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

聽到城頭的李率泰這麼罵自已,喀喇木不覺臉上一紅,心裡頓是泛起一股難言的滋味。

現在的喀喇木,已是穿漢服,着漢衣,蓄漢發,漢話也說得十分流利,一眼看去,與一個普通漢人沒有任何差別。況且他自投降李嘯到現在,已在山東娶妻生子,安家落戶,故在喀喇木心裡,早已把自已當成漢人看待了,對於自已出身的部族,感情卻是十分淡漠。

喀喇木那生硬擠出的笑容消失了,臉上亦是一道狠色閃過,他揚起頭,衝着厲聲喝罵自已的李率泰大聲回道:“你這廝好生無禮,如何敢這般口出狂言!你究竟是何人,可否敢報上名來?“

李率泰一聲冷笑,立即回道:“喀喇木,你的狗耳朵聽清楚了,老子行不改名,立不改姓,大清額附,二等梅勒章京李率泰是也!“

喀喇木微微一愣,隨即便冷笑回道:“喲,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李額附啊。不過,本使在想,你父親李永芳當年尚時審時度勢,知道在撫順城不能堅守之際,趕緊投降老奴以保命,你這個當兒子的,怎麼就半點眼力價兒都沒呢?難道真的是黃鼠狼下崽子,一窩不如一窩了麼?”

喀喇木說到這裡,他身後的兩名護衛放聲大笑起來,城頭的那些清軍聞言,竟然亦是個個忍不住想笑,不過,他們瞥見李率泰那氣得發青的臉孔時,只能生生把笑聲給憋了回去。

見喀喇木這般諷刺自已,當衆揭示自已與父親的醜事,李率泰內心幾乎氣炸,牙齒咬得格格響,只不過,在他還未來得及發作時,喀喇木的聲音再度冷冷響起:“李率泰,你這賊廝聽好了!你們現在,兵力稀少,困守孤城,且被我軍四面團團圍定有如鐵桶一般,根本沒有半點脫逃的可能!這般必死之境,你還這般口強齒硬,裝模作樣,真真愚不可及。本使好心好意來這裡勸你們及時投降,從而保得一條性命,你們到好,還他孃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罷罷罷,本使也懶得多說了,你們就等着引頸受死吧!只不過,本使還是想多說一句,到時屠刀落下之際,你們莫要後悔!“

喀喇木說到這裡,又是冷冷一笑,隨及拔馬調頭,與後面的兩名護衛,一齊縱馬離去。

這時,站在城頭的李率泰,見到喀喇木離去,猶是一臉陰沉,緊繃着臉。而他旁邊的吞齊喀,卻是臉色十分複雜,他扭頭望了李率泰一眼,想說點什麼,卻最終什麼也沒說出口。

李率泰知道,吞齊喀這幅表情,其實只不過是此人內心已然開始活動,只不過,懾於自已的威勢,他纔不敢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罷了。

唉,可嘆此人雖是滿人,卻沒想到是這般畏怯怕死,真真讓人可嘆。也許,真的只有到了緊要關頭,才能看出各人的本來面目吧。

那麼,現在的自已,真的要向唐軍投降嗎?

這個念頭從李率泰心頭泛起後,他卻猛地打了個哆嗦,隨及在心中,立刻否定了自已這個卑怯可鄙的念頭。

不行,他人皆可降李嘯,我卻獨不行。畢竟自已身爲大清額附,妻子兒女皆在多爾袞控制之下,若是自已降了李嘯,縱然可能保得一條性命,但自已在遼陽的妻子兒女,只怕皆要遭多爾袞毒手了。

李率泰心下悽然,臉上卻還兀自強忍,最終冷冷喝道:“吞齊喀,休聽喀喇木這廝大放厥詞,你我好生守衛耀州城便是,不可自亂了軍心。“

吞齊喀低低了應了一聲,便與李率泰分頭駐守。李率泰率本部漢軍,守衛這將被唐軍重炮轟擊的西門,吞齊喀則是由本部兵馬,主守唐軍圍而不攻的北門。

喀喇木返回本陣,立即向李嘯稟報:“稟平遼王,此耀州城中,主將是當今的清廷額附李率泰,此人雖陷死地,但態度死硬,拒不肯降,大人你看……“

“嗯,本王知道了,你退下吧。“李嘯面無表情,向他擺了擺手。

喀喇木應了一聲,隨即拱手退下。他退下後,李嘯的臉上,卻劃過了一絲微笑。

對李率泰這拼死拒降的舉動,李嘯十分理解,因爲他知道這個李率泰,因爲妻子兒女皆在多爾袞控制之下,那麼,無論是他降或不降,皆是兩難之選,那麼,自已就來幫他解脫吧。在喀喇木返回本陣後,佇立在西門城樓的李率泰,終於看清了,從遠處緩緩推來了前後兩排,多達130門口徑巨大的銀灰色精鋼巨炮之時,他的臉色,霎時變得慘白。

他看到,這些唐軍的火炮,身材與口徑竟如此巨大,卻比以前自已見過的最大的紅夷大炮還要大得多。他立刻在心下恐懼地想着,這些唐軍的火炮這般雄偉巨大,其真實威力,怕是要比先前的紅夷火炮,也要強上許多吧。

若是如此,自已這憑城據守的做法,豈不是從一開始就錯了?

一種前所未有的驚惶,從他心頭不受控制地竄起。

很快,李率泰又看到,唐軍將這130門炮口巨大的重型鋼製炮,全部集中在耀州城西面城牆的右側。接着,他又清楚看到,這些唐軍炮手,開始極其熟練地,就地裝填定裝火藥,用銃規測算間距,調整射角。

這些狗入的唐軍炮手,搞什麼名堂?

李率泰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自是知道,在這明末時代,哪怕是威力最大的新式紅夷大炮,準確射程基本在600米左右,而現在,這些唐軍竟在近800米的距離,就開始裝填火藥,塞入鐵彈,調整射角,難道說,這些唐軍的火炮的準確射程,將近是原先紅夷大炮的兩倍?還是說,是因這些唐軍只是威嚇性進攻,纔打算這樣在火炮射程外亂射一氣?

李率泰當然不知道,其實,現在的唐軍炮手,是看到他們城頭的火炮已成擺投,才抵近了進行射擊,因爲,唐軍現在重型龍擊炮的正常攻擊距離,乃是在1000米開外,若是他有幸看過唐軍攻打金州,一定會驚掉下巴。

這時,前面的火炮總傳來一聲尖厲的哨音,打斷了李率泰的迷思,他猛地看到,唐軍的火炮陣中,一面巨大的紅旗,忽然高高舉起。

李率泰心下陡地一緊,他當然明白,這是火炮總在向李嘯示意,表示各門火炮皆已準備好了,已可以進行轟擊。

押陣在後的李嘯,環視了一圈那一門門躲在簡易搭建的防雪棚下的各門火炮,皆是作好了準備,正等着自已一聲令下時,他的臉上閃過一絲滿意的笑容,神色卻愈發堅毅。

李嘯深吸一口氣,高高地舉起右手,隨即用力揮下。

“預備!”

“放!”

見到最高指揮官下令,火炮總一名軍官模樣的人,一聲暴喝,近70門口徑巨大的鋼製龍擊炮,立刻齊齊打響。

“砰!”

“砰!”

“砰!”

“砰!”

。。。。。。

震破耳膜的巨大炮聲裡,幾乎每門重型龍擊炮的炮口,都立刻飄起腥紅的餘焰,閃騰起刺目的金色火光,在濃密嗆鼻的滾滾白煙中,只有六門火炮因爲受潮沒有打響,六十餘枚烏黑的24斤至32斤重的巨大烏黑鐵彈,帶着死亡的嘯音,穿過飛揚而落的層層雪花,向耀州城左側的東面城牆,狠狠撞去。

本來,現在唐軍制式火炮,全部採用最大口徑的32斤彈的重型鋼製龍擊炮,但李嘯考慮到,那些早期做試驗時所用的打放24斤彈的火炮,也需要在戰場上使用或消耗,纔在這次進攻清朝的戰鬥中全部帶上。

讓李嘯擔心的事情,還是終於發生了。

除了六門火炮因爲受潮沒有打響外,三門火炮因爲內膛進了雪水,當場炸膛。

刺目的金黃火光一閃而過,三聲沉悶而響亮的炸膛聲,讓整個地面都在顫抖,飛揚的火炮零碎片,象空中紛揚的雪花一般,四處飛濺,而只要被它們炸中的炮手,個個非死即殘。連綿而細小的慘叫聲,迅速地透過雪幕,四處傳開。

炮長王老栓就親眼看到,旁邊的一門打放三十二斤炮彈的重型龍擊炮,就在一聲悶響中,四分五裂,離得最近的兩名炮手,立即被巨大的衝擊波當場撕成碎片,血肉橫飛,連一聲都來不及發出。而另外的各名炮手,則幾乎是人人受傷,或肢體撕斷,或肚腸爆裂,模樣慘不忍睹,他們在地上打滾哀嚎,令人聞之心悸。不過,隨即有輔兵快步上去,急急把他們帶下戰場。

這時,啪的一聲輕響,王老栓忽然發現,自已的臉上,貼了上一條溼熱的東西。他下意識地用手一抹,才發現,這是一條人類的大腸。而那濺在臉上的糞水,迅速地零下十多度的天氣,在臉上凍成了冰渣。

王老栓的眼淚,一下子抑制不住盈滿眼眶,他強忍着沒讓淚水流下來。

只不過,內心莫名難過傷感的他,不敢稍歇,立即大聲喝令,讓手下們儘快做好清膛的準備,以打放下一枚炮彈。

而這時,火炮總總長鬍賁的聲音,便是冷冷響起:“炸膛火炮炮手退下,由後備火炮補位,準備下一輪射擊。”

在後面押陣的李嘯,親眼看到這悽慘的一幕,心頭亦是難過。不過,在他的臉上,沒有半點表情,彷彿對這樣的慘劇視若無睹一般。

慈不掌兵,在殘酷血腥的戰場上,犧牲與損失本是兵家常事,哪有那麼多時間來傷感。畢竟對於現在的唐軍來說,他們唯一要考慮的,便是如何不記代價,儘快拿下耀州。爲了這個目標,哪怕付出更大的代價與犧牲,李嘯都在所不惜。

而讓李嘯欣慰的是,這首輪打擊,還是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

沉悶連綿的巨大撞擊聲中,這六十多枚烏黑大大小小的鐵彈,彷彿長了眼睛一般,以均勻分佈的狀態,狠狠地打中了耀州城西面右側城牆。

整個耀州城的西面右側城牆,瞬間出現五十多個大洞,每個大洞邊緣,粗大破裂的紋線密如蛛網,肆無忌憚地向擊圍蔓延,大片的城牆磚塊飛濺裂開,城牆上的積雪與塵霧一同四處飛濺瀰漫,整個西面右側城牆,象得了哮喘病一般在劇烈的顫抖。

而在城牆上,大批被震得耳朵、眼睛、鼻孔嘴巴一齊流血的清軍士兵,人人都被震得氣血翻涌,眼前被紛揚嗆鼻的塵霧所籠罩,而腳下的城牆則在打擺子一樣劇烈地晃動,有近百名站腳不穩的清軍士兵,更是有如狂風吹起的破葉一般,慘叫着從城牆上掉了下來,隨即摔成肉餅。

唐軍這次凌厲的重炮齊射,竟讓耀州城的西面右側城牆,瞬間陷入一場不小的混亂。

大批被震得口鼻流血的清軍士兵,驚恐地大叫着,掉頭從城牆馬道上,扭頭逃跑而去。

“不許跑!快給老子回來,繼續守住城牆!有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被洶涌的沙塵氣浪衝擊,一身雪沫與塵泥,發須散亂的李率泰,有如在雪地中打過滾一般,模樣極其狼狽。他劇烈咳嗽着,扶着城牆堞垛站起,衝着狂逃而去的那些清軍,嘶聲厲吼。

只是在這一片混亂中,雖然他聲嘶力竭地高喊,卻效果不大,一名已然被震得雙耳失聰的清軍士兵,哀嚎從李率泰身邊跑過,完全沒聽到這位清軍最高長官的警告。

李率泰見狀,不覺又氣又怒,他刷地抽出鋒利的寶劍,狠狠一劍刺去,將這個逃跑的傢伙,從背後到前胸,捅了個大窟窿,這個逃跑的清兵,身體搖晃了一下,便倒地而亡。

好不容易,在李率泰及他的一衆護衛,在接連連砍殺了七八人後,這些被打的清軍才重新穩定下來,西面右側城牆上的局面,才稍稍穩定。

而在這時,那些剛剛打完第一輪齊射的唐軍炮手們,已又在清膛、裝藥、填彈,爲下一輪射擊作準備。

“全體都有了,現在天降大雪,火炮受潮,務必仔細抹乾,防止雪水滲漏,以免不響或炸膛。”火炮總總長鬍賁的話,在每一名炮手的耳邊,厲聲響起。

胡賁的提醒,十分有必要,畢竟在這樣的大雪天氣裡,雖有防雪棚摭擋,但是,火炮還是極易受潮與進水。所以,一定要把內膛仔細清理乾淨以保持清潔與乾燥,哪怕是裝填速度再慢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整整過了近八分鐘的準備之後,那名明軍火炮指揮隊長,手中的紅旗,才又高高舉起。

”預備!“

”放!“

“砰!”

“砰!”

“砰!”

“砰!”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十章 門第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十六章 暗謀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章 歸途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七十章 攻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八章 船戰第九章 祖府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
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十章 門第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十六章 暗謀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四章 歸途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七十章 攻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六百六十八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八章 船戰第九章 祖府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