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各部損失了兩萬餘人,包括一萬騎兵,逃回的士兵還有不少傷兵,可謂損失慘重,剩餘的人數,接近十五萬,還是遠遠大於天命軍。
但昨日戰敗,明軍士氣低落,李自成決定乘勝追擊。
士兵們休息了半下午,晚飽餐了一頓馬肉宴,又是早早歸營休息。
天明之後,天命軍的士兵又是生龍活虎,昨日大勝,將士們士氣大振,特別是槍手們,似乎又回到以前非常熟悉的西寧、蘭州。
戰鬥原來是如此相似!
獨立營在李信的影響下,根本沒想過失敗,他們只想着拿下多少軍功,便是高立功的承天營,在同伴的鼓舞下,也是歡天喜地,好像他們昨日也參加過戰鬥似的。
李自成留下高立功的承天營留守大營,今日的承天營,還多了一項任務:操訓五千戰俘!
戰俘們編爲承天營第三團,從第四營第三團調從千戶魏子明爲團長,領千戶銜,又從各營團抽調了部分從千戶、從百戶出任千戶官、百戶官,並負責第三團的日常操訓。
承天營雖然沒有參與昨日和今日的戰鬥,但得到一個團的兵力,高立功也算滿意,他知道,既然有了第三團,遲早會有第四團,與其他各營平起平坐。
不過,李自成私下告訴高立功,新編的第三營,因爲人數沒有捨棄,當肯定有不少難以管教的士兵,在操訓的過程,注意將這部分士兵找出來,剔出天命軍,寧缺毋濫,缺少的士兵,將來可以招募青壯補充。
安置好戰俘,李自成立即調兵攻打水坡集的明軍大營,出戰的士兵,還是昨日出戰的第四營、第七營、獨立營,以及第一營劉雲水部的騎兵。
考慮到明軍初敗,有可能不會應戰,李自成特地讓李績、宋將各自的四十門山地炮全部帶,萬一明軍縮在大營不出來,可以用山地炮試着進攻,至少也要威懾明軍,甚至在明軍的心造成陰影。
明軍的遊騎,早將天命軍離開朱仙鎮的訊息傳至大營,丁啓睿召集楊嶽商討對策,因爲左良玉的人多,也便通知了左良玉。
這是臨時會議,馬便要執行,因此並沒有安排人員記錄,實際是口頭會議。
丁啓睿的大帳,只有三人:兩位督師級大佬,還有一位手握重兵的左良玉。
昨日優勢兵力的大好局面,卻是敗於天命軍,還折損了兩萬餘人,其還有一萬寶貴的騎兵,三人各懷心事,都是默不作聲。
大帳內寂靜肅穆,如同等待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
丁啓睿是召集人,見氣氛太過壓抑,遂咳嗽一聲,道:“楊督師、左將軍,天命軍不過五萬人,敢逼近大營挑戰,我們該如何應對?”
楊嶽自然不希望本部的士兵出戰,包括虎大威部的士兵在內,保定兵不過兩萬人,昨日傷亡過千,如何是五萬天命軍的對手?他將視線投向左良玉,左良玉卻是雙手托腮,低下頭誰也不看,似乎在地面尋找着耗子洞。
丁啓睿心生厭惡,不過,他的手沒什麼士兵,必須依靠他人的努力,特別是手握數十餘萬大軍的左良玉,遂強忍住怒氣,道:“依楊督師來看,我們要做何應對?”
“這……”楊嶽被點了名,知道躲不過,但他不願開罪左良玉,便道:“天命軍迫近大營,我們自然要應戰,官兵十餘萬大軍,難道任由天命軍在大營外耀武揚威?”
丁啓睿點點頭,“以本督師的意見,也是要出戰,只是……”他向左良玉拱拱手,“左將軍,天命軍五萬大軍前來挑戰,官兵若是少了恐怕難以抵擋,還望左將軍出動大軍參戰!”
左良玉猛地擡起頭,道:“督師大人,屬下之軍,昨日新敗,近萬騎兵傷亡殆盡,士氣嚴重受挫,若是今日出兵,只怕與戰不利,”向丁啓睿拱手還了一禮,道:“督師大人先調他部作戰,待屬下的士兵將養兩日,士氣一旦恢復至正常的水平,屬下必定打頭,將天命軍逐出朱仙鎮,從而解開封之圍!”
“你……”丁啓睿氣急,早知道左良玉不聽調遣,今日果然如是,“士氣”一說,摸不着看不到,全憑主將的感覺,難道你部一月不恢復士氣,在大營待一月?
關鍵是其餘各部的士兵太少,虎大威、方國安、楊德政三部加起來,還不足三萬人,怎能抵擋五萬天命軍精銳?
左良玉卻不管丁啓睿有什麼心思,只要他的士兵不出戰便行,他忽地起身,衝着丁啓睿、楊嶽一拱手,道:“兩位督師拿主意吧,末將要回營安撫受傷的士兵!”
也不多言,更不等丁啓睿、楊嶽說話,起身匆匆走了。
丁啓睿怒極,這才兩三日的時間,左良玉兩次頂撞他,氣得他吹鬍須瞪眼,卻又奈何不得。
左良玉部是所有援軍的的主力,佔據着總兵力的七成以,如果左良玉撂挑子,後果不堪設想,搞不好又是一場大敗!
丁啓睿雖然是平賊督師,手直接掌握的士兵不過數千人,只能算作親兵衛隊,根本不具備戰場對敵的能力。
他終於體會到“光桿督師”的滋味!
難道這樣慣着左良玉不成?能不能奪取左良玉的兵權?
丁啓睿神情尷尬,偷偷睨了楊嶽一眼,幸好楊嶽這次沒有嘲諷的意思,便咳嗽一聲,掩蓋過去,“楊督師,左良玉部昨日損失沒有那麼大吧?要不咱們這次出擊,不用左良玉部,讓其餘的三個總兵吧?”
“這恐怕不妥吧?”楊嶽屢敗於李自成之手,知道天命軍戰鬥力已經超過官兵,尤其是火器,官兵的犀利多了,新蔡一戰,他是僥倖逃出來,但當時的三邊總督傅宗龍卻是兵敗被俘、慘遭殺害,“丁督師,三總兵的兵力,不過三萬人,讓他們去迎戰五萬天命軍……”
“人數是少點,但我們是背營出擊,身後還有左良玉部的十餘萬大軍,除非左良玉與天命軍暗通款曲,否則,天命軍絕對不敢全力出擊,他們必須留下後手!”
楊嶽想想也是,有十餘萬大軍在側,天命軍能放心與出營的官兵作戰嗎?除非李自成不想活了,左良玉部越是按兵不動,李自成越是害怕,如果官兵全部出營,都在李自成的面前,李自成反而不用太擔心。
他倒是萌生了一個想法,趁着天命軍主動出擊的機會,如果派出一支偏師去偷營,未必沒有獲勝的希望……
不過,還是先正面應敵再說,既然左良玉不肯出戰,只有虎大威他們了。
丁啓睿着人去傳虎大威他們,楊嶽見機與他說了派兵偷營的事,不用等到晚間,趁着天命軍主力在水坡集,只要派出一名總兵從後營出寨,悄悄避過天命軍的遊騎,等到天命軍主力回援的時候,戰鬥應該已經結束了。
丁啓睿也認爲可行,不過,這邊必須拖住天命軍的主力,無論勝負如何,決不能讓天命軍的主力撤回去,否則,去朱仙鎮偷營的官兵,會陷入前後夾擊的不利局面。
兩人商談一會,甚至連細節都計劃好了,然而,等了一柱香的時間,只有虎大威來到大帳。
傳令的士兵回來說,方國安昨晚沒蓋好被子,着涼了,如今正在吐下瀉,而楊德政更是葩,昨日回營的時候,下馬時崴了腳,走到營門口,又被據馬絆了一跤,摔在鐵蒺藜,渾身都是傷,至少要休養五日的時間方能馬陣。
丁啓睿大怒,這些都是他的屬下。
左良玉拒絕出戰,方國安、楊德政因傷病不肯出戰,一切都是藉口,明眼人一看知道。
楊嶽的心裡,一下子沉入谷地,原本還指望丁啓睿,這次在朱仙鎮附近合兵,依仗的是丁啓睿屬下的三位總兵,然而事到臨頭,一個個避戰、怯戰,這仗還怎麼打?
保定兵只有兩萬人,即便虎大威將所有的士兵都帶出營,也無法抵禦天命軍,再說,保定兵並不是作戰的主力……
如今這局勢,丁啓睿、楊嶽都是騎虎難下!
丁啓睿裝模作樣,欲待親自查驗方國安、楊德政兩人的傷病,被楊嶽勸住,如果沒有必勝的信心,即便虎大威和方國安、楊德政三人領兵出營,定然無法撼動天命軍五萬主力。
還不如高掛免戰牌,暫時按兵不動,官兵有大營爲依託,難道天命軍還能攻入大營不成?
丁啓睿知道,即便查出方國安、楊德政兩人是假裝受傷,有左良玉在前面,自己還能處罰他們?他們是假裝受傷,左良玉則是明着不肯出戰……
戰鬥還是要依靠他們!
他雖然恨得牙根咬咬,卻是無可奈何,只得讓虎大威暫時回去,嚴密監視天命軍,務必堅守自己的營寨,等待最佳的出擊時機。
李自成在明軍的大營外苦等,開始還以爲丁啓睿、楊嶽採取“對等”措施,讓自己在營外等待半個時辰,明軍纔會出營決戰,誰知道半個時辰早過去了,這都快一個時辰了,明軍各處大營一點動靜都沒有,心不覺怪:難道明軍有什麼陰謀?
才經過一場戰鬥,明軍雖敗,但主力未損,這麼快認慫了?
近二十萬大軍,長途奔襲至朱仙鎮,難道是來耗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