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

“各位兄弟莫慌,現在明軍主力已現,不過萬餘人而已。而我軍此陣兵力,是其五倍,伊水河對岸,更有五萬的後備兵力,復何懼哉!”高迎祥大聲喝道。

高迎詳說完,下面立刻傳來了千萬聲怒喝,有如一陣震耳的雷鳴滾過。

“各位兄弟,全軍上攻,只要與明狗子絞殺在一起,他們的震天雷將再無用處!”高迎祥拔出腰刀,大聲喝令。

“斬殺對面明狗首級者,一人賞銀一百兩!若斬殺其將官,賞銀翻倍!”盛怒的高迎祥,咬牙作出了下血本的承諾。

五萬流寇步兵,又齊齊地發出一聲如雷吶喊。便有如漫天的烏雲被狂風吹動,以狂飈突進之勢,迅速地向對面的明軍捲去。

彷彿計算好了一般,在全部的5萬流寇奔跑着攻過來時,九皋山半山腰處,一字排開的100架投石機,吱吱作響地全部從樹叢中推了出來。

“操!狗入的明軍留了後手!”

望着這些現在才推出來的投石機,高迎祥咬牙切齒。

現在全軍已是鋪天蓋地地上攻,不可能再傳令讓他們退回,高迎祥只能希望,自已的流寇隊伍,能儘快與對面的明軍絞殺在一起,從而讓明軍無法投擲震天雷。

“預備!”

“放!”

在流寇奔跑至距對面四百來步時,被壓到極致的投石機絞盤,唰啦一陣輕響,一百枚80斤重碩大烏黑的震天雷,被長長的投杆猛地彈起,呼嘯着投向空中。

“震天雷來了!快快散開!”

望着那一百個呼嘯而來的黑點,在空中變得越來越大之時,位於震天雷下落位置的流寇軍兵,驚恐地大叫。

饒是他們作了防備,只是流寇上攻的人數是如此之多,他們想從密集的人流中逃開,卻是相當困難。

這些左衝右突驚慌逃竄的流寇軍兵,反而把流寇上攻的陣型給攪亂了不少。

七八秒鐘後,一百枚震天雷呼嘯砸落於地,甚至將數十名來不及閃避的流寇軍兵,活活砸成肉餅。

劇烈的爆炸聲,立刻連綿響起,刺目的火光和嗆鼻的硝煙中,噴涌的氣浪,將這枚震天雷附近約二十多米寬範圍的流寇軍兵,炸得四分五裂,血雨紛飛。

至少有近九十枚震天雷成功爆炸,將5000多名流寇軍兵,在瞬間送往地獄。

而更多的流寇軍兵,突然發現,自已彷彿來到了一個無聲的世界。只有被震得流血的雙耳、眼睛、鼻孔,似乎還在提醒自已剛纔的爆炸有多可怕。

在短暫的發懞後,流寇戰陣立刻陷入了混亂。

很多人嚎哭着向後逃去,想逃離這個恐怖的死亡之地。在而後面押陣的殘存的一餘多名騎兵,則立刻對他們瘋狂砍殺。

“不許逃!此時若逃,則前功盡棄矣!”高迎祥急怒攻心,他親自揮刀上陣,向哭泣潰逃的流寇們,揮刀砍殺。

不過,這些流寇軍兵畢竟是高迎祥手下精銳,在經歷的短暫的混亂後,便止住了崩潰之勢,立刻開始重新攻了上來。

在流寇離明軍戰陣還有三百來步時,第二輪震天雷又呼嘯而至。

這一次,吃過大虧的流寇,懂得將陣形向兩頭愈發散開,並提前作出閃避,這一百枚震天雷,約有八十多枚爆炸,卻只造成了2000多名流寇軍兵的死亡。

這些久經戰陣的流寇軍兵,在經歷了小小的混亂後,繼續前衝。

在到了離明軍戰陣只有二百餘步時,投石機最後一次投放震天雷。

這一次,因爲敵軍加快地奔跑推進速度,有多臺投石機因爲測距不準,有三十多枚震天雷投偏,真正在流寇陣中爆炸的,只有不到六十枚,總共只造成了一千多流寇軍兵死傷。

“好樣的!明狗子的投石機,再無法投震天雷了,立即將那些明軍戰陣沖垮!”見到自家軍兵離明軍越來越近,高迎祥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剩下的4萬多名流寇,見得對面列陣的明軍已在眼前,便一邊開始收縮陣型,一邊向一字排開的明軍槍盾戰陣猛跑而來。

在流寇衝到一百來步時,50杆架在大盾上方的魯密銃,綿密打響。

尖嘯而出的40多粒三錢重的鉛彈,將對面二十多名流寇一擊而亡。

在敵軍衝到五十步時,魯密銃又響了一次,又有二十多名流寇死傷倒地。這時,魯密銃手迅速地撤出陣地,只留下槍盾戰陣嚴陣以待。

雙方迅速地絞殺在一起。

一面面有兩排尖刺的大盾,齊齊並立,奮力擋住了流寇大軍的肆意衝擊。而一面面大盾上方,一杆杆4米精鋼長槍,有如潛伏已久的毒龍,從大盾上方迅猛扎出,向猛衝過來的流寇的頭部、頸部、****三處要害狠狠刺去。

而衝過來的流寇軍兵,一邊小心地避開盾牌上的尖刺,和用手中盾牌磕開那挺抖如龍刺來的長槍,一邊侍機揮舞刀劍進行反擊。

殘酷的近身廝殺中,兵器相砍聲,奮力吶喊聲,受傷嘶吼聲,刀劍刺入人體的沉悶噗噗聲,交疊一處,有如一首死亡的歌謠。

敵我雙方不時有人倒下,不過前面的軍兵剛倒下,迅速就有新的軍兵來填補空缺。

李嘯軍那一排大盾下,立刻開始堆起層層疊疊的流寇屍體。

李嘯軍鐵龍營一總副總長,原張獻忠部大將馮雙禮,親自上陣廝殺,武藝高超的他,手執着四米長槍,舞得那槍有如梨花點點,只在瞬間,便有三四名流寇軍兵死於他的槍下。

周圍的軍兵,見得主將這般奮勇,更是人人努力向前,士氣大振。

李嘯看到,現在這近身對戰的短短時間,裝備精良陣戰嚴整,有如一架殺戮機器般的明軍,與對面的的流寇的戰死交換比,接近5比一,也就是說,流寇平均每死5個人,才能換取一個李嘯軍槍兵或盾兵的性命。

這個傷亡比率,在一同觀陣的祖大樂看來,實在是相當可觀了,不過,李嘯卻不滿意。

加上對岸尚未過河的敵軍,流寇有近十萬之衆,就算能以這個交換比戰鬥下去,自已的損失也會相當大,這不是李嘯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很快,從兩側包夾過來的600人橫行哨,與祖大樂部3000名步兵,開始向流寇戰陣兩翼開始進攻。

祖大樂部的3000名步兵,與右側的流寇軍兵廝殺得難解難分。而李嘯軍的橫行哨,這支由李嘯軍最精銳的戰士所組成的重甲步兵戰隊,卻有如一隻躍入羣狼中的機甲猛虎,立刻開始的血腥而高效的殺戮。

橫行哨中,人人手中的虎槍、虎刀、長柄挑刀、厚背軍鐮,上下翻飛,揮砍不停,刀光所向,血肉橫飛,殺得流寇心驚膽裂,一片哀嚎。

伊爾根覺羅.查塔,這名現在橫行哨第五隊的戰士,在迅疾揮舞虎刀,斬下了一個流寇的頭顱之際,他騰地感覺,自已心中潛藏已久的嗜血慾望與勃勃獸性,彷彿在這一瞬間,徹底爆發。

他發出一聲不類人聲的嘶吼,疾步前衝,向周圍一切與自家軍兵服飾不同的人大砍大殺而去,那柄已是鮮血淋漓的虎刀,四下揮砍,左砍右殺,周圍的流寇軍兵頓時接二連三慘叫着死在他的刀下。

“狗入的韃子,幹得不錯!”一旁廝殺不停的橫行哨哨長龐淵,瞥見如此奮勇的查塔,向他遠遠伸來了一個大拇指,以示表揚。

查塔大笑,一把抹去濺了滿臉的鮮血,愈發奮勇地向周圍的流寇軍兵砍殺而去。

在李嘯軍的三面夾擊下,流寇的死傷速度大大加快,從開始的5比1交換比,漸變成了6比1,乃至7比1,8比1!

高迎祥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嘴脣也開始輕微的哆嗦起來。

怎麼辦?

還要這樣與明軍硬拼下去嗎?

高迎祥臉色蒼白,頭腦中一片混亂。

而隨着流寇陣型被不斷擠壓,流寇戰陣從開始的扁扁的長方形,慢慢變成中間愈來愈厚的半圓型。

在流寇陣形變厚後,高迎祥吃驚地看到,對面的明軍中,那些原來操作投石機的輔兵們,開始紛紛從半山腰間跑了下來,來到李嘯軍的一字槍盾戰陣後。

他們二人一組,一人身上掛着滋滋燃燒的火繩,一人則手裡端着一個大箱子,箱子裡,裝着一堆手投震天雷。

手投震天雷,是李嘯原來的12斤重的標準單兵震天雷的改進版。

這種震天雷,總重量減爲10斤,且在鐵殼上多裝了一個木製手柄,以便輔兵們可將其投擲得更遠。

這種震天雷,倒頗有些象現代的手榴彈,只不過,現代手榴彈是使用拉發底火的方式,而李嘯的這些震天雷還只能使用較爲原始的,點燃火繩引線的方式。

現在,因爲敵軍陣型改變,厚度變大,使得輔兵可以向遠處投擲震天雷,轟炸敵兵,卻不必擔心因爲距離太近,而誤傷了自已。

總共600枚震天雷,朝流寇戰陣的遠端,猛投而去。

爆炸聲連綿而起,在流寇戰陣後方,刺目的明黃色火光,在濃密嗆鼻的白煙中隱現,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一批批躲閃不及的流寇軍兵被炸翻。

輔兵們投了數次,流寇瞬間被炸死5000多人,流寇戰陣又是一陣混亂騒動。

不過這些流寇,不愧爲久戰精銳之兵,在經歷的短暫的混亂之後,重新將戰陣拉昇成扁扁的長方形,讓李嘯軍輔兵,失去了繼續投彈的機會。

只不過,戰至此時,腹背受敵且多次混亂的流寇軍兵,也已接近崩潰的邊緣,每個人都在咬牙死頂,以免全面潰敗。

在輔兵們肆意投彈之時,一直潛伏在左側沒有動靜,李嘯部與祖大樂部組成的3000多人的騎兵軍陣,開始在赤鳳營副營長李定國的率領下,朝押陣的一千多名流寇騎兵衝去。

李定國一馬當先,他那銳利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對面的一人,那就是,那些騎兵中,盔甲最爲華麗,戰馬最爲高大的流寇總首領,高迎詳!

高迎祥看到煙塵滾滾而來的明軍騎兵隊伍,頓時慌亂不已。

“撤,快撤!”

高迎祥拔轉馬頭,掉頭朝後面的浮橋處逃去。

“敵將,哪裡逃!”

李定國一聲大喝,一馬當先的他,大喝一聲,取出弓箭,遠遠地一箭射去,正中高迎祥的坐騎馬首。

坐騎一聲悲鳴,前蹄高高掀起,隨後頹然倒下。

混亂中,高迎祥抽腿不及,被壓於馬下,腿骨立刻被壓斷。

痛得大聲嘶吼的他,掙扎着想從受傷的馬匹下抽身出來,卻做不到。

“大王!”幾名騎兵哀叫着跳下馬來,用盡力氣將高迎祥從馬身下抽了出來。

這時,高迎祥痛得幾乎昏厥。

不過,他眼角的餘光,迅速地看到,對岸的5萬多流寇與另外的4千騎兵,正紛紛地掉頭逃走。

“操,危難方見真心,黃孩兒這廝,虧我當日收留你,你他孃的卻恁不仗義,竟率先帶着兵馬先行逃去,真真豬狗不如!”見到對岸滾滾離去的流寇戰陣,高迎祥咬牙大罵李自成。

在他重新被手下軍兵扶起,正顫顫地要坐上一匹新馬之時,又一支凌厲的箭矢射中了他。

這支兇猛的三棱精鋼箭矢,帶着一道呼嘯的寒光,從他腰側射入,鑽過他的肚腹,從他鎧甲的抱肚邊緣,直透出來。

高迎祥大叫一聲,從馬上倒栽下來,一手顫抖着捂着突出箭頭的他,再也沒有力氣站起。

旁邊的幾名親隨騎兵,頓時慌作一團。

在約他七八十步外,額弼綸一臉凝重的神情,一邊縱馬前行,一邊快速收弓入袋。

“操!韃子他孃的箭法真不賴啊。”玄虎重騎哨長鮑昭,狠狠地捶了一拳重新握緊騎槍的額弼綸肩上,一邊大聲喝道:“兄弟們,快隨我衝上去!別讓流賊逃了!”

明軍騎兵發出一聲齊齊的暴喝,愈發猛磕馬肚,加速衝擊而去。

幾乎就在瞬間,衝過來的三千餘名明軍騎兵,與尚未過河的七百多名流寇騎兵殺成一團。

一馬當先的李定國,猿臂輕舒,一把將地上呻吟的高迎祥,一把從地上夾起,隨即橫擱在自已馬上。

被橫擱在馬背上的高迎祥,忽然感覺自已有如一條被抓住的狗,無盡的恥辱感在他心頭涌起。

高迎祥在這一刻,無比地渴望死亡。

只不過,腿骨斷裂,腹部又被射穿的他,連動彈一下都困難,想要尋死,根本做不到。

“爾等主將已擒,何不快降!降者免死!”李定國縱聲大喝。

“快降!”

“快降!”

“快降!”

。。。。。。

一衆明軍騎兵喊聲如雷,被圍的七百多名騎兵心驚膽裂,紛紛跪地投降。

聽到後面的明軍騎兵傳來的歡送聲,前面已到崩潰邊緣,僅僅是在垂死掙扎的流寇步兵,再也堅持不住,亦紛紛棄了刀劍,跪地求饒。

總共猶有近三萬名流寇步兵投降,烏央央地跪了一地,一眼望不到頭。

“萬勝!”

“萬勝!”

“殺流寇,得功名!”

“殺流賊,上天庭!”

。。。。。。

全體李嘯軍齊聲歡呼,有如春雷滾滾,衝擊着寒冷蕭瑟的的曠茫天地。

李嘯下令,由步兵看守俘虜,包括自已衛隊在內的全體騎兵,分三路奔過浮橋,追擊逃跑的流寇餘部。

李嘯要求,哪怕不能趕上逃跑的流寇騎兵,也要儘可能地將流寇步兵追殺或俘虜。

三千餘名明軍騎兵,得到命令後,立刻有如風馳電掣般衝過浮橋而去。李嘯的衛隊,也在李浩然的率領下,如箭一般衝過河去。

奄奄一息的流寇首領高迎祥,被李定國挾於臂下,拖到李嘯面前。

此時,已有被俘人員告訴過李嘯,這名被李嘯拖過來的將領,便是流寇的共主,也是這次入侵河南的二十餘萬流寇的總首領,高迎祥。

“高迎祥,你現在已被我軍所擒,還有何話可說?”李嘯一臉嚴肅,冷冷地說道。

(多謝白色宇宙風17,曦翱鼲見二位兄弟月票,多謝支持)

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十一章 酒樓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六十章 劫持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九章 祖府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
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十一章 酒樓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六十章 劫持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疑慮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九章 祖府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