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

bookmark

李自成在竇美儀的服飾下,剛剛用過早膳,盧陽跑過來了,“稟皇,嘉定伯周奎求見!”

李自成有些怪,今日爲何是盧陽稟告,“怎麼是你,小米呢?”

“回皇,今日是臣當值!”盧陽躬着身道:“將軍帶着不當值的兄弟,去宮外整訓去了。 ”

李自成點點頭,方道:“朕不是讓他們明日覲見嗎,周奎今日來做什麼?”

“周奎說,他今日不是覲見,而是有事向皇稟報,”盧陽小心道:“臣不知何事,不過,周奎的身邊,跟着兩個眉清目秀的少年。”

李自成思索片刻,決定召見周奎,他剛剛入京,對城內基本是兩眼一抹黑,必須充分利用前朝的官員。

他雖然有些看不這些歸降的武,但華夏畢竟十分龐大,需要大量的官員治理,沒有這些人,一時哪有人手?

天命軍接觸的人,多半是最下層的百姓,連大字都不識,如何讓他們治國?

李自成點點頭,道:“讓周奎進來吧,朕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什麼要事。”

盧陽去了宮門處,將周奎帶入乾清宮的東暖閣,李自成在御書房另外一側的客廳召見了他。

“小人周奎,叩見皇!”

怎麼快調轉船頭了?李自成有一種感覺,明日召見前明的官員,絕大部分願意爲華夏效力,不知道官員們的節氣哪兒去了,難道都隨着朱由檢跑到爪窪國了?

周奎的屁股撅得老高,額頭貼着地面的金磚,整個後背像一個斜坡,後高前低。

李自成冷凜地一笑,道:“免禮平身!”

“謝皇!”周奎起身,立在李自成的面前。

李自成淡然一笑,道:“嘉定伯今日求見,爲的何事?”

“皇,”周奎看着李自成,遲疑了片刻,終於還是道:“皇,前朝皇子……”

“前朝皇子?”李自成顧不周奎這麼快稱呼大明爲前朝,心劇烈起伏着,雖然攻破京師,入住了皇宮,但朱由檢和皇子們都失蹤了,總是禍患,忙到:“難道嘉定伯知道皇子的下落?”

“不瞞皇,前朝皇子……”周奎拱拱手,終是道:“前朝皇子,小人帶來了……”

“帶來了?”李自成一愣,他實在沒想到,周奎這麼快將皇子帶來了,得來全不費功夫!

周奎小心地道:“皇,前朝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都在小人手,現在在宮門外,皇要不要見見?”

“既然太子和定王都在嘉定伯的手,倒不急着見,”李自成的內心恢復了平靜,道:“有人認識他們嗎?”

周奎心明白,李自成是懷疑太子和定王的身份,忙道:“回皇,宮有不少太監宮女認識他們。”

李自成點點頭,道:“他們爲何落在你的手?因爲你是他們的外公?”

周奎的臉色十分尷尬,咳嗽一聲,道:“是崇禎帝着人將他們送到小人府……既然前朝

已經不存在了……小人是希望天下安寧……”

“天下是需要安寧,嘉定伯放心,朕不會太爲難他們,只要他們別做傻事,”李自成淡淡笑道 :“嘉定伯,朱由檢有幾個兒子?”

“回皇,崇禎帝……朱由檢有三個兒子,除了太子和定王,還有一個永王朱慈照……”

李自成估計,按照朱由檢的性子,永王也在他外公的手,京師將破之時,皇子最安全的地方,是他們外公的府邸,“這個永王的生母是誰?”

“回皇,永王的生母是田貴妃,田貴妃的父親是左都督田弘遇!”

“朕明白了!”李自成招過盧陽,耳語幾句,盧陽答應一聲,快步出了會客廳,不一會兒,又回來了。

“嘉定伯請坐!”李自成向對面伸手一直,又讓盧陽奉了茶水,“太子和定王找到了,永王也會找到,朕心去了一樁愁慮,不過,朕還想知道朱由檢在哪!”

周奎勉強落了半個屁股,小心地道:“這個,小人實在不知……”

李自成盯着周奎的雙目,確信他沒有說謊,嘆口氣道:“沒關係,總會找到,京師這麼大,他甚至都沒有離開皇城,”頓了一頓,看着周奎的雙目,道:“朕向嘉定伯打聽兩個人。”

“只要小人知道,小人定知無不言!”

“嘉定伯果然是識時務的俊傑,”李自成笑道:“朕想打聽的人,第一個是陳名夏,不知道嘉定伯可知道此人?”

“陳名夏?”周奎略一思索,道:“此人是去年的探花,當時授予翰林院編修,現在……現在似乎是兵科給事……”

李自成沒想到,陳名夏是去年的探花,周奎知道他也不爲,便道:“此人既然是探花,自然有些學識,不知道是什麼性子?”

“陳名夏入朝不久,又是言官,沒什麼實權,是否有貪墨之心,小人倒是不知道,”周奎道:“此人一向與朝臣交往不多,具體的性子,小人知道不多。”

李自成點點頭,一個沒有實權的人,是沒有多少機會貪墨的,具體是什麼樣的人,先見過再說,只要不是朽木,自己一定要將雕成浮雕!捧起茶水杯,品了香茗,道:“還有一人,吳三桂,嘉定伯應該知道吧?”

“遼東總兵吳三桂?”周奎的臉立即顯示出不屑之色,“此人統兵,倒是有些名聲,不過……”

“不過什麼?”

“聽說此人是個大色鬼,”周奎看了李自成一眼,見李自成神色平靜,隧道:“吳三桂當初在田府,是那個田弘遇的府,遇陳圓圓,爲了得到陳圓圓,他不惜厚禮,而且……”

原來真有吳三桂與陳圓圓的狗血劇!李自成並不關心陳圓圓的事,一個歌姬而已,他關心的是周奎的弦外之音,隧道:“而且什麼?嘉定伯不要有什麼顧慮!”

“吳三桂曾經說過,只要田弘遇將陳圓圓賞給他,將來要是國事艱難,他先救田府,再救聖……”

“此事確實?”李自成皺了眉頭,目光

緊盯着周奎的雙目,想要看看他是否在詆譭田弘遇,同爲國丈,如果是冤家,詆譭對手的事,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周奎的目光沒有躲閃,除了有一些緊張,實在不像是撒謊。

除非周奎太過深沉,將自己隱藏得太深,沒關係,現在只是初步判斷,此時將來可以查證。

昨日入城,當時傳出三份聖旨,其兩份都與吳三桂有關,可見對遼東前線手握重兵的吳三桂,是十分在意的,吳三桂的行動,不僅關係到華夏新朝的穩定,還關係到關外的韃子,如果漢人內鬥,讓滿清韃子撿了便宜,他真該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原本是要用吳三桂的。

後世的歷史,吳三桂降清,或許與當時大順統治集團的處置不當有關,如果不是深陷絕境,有幾人願意投靠尚未開花的韃子?

但吳三桂爲了陳圓圓,盡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語,當時的大明,雖然陷入內外困局,但朝廷尚在,朱由檢依然掌控着朝廷。

吳三桂顯然有擁兵自重的嫌疑,必須重新審視吳三桂!

“小人絕對不敢欺瞞皇……此事田弘遇知道,一問便知……”

李自成點點頭,周奎聽到的,還是道聽途說,田弘遇纔是當事人,看來,自己絕不能在宮享福,必要的時候,還要出去走走,看着周奎,含笑道:“嘉定伯爲華夏立下大功,明日不用覲見了,朕心有數,將來再敘用!”

“小人謝過皇!”周奎叩頭謝過恩,方纔告辭離開。

李自成立即讓盧陽去傳召田弘遇,如果田弘遇識相,最好將永王朱慈照帶來!

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暫時被安置在慈慶宮,不能隨便出入,沒有自由,但也不能爲難他們,有太監宮女們服侍着。

李自成立即召見了太監總管曹化淳,讓他將所有的太監集起來,向他們打聽永王朱慈照的訊息,如果有人提供任何訊息,將賞銀一百兩。

根據周奎的陳述,朱由檢是讓太監將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送至他的府,那永王朱慈照也是太監送過去的吧?

不知道朱由檢是否按常理出牌,否則,尋找永王朱慈照的事,可要費些周章了。

李自成起身,在客廳裡踱了幾步,心一會想到朱慈照,一會又想到朱由檢,朱慈照肯定活着,最大的可能,是被他的外公田弘遇藏起來了,而朱由檢的下落,至今仍然是迷,不知道是死了還是跑了。

對於前朝的末代帝王,一定要找到下落,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如果朱由檢逃出京師,將來輾轉去了南京,那麻煩了,南京有大明的另外一套行政機構,直接能使用,完全可能建立南方小朝廷,與華夏分庭抗禮。

他並不擔心南方小朝廷有什麼做爲,但徹底消滅這個小朝廷,總是需要時間,還要消耗人力物力,華夏國雖然在京師立都,但還有一個很重要也很強大的敵人——滿清!

不知道過了過久,盧陽終於回來了,“皇,田弘遇到了!”

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256章 緬甸省第665章 總設計師第135章 理由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262章 永明城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86章 偷襲西寧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35章 落水第74章 賜死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52章 受罰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792章 恐懼感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588章 勖勤宮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203章 從千戶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51章 模具第149章 吞鉤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657章 改姓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424章 毀約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371章 錫蘭島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1328章 各有所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284章 龍骨木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718章 鼎龍寨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76章 請功文書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
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256章 緬甸省第665章 總設計師第135章 理由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262章 永明城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86章 偷襲西寧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35章 落水第74章 賜死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670章 四路大軍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52章 受罰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792章 恐懼感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588章 勖勤宮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203章 從千戶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51章 模具第149章 吞鉤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657章 改姓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452章 教堂密會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424章 毀約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371章 錫蘭島第848章 哀鴻之聲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1328章 各有所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284章 龍骨木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718章 鼎龍寨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146章 能種莊稼,真好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681章 相互推諉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76章 請功文書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