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

黃得功反覆考慮,不得善策,心下一時頗爲煩躁。

於是,他最終下令,讓全軍分部圍堵,切斷沙定洲部與外界的各條聯繫通道,讓其部兵馬所駐的各個山頭,皆處於被嚴密包圍的狀態,斷無脫逃可能。

然後,黃得功立即飛鴿傳書,向唐王李嘯報告,現在沙定洲部土司叛亂,正據極其險峻的窮山惡水而守,自已難以進剿的消息。他在信中向李嘯求問,現在的自已,卻該如何攻打,方爲合適。

三天後,李嘯收到來信,亦不由得陷入沉思。

前世讀過史書的他,當然知道,曾在雲南稱雄一時的沙定洲,最終是怎麼被消滅的。

永曆二年(1648)四月初,投靠南明的李定國,奉命攻取沙定洲。李定國到達阿迷後,和沙定洲相持數月不見勝負。於是,沙定洲滋長麻痹輕敵情緒,一天,他同萬氏等人在湯嘉賓的營地舉行筵宴。李定國偵知,立即率兵圍營,環以木柵,斷絕水源。幾天後,沙定洲支持不住,率衆出降。八月,李定國將沙定洲、萬氏、湯嘉賓等數百人解回昆明處死,沙、普土司至此滅亡。

那麼,這個歷史上李定國曾用過的方法,自已可否加以借鑑呢?

李嘯反覆思考了一陣,他的腦海中,那斷絕水源這四個字,倒是越來越清晰。

他想到了在歷史上,司馬懿隔斷阻守街亭的蜀軍水源,迫使蜀軍不佔自亂,最後不得不紛紛下山乞降的故事。

他也想到了隋煬帝楊廣曾與突厥交戰時,派出手下在突厥水源中下毒,以此方式,從而最終了打敗十萬突厥騎兵。

漸漸地,李嘯腦中的計策,開始越來越清晰起來,他迅速地鋪開紙墨,給黃得功飛速回信。

三天後,黃得功收到李嘯來信,他快速閱畢,臉上不由得浮起快慰的微笑。

他迅速召集手下精幹人員,以及一些熟悉當地情況的土司細作,吩咐他們可如此如此。

這些手下與土司細作領命行事,分頭快速行動之後,黃得功便派出人員,大張旗鼓地在沙定洲部駐守的各個山頭下放火燒山。

此時,正值雲南旱季,山坡上的草木十分乾燥,十分有利於唐軍放火。甫一點燃,濃煙烈火立即騰空竄起,洶涌的火勢,立即向山上快速瀰漫燒去。

此時,沙定洲正與其妻萬氏在佴革龍山頂上飲酒作樂,對於唐軍的行動全無察覺。

從唐軍進逼阿迷以來,已過了近八天,唐軍一直在山下無所作爲,拿自已駐守的險峻山嶺上的軍兵全無辦法,這也讓沙定洲等人,從開始的萬分緊張漸變爲現在的十分鬆弛。

哼,看來這聞名天下的唐軍,也不過如此嘛。

在沙定洲預想中,唐軍必定會因爲進攻束手無策,而最終只得在糧草耗盡之後,灰溜溜地狼狽退去。

而唐軍一退,自已那些在山上養精蓄銳多時的手下,則將會有如下山猛虎一般,從山上直衝而下,對狼狽逃走的唐軍來一通銜尾追殺,必可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最終大獲全勝。

夫妻二人飲酒正酣之時,忽然,一名渾身被煙火薰得黎黑的手下,連聲慘呼着跑入房中。

“大王,大王大事不好了!”這名手下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一邊急急拭汗,一邊向沙定洲大聲喊道。

“入你娘!狗入的何事驚慌!”沙定洲將酒杯重重放下,厲聲怒斥。

“稟,稟大王,唐軍在我軍駐守的各山下大肆放火,看起來,似乎想把我等全部燒死在山上啊!”手下眼神驚恐,神情哀切。

“哼,唐軍竟敢放火……”沙定洲揚起濃密的鬍鬚,略一沉吟,便與一旁的妻子萬氏目光相碰,二人卻在這時,詭異地露出了笑容。

萬氏呵呵一笑,便向沙定洲說道:“當家的,看來湯妹夫對唐軍此舉,倒是頗有預見呢。他說,唐軍不敢強行攻山,必然放火燒山,意圖逼迫我軍慌亂自潰,最終乖乖下山投降。這般毒計,我等安會不早做預防。”

沙定洲冷笑着接過話來:”正是如此。他們這般小小伎倆,其實早已被我等識破。這些時日,我已命各山頭守軍,將從山腰到山頂的樹木盡皆砍伐,草木已近絕無。那大火頂多燒到山腰便會自動熄滅,又何必太過驚慌。”

他轉過身來,對這名手下大聲下令:“你聽好了,打出旗號,令各山頭駐軍休要驚慌,現在這山火勢頭雖大,卻勢不能久,到時自會熄滅。讓他們嚴守山頭,謹防唐軍趁亂偷襲,方爲要緊,明白了嗎?!”

手下聽完命令,臉色已是大爲釋然,他急急應喏了一聲,便立即下去傳達。

很快,沙定洲那嚴防死守的命令,被順利地用旗語送到各個山頭,山頭原本緊張不安混亂一片的守軍,開始重新恢復秩序。

不多時,大火燒到山腰之處,山上的守軍欣喜地發現,原本騰騰燃燒的大火,果真燒到此處時,火勢便開始逐漸變小,最終漸漸熄滅。

頓時,山上的沙定洲部守軍,人人振奮,個個歡呼,歡慶之聲連綿響起,聲振山谷。

而見到山上的守軍這般歡呼,山下一直在觀察情勢的唐軍主將黃得功臉上,亦不覺泛起淡淡微笑。

他知道,自已的計謀,定然是得逞了。

因爲,這些守軍處於被火燒山的恐懼之中,必是全神貫注於火勢的蔓延,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在遠處他派出的精幹人員與土司細作,正在秘密而快速掘斷南盤江支流,以及通往山上的各條暗河。

這些支流與暗河,是山上水源的主要供應點,這水源一斷,山上的守軍,必會不戰自亂。

而且李嘯知道,在真實歷史上,沙定洲部被圍于山上後,也派人緊急掘井,但現在是旱季,山上地勢又高,想要掘出足夠全軍飲用的水源根本不可能。

這是真實歷史上的李定國用來對付沙定洲的秘密殺招,正好被現在的自已全盤借鑑。

而且,現在自已用放火燒山爲掩護,讓這次秘密行動難以被敵軍發現,倒是比歷史上的李定國用計,還要巧妙幾分。

而且,除了掘斷水源外,黃得功還給沙定洲部叛軍,提供了一份更大的“驚喜”。

在山頭餘火盡滅之時,各路派出截斷水源的唐軍精幹軍兵以及土司細作,皆已紛紛悄然返回,他們紛紛向黃得功悄然稟報,讓黃得功臉上的笑容,頓是愈發明顯。

處於佴革龍山約二里處的另一個險峻山頭,沙定洲的手下大將鐵老虎,率自率領手下,用樹林撲滅竄上山頭的全部殘餘火苗。

這時,那一臉薰得黎黑的鐵老虎,才扔掉燒得焦黑的樹枝,坐在一塊突出的石頭上,呼呼地喘氣。

“奶奶的,唐軍這放火燒山之策,早已被沙大王識破,他們今番用計,倒是狗咬豬尿泡,空歡喜了一場。”鐵老虎一臉慶幸之色,嘴角泛起得意的笑容。

他隨手摸起腰間的竹藤灑壺,拇指挑開瓶蓋,張嘴便朝口中倒去。這時,他卻發現,壺中之酒,已被自已在滅火時不覺喝了個乾淨,現在卻已是點滴皆無。

鐵老虎恨恨地啐了一口,重重地將酒壺放在一邊,大聲喚了一句,一名親隨衛兵跑來,雙手拿過鐵老虎的竹藤酒壺,欲再去幫他打酒過來。

“不必再打酒了,奶奶的,老子都快渴死了,你且去給老子從泉眼中打點涼水來喝,聽明白了沒?”鐵老虎啜着牙齒,瞪了他一眼。

“喏,小的明白。”這名親隨急急低頭行禮,拿着酒壺朝泉快步跑去。

他方跑到泉眼之處,忽見到這裡人聲鼎沸,喧譁一片,彷彿許多軍兵正圍着泉眼在大聲說着什麼。他大爲奇怪,又再跑近了一些才發現,是許多士兵,正探頭望着泉眼深處在大驚小怪。

“怎麼回事?泉眼怎麼了?”親兵急問。

“報,泉眼突然大墜,已然無法徒手打水。而且,這水位,似乎還在不斷下降呢。”一名手拿木碗,卻無法舀水的士卒對他焦急地說道。

親兵大驚,他擠開人羣,朝泉眼處看去,發現果如那名士卒所言,泉眼水位已是大大下降,根本就不能再用碗直接舀了,而且,這水位似乎還在快速下墜之中。

他再顧得打水,隨意快步跑回鐵老虎處,急急地向他稟報方纔的異象。

等水等得口乾舌燥的鐵老虎,見他未將水帶回,心下極其惱怒,正欲發作,卻聽到這名親兵這般稟報,不由得大吃一驚,亦趕緊跑去泉眼處查看。

他朝泉眼處探頭一望,發現這泉眼水位還真如親兵所說,確實已是大大下降,而且,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停地再往下退。

鐵老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這他孃的是怎麼回事?

他略一思考,立即大聲下令:“傳本將之令,儘快吊繩打水,務必確保全軍飲水供應。另外,迅速打出旗語向沙頭領稟報!”

“是!”

手下的軍兵迅速地忙開了,他們急急地用繩吊着小桶朝泉眼裡拉水出來,一桶接一桶地擡走,裝回備用水庫之中。

與此同時,另有手下快速地將這裡的情況,用旗語方式向沙定洲所在的山頭稟報。

而與此同時,鐵老虎山頭上的守軍,皆是趕緊飲水,彷彿生怕現在不喝,以後就再沒水喝了一般,一個個狼吞虎嚥喝得嘟嘟作響。

作爲主將的鐵老虎,皺着眉頭看着他們快速喝完,泉眼處再無人打水時,才故作矜持地拿起酒壺,朝打上來的最後一桶水中舀了一壺,大口大口地朝口中灌去。

不料,水一入口,鐵老虎的眉頭卻是皺得更緊。

怪了,今天這水,不但水位大大下降,這味道也是奇怪得很,竟有一股莫名的澀味。

饒是如此,極度乾渴的鐵老虎,依然將酒壺中的殘水大口喝完。

喝完水的他,正欲返回自已的位置休息一番,這時,肚中卻是一陣刀剮般的劇痛傳來。

鐵老虎痛得大聲吼叫,撲通一聲倒地,在地上疼得滾來滾去,嘴中亦開始大口嘔血。

這一刻,鐵老虎忽然什麼都明白了。

“他孃的,這水,這水有毒……”鐵老虎艱難地吐出這幾個字,隨即,他雙眼一翻,兩腿一蹬,再無動彈。

沙定洲手下第一猛將鐵老虎,就這樣極其窩囊地被唐軍毒殺了,死得死不瞑目。

鐵老虎剛死,又復有多名最後喝水的士卒,紛紛肚疼發作,在地上打滾身亡。

這般恐怖的局面,讓整個鐵老虎部所駐的山頭,頓是一片混亂,倖存又尚爲清醒的幾名軍兵,又急急地向沙定洲部打出旗語,通報主將死亡以及多名軍兵中毒身死的可怕消息。

沙定洲與妻子萬氏,聽手下稟報了這條可怕的消息,二人皆是呆住了。

萬氏首先反應過來,亦迅速地派出手下,去查看佴革龍山上的泉眼與臨時水井狀況如何。

同時,她立即令人打出旗號,讓各山頭的駐軍,皆立即停止飲水,以免中毒。

很快,手下迅速回稟說,現在佴革龍山上的泉眼與臨時水井水位亦在快速下降,已到了要用吊桶才能打上的程度,而且還在不斷下降。

萬氏一臉慘白,她喃喃地說道:“沒想唐軍竟會對我軍暗中斷水下毒,鐵老虎的山頭離水源最近,故最先發作,接下來,可能就要到其他山頭了。”

沙定洲臉色灰敗,他慘笑一聲,沉聲回道:“可嘆啊!真沒想到,唐軍放火的真實目的,竟是爲了摭人耳目,以方便自已悄悄地掘斷水源,暗下毒藥。他們成功地隱藏自已的真實意圖,讓我軍全力撲火,卻根本就沒有防備他們竟有這麼一手,現在想來,真真吃了大虧!”

就在這時,沙定洲的妹夫湯嘉賓,亦是一臉急汗地從另外山頭,急急跑回這佴革龍山上。

他一入房中,便撲通一聲哭跪於地,大聲喊道:“沙頭領,唐軍已掘斷各個山頭水源,且在各個泉眼中皆投了毒,完了,我軍完了啊!”

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三十章 規劃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十二章 搶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
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三十章 規劃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八百零五章 清順合力,共抗李嘯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六百八十六章 迫旨發兵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十二章 搶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七百四十四章 湖廣既定,復圖大西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