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

李自成又召見了趙光瑞,讓他去降兵挑選出一個百戶的士兵,先抓緊時間操訓,將來帶回西寧。

不過,李自成覺得靖虜衛這個名字過於俗氣,有矮化蒙古人之嫌,便將靖虜衛更名靖遠縣,由潘府的長子潘章出任知縣。

安頓好靖遠縣,李自成便率領親兵,前往打拉池堡接應李績,秦大年部也是隨行,不過,第三千戶都是步兵,行軍緩慢,李自成甩下他們,只帶着親兵,先行趕去與李績匯合。

李績與戴君恩已經先一日到達,鎮守打拉池堡的千總,接到戴君恩的勸降信,心已有鬆動,看到戴君恩本人,直接降了。

李自成趕到打拉池堡的時候,李績與戴君恩基本已經將堡內處理妥當,四百降兵,或歸於原籍,或加入天命軍,但李績告訴他們,天命軍的選材非常嚴格,萬一不能被天命軍收編,只要跟着天命軍,絕對有一口飯吃。

降兵們一時猶豫不決,李自成擔心降兵歸於原籍,泄露了天命軍的軍情,便格外開恩,允許他們攜帶家眷,定居蘭州,天命軍將給他們分發土地,每丁三十畝。

這些士兵是主動投降,不需要服一年的勞役。

戴君恩將西寧、蘭州,描繪成世外桃源,他們雖然不太相信,但大人說了,總有幾分是對的,現在整個陝西,到處是盜賊,到處是戰爭,只有離戰爭的烽火遠些,他們才能安生。

李自成給湯若望寫了一封書信,讓他將這些降兵和家眷,安置在蘭州黃河二橋以北,也是蘭州府與皋蘭縣之間,距離蘭州城,不過十餘里,又派出一名親兵,領着這些降兵和他們的眷屬,先行趕往蘭州。

李績帶着五個百戶的槍手,與戴君恩一同趕往東南面的幹鹽池堡,幹鹽池堡只有兩個百戶的士兵,有一名操守官,主要管轄幾座烽火臺。

李自成則帶着其餘的五個百戶,加自己的的親兵,繼續向東進發,做出威脅西安所的姿態。

不過一日時間,後面秦大年部也是趕過來了,與李自成所率的士兵合在一起,光戰兵將近兩千。

西安所是獨立的守禦千戶所,並不隸屬於靖虜衛,所以戴君恩亦是無法直接管轄,他領兵西進的時候,只是路過而已。

守禦千戶得到訊息,頓時吃了一驚,他原本不會將盜賊放在眼裡,但戴君恩的兩萬大軍正在西面平匪,而盜賊卻是逆勢東侵,難道戴大人失利了?

爲了得到準確的訊息,西安所向李自成派出信使,詢問李自成是何處的兵馬,到此何干,爲何穿着與明軍不一樣的鎧甲。

李自成並沒有派出信使回訪,只是傲慢地告訴西安所的信使,戴君恩已經歸順了天命軍,三日之內,西安所若是不降,一旦被天命軍攻破,堡內雞犬不留!

看着發呆的信使,李自成真想拍拍他肉嘟嘟的臉蛋,想了一想,還是送給他一份“福利”:連戴君恩的兩萬人馬都降了,西安所根本抵擋不住天命軍的炮火,趕緊向洪承疇求援!

信使走了之後,秦大年立即求見,詢問下一步的的行動。

李自成笑道:“三日之內,明軍必定不敢出堡進攻,大年放心在山避暑,不過,讓遊騎加強警戒,不可懈怠!”

秦大年卻是有自己的想法,“大都督,西安所內,不過數百士兵,趁着洪承疇遠在固原,一鼓作氣拿下了……”

李自成點點頭,道:“大年說得是,西安所不像平灘堡建在山巔,拿下並不難,但拿下西安所,東面還是大明的地界,這樣的戰鬥,何日纔是頭呀?”

“大都督……”秦大年不解,大都督不是心懷天下嗎?今日怎的如此……

“大年,我明白你的心意,”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時機未到,不可強求,目下天命軍的實力不夠,別的不說,陝西的那些災民,我那什麼養活他們?”

“大都督,屬下……”秦大年拱拱手,遂不再說話。

“大年,在雙方都沒有實力吞下對方的時候,必須找到一種戰略的平衡,再靜待時日的發展,”李自成道:“如果說靖遠縣、打拉池堡是我們在東北方向的門戶,那西安所是朝廷在西北方向的門戶,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打破這種平衡,給洪承疇留下一些臉面,大家纔好平安相處!”

秦大年沉思良久,終於點點頭,也不知他有沒有聽懂。

李自成又道:“我這次威脅西安所,只是做出一種姿態,免得洪承疇將來打靖遠縣的主意!”

“……”

“大年放心,時間在我們這一邊,隨着時間的推移,天命軍越發強大,而大明,已是日薄西山了,隨時可能完全消失在黑暗,”李自成看着秦大年的雙目,道:“大年也要明白,垂死之前的掙扎,纔是最可怕的!”

“屬下知曉了!”秦大年抱拳行禮,“屬下鎮守這東北部邊境,一定便宜行事!”

“這對了,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真要全面反攻,那是風捲殘雲……”李自成預備要留下秦大年駐守,所以給他講了很多,包括與明軍的關係,每個軍堡承擔什麼樣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現的異狀。

他甚至指出,幹鹽池堡可以丟失,打拉池堡也可以丟失,但靖遠縣城不可丟失,靖遠縣不但是蘭州的東大門,還護衛着黃河以北的會州,一旦丟失了靖遠縣,會州會失去與蘭州的聯繫,成爲一塊飛地。

“大都督放心,屬下絕不會丟掉任何一塊土地!”秦大年已經在心暗暗發誓,即便腦袋丟了,土地也不可丟掉,天命軍還沒有丟失城池的千戶主官。

“大年忠貞,我心甚慰,不過,凡事不可強求,”李自成正色道:“如果明軍集優勢兵力偷襲,而我們的援軍不能及時趕到,暫時收拾防線也不是丟人的事,譬如打架,拳頭縮回去,不是爲了逃跑,而是爲了下次出擊的時候,更加有力!”

“大都督……”秦大年沉思片刻,方道:“屬下懂了,屬下一定謹記大都督的教誨!”

感覺秦大年在自己面前,謙遜的像是小學生,他這一把年齡的,不過,李自成做爲天命軍的大都督,時日已久,早已習慣了位者的感覺,在別人的眼,自有一種與衆不同的氣度。

………………………………………………………………………………

李自成斜靠在一顆歪脖子老樹,正在思索如何與洪承疇達成一種新的平衡,以保障靖遠縣的穩定,一名親兵“咚咚咚”地跑過來,何小米忙遠遠迎過去,狠狠瞪了他一眼,“大都督正在思索,你不能輕點?”

“是……”那親兵掏出一封信箋,壓低聲音道:“那邊來人了,說是要歸降……”

“歸降?”何小米麪露喜色,雖然他不清楚“那邊”指的是誰,但有人歸降,總是好事情,他一把搶過信箋,“知道了,你先等着,看看大都督有沒有回!”

“是,是……”

何小米雙手捧着信箋,回到李自成的身邊。

李自成已經發現了動靜,見何小米捧着信箋,遂道:“小米,什麼事?”

“大都督,那邊來人了,說是要歸降!”何小米雙手遞信箋。

“這才一日的時間,他們要歸降了?”李自成的第一感覺,西安所是要詐降,他撕開封紙,展開信件,一目數行,卻是皺起眉頭。

何小米心內一沉,難道明軍是打着歸降的幌子,故意要激怒大都督?但大多沒有說話,他也不敢去問,只是把眼盯着隨風而動的信件。

李自成似乎看出了何小米的好,“小米,你說,西安所內的明軍,是真心投降嗎?”

“這個……”何小米也說不好,“大都督,信件是如何說的?”

“信件說得跟真的似的,”李自成笑道:“走,小米,我們回去,先商討一下對策,李績和忠甫去了幹鹽池堡,你着人將大年、虹州過來。”

三人在大帳坐定,何小米奉茶水後,便默默地立在李自成的身後。

李自成先是展示了西安所着人送來的那封歸降書,頓了一頓,道:“大年、虹州,你們怎麼看?”趙光瑞雖然年輕,但李自成對他極爲看重,完全是當做希望之星培養的,所以目光在他的臉停留了片刻。

秦大年瞥見了這個眼神,立即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遂低下頭沉思起來,將機會留給趙光瑞,他是從明軍剛剛歸降過來的,對明軍的心思一定更爲了解。

趙光瑞卻是皺着眉,他實在沒想到,西安所這麼快送來了投降的書,天命軍給了三日的時間,無論如何,他們應該撐下三日。

不過,大都督的目光,那是點將了,趙光瑞打理好心思,道:“大都督,依屬下看,西安所的歸降,應該是真的!”

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258章 話語權第1206章 草原坊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106章 看熱鬧第160章 心思第1248章 東北亞第159章 苦水灣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1304章 百姓破城第122章 西寧府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569章 官二代第1111章 血統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832章 贖身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67章 夜談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278章 新思路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1154章 最後一眼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691章 攀枝花第709章 商洛山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118章 三順王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21章 失手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244章 主人客人第609章 心思第677章 要挾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51章 模具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699章 入漢籍第1258章 教皇國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460章 爲了誰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68章 合練第249章 溫柔鄉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275章 交通網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799章 潰敗第588章 勖勤宮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1374章 大潰敗
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258章 話語權第1206章 草原坊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106章 看熱鬧第160章 心思第1248章 東北亞第159章 苦水灣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1304章 百姓破城第122章 西寧府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569章 官二代第1111章 血統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832章 贖身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67章 夜談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192章 關寧騎兵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278章 新思路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1154章 最後一眼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691章 攀枝花第709章 商洛山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118章 三順王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21章 失手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244章 主人客人第609章 心思第677章 要挾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151章 模具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699章 入漢籍第1258章 教皇國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460章 爲了誰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68章 合練第249章 溫柔鄉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275章 交通網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799章 潰敗第588章 勖勤宮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1374章 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