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

皇太極平靜地看完整個行刑過程,臉部沒有任何表情。

他扭過頭去,對旁邊的侍衛交待了一句安葬事宜,便掉頭返回了中軍帳內,再不回頭。

對於石明雄部的漢軍,皇太極並未再處罰一人,而是重新安排了原先的漢軍副統領,接替石明雄之職,故漢軍雖然驚惶了一陣,卻也終歸於平靜。

只是,回到了中軍帳中的皇太極,心下卻是久久不能平靜。

他並不爲石明雄的死有半點惋惜,現在壓在他心頭,有如一塊沉甸甸的石頭般讓他喘不過氣來的事情,就是他現在,到底要怎麼拿下,這座被唐軍死守的海參崴堡內城。

難道,真的只剩下蟻附攻城一條路可走了麼?

皇太極可以想見,在這座防備周全的內城中,唐軍還有毒弩和手擲雷助陣,就算自已強令上攻,那這內城既下,只怕也會是傷亡衆多吧。

想到清軍十萬兵力,要攻下這小小的海參崴堡,卻是如此大費周章,難竟全功,皇太極心下,可謂糾結異常。

如果連攻打這麼一個小小的海參崴堡,都如此困難,都要這般費盡全力大損元氣,那大清還想要再奪佔李嘯的廟街堡,雅庫茨克城,庫頁島,蝦夷島等地盤,不是更加困難,更加不可能了麼?

更何況,李嘯這廝,還佔據了整個山東,以及整個廣博闊大的南洋,大清若要再想把李嘯的地盤全部佔盡,把李嘯徹底滅亡,這看上去,可能是一個永遠也無法完成的任務了吧。

想到這裡,皇太極心亂如麻,忍不住長長地嘆了口氣。

皇太極呆坐了許久,有軍兵來報,說睿親王多爾袞求見。

見有多爾袞來見,皇太極不覺皺了皺眉。

現在的他,心思煩亂,整個人處於十分焦灼的狀態,本不想再見任何人,但他略一思怔,還是同意讓多爾袞入帳敘談。

多爾袞入得帳來,見到呆坐在虎頭椅上一臉憂色的皇太極,也不覺輕嘆一口氣。

多爾袞與皇太極之間,縱然有再多的矛盾與勾心鬥角,但他們畢竟都是滿州宗室權貴,知道大清王朝的存在與穩固,纔是他們這些權貴利益得以維繫的基石,象現在,清軍在海參崴堡下陷入這般困境,多爾袞心下,亦是十分焦灼。

故他心下一有想法和主意,還是要急急向皇太極來稟報。

“老十四,這麼晚了,你還來這裡,卻有何話想對朕說麼?”

多爾袞進來後,皇太極並不看他,目光依然緊盯着牆上的地圖。

多爾袞見皇太極對自已這般冷淡,心下不覺一沉,卻還是一聲輕嘆,趕緊回道:“皇上,現在我軍火炮已然盡毀,接下來要如何攻打內城,臣弟卻有一點想法。”

皇太極哦了一聲,扭頭看向他,輕聲道:“老十四,你有何想法,儘可一一道來。”

多爾袞應了一聲,便回道:“皇上,以臣弟之見,現在唯一的辦法,便是隻有蟻附攻城一法可選了,只是……”

聽到這話,皇太極臉現厭煩之色,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多爾袞,這般方法,朕早已想到了,又何需汝說。”

多爾袞沉聲道:“皇上,這蟻附攻城之法,雖然眼下唯一可行之計,但臣弟以爲,此法卻需多加改進,方可改少傷亡,方可更爲周全。“

皇太極聽了多爾袞的話,不覺眼中一亮,急問道:“哦,十四弟你有何良策,但請明言。“

多爾袞見皇太極感興趣,便湊上前去,壓低聲音,對多爾袞講述了自已方法。

而聽到這個方法後,皇太極頻頻頷首,最終讚歎道:“不錯,十四弟真真智謀出衆,擔得起朕賜的這個睿字。行,就如你之見,速速下去準備吧。”

多爾袞見皇太極同意了自已的建議,亦是來了精神,他急急迴應道:“是,皇上請放心,臣弟一定儘快辦好此事,不會讓誤了攻城大事的。”

……

時間不知不覺中,六天時間過去了。

這幾天,海參崴堡守衛主將李定國,一直在城頭密切巡守,但令他十分奇怪的是,清軍這幾天十分安靜,完全沒有任何攻城的態勢。

李定國原本以爲,被炸燬了火炮的清軍,很可能會惱羞成怒,在第二天天亮後,就會急急開始攻城,以報唐軍夜襲之仇,卻沒想到,整整六天過去,清軍一直沒有任何攻城的動靜,只是繼續把內城重重圍困。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清軍不想攻城,只想這樣長期圍困下去,把自已這部兵馬,全部在內城中困餓而死嗎?

只是,這內城中,尚有可支一年的糧秣,自已這部兵馬,豈是那麼容易可以耗死的。

再說了,現在天氣越來越寒冷,這幾天雖未再下大雪,但滴水成冰,當日的積雪一直未化,清軍再在這裡呆得越久,後勤供給會越來越困難,士氣也會越來消沮,想要攻打這防備周全的內城,將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

李定國一時間有些糊塗了,清軍超出常理的行爲,讓他那敏銳的腦袋,頗有些轉不過彎來,不過,饒是如此,李定國依然下令,全軍密切注意清軍動向,切實做好守備工作,嚴防清軍突然開始攻城。

直到第八天上午,清軍陣中,才驟然響起隆隆的戰鼓聲,以及連綿刺耳的天鵝號聲。

沉寂了整整七天的清軍,終於開始對海參崴堡內城發動進攻了。

李定國驚訝地看到,在戰鼓與號音的催逼下,無數的清軍,推着許多個怪模怪樣的奇異物體,正從韃子陣中推出,呈四面包圍之勢,向整個內城四面城牆,緩緩推去。

看到這些古怪的東西,全體守備唐軍,皆滿是驚愕之情。

靠,幾天不見,清軍搞來了什麼玩意。

隨着韃子們越推越近,守城的唐軍,終於看清楚了清軍推來的怪東西,究竟是何模樣。

他們看到,這外型古怪的東西,是韃子用四個楯車,兩頭兩尾拼裝在一起,中間空了大塊空地,用來躲人在裡面。在這拼合而成的楯車上面,則是釘了厚厚的木板,木板上又蒙了牛皮與溼被,整個東西,從整個外觀上看去,倒有點象後世的汽車一般。

“這狗入的韃子,做出這些玩意,究竟搞的什麼名堂?”副將祖寬看着清軍越推越近的這些東西,臉上是十分訝異的表情。

在守城的唐軍十分訝異之時,在清軍陣後,多爾袞卻是一臉得意之色,向皇太極邀功般地說道:“皇上,你看,臣弟設計的這聯合楯車,由四輛楯車合在一處,可比單輛楯車藏更多的軍兵,也能更好地防備攻城士兵。皇上你看,這聯合楯車上面,因爲蒙了牛皮與溼被,唐軍若用手擲雷來攻,則可被表面的牛皮彈開,使得手擲雷的爆炸威力大幅減少,而唐軍若射弩箭,由於聯合楯車防禦面積更加擴大,且因爲多鋪了厚木板之故,使得唐軍的弩箭,哪怕在近距離內,亦無法射透,故可大大減少我軍士兵的傷亡。”

多爾袞頓了下,臉現狠色道:“只要我軍能用這聯合楯車爲掩護,一路攻到海參崴堡的內城之下,再發掘牆底,填埋炸藥,用炸藥把城牆炸塌,我軍再一舉上攻,這內城當不難破矣!”

聽完多爾袞這番洋洋得意的敘述,皇太極臉色亦是大爲舒展,他點頭道:“老十四,你這聯合楯車之計甚好,若內城果破,汝當記首功!”

“謝皇兄。”多爾袞臉帶喜色,立即拱手回道。

其實,這種楯車,也並非是多爾袞靈光一現的突然發明,而是清軍在當年攻打金家莊堡時,就早已用過的手段。只不過,因爲此戰失利,故這聯合楯車,也被埋入歷史的塵埃之中。由於多爾袞在後來,曾詳細瞭解此戰的經過,故對這聯合楯車有了深刻印象。現在攻城不順之際,他才一下子回憶起這種攻城方式,便立刻加以使用。

此時,在看到這些聯合楯車越行越近之後,李定國的臉上,頓是一片冰寒。

難怪這幾天清軍一直沒動靜,原來,他們一直在造這玩意。清軍這般做法,倒是完全地出乎了自已的預料。

而在看清了這些聯合楯車的構造,以及清軍的行進方向後,李定國心下,頓時立刻揪緊了。

頭腦敏銳的他,在這一刻,瞬間想到了,清軍接下來,到底對這海參崴堡內城做什麼了。

哼,這些狗韃子,無非是想用這奇形怪狀的車子,潛行到內城牆角處,再用炸藥把內城城牆炸開,從而讓內城的守備出現缺口與漏洞,讓清軍得以趁虛而入,從而以點帶面,憑藉兵力優勢,對內城進行全面攻擊。

這般毒計,倒是詭詐得很!

果然,接下來的情況,不出李定國所料,這些奇形怪狀東西,下面擠躲着無數清軍,可以隱約看到這些清軍手中,皆拿着各式各樣的挖掘器材,還可以隱隱看到,由木板釘成的,內藏猛火油與炸藥組成爆炸箱。

流寇出身的李定國,自是對這樣的爆炸木箱十分熟悉。

在明朝時,用這樣的爆炸木箱來轟垮城牆,明軍與流寇皆是常用,甚至爲了省得麻煩,直接使用棺材來填充炸藥。崇禎六年初,明軍反攻登州的戰鬥中,武狀元王來聘,便是用這樣的棺材製成的爆炸木箱,成功轟塌了登州城牆,雖然自已隨即被叛軍射死,卻讓明軍最終成功攻入登州,掃滅了殘餘的來不及撤走的孔有德部叛軍。

看到這裡,李定國狠狠一拳,砸在了堞垛之上。

“狗入的韃子!他們想把城牆挖出洞穴,再用炸藥炸塌內城城牆!”

李定國這聲大喝,讓全體守堡軍兵不覺大驚失措。

挖開城牆,再用炸藥炸開城牆?

敵軍竟有這般招數?

“李大人,若是這般,卻該如何處理?”旁邊副將祖寬,一臉焦急之色地急急發問。

李定國不及多想,立刻大聲喝道:“這還能如何,立刻安排軍兵,對準這些清軍研製的怪東西打放弩箭,拋投手擲雷,一定要阻止清軍靠近城牆根部!”

“得令!”

聽了李定國的命令,城頭的唐軍守兵,立即開始忙碌開來。

首先打放的是弩兵,他們紛紛裝填弩箭,對越行越近的聯合楯車進行瞄準。

“預備,放!”

在連續的梆梆放絃聲中,連綿不斷的弩箭,從一架架神機弩上擊發,那淬了劇毒的弩箭,組成了密集的死亡之網。多達近萬根呼嘯而出的毒弩箭,向那些怪模怪樣,依然一步步向海參崴堡內城城牆行來的聯合楯車,激射而去。

令李定國及全體唐軍十分揪心的一幕發生了。

他們看到,這些弩箭射出後,基本全部被聯合楯車所阻擋,把這些聯合楯車射得有如豪豬一般。

而更有許多弩箭,因受風力影響,射速減弱,連聯合楯車上面,那層厚厚的表面牛皮都未能射透,就被立刻彈開。

只有極少數弩箭,幸運地射中了未及時在楯車下方躲好的清軍,殺死了約七八十名清軍士兵。

見得弩箭射擊沒什麼效果,李定國立即叫停了第二輪齊射。

然後,他厲聲大喝道:“弩兵退後,下面立即由輔兵投擲手擲雷,一定要把這些古怪玩意全部炸燬!”

“得令!”

李定國此令方下,四面城牆頂端,弩兵紛紛退後,而輔兵則齊齊上前,他們紛紛點燃導火索,隨着隊長一聲令下,一齊用力地向城下不遠處的聯合楯車拋射而去。

一副更讓李定國等守城唐軍目瞪口呆的情景出現了。

他們看到,這些導火索燒得滋滋響的手擲雷,在拋扔到聯合楯車上後,立刻被呈屋面般鈍角狀的表面牛皮給彈開到遠處,因爲楯車表面的牛皮都浸足了水,下面又有溼被墊底,很多手擲雷的引火索被震熄,象個小鐵球一般,彈震到遠處,便再無動靜。

而有少數的手擲雷雖然被彈開,卻還是幸運地爆炸了,但因爲離攻城的清軍較遠,他們又有楯車防護,故殺傷殺死的清軍十分有限,這一輪拋投手擲雷,加起來也不過殺死殺傷了二百來名清軍。

而在遠處,見到這聯合楯車,竟讓唐軍的弩箭與手擲雷毫無辦法,多爾袞撫掌大笑,連聲道:“皇上,臣弟此計不錯吧,你看,唐軍已然束手無策,我軍卻正好趕到城牆根部,去把這內城城牆,給挖開炸塌!”

聽了多爾袞的話,皇太極亦是一臉喜色,他朗聲道:“好啊,多虧了十四弟這道良策,我大清此番攻城作戰,終於揚眉吐氣矣。“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十七章 職爭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八章 船戰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十章 門第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四十章 祖寬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定呂宋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襲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十七章 職爭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八章 船戰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十章 門第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四十章 祖寬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