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

宣大總督王繼謨,統率邊軍,一直駐紮於靠近邊牆的陽和衛,居策應西面的大同、東面的宣府。

大同淪陷的訊息,很快便傳至陽和,王繼謨眼看着人心浮動,暗流洶涌,心暗驚,爲了穩定人心,避免被屬下出賣,他召集城內武,在關帝廟盟誓。

可是,任憑王繼謨說得天花亂墜、慷慨激昂,周圍卻是鮮有人應和,便是勉強應和,也是點個頭、打個哈哈,傻子都能看出,與王繼謨同進同退、誓死守城的武,一個都沒有。

王繼謨十分失望,除了暗罵娘,他實在無計可施,原先準備的“歃血”環節,最後竟然忘記了。

看今日的情形,陽和早晚必破,甚至不用天命軍攻城,自己人可能打開城門放天命軍入城……

王繼謨回到官衙,將城內見風使舵的軟骨頭們挨個罵了遍,但被罵的人太多,他雖是宣大總督,城內級別最高的官員,卻也不敢造次,現在的陽和,完全是一個火藥桶,稍有不慎,有可能被點燃。

一旦城內的火藥桶被點燃,最先死的必是他這個總督!

王繼謨眼見大事不好,遂點起親兵,偷偷將庫銀裝了車,陽和是保不住了,他唯一能做的,是保護好存儲在陽和的庫銀。

百餘親兵,護送着十餘兩大車,也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向東城門駛去。

因爲天黑,東城門早已關閉,王繼謨親自前,叫開城門,但十餘兩大車出城的時候,卻被守城的士兵攔截,他們要求檢查車裝載的物件。

王繼謨的親兵大怒,“轄了你的狗眼,總督大人的車輛,你也敢檢查?”

守城的士兵卻不買賬,一時議論紛紛。

“這都什麼時候了,天命軍眼看着便要來到陽和,還談什麼總督?總督大人爲何不去對付天命軍?”

“既然要出城,爲何不是白日?夜晚偷偷摸摸,誰知道大車裡裝載着什麼?小人職責所在,如果城內失了貴重器物,小人等可是吃罪不起!”

“兄弟可要睜大雙目,這年頭,可別被人賣了,還替人數着錢……”

……

王繼謨何曾受過這樣的冷言冷語?何況說話的不過是低賤的守城兵!但他心有鬼,又不敢發作,僵持片刻,還是親兵活泛,向守城的士兵交了五十兩一錠的元寶,算是留下買路錢。

銀車出了城門,迅速了官道,向東面的京師方向駛去。

王繼謨唯恐守城的士兵泄了機密,被城內的士兵追趕,不斷催促士兵加快速度,親兵們雖然不樂意,但他們心明白,這些大車都是裝載金銀貴重器物,一旦被城內派出的士兵追,後果不敢設想……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在大量的錢財面前,難保有軍士不敢冒險。

親兵們都是低着頭不說話,跟在大車後小跑。

寂靜的道路,頓時傳出雜亂的馬蹄聲,在安靜的夜晚,這種聲音能傳出很遠。

不知道行了多久,估計離陽和已經很遠了,王繼謨方纔放緩腳步,讓拉車的戰馬也是緩一緩。

親兵們起初都是悶頭趕路,此刻速度慢下來,身子放鬆,不知不覺便拉起家常,王繼謨只道士兵夜晚趕路,用說話來提神,倒也沒十分在意。

但士兵們說話的聲音,卻是越來越小,後來都是竊竊私語,似乎瞞着王繼謨似的……

車隊行了大半夜,已經過了天成衛,但尚未離開大同地界,官道右側是一個茂密的小樹林,淡淡的月光下,顯得影影綽綽。

王繼謨見士兵們忽地放緩馬速,不覺吃了一驚,此處樹廕庇月,乃是強人最喜歡出沒的地方,大車銀錠、財物甚多,萬一遇強人,可是前途未卜。

雖有百餘親兵護衛,但王繼謨卻不敢掉以輕心,萬一有強人,誰知道樹林掩藏着多少人手?

這些年都是多事之秋,強人劫了庫銀,只要去投靠任何一股流寇,朝廷都是束手無策!

離開陽和,屬地算是丟了,他唯一的希望,便是保住庫銀,庫銀也是他個人虔誠的希望。

王繼謨騎在馬,目光卻是緊緊盯住前方的黑黝黝的樹林,唯恐從樹林竄出身影,車隊有百餘人,普通的強人盜賊根本不敢出頭,若是有那強人出沒,定然不是普通的人物。

他最擔心的,還是林藏有流寇,連朝廷的大軍都擋不住,這百十親兵有個屁用?

王繼謨不敢說話,卻是催動戰馬,來到隊伍的前方,幸好沒有什麼意外,他低聲道:“爲何磨磨蹭蹭?你們發現什麼了?”雖然和親兵說着話,目光卻是沿着林邊掃視。

親兵們支支吾吾,說不出所以然,王繼謨正疑惑間,夢聽到身後傳來嘈雜之聲,似乎是士兵們在叫喊,不少聲音還是熟悉的,只是叫不出這些人的名字。

王繼謨大驚,難道強人在身後?他回頭一看,不覺暗暗吃驚,除了人影,還有馬匹的影子——不少親兵騎了拉車的戰馬,然後各奔東西……

這是做什麼,難道發現了強人,他們這是要丟下自己逃走嗎?

王繼謨調轉馬頭,來到大車邊,大喝一聲:“你們這是做什麼?還不回來!”

了戰馬的士兵發一聲喊,馬匹四散奔跑,很快便消失在夜色。

王繼謨驚出冷汗,只感覺手腳發涼,這些雜種,強人未見一個難道自己亂了?正咒罵見,忽見一名士兵從大車鑽出來,口叫道:“媽的,都被他們弄光了,老子只撿到這一錠……”

什麼一錠……啊……

王繼謨頓時明白了,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難道你們劫走了庫銀?你們是強人、流寇、草賊……

他翻身下馬,鑽進一輛大車,用手一摸,大車裡空蕩蕩的。

果然被這些雜種劫了庫銀!

王繼謨換了一輛大車,還是空蕩蕩的……他不禁一屁股坐到地,只感覺涼風從頭頂一直貫入腳心。

正恍惚見,忽聽得一陣“噠噠”的馬蹄聲,轉頭一看,他的坐騎也被親兵弄走了。

王繼謨大聲呼喊,但親兵毫不理睬,在月色揚長而去,不一會兒,便離開了他的視線。

夜色沉靜,只有微風從耳邊吹過,鑽進溼透的內衣,頓時冷得刺骨。

王繼謨顧不寒冷,他只是知道,放棄陽和衛,如今又失了庫銀,哪一條都是死罪!這樣一想,悲從心生,一屁股跌坐在地,對着一堆空曠的大車,絕望地哭出聲來。

不知道過了過久,天色漸漸亮了,恰好一個耕地的老農過來,看到王繼謨在哭,遂前詢問,王繼謨原本是看不起這樣老農的,但他看得的人,無論是陽和城的下屬,還是最爲信任的親兵,此時全部拋棄了他!

人在傷心的時候,總是需要向人傾訴的,現在能聽王繼謨傾訴,只有這個不知名的老農了!

老農聽了王繼謨的哭訴,卻是哈哈大笑,“你堂堂宣大總督,竟然只會哭訴?天成衛在此不遠,何不向天成衛借馬,然後去陽和坐鎮?”

王繼謨起初要罵那譏笑他的老農,但又覺得老農說的有理,便向老農行了禮,一步步捱到天成衛。

好說歹說,從天成衛得到一匹戰馬,回到陽和的時候,兵備道於重華已經向天命軍獻了城,據百姓傳言,當時城內“郊迎十里,兵民牛酒塞道”!

王繼謨進退無路,便向朝廷疏請罪,同時彈劾兵備道於重華,“……臣煢煢孤身,止有歸命於皇而已!”

大同、陽和相繼失陷,訊息傳到京師,朱由檢頓時驚得六神無主,在乾清宮東暖閣呆坐了半夜,這次張嫣勸說也是無用。

但次日的朝會,竟然十分順利,君臣十分難得地達成了一致意見。

朱由檢首先給王繼謨傳諭:“失土、失銀,均爲死罪,姑着戴罪收拾兵將,立解大同、陽和之圍”!

隨後朱由檢傳出詔書,要求各地的軍隊入京勤王,這次發出的勤王緊急詔書,一共有五封。

第一份詔書是給密雲總兵唐通的,朱由檢敕奉唐通爲定西伯、居庸總兵,並命令唐通迅速西進,扼守居庸關隘,阻止天命軍從北面靠近京畿;

第二份詔書發往遼東,朱由檢在詔書,敕奉吳三桂爲平西伯,命吳三桂放棄寧遠,火速入京勤王;

第三份詔書是給山東總兵劉澤清的,朱由檢敕奉劉澤清爲世襲都指揮使,並即日入京勤王;

第四份詔書,發往都鳳陽,朱由檢敕奉總兵黃得功爲靖南伯,命他立即起都之兵,入京勤王,不得推諉;

最後一封詔書,是給江南的平賊將軍左良玉的,朱由檢知道左良玉兵多將廣,架子特別大,連兵部尚書都很難調動他,所以給左良玉的條件也是最高。

在詔書,朱由檢敕奉左良玉爲寧南伯,由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繼任平賊將軍,並且向左良玉許諾,如果解了京師之圍,讓他們父子時代駐守南昌。

時代駐守南昌,這幾乎肩雲南沐王府的黔國公了!

是這樣優厚的條件,朱由檢還是不太放心,又傳出聖旨,命令戶科給事左懋第順路經過時,督促左良玉出兵勤王。

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36章 分水嶺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689章 後套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77章 脣槍舌劍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99章 水果樓第159章 苦水灣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1358章 通航稅第280章 龍駒島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090章 蘇迪雅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1316章 拉郎配第376章 練練膽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 1321章 南原省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840章 鬼城第737章 武侯祠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284章 龍骨木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374章 教皇第69章 立威治軍第644章 拜年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63章 三角古城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691章 攀枝花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334章 白夫人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98章 心智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1002章 責任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334章 白夫人第24章 舊人新婚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1200章 和談中斷第27章 下山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86章 流言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327章 東征隴右(三十三)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65章 後爲今用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
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36章 分水嶺第1295章 等待什麼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689章 後套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77章 脣槍舌劍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99章 水果樓第159章 苦水灣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1358章 通航稅第280章 龍駒島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090章 蘇迪雅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1316章 拉郎配第376章 練練膽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 1321章 南原省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1339章 虛張聲勢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840章 鬼城第737章 武侯祠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284章 龍骨木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374章 教皇第69章 立威治軍第644章 拜年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63章 三角古城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691章 攀枝花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334章 白夫人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98章 心智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1002章 責任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334章 白夫人第24章 舊人新婚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1200章 和談中斷第27章 下山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186章 流言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327章 東征隴右(三十三)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85章 意見一致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65章 後爲今用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