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初八,家暫時安生了,李自成又開始忙碌起來,先是去了一趟匠作坊,雖然明知道m1841暫時不會有什麼喜訊,他還是要投入自己的關注,也是給匠人們一種壓力,實際,新元期間,匠人們只有三天假。!
木匠與鐵匠還要合理打造麴轅犁,特別是鐵匠,還面臨着冶煉優質鋼鐵的任務,人手又不多,想要閒下來都不可能,不過,李自成給出的酬勞也很優厚,與以前窮得沒褲衩的日子相,他們極度害怕再回到從前那種生活,對新元假日的期待,反而淡了許多,儘管從初四開始加班加點,他們仍然幹得熱火朝天。
李自成最急的還是玻璃的生產問題,如果夏景和冬涼說的是真的,西海沉積了大量的天然鹼,則製造玻璃的原料,已經全部齊備了,至於玻璃廠,李自成頗費了一番周折,最後決定放在虎頭山,也是陳有道的大土司府附近的那一系列山峰。
虎頭山出產砂子、石灰石,只要將天然鹼運過來即可,更重要的是,虎頭山遠在西寧之北,無論是從西面來的蒙古人,還是可能從東面來的朝廷大軍,難以及時到達虎頭山,更不會看這塊不起眼的土地。
將來生產出玻璃,可以沿着北川河,從水路運往西寧。
爲了考察地形,李自成親自去了一趟虎頭山,玻璃乃是絕密的商品,不僅要提防朝廷與蒙古人,也要防着商人和當地的百姓搗亂。
虎頭山坐落在北川河西岸,朝向北川的方向,有一個巨大的“c”型開口,北面幾乎達到北川沿岸,南面距離北川岸邊,也不過數裡,幾乎是一處封閉的結構,如果在此建一道山牆圍起來,則可以形成一片與世隔絕的天地。
這樣的地形,正是李自成需要的,山坳裡數戶居民,被強行遷出,重新給他們建房,劃分耕地,而他們原先的住房,恰好騰出來安置匠人和護衛的士兵。
次李自成離開虎頭山的時候,留下了一部分士兵,現在又加入了兩名親兵進去,算做是自己的眼睛。
回到西寧,已經是正月十三了。
西寧已經逐漸開始恢復它固有的慣性,軍政人員已經做好準備,隨時準備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之,連西寧女校的學習們,也是陸陸續續返回西寧,準備開始新一年的開學事宜。
但積雪尚未完全消融,草地依然積着冰,硬得狗頭似的,暫時還無法開墾耕地,府裡縣裡,暫時只能做好登記人口的先期事宜,將去年未完的工作進行下去。
不過,匠作坊的燒烤匠們,已經全部行動起來,大部分都是趕赴虎頭山,只有夏景和冬涼帶着一隊士兵,去了西海,準備撈取天然鹼。
新年的工作千頭萬緒,整個新元假日,李自成基本沒有休息的時間,從拜年到迎娶孫夢潔,再到匠作坊,這些事情儘管安排妥當,他還沒有空餘的時間,爲西寧尋找新型作物的事,又面臨着選擇。
要不要派人去尋找紅薯等新型作物的問題,他思索良久,最終還是決定派出自己的人手,原本指望着穆青山,但穆青山是商人,什麼時間去江南還說不定,是去了江南,也會以商業活動爲主,絕不會集力量幫着尋找。
這些新型的作物,可是李自成的命#根子。
西寧的糧食,一定要給自給,李自成纔會放心,當然,僅僅自給還遠遠不夠,如果西寧也像陝西一樣,鬧起災荒,那這些作物是穩定民心的重要保證。
此外,陝西現在已經鬧翻了天,萬一盜賊闖入臨近的西寧怎麼辦?是將他們驅趕回去,還是收留他們?
驅趕回去的話,等於絕了他們的生路,但收留他們,讓他們活下去,得有足夠的糧食,否則西寧必將成爲新的盜賊作亂之地。
李自成盤算過了,如果西寧有足夠的糧食,哪怕是紅薯這種粗糧,到時候可以從近的陝西招攬人口,無論是發展農業工商業,還是擴充軍隊,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在生產力極爲低下的時代,毛太祖說得太經典了:人多力量大!
在派出的人選,李自成仔細斟酌,最後選了任二喜。
任二喜做爲親兵小旗官,當何小米不再身邊的時候,是由他來服伺,嚐到了當親兵的甜頭,這廝應該已經真正歸心了,用起來放心,而且,幾次出場,也是規矩,在不是特別的危險的場合,應該可以獨當一面了。
還有一點,任二喜是西寧本地人,家不僅有婆姨孩子,爹孃雙親還健在,他們都是留在西寧的人質,如果他要捲走銀子,去外地安家落戶,婆姨可以重娶,孩子可以重生,但爹孃卻是無法複製,在以“孝”立國的大明,除非是喪心病狂,任何人只要有一絲機會,絕不會丟下自己的爹孃。
正月十五這天,李自成給了他五百兩銀子,加四名親兵隨行,離開西寧向東南而去,臨行前,李自成擔心作物在江南有不同的名稱,便將紅薯、土豆、玉米的種子、果實、秸稈的形狀,都畫在紙,方面任二喜尋找。
李自成特別交代,只要得到這三種作物,不拘多少,當然,能多點最好,種子越多,繁殖起來越快,能儘早進入百姓的餐桌。
送走了任二喜,李自成在正月十六日的午,準時來到學堂。
十名合約的學子,加孫林、陳秋蝶、穆思蓉三名編外學子,全部端端正正,等着李自成開課。
第一節照例是語,李自成已經教完了拼音,簡單複習下,便將檢查這些學業的事,交給孫夢潔、李丹,孫夢潔已經常駐後衙,但下午的時候,還是有時間去學堂轉轉,李丹更是與學子們吃住在一起,頂着副班長的名頭,自然要盡些責任。
漢字教學從“一、二、三”開始,李自成在黑板寫下“一、二、三”三個字,先是給這三個字注音,教習學子們認讀,講解片刻,便是書寫。
陳秋蝶搶着道:“先生,原來漢字如此簡單,學生已經會了,一便是一橫,二便是二橫,三嘛,是三橫!”
“說的不錯,觀測也很仔細,”李自成笑着停下手的教鞭,笑道:“可是,還有百、千、萬呢,難道也要這樣書寫下去?”
學子們思索片刻,隨即鬨堂大笑。
陳秋蝶鬧個大花臉,紅着臉道:“先生,那百、千、萬又是怎的?”
李自成在黑板的另外一端寫下“百、千、萬”三個字,道:“這三個字,其實也不是特別難寫,今日板在這兒,先讓你們看看,不做爲作業。”
衆學子一看,這三個字,果然不是千筆萬筆,特別是“千、萬”兩個字,不過寥寥數筆,剛纔的“三”字,也差不多。
陳秋蝶氣得白了李自成一眼,李自成含笑沒有迴應,在學問面前,做不得假,也沒有面子問題,卻是面向衆人道:“下面開始練習書寫,注意每一橫的長短!”又走到學子,指導她們正確的寫法。
無論是讀還是寫,這三個字的確向陳秋蝶說的那樣,都是非常簡單,李自成根據學子們的接受狀況,又教習了“四”和“五”這兩個漢字。
下課後,孫夢潔找到李自成,“先生今日所教的漢字,和以前的大不相同,以前的漢字,都很複雜,書寫起來,也是繁瑣,盡是何故?”
聽到孫夢潔發問,其他的學子紛紛圍攏過來,看着這夫妻二人如何鬥法,孫夢潔正月初六出嫁的事,她們都知道,原本以爲她不會再來學堂了,沒想到孫夢潔還是與去年一樣,一如既往來學堂求學,她們本有些好。
李自成笑道:“那你說說,以前教習的漢字,和今天教習漢字,究竟哪個容易些?”
孫夢潔想了想,道:“如果漢字都是今天的樣子,自然是現在的漢字好學些!”
“以後教習的漢字,雖然今天的稍稍難寫寫,但也差不了多少,以前教習的漢字,卻是有着天壤之別。”李自成已經習慣了簡化的漢字,自己認識的繁體字不多,不過,與他軍戶的身份,倒也較合適。
如果是糊弄別人,倒也罷了,現在是在課堂,傳授他的獨門教學內容,自然是選擇簡化漢字,方便學習們讀寫。
“先生,學生有些明白了,”穆思蓉從衆人的隙縫裡鑽了出來,揚起小臉道:“這是大人所說的,能讓我們用三年的時間,掌握別人用十年時間的所學。”
“說得不錯,”李自成含笑打量着自己這個未來的老婆,道:“所謂先生,不僅是先於學生出生,更要爲學生找到一種更容易學習的方法。”
衆人又是大笑。
穆思蓉卻是問道:“先生,你說,我也能用三年的時間,學會別人用十年時間才能學會的知識嗎?”
這麼可愛的問題,李自成都想伸手摸摸她的腦袋,當然,沒有任何邪心的那種,不過,他還是剋制了自己的衝動,這個時代,“男女授受不親”,穆思蓉是自己的老婆不假,但那是將來的事,現在學子們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應下穆青山的事,沒有定親儀式,或許連穆思蓉自己都不知道。
他淡淡一笑,道:“我說的這個意思,一般人都能達到,你這麼聰明、一點透的人,怎麼可能做不到?除非……”
“除非什麼?”穆思蓉起初聽到李自成的誇讚,心十分得意,小臉也是微微泛紅,但聽了最後的轉折,卻是大驚,臉微微變色,淡紅色攸地不見。
“除非你過早嫁人,不想進學堂了,”李自成笑道:“你是編外的學生,身並沒有合約,你是不來學堂,先生也是管不了你!”
“不會的,學生一定會將學業繼續下去,”穆思蓉猛烈晃動着螓首,擔心李自成不放心,繼續道:“潔兒姐姐嫁人了,不是一樣還在學堂嗎?”
說完之後,忽然覺得不對,好似她急着嫁人似的,面陡然一紅,鑽入人羣,瞬息不見了。
李自成又了數學課,方纔攜着孫夢潔、陳秋蝶回到回到後衙,宋玉蓮已經踩點做好了飯菜,他剛剛捧起碗箸,何小米急急來報:“大人,王安平總旗官來了,欲待求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