自己身邊的數萬大軍,安全是浪費。
他留下民事副使樑炳,在華陰縣安撫百姓,設置官府,大軍再次分兵,以劉雲水的第一營爲先鋒,王紹禹的順天營爲後應,直驅西安府城,先拿下西安府周圍的州縣,讓西安成爲一座孤城。
李自成親領第七營和奉天營,沿着官道直驅西面的華州。
華州差不多也是一座空城,不但沒有守城的士兵,百姓聽說天命軍到了,直接敞開城門,敲鑼打鼓歡迎天命軍入城,李自成在城休整了一日,留下民事副使李琬安撫城內百姓。
距離西安越來越近,李自成的心思不禁複雜起來,自己是陝西米脂縣人,這次親率大軍來到西安,算是衣錦還鄉了,只是可惜了,西安並沒有多少熟人。
認識不認識也無所謂了,西安的百姓,很快便是自己的屬下,只要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好,也算不枉十數年的奮戰……
大軍行至渭南縣,總算遇了守城的明軍,但大軍只是包圍了城池,尚未攻城,當晚城的兵備僉事楊王休、舉人王命誥主動開城納降,知縣楊暄、教授許嗣復、訓導蔡其城被俘。
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天明之後,李自成召見了楊王休、王命誥,王命誥直言,自從崇禎二年大旱以來,朝廷不但沒有賑災,還在陝西大肆募兵,災情又是不斷,陝西的百姓,再也沒有緩過勁來,土地荒廢、生活苦不堪言,餓死者十之四五,他們早盼望着天命軍替天行道……
“十之四五?”李自成凝眉深思,半響方道:“王孝廉,陝西的百姓也知道天命軍?”
“咋不知道?隴山的固關有天命軍駐守,一山之隔,百姓早已熟知,”王命誥稍稍顯得有些緊張,小心地道:“何況百姓們都知道,天命軍的大都督……大都督乃是陝西米脂人,不知訊息是否確切……”
“哈哈,”李自成的臉終於有了笑意,“本都督的確是米脂人,這些年來,未能回鄉,讓大家受苦了,”頓了一頓,斂了笑容,道:“不過,本都督既然回來了,一定會將百姓放在心頭,絕對不會再讓百姓捱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