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

原本驚駭非常,正欲拔馬逃命的范文程,見到城頭上,豪格已然制止了鰲拜的無禮舉動,才重新拔轉馬頭,再度停馬在護城河畔,然後向城頭大聲喊叫。

“肅親王,恕在下直言,你真以爲,你僅靠這三旗兵馬,據守着盛京都城,真能守得下去麼?”

范文程一臉懇色,話語中滿是同情:“肅親王,有道是識時務者爲俊傑,難道肅親王你真的不知道,自已與攝政王相比,實力差距有多大麼?肅親王你僅有滿州三旗爲你效力,而現在投靠攝政王的的各股勢力,有另外的滿州五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以除了盛京城外的全國和地的支持。這兩相對比,肅親王你與攝政王的差距,豈只一星半點,說是天懸地差亦不爲過呀。若到將來大軍壓境之際,實力相差這般懸殊,範某隻是在擔心,肅親王縱然拼盡全力,亦是難以抵抗攝政這雷霆一擊啊。”

“你這個狗入的漢人尼堪,放你孃的屁!”聽范文程說到這裡,豪格猶未說話,旁邊的鰲拜已是怒氣衝衝地大喊起來:“你他孃的說得我們恁的不堪,是不是要儘早舉手投降,乖乖讓你們這般弒君犯上的反賊排隊殺掉,纔算是稱了你們的心願啊?告訴你,老子還就與那弒君兒亂的多爾袞對抗到底了,他若有膽,儘管帶兵來攻城便是,老子若是怕了他,就是小老婆養的!老子再告訴你,你莫以爲,我們真的是孤立無援坐以待斃,我們肅親王早與平遼王李嘯結爲盟友,彼此互助相援,你們想以舉國之兵攻打我盛京城,俺卻怕,那李嘯的唐軍,會趁爾等出兵之際,立刻揮兵襲爾之後,專門來爆你們的菊花呢。”

鰲拜的如雷喊話說到這裡,旁邊守城的軍士縱是忍俊不禁,大聲鬨笑,豪格聽得他這番粗鄙卻有趣的話語,亦是心中極其想笑,卻還在表面上強自抑住。

范文程聽了鰲拜這番粗魯而充滿了攻擊性的話語後,卻並沒有特別生氣,而是極有涵養的一笑,便捋着鬍鬚說道:“護軍統領,你這話以範某聽來,卻是差矣。你以爲,現在肅親王與唐軍結盟,便足以抗衡攝政王的大軍了麼?非也!範某竊以爲,肅親王與唐軍結盟,看似一步好棋,但不過是遠水不解近渴罷了。”

聽了范文程這樣一說,豪格頓是眉頭一擰,而旁邊的鰲拜又是大聲吼道:“你這個狗入的尼堪,說什麼近水不解近渴,俺倒要好好聽聽你是如何放屁的。”

范文程搖頭一笑,回道:“護軍統領說話如何恁的難聽,好吧,下面範某就來爲肅親王與護軍統領好生分析一番,請二位靜聽。”

“有屁快放!”

“肅親王,據在下派在明國中的細作回報,現在唐軍在明朝國內,且與我大清距離較近的地方,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其山東本部兵馬,另一處唐軍,則是位於宣府鎮北路的金湯城,那麼,唐軍若要發兵攻打我大清,只能是從這兩處派遣兵馬。那麼,唐軍會如何開始進攻呢,以在下看來,無外乎是用以下手段進攻我大清而已。”

范文程頓了下,目光中閃過一道銳光,他的聲音也大了許多:“肅親王,唐軍向我大清進攻的路線,定是兵分兩路,同時從山東本部,以及宣府鎮北路的金湯城一齊派遣兵馬,向我大清發動同時進攻。其中,從山東進攻的唐軍兵馬,一定會如先前一般,首先渡海而來,進攻金復二州。而從金湯城發兵的唐軍,則是大肆進攻蒙古諸部,以迫使蒙古諸部臣服,從而斬除我大清一條臂膀。至於在外滿地區的廟街堡唐軍,海參崴堡唐軍,則亦會頻頻派兵襲擾我境,以策應另外兩路主力兵馬的進攻。這樣的進攻方式,是唐軍最有可能採取的手段與方式,肅親王,範某所猜測的,應該你也多有所考慮了吧。”

聽了范文程的話,豪格臉上,冰寒無比,他緊皺着眉頭沒有說話。而一旁的鰲拜,卻又是怒氣衝衝地大聲吼道:“范文程,你這條老狗,那俺卻問你,唐軍若這般進攻,你們難道不要趕緊抽調兵力回援嗎?若是如此,則我盛京壓力自解,如何會被你說成這般不堪?”

范文程彷彿料到他會這樣發問一般,他又哈哈一笑回道:“護軍統領,範某都說得這般直白了,難道你還不明白麼?就算唐軍現在立刻籌備進攻我大清,他們的錢糧軍械整治,戰前的規劃與部署,總是要一段時間吧?就算唐軍速度超常,一切舉動皆大大加快,那麼,他們在這嚴冬時節,一路行軍,其後勤壓力之大,卻是可想而知!唐軍進攻蒙古諸部的兵馬,暫且不去說它,就以唐軍山東兵馬爲例,他們在籌集糧草,整治器械之後,便是要渡海北上,以首奪我金州之地。而在這裡,天寒地凍,大海結冰,也許他們來到金州附近海域時,大海已是封凍,他們根本沒有辦法進攻金州,更遑論進攻大清內地了,以範某來看,唐軍若渡海來攻,最終的結果,也只能灰溜溜地南撤而去。”

范文程深吸了一口氣,又繼續道:“由此可見,在這嚴冬時節,唐軍想發動對我大清的進攻,實是極其不易,而相反地,我攝政王,現在正在遼陽一帶儘快整訓兵馬,只待攻城器械修造完畢,便可立刻率兵北進,大舉進攻盛京城。範某甚至在想,也許,攝政王兵至盛京城下時,那李嘯可能尚未派出兵馬,或是兵馬還在半途,這樣的情況,是極其可能發生的。而這個時間差,對於攝政王來說是天賜良機,但對於肅親王你來說,只怕是滅頂之災吧?這樣一來,肅親王你的壓力可想而知。而只要攝政王的大軍一鼓作氣,全力攻城,那麼,兵力有限又沒有外援的你們,必定不能堅守到大雪封路之時,最終只能城破兵滅,唯有覆亡一途啊!何去何從,望肅親王慎察之。”

范文程說到這裡,把該說的話,都說完了,故意頓了一下。他看到豪格的臉色愈發難看,而一旁的鰲拜,亦是張着嘴巴,卻再說不出甚反駁的話語出來。

見到豪格等人默然無應,范文程心下甚是得意,他臉上帶着莫名的笑意,又趁熱打鐵般地繼續說道:“肅親王,這些話,本來沒必要與你講出來。只是範某考慮到往日多受皇上之隆恩,以及肅親王你的照拂關愛,才這般一吐心聲,對肅親王通盤以告。還望肅親王聽了在下這般衷心之語後,能迷途知返,痛改前錯,那範某說這些話,也算是有價值了。而且,攝政王也說了,只要肅親王能一改前錯,交出盛京城,率部來歸,並尊奉攝政王爲大清之主,那先前的糾葛與過錯,攝政仁德大度,皆可既往不咎。除此之外,貴部的全體將士,也會與其他前來投靠擁戴他的兵馬一樣,各有封賞,另給前程,卻是絕對性命無憂,又有官位爵祿皆在面前,這般難得的最後良機,還望肅親王好好把握,勿要輕易錯失了啊。”

范文程這番最後半嚇半勸的總結之語,讓豪格眉頭愈發皺緊,臉上也是青一陣白一陣,他低垂着頭,不停地援着鬍鬚,彷彿在仔細考慮,范文程的話語,是不是真的值得采納。

而在一旁的鰲拜,見到豪格這副模樣,知道這位向來性格猶豫搖擺不定的主子,定是已被范文程說動,不由得心下甚憂,他嘿了一聲,便向豪格耳語道:“肅親王,休被這范文程花言巧語給騙了,我等走上與多爾袞對抗的自立之路,已是根本沒有回頭的可能,若真要如范文程這個狗入的尼堪所說的這樣,不作絲毫抵抗,便獻城出降的話,以鰲拜看來,等待我們的,極可能不會什麼加官進爵,反倒最終會有如失掉牙齒與爪牙的老虎一樣,只能任其擺佈與屠殺了吧。到時,奴才只怕,肅親王你雖貴爲帝子,卻是最終連求得活命得機會,都未可得呢。”

鰲拜這般話語,立刻打醒了陷於迷思的豪格,他長長地嘆一氣道:“鰲拜你說得是啊,這盛京城中,哪怕是人人可降,但本王卻是斷不能去向多爾袞屈膝求饒,此乃宿命之因也。只不過,這傢伙巧舌如簧,說得我等無從反駁,若縱其自去,未免低了我軍名頭,卻是要找個人能壓服他的人方好。”

聽到豪格這樣一說,鰲拜眼珠一轉,便低聲道:“肅親王,這個麼,俺心中倒有個人選,此人口才敏捷,言語犀利,應足以壓服這范文程,卻不知道,肅親王現在,准不准他立刻過來城頭說話?“

豪格臉色一繃,斜眼過來,冷冷道:“哦,竟有這樣的人麼?哼,只要此人真有能耐,能壓服這范文程,本王當然可以緊急喚他前來,那你這廝也休賣關子了,速速告訴本王,此人究竟是誰?“

鰲拜低聲一笑,低聲道:“奴才舉薦之人,便是那鹹旺鐵器鋪的掌櫃郝澤仁。此人在當日與我等結盟談判時,所展示的口才與能力,反正奴才是深爲佩服。奴才認爲,此人雖是唐軍部下,但現在也是我等盟友,正是可以引爲奧援之人。來到這裡,必能壓服這牙尖嘴利的范文程,從而大長我軍志氣,不至於被這背主求榮的狗東西,給壓低了我軍的名頭呢。“

豪格略一思怔,更不多想,便立刻點頭同意:“甚好,就如你所說,本王暫在城頭虛應,你速去請郝掌櫃過來。不把這范文程的氣焰壓住,本王心下,亦是不甘!“

鰲拜應諾了一下,便急急離去。隨後,他帶着兩名護衛,急急前往鹹旺鐵器鋪,去找郝澤仁掌櫃。

到了鐵器鋪後,鰲拜迅速稟明來意,簡略地向郝澤仁說了一下范文程以報喪爲名,藉機誘勸豪格向爾袞歸降一事。

而聽到鰲拜的話語,郝澤仁捋須細思了一番後,臉上卻泛起了淡淡微笑。

“郝掌櫃,這事有何可笑麼?“見郝掌櫃這莫測的笑容,鰲拜十分不解。

郝澤仁笑道:“護軍統領,本掌櫃非是笑他人,而是笑那范文程這般不自量力前來勸誘肅親王,以爲能搏得一番功勞,但依郝某看來,他此番前來,實是自投羅網罷了。“

鰲拜眼神一亮,忙道:“郝掌櫃有何高見?但請速速對本將言之。“

郝澤仁嗯了一聲,隨及附嘴在鰲拜耳邊,對他細細地耳語了一番。

郝澤仁這番話,卻是聽得鰲拜眉開眼笑,他連連點頭道:“好,好,掌櫃好計,鰲拜我從命便是。哼,本將早就看不慣范文程這個狗賊了,如今定要好好地給他一個教訓!“

隨後,計議已定的郝澤仁與鰲拜二人,立刻分乘馬匹,急急馳往盛京南門。

到了南門後,鰲拜不上城牆,而是立刻按郝澤仁所說的,開始準備行動。

郝澤仁在數名護衛的陪同上,登上南門城樓,見到正佇立在城樓雉堞旁的豪格,立即伏身致禮。

豪格立刻止住了他的客套禮數,然後手指那一箭開外的范文程,對郝澤仁低聲道:“此人便是范文程,掌櫃可曾認識?“

郝澤仁微微一笑,回道:“范文程慣在城中街面行走,郝某卻也見得熟了。只不過,往日時,卻是我識他,他不知我,如今,正好讓郝某會他一會,好好挫下他的氣焰。”

豪格聽他這麼一說,頓覺雙眼一亮,急道:“如此甚好!這廝方纔言語囂張,巧舌如簧,一時間說得本王竟無言以對,現在就請郝掌櫃,一展口舌之材,與其舌戰一番,好好壓服這廝,好與本王出這口鳥氣!”

郝澤仁點了點頭,再不多話,隨即來到雉堞邊上,衝着遠處的范文程大聲說道:“喂,遠處來者,可是內館大學士範憲鬥乎?”

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
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十六章 暗謀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