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

“媽的,李總兵問你話呢,你他孃的裝什麼死?”

見到伏趴於地的高迎祥只是垂首不吭聲,一旁的鐵龍營營長安和尚,狠狠地一腳踢在高迎祥臉上。

“噗!”

高迎祥被這一腳踢得仰天翻倒,嘴中一口鮮血噴出,夾雜着幾顆斷裂的牙齒。

“你,你是。。。。。。”

“山東赤鳳總兵李嘯。”

李嘯直接簡略地回答了高迎祥的發問。

“哦,原來,原來你就那個打敗了韃子與黃虎(張獻忠)的李嘯,我敗於你手,卻是,卻是亦不算太屈。”高迎祥喘着氣,臉上涌出苦澀的笑容。

高迎祥猛地擡起頭,直直地看着李嘯,艱難地說道:“李嘯,求求你,殺了我吧,給我一個痛快!”

望着這個明末歷史上叱詫風雲,不可一世的流寇領袖,現在已是大腿斷裂,腹部射穿,一臉血污的悲慘模樣。這個已是奄奄一息的人,在自已面前,這般可憐地一心求死,以便從痛苦中解脫,卻讓李嘯心頭,感慨萬千。

歷史上,高迎祥本來要在半年後,被陝西巡撫孫傳庭活捉,後被押到北京凌遲處死。現在,這個身受重傷的人,能這般陣前死去,卻比他在歷史上的宿命要好太多。

“高迎祥,如果你願投降的話,本兵卻可令人救你。”李嘯猶豫了一下,還是對高迎祥說出了自已的內心想法。

李嘯認爲,如果能成功招降這位流寇共主的話,對於四處肆虐的流寇,將會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也許會有更多的流寇心生動搖,從而向官軍投降。

“呸!”

高迎祥朝着李嘯的方向,狠狠地吐了一口帶血的唾沫。

“李嘯,你這條朝廷鷹犬,想讓老子投降,卻是做夢!”高迎祥喘着氣,臉上卻滿是恨恨之狀:“想我高迎祥,本是一名鄉村百姓,每天老實過日子。結果村中連年乾旱饑荒,未得朝廷半點米糧賑濟,反而催餉催科,加徵田賦。他孃的,若不朝廷這般殘酷無道,老子怎麼會走上當義軍這條路!”

“李嘯,你他孃的說得好聽,救我,哈哈,救我。”高迎祥臉上涌了一絲慘笑,他梗着脖子大聲說道:“我且問你,當日我等在安塞縣城幾乎餓死之際,朝廷與官府可曾想過救濟我等,可曾減免過我等的稅糧,可曾給我等快要餓死的百姓施捨得半碗米粥!我等成爲義軍,實是朝廷無道,官逼民反!”

高迎祥劇烈地咳嗽了一陣,眼中卻有淚光在閃爍。

“高迎詳,縱然爾等對朝廷,對官府有天大仇怨,你自去反官府與朝廷便是。那中原各地的普通百姓,又與你高迎祥有何仇怨,要被你這般殘酷地擄掠屠殺殆盡,你這般說辭,不過是爲自已的惡行與私慾尋找藉口罷了。”李嘯毫不客氣地冷冷駁斥。

高迎祥縱聲大笑,又喘着氣說道:“李嘯你說得沒錯,自當義軍以來,老子吃香的,喝辣的,殺官員,殺士紳,抄家劫戶,擄掠州縣,還把那些官員富戶的女人塞在胯下,讓爲了活命的她們,象條母狗一樣獻殷勤,這日子,恁地如神仙般快活啊。當然,這些州縣百姓,老子也不知道殺了多少,不殺他們,糧餉何來,況且,殺多了也就麻木了。。。。。。”

高迎祥眼神越來越散淡,他喃喃地低聲說道:“我高迎祥這輩子,什麼都享受過了,還在鳳陽做了幾天皇帝,也算沒白活了,李嘯,廢話休說,來吧,給我一個痛快吧,老子今天去死,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哈哈哈。。。。。。”

李嘯輕嘆一聲,向一旁橫眉怒目的安和尚使了個眼色。

安和尚會意點頭,隨即抽出腰刀,一刀猛砍下去,高迎祥的頭顱立即飛竄而去,猶在噴血的無頭屍身,緩緩地倒了下來。

這時,祖大樂也走了過來,他看了看鮮血淋漓的高迎祥頭顱,一臉驚喜地對李嘯說道:“李嘯,你斬得這巨酋之首,實是大功一件哪。”

在祖大樂欣賞讚嘆的眼神中,李嘯苦笑了一下,他命人收起頭顱,便轉身離開。

高迎祥被砍去頭顱之時,李自成率着四千騎兵,與那5萬流寇步兵,拼命地向西逃竄。

武器,扔了。

輜重,扔了。

盔甲,也脫了扔掉了。

爲了逃脫後面有如惡魔隨形的明軍騎兵,李自成手下軍兵,恨不得把身上的衣物全部脫光,以便能逃得更快些。

“自成,若要順利逃脫,唯有將後面的步兵全部拋棄!”一旁同樣盡力奔逃的大將田見秀,低聲對李自成急急喝道。

李自成心頭一顫,心下卻知,田見秀此建議,在這危急時刻,卻是最爲正確之舉。

慈不掌兵,爲將者,就該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中!全體騎兵加速西撤,直往ln縣城,與劉芳亮部匯合,這些步兵,就隨他們去吧。”李自成咬牙下令。

流寇騎兵加速奔逃,與後面幾乎把腿跑斷的步兵的間距,越拉越大。

明軍騎兵瞅準機會,斜插到流寇步兵面前,徹底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爾等主將已逃,再不投降,格殺勿論!”玄虎重騎哨長鮑昭的大喝,有如雷鳴一般,響在每一個驚惶不已的流寇步兵耳邊。

那些被擋住去路的流寇,見得前路已被明軍騎兵攔斷,自家主將也已逃得不見蹤影,立刻陷入混亂。

很多人又掉頭往後逃去,方跑不遠,卻又驚恐地發現,有五六千名明軍步兵,已復從浮橋中衝了過來,與前面的明軍騎兵,形成了兩面包夾的態勢。

走投無路,又早已丟棄了盔甲武器的5萬流寇步兵,至此終於無奈投降。

在明軍步兵接管俘虜,並開始打掃戰場之際,三千多名李嘯部與祖大樂部所混合而成的騎兵隊伍,立刻打馬南下,直奔嵩縣方向而去。

他們的目標,便是擊潰正包圍z縣的一萬名流寇步兵,也是高迎祥部的最後殘餘隊伍。

此時,嵩縣城下,流寇大將劉宗敏,正坐在一張不知從哪搶來的木椅上,悠閒地剔着牙,以一種觀看獵物被圍的眼神,看着城頭上正沉默駐守的明軍官兵。

劉宗敏此時,已在想着,這z縣一下,又能搶到多少的財寶美女,來滿足自已的內心欲.望了。

他手下的軍兵,亦是個個皆作此想,彼此間不時開着粗俗的玩笑,人人眼中滿是貪婪嚮往的光芒。

而與在蒿縣城門樓上駐守的河南巡撫陳必謙,則是心下滿是焦灼,他不安地想道,若敵軍大舉進攻,光憑縣中的數千老弱兵馬,這嵩縣真的能守住麼?

在聽到高都川河對岸,傳來隆隆的馬蹄聲時,劉宗敏一臉喜色,z縣城樓上的陳必謙,卻是滿臉驚惶。

只不過,當看到遠處奔來的軍馬,打着明軍的旗號時,嵩縣城頭的陳必謙,簡直欣喜若狂,而城下的劉宗敏,則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難道,自家那十萬大軍,竟在不到三個時辰的時間內,就被那夥看似不起眼的明軍,給全部消滅了麼?

這怎麼可能?!

只不過,久歷戰陣的劉宗敏,立刻就清醒反應過來,他從椅子上騰地盧跳起,跨上坐騎,帶着二三十多名親隨騎兵,沿着高都川,迅疾掉頭西逃。

臨機決斷又心硬如鐵的劉宗敏知道,如果自已再晚逃一步,那明軍內外夾擊,自已怕只會成爲俘虜了。

逃命心切的他,連連打馬猛磕馬肚,三十多名騎兵,有如一陣狂風一般,迅速地逃遠。

此時,三千明軍騎兵,正呼嘯着衝過浮橋而來。

見得主將飛逃而去,又見明軍騎兵有如雷霆一般隆隆襲來,環圍着嵩縣佈陣的一萬名流寇步兵,立即陷入混亂。

很多人追隨着早已遠去的劉宗敏一行人的後塵,扔了武器盔甲,拼力向西逃去。

“流賊敗了!全軍速速隨本憲出城殺敵!”

見得敵人一窩蜂般倉皇西逃,河南巡撫陳必謙,有如打了雞血一般興奮,立刻下達了出城追擊的命令。

很快流寇步兵,便陷入了明軍騎兵與守城步兵的前後截殺,他們胡亂抵抗了一陣後,便紛紛跪地投降。

見到面前跪下的那一片望不到頭的流寇步兵,李嘯的衛隊長李浩然,不由得一臉遺憾。

操,這些流寇,真不經打,想來老子才殺了二個流寇騎兵,五六個流寇步兵,這幫慫貨就投降了,實是沒用得緊。

在李嘯與祖大樂二人,率領全體軍兵,押着俘虜與繳獲,向z縣方向進發時,他收到了監撫司副司長管毅的戰場簡略報告。

此戰,李嘯共擊殺流寇2萬五千餘人,俘虜流寇軍兵8萬餘人,繳獲完好盔甲二萬餘件,各類刀劍槍盾之類武器無算。

另外,共繳獲黃金三萬二千兩,銀子二十二萬兩,各類糧食共計十五萬石,綢緞六千多匹。

而李嘯軍傷亡人數,分別是盾兵280人死亡,460人受傷,槍兵570人死亡,780人受傷,橫行隊21人死亡,40人受傷,玄虎重騎8人死亡,10人受傷,飛鷂子6人死亡,9人受傷,其餘部隊均無傷亡。

與李嘯軍所獲得的輝煌戰果相比,這些軍兵的戰損,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而祖大樂部的損失,亦是極小,只不過步兵三百餘人死傷,騎兵五十多人死傷。

至此,此次入侵河南的主力,中路流寇基本全滅,流寇在河南的主要勢力,只剩下南北兩路。

李嘯立刻派人加急前往開封府,稟奏此次大捷。

隨後李嘯率軍到達嵩縣,嵩縣軍民歡騰踊躍,家家戶戶都拿出珍藏的食物與酒肉,前來慰勞軍兵。

李嘯親至謝詞,感謝百姓們的熱情擁護,隨後,爲防軍兵騷擾百姓,他下令,全體軍兵皆在城外駐紮,不得入城。他此舉,又令嵩縣百姓,爲之好生感動。

接着,李嘯與山海關總珍祖大樂、河南巡撫陳必謙三人,入縣衙就坐,討論分配繳獲與俘虜事宜。

盧象升在各軍前往河南各地抗敵之前,便已說過,所有繳獲,可由參戰軍兵自行分配,以慰軍心。故李嘯等人現在討論此事,卻是個個感覺理所當然。

令李嘯沒想到的是,祖大樂與陳必謙二人,皆一口咬定,不要俘虜,讓李嘯全部帶走。

李嘯驚愕之餘,卻也立刻想明白了,遼東軍兵與河南當地,軍餉糧草皆是不足,如何養得起這8萬餘人的俘虜,況且萬一俘虜將來叛變反覆,豈不是純粹給自已找麻煩。

見二人堅決不要,李嘯無奈,只得把這8萬餘人的流寇,照單全收。

接下來,討論繳獲分配方案,李嘯爲人大方,本欲平均分配財物輜重,結果祖大樂與陳必謙二人皆有如受寵若驚,連連說道,此次作戰,李嘯軍乃是主力,立下了汗馬功勞,若這般分成,他二卻是受之有愧。

尤其是河南巡撫陳必謙,他自已也知道,他手下的這些老弱軍兵,此戰基本沒有出力,純粹是跟着李嘯打個順風仗而已,卻實在不好意思來與李嘯爭功。

見他二人這麼推脫,李嘯便下令,將這些繳獲的盔甲與武器,全部留給他二人,然後金銀、糧草、綢緞等物,李嘯軍得六成,祖大樂部得三成,陳必謙部得一成。 WWW◆ тт kΛn◆ CΟ

李嘯這個建議,祖大樂與陳必謙皆無異議,故最終順利達成分配協議。

這樣一來,李嘯總共得到了黃金一萬九千兩,銀子13萬兩,糧草9萬石,綢緞三千六百匹。

現在已是家大業大的李嘯,對於這些分配的繳獲,沒有什麼特別心動的感覺,他輕輕一笑,便令監撫司官員收好入庫。

祖大樂與陳必謙二人,得了全部盔甲武器,又有財貨糧草分成,二人皆是一臉大喜之色。

見二人這般歡喜,李嘯心下暗笑,因爲,這樣盔甲武器,對於現在已能大規模自已生產盔甲武器的李嘯軍來說,流寇這些雜七雜八的粗陋裝備,還真不能入李嘯的法眼。

分配完畢,李嘯軍休整一天後,李嘯便下令,着鐵龍營營長安和尚,率領鐵龍營全部的槍盾兵,帶上全體陣亡將士的骨灰和一衆傷兵,押着全體俘虜與分配的繳獲,徑直返回鐵龍城。

畢竟這8萬名俘虜,每天的糧食消耗,皆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若不盡早帶回自已的領地中去,本來就沒有軍餉供應的李嘯軍,將會迅速陷入糧食短缺的困境。

至於這些俘虜,去到鐵龍城後,將來的安排,李嘯已草書一封,交於安和尚帶回。他在信中,已寫明瞭俘虜的分配辦法,令鐵龍城總管吳亮,按此方法管理分配俘虜便是。

而現在李嘯軍中,則是隻剩下了赤鳳營全部兵馬,以及鐵龍營的騎兵與輔兵,總計人數約爲近八千人。

令祖大樂與陳必謙沒想到的是,雄心勃勃的李嘯,下一個計劃便是,率軍南下,支援南部的祖寬、李卑等軍兵,力求包圍消滅老回回與蠍子塊部。

“李嘯,以老夫之見,還是趁敵軍中路潰滅之良機,繼續西進,收復洛寧等縣城爲要。”祖大樂皺眉說道。

“岳父大人,小婿卻以爲,那些殘破城池,奪之無益,若能消滅敵軍有生力量,方是最爲緊要啊。”李嘯反駁道。

“李總兵,若我軍這般擅自行動,可是不妥?是否要先請示盧總督?”一旁的陳必謙,小聲問道。

“不必了,兵貴神速,若等到哨騎來回傳遞消息,則恐戰機已誤。”李嘯目光炯炯地說道:“我軍就休整到今日,從明日始,便即刻南下,前往南陽府!”

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七章 攢典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十五章 反目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四十章 祖寬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二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
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七章 攢典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十五章 反目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四十章 祖寬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八百四十一章 夢破緬甸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二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