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五年之約

“你們二位,原先都是滿清的扎薩克郡王,滿清叩關,肆虐大明京師的時候,你們恐怕沒少出力,”李自成道:“不是你們,是你們的父輩,部衆,對漢人來說,傷害都是一樣!”

“皇……”

李自成擺擺手,道:“發生在漢人身的仇恨,漢人是記仇的,但畢竟是大明時代的事了,華夏立國,你們能主動歸順,並且協助第三營第五師征伐喀喇沁、土默特,也算爲華夏立了功,朕也不計較過去的事了!”

“小人多謝皇!”

“賞你們什麼官職呢?”李自成掃了二人一眼,道:“袞楚克去饒樂府任職,居月縣由你的公子阿罕出任知縣;班第出任柏州縣,你的公子墨爾根巴圖魯溫布,去饒樂府任職,任期都是五年,你們可滿意?”

班第忙道:“臣謝過皇!”

袞楚克卻是拱起手,道:“皇,那五年後呢……”

“五年之後,人事部會對你們進行階段性考覈,當然,平日也會有考覈,記錄在檔案,階段行考覈做回最終的決定,決定你們是升遷、留任或是降職,”李自成道:“唯一的依據,是你們這五年的工作業績!”

“……”

“不僅你們,華夏所有的官員,在任職期滿,都會接受考覈,”李自成看着兩人的雙目,道:“你們或許不知道,華夏的官員,都有任期,沒有世襲罔替的職位,便是爵位,也不能世襲罔替!”

“這……”

“朕知道,你們爲子孫考慮,”李自成淡淡笑道:“這本沒有錯,不過,爲子孫考慮,並不是給他們爭取世襲罔替的機會,華夏根本沒有世襲罔替的職位,你們應該讓子孫爲華夏效力!”

“那,如何爲華夏效力?”

“根據子孫的長處,”李自成道:“如果適合爲官,朕會給他們機會;如果適合從軍,朕也會給他們做將軍的機會,你們自己斟酌!”

“微臣多謝皇!”

“不過,要想在華夏的爲官、爲將,必須先歸化爲漢人,使用漢名,逐漸學會漢話,熟悉和遵守華夏的律法,”李自成道:“剛纔給你們的官職,必須在歸化爲漢人之後,才能任命!”

班第略一思索,道:“微臣願意成爲漢人,求皇賜名!”

“好,好,”李自成笑道:“愛卿年歲不小了,叫陸公卿吧,至於你的公子,叫陸展!”

班第忙拱手道:“雄武有力,陸展這個名字好,陸公卿,誠實厚重,微臣喜歡,微臣多謝皇賜名!”

李自成點點頭,笑看着袞楚克,道:“你呢,願意歸化爲漢人嗎?”

“微臣……微臣願意,求皇賜名!”

李自成點點頭,道:“你是滿清的郡王,朕賜你‘王’姓,王新,從此與滿清斷絕關係,以新的面貌出現在華夏;王愛卿的公子,正當壯年,可以一展鴻圖,朕賜名王鴻圖!”

“微臣謝過皇!”

便在此時,何小米進來稟報:“皇,囔素大師求見!”

還好,總算沒有來遲,剛剛趕得!李自成的臉,頓時顯出淡淡的笑意,高聲道:“有請囔素大師!”

“是,皇!”

少頃,何小米領着囔素大師過來,囔素大師微微頷首,雙手合十,口唸道:“阿彌陀佛,貧僧見過皇!”

李自成還了禮,“大師不必多禮,賜座!”

何小端來一個小馬紮,讓囔素大師坐下,囔素道:“貧僧謝過皇!”擡眼看到陸公卿和王新,施了一禮,“原來兩位也在?”

陸公卿和王新是認識囔素的,囔素當日離開曼殊希利庫倫,立即率領四位弟子,將豪格肆意殺戮的訊息,親口告訴了他們,讓他們做好應對的準備。

在當時的情形下,陸公卿、王新都不知如何應對,如果豪格要掠殺他們的部衆,搶奪他們的財物,他們是沒有還手之力的,打又打不過,何況以豪格的肅親王身份,他們根本不敢對豪格動手。

兩人商量之後,決定做好兩手準備。

首先是以柔克剛:如果豪格需要糧食、馬匹、女人等,只要兩人能拿得出來,盡着豪格挑選,他們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哪怕付出半個部落的財力,也要將豪格侍候周全。

或許他們的笑臉,能讓他們躲過一劫!

如果這一切都不能奏效,那只有拼命了,橫豎是死,也不能便宜了豪格。

不僅陸公卿和王新,是囔素大師也不知道,豪格根本沒有血洗敖漢旗、柰曼旗的準備,一切都是李信的挑撥,目的是分化滿清與蒙古人的關係。

陸公卿和王新果然計,以爲大清要對他們不利,恰好李自成強勢席捲了錫林郭勒盟、昭烏達盟,兩人非常害怕,便合謀歸順了華夏。

算起來囔素是有功的,如果不是他傳訊,陸公卿和王新也不會主動歸順。

李自成看了眼囔素,淡淡笑道:“大師今後何往?”

“貧僧早已將一切都交獻給佛祖,貧僧的餘生,自然向各地傳頌佛音!”說到此處,忽地看了李自成一眼,卻是沉默不語。

李自成搖着頭笑道:“大師德高望重,萬民敬仰,可是……”

“皇……”

“朕也想邀請大師來華夏客居一段時間,”李自成道:“可惜,大師弘揚的是佛法,而華夏國信奉的是天主,兩者水火不容……”

囔素大師唱諾一聲,道:“皇,據貧僧所知,華夏國內,亦有佛法傳播!”

“華夏國內,是有佛法傳播,然信徒甚少,”李自成道:“便是佛法,也是禪宗,與大師所學,又是不同!”

“所謂‘萬佛朝宗’……”

“大師,”李自成打斷了囔素大師的話,“華夏國內,以信奉天主爲主,兼有禪宗、道宗,朕爲免宗教流派過多,擾亂百姓心智,讓百姓無所適從,致使國家滋生內亂,已經在國內立法,除天主教,任何傳教士不得在華夏傳教!”

“理不辯不明……”

“大師若是做客,朕一定親迎,”李自成笑道,“大師若是傳教佈施,必然會觸犯華夏的律法!”

“貧僧明白了!”囔素大師合十行禮,“貧僧這告辭!”

“大師慢走!”

囔素離開之後,陸公卿道:“皇,華夏國內,並不普遍弘揚佛法嗎?”

“朕忘了告訴你們,”李自成掃了陸公卿和王新一眼,道:“華夏國內,百姓多是信奉天主。”

“……”

李自成端起茶水杯,淡淡地道:“根據華夏的律法,除了功,非開疆拓土不能封爵!”

陸公卿道:“皇的意思……”

“兩位不是要爲子孫考慮嗎?”李自成淡笑道:“兩位主動歸順華夏,算是爲華夏開了邊疆,如果能在當地傳頌天主的福音,讓兩縣的百姓信奉天主,穩定疆土,也算是開疆拓土,將來是有封爵的機會!”

王新的嘴角翕動了一下,“皇,此話當真?”

“君無戲言,”李自成看着陸公卿和王新,淡然道:“你們兩位,如果誰能讓本縣七成人口信奉天主,朕賞賜爵位!”

王新思索片刻,道:“皇,臣等並不明白天主……”

“沒關係,朕會向兩縣派出傳教之人!”李自成心道,最好派出漢人傳教士,既能近掌控兩縣,又能向牧民們傳授漢話。

陸公卿卻是悠悠嘆道:“皇,微臣也想着封爵之事,可是……可是……”頓了一頓,方道:“微臣年老體弱……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陸愛卿看着不像身子有恙,”李自成笑道:“若是陸愛卿有意,此事也可以由公子來做,陸愛卿,王愛卿,咱們來個五年之約,如何?”

“五年之約?”

“五年是你們的任期,王愛卿的公子執掌居月縣,情形差不多,如果五年之內,你們誰讓柏州縣、居月縣的天主信徒達標,朕便賜給誰子爵之位,如果能再進一步,便是伯爵,可以世襲一代!”

“世襲一代?”

李自成只得向兩人解釋道:“華夏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子爵和男爵只能授給本人,不得世襲,公爵、侯爵、伯爵可以世襲,但不是世襲罔替,每代遞減一等,至子爵後,不再世襲!”

陸公卿思潮起伏,李自成的話,讓他看到一絲曙光,只要讓七成的牧民信奉天主,然後再進一步,八成?九成?能得到伯爵,可以世襲,至少是兩代的爵位!

雖然與大清世襲罔替的爵位有很大的區別,但在華夏境內,這已經十分難得了,如果讓展兒授爵,還能世襲一代……至於以後,誰能考慮得那麼長遠,將來的天下,誰能看得懂?

他心度量,憑自己和展兒在部衆內的威望,應該不成問題吧?

王新也在揣摩,自己即將在饒樂府任職,但居月縣還在掌控之下,如果讓部衆改奉天主,能授爵……這個天主教,究竟是什麼,部衆能接受嗎?

他與陸公卿對視一眼,心並無多大把握,便勉強道:“皇,微臣記下了,微臣會教誨犬子和部衆,儘快信奉天主!”

告別李自成之後,王新與陸公卿同路北返,行到無人處,勒住馬繮,道:“陸公,皇究竟是什麼意思,他誠心希望你我封爵嗎?”

“應該是吧,”陸公卿凝眉道:“不過,皇也希望我們爲華夏做些事情,牢牢掌控着草原。”

“你說,皇爲何讓蒙古人信奉天主?”

“這個……我也看不明白,大概是爲了和漢人一樣吧?”

王新沉默片刻,道:“陸公,我們這是不是背叛了草原?”

“我們有得選擇嗎?”

“要不,跑吧,只要到了漠北……”

“慎言!”陸公卿四下打量一番,沒有看到縮頭縮腦的漢人,“王公,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皇的監視之下……”

“監視?”

“皇將一切調查得清清楚楚,”陸公卿小聲道:“剛纔皇讓我們看看卓索圖盟的地圖,你想想,如果漢人不是來到卓索圖盟,又怎能繪製卓索圖盟的地圖?”

王新倒吸一口涼氣,道:“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一切按照皇的期望去辦,”陸公卿眯縫着雙目,喃喃地道:“皇不是希望部衆信奉天主嗎,那我們照着皇的意思去辦,還有可能封爵……”

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20章 獵物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90章 妻與妾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54章 困惑第609章 心思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666章 招撫第24章 舊人新婚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744章 祭旗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27章 下山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198章 疾駛而去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854章 正軍法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1124章 天津號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302章 偷襲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219章 黑衣人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203章 從千戶第632章 夜襲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4章 石坡山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
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20章 獵物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921章 決戰汝州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190章 妻與妾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154章 困惑第609章 心思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666章 招撫第24章 舊人新婚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333章 甘丹赤巴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744章 祭旗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27章 下山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198章 疾駛而去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854章 正軍法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62章 最豐美的草場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1124章 天津號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302章 偷襲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219章 黑衣人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203章 從千戶第632章 夜襲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1103章 琉球王國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1345章 除惡務盡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4章 石坡山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223章 唐寅的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