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三院八部

臘月二十一日下午,郭世俊從成都趕到西安,李自成立即在小廳內秘密召見了他,連何小米都不在場。

郭世俊照例行了大禮後,在李自成的對面落座,“大都督已經決定稱帝?”

李自成淡淡笑道:“世俊是否覺得有什麼不妥?如果不妥,現在還來得及!”

“非也,非也,”郭世俊搖着頭,忙道:“天命軍已經佔據着數省之地,軍事又是節節勝利,此時人心所向,大都督既是稱帝,正是順應天理!”

李自成道:“此番稱帝,會不會成爲朝廷眼的出頭鳥?”

“便是出頭鳥又如何?朝廷腐敗透頂,已經無法組織強大的軍隊,”郭世俊忙道:“屬下並非擔心稱帝本身,而是……”

李自成親自給郭世俊奉茶水,道:“世俊有什麼話直說吧,你我之間,還有什麼話不能說的?”

郭世俊明白李自成的心思,今日之會面,連何小米都不在場,顯然是要掏心窩子說話了,他拱着手道:“屬下所憂,乃是大都督府有沒有充足的心裡準備……”

李自成點點頭,關於未來的華夏,早與郭世俊交流過、探討過,彼此之間並不需要藏着掖着,“趁着現在沒有老糊塗,便用律法的形式,將體制確定下來!”

“大都督言重了,”郭世俊長身一揖,道:“屬下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人選!”

“人選的事,待會再說,”李自成讓郭世俊重新落座,不用拘禮,“只要將國家機構確立下來,人選倒是不難,無非對號入座!”

“大都督心已有計較?”

“這些時日,我一直在思索此事,等着世俊回來商定,”李自成道:“大明的內閣,不過是皇的傳聲筒,一直幹着書的工作,必須予以廢除!”

“大都督是要恢復宰相?”

“是叫宰相、總理,或是首相,似乎都差不多,無非是稱呼的區別,”李自成道:“還是叫政務院總理吧,似乎更符合現代的潮流,”頓了一頓,道:“我總覺得,‘三權分立’有些問題。”

“大都督請明言!”

“行政、司法、監察三權分立,其監查機構權力過小,很難發揮真正的監查作用,”李自成道:“能否將兵部納入進來,構成‘四權分立’?”

“大都督,萬萬不可!”郭世俊明白李自成的心思,無非是提高軍人的地位,將來好征伐各地,開疆拓土,急道:“開國之初,君王強勢,或許不會有事,但時間一長,兵部很難監管,遲早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甚至武將專權……切不可讓兵部凌駕於各部之!”

李自成微微頷首,老師的歷史經驗是豐富,軍人不同於官,只有軍隊國家化,不參與政治活動,才能保障國家的穩定,大明實行“以制武”,不是沒有道理。

換句話說,如果官作亂,只要軍人沒有參與,實際只需要改變國家的大政方針,更換總理即可,分爭只是在朝堂,不會引起內亂!

軍事內亂、武裝衝突,纔會對國家形成巨大的破壞,像現在的朝代更替,如果有得選擇,軍人應該遠離政治纔好。

郭世俊見李自成採納了自己的建議,方道:“大都督,還有一事,便是如何限制總理的權力,防止威脅皇權!”

李自成知道,這一路之,郭世俊恐怕也是思索了不少問題,遂笑道:“不知道世俊有什麼好法子?”

“限制總理的權力,無非有四個法子,”郭世俊的道:“一是強化三權分立,防備總理一家獨大;二是確定任期,總理不能終身制;三是由皇任命總理及各部部長,讓他們互相監督,防備形成利益集團;四是強化對總理本人的監督,包括建立類似錦衣衛的機構。”

“錦衣衛免了,不過可以設立監督機構,只有調查、取證的權利,但不能私設刑堂,”李自成笑道:“監督總理,實際也是對國家,對總理本人最好的保護!”

郭世俊點頭,道:“國家機構的組成,尚在摸索階段,在具體的施政過程,如果發現問題,還要不斷修正,最終達到完善!”

“天下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李自成笑道:“所有的制度,都是爲了國家和民族,並能促進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隨着國家、民族的需求、利益的變化,制度本身也要不斷完善,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

“是呀,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郭世俊喃喃自語,似乎在想着什麼。

李自成忽地笑道:“世俊,這總理一職,你該當仁不讓吧?”

郭世俊連忙擺手,“大都督,萬萬不可!”

“爲何?”李自成輕皺眉頭,道:“難道世俊忘記了自己應該肩負的歷史使命嗎?”

“因爲沒有忘記,屬下才不能出任總理一職,”郭世俊拱手道:“屬下並非最早加入天命軍,在軍並無威望,實在很難服衆……”

李自成搖頭苦笑,他何嘗不明白郭世俊的心思?郭世俊同樣來自後世,一旦掌握“相權”,極有可能威脅到“皇權”,一旦二權衝突,國家會陷入動盪……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兩個強勢的人,分別掌握着國家最要害的部門,實在不是國家和民族的幸運!

他悠悠嘆道:“世俊這是爲避嫌疑嗎?”

“大都督,屬下原本是教育出生,如果大都督體恤屬下,讓屬下回歸本行,發揮屬下所長,屬下已是感恩不盡,”郭世俊拱手道:“這或許是屬下能爲新朝所做的最大貢獻!”

李自成沉默良久,也沒惺惺作態,郭世俊想得不錯,一旦皇權與相權發生衝突,華夏極有可能喪失一次現代化的機會。

雖然可能性不是太大,他還是要防患於未然!

也好,既然郭世俊願意從事教育,那去推廣新式教育吧,這樣的事情,除了郭世俊,別人恐怕做不來,“既然如此,世俊便出任新朝的教育部長吧!”

“便是教育部長,屬下也是戰戰兢兢……”

“世俊,推廣新式教育,實在離不開你,”李自成不想在這個問題糾纏,便道:“世俊認爲,該有何人出任總理一職?”

“大都督心,可有合適的人選?”

“最佳人選,便是世俊,”李自成笑道:“還有兩個備選人物,牛金星、樑成,此二人性格、資歷、才能的差別,本是一目瞭然,世俊應該熟悉他們!”

郭世俊心一動,大都督的意思,首選應該是牛金星了,牛金星除了氣量不足,能力的確遠勝樑成。

不過,這恰恰是牛金星的劣勢,新朝既立,新君強勢,並不需要一個特別出色的總理,牛金星過於精幹,做爲謀士、軍事,倒是不錯,決不能讓他將“相權”抓在手。

倒是樑成,雖然才幹可能不如牛金星,但他從西寧開始跟着大都督,資歷沒有問題,又對大都督忠心耿耿,這是他的優勢。

郭世俊思索良久,道:“大都督,依屬下看,樑成更適合擔任總理一職,而且,樑成年長,五年之後,根據他的身子狀況,再決定他是否留任!”

李自成點點頭,做爲過度時期的總理,樑成的確是最佳人選,樑成一直嘔心烈血、兢兢業業、夜以繼日,忠心可昭日月,讓他出任總理一職,是對樑成這些年忠心的最大賞賜。

樑成一直擔任天命都督府的官,從北川知縣到西寧知府,再到青海省長,再到現在的民事使,從基層走來的人,更瞭解百姓的疾苦。

讓樑成出任總理,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樑成年歲較大,以五年爲一個任期,他最多連任兩屆,這樣從建國開始,能破除總理的終身制,有利於限制“相權”。

既然樑成出任總理一職,國家法院院長、監察院院長的人選,要與他相適應,李自成略一思索,心已經有了人選:國家法院院長陸之祺、國家監察院院長沈道。

陸之祺原本是陝西的左布政使,典型的官,只要熟悉天命都督府的各項律法,暫時不用將盡力放在總理和各部的官員身,而是抓緊時間建立和完善各省級法院。

沈道是武官出生,出任監察院院長一職,可能勉爲其難,但他現在的任務,不是監察官員們,而是儘快組建各省的監察院,然後在府縣建立和完善監察院。

除了政務院、國家法院、國家監察院,在政務院之下,還有八部,合成“三院八部”,地方各省也是類似的機構,除省長、法院、監察院三權分立外,按照“四川模式”,省長以下對應設置“八廳”,行使民政權。

八部部長的人選,李自成也在心醞釀!

李自成與郭世俊商討了接近兩個時辰,直到天黑之後,他的心,已經對新的華夏,有了大致的輪廓,唯一不確定的,是皇權。

郭世俊告辭離開後,李自成獨自靠在木椅,將所有的事情思索了一遍,方纔回去晚飯。

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399章 密談(中)第151章 模具第1246章 護國公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726章 晚飯第400章 密談(下)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885章 誘餌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002章 責任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13章 比較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135章 理由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719章 除夕夜襲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836章 挖祖墳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821章 孟家莊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995章 軍魂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135章 理由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181章 蓮花山第400章 密談(下)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570章 答思麻萬戶所第702章 掏心拳第219章 黑衣人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625章 白桿兵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1302章 偷襲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258章 教皇國第373章 榴彈炮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50章 首戰第398章 密談(上)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292章 四嫩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646章 商業集團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86章 流言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24章 舊人新婚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478章 小旗官
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399章 密談(中)第151章 模具第1246章 護國公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726章 晚飯第400章 密談(下)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885章 誘餌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002章 責任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13章 比較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135章 理由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719章 除夕夜襲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836章 挖祖墳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821章 孟家莊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995章 軍魂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135章 理由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181章 蓮花山第400章 密談(下)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570章 答思麻萬戶所第702章 掏心拳第219章 黑衣人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625章 白桿兵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1302章 偷襲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258章 教皇國第373章 榴彈炮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50章 首戰第398章 密談(上)第1143章 多長心眼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292章 四嫩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646章 商業集團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86章 流言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24章 舊人新婚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478章 小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