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模式

這次招聘書生的工作,比上次順利得多。短短數日,竟有多達七八十名書生前來面試。

讓李嘯沒想到的是,還有東儒書院的四名秀才,竟也偷偷地慕名來投。李嘯暗想,這要是讓那個一貫仇視自已的東儒學院學正崔拱瑄知道了,怕要氣歪了鼻子吧。

這四名秀才中的領頭者,是臉色清俊,很有點象後世戲劇的小生模樣的劉安和,他見得李嘯後,衣袖一甩,拱手言道:“某等屢試不第,不願再徒耗光陰以窮經章,唯求在李大人處謀得一職,若得安身立命一展才學,不勝欣然矣。”

李嘯大笑歡迎,隨後的面試中,劉安和言辭得當,謙和沉靜的良好表現,讓李嘯印象十分深刻。

最讓李嘯高興的是,現在的李嘯軍威名日隆,已建好城牆的赤鳳堡,更是有如一張絕佳的自我介紹名片。這次來面試的書生中,多是慕名而來,故不單是在數量上遠超上次,在質量上也頗爲優秀,有真才實學的人很多,而江湖騙子之流近乎絕跡。

李嘯從中招聘了六十多人,同時,對李嘯軍各部門進行了相應的擴充與調整。

根據李嘯的規劃,現在李嘯軍中,除了原有的民政司、商業司、安全司外,新設監撫司、錢糧司,農牧司以及工業司。

其人事安排與職能分別如以下所示:

民政司負責堡內百姓戶口與腰牌登記,檢查,人口出生與死亡報錄,處理當地百姓之間糾紛,維護治安等工作,堡內所配的20人的治安大隊,也由民政司管理。

商業司則紡一管理赤鳳堡內開設的商業店鋪,包括對商鋪的登記、監管、收稅等。

工業司主管全堡的工廠運作,現有蹲犬山的採石場、石灰廠、磚廠三座工廠需要管理。由於李嘯現在的工業模式,基本是後世的國營企業性質,工業司主要負責各工廠的生產計劃,溝通協調,物料分配,產品統計等事情。當然,以後工業司還會對各類工廠進行收稅。

農牧司負責赤鳳堡內所有農田、牧場之類的生產、管理與規劃,以及將來土地開荒與使用等事情。現在李嘯全軍中因爲繳獲了三百多匹戰馬,原有的馬廄已是難於容下,故現在農牧司的重點是在堡外建起一座簡易的小型牧場,以放養軍馬。而開展農業生產之類,由於李嘯軍擁有的地盤狹小,暫時不予考慮。在李嘯的設想中,如果以後赤鳳堡內還有海產項目,也暫歸農牧司負責。

錢糧司則是負責赤鳳堡內有糧食,錢財,物資的管理統計、保管貯藏與分配使用。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部門,要與其他所有部門打交道。

以上五司均屬於經濟民生類機構,下面的監撫司與安全司,則完全屬於政府監察類機構。

監撫司負責軍兵的薪金分放,戰功審覈,教習軍士,監視協助將領,報告部隊動態等事,是李嘯充分掌管軍隊的重要手段。

安全司則是調查各地情報,偵察內部是否有細作滲透,以及各名將領官員的動靜,瞭解自已地盤內的百姓思想動態等一系列極重要,卻又只能暗中進行的工作。

各部門的人事安排分別爲:

民政司司長許秀清,司內共設4人,其中一名主官,一名副手,二名吏員。

商業司司長由頗讓李嘯欣賞的劉安和擔任,原商業司司長吳亮,改任更爲重要的錢糧司司長一職。同樣另設一名副手,二名吏員。

工業司司長由另一名秀才嚴恪擔任,李嘯面試時發現,此人算學十分不錯,做事亦是嚴謹,卻爲擔任工業司司長的最佳人選。也另設了一名副手,二名吏員。

農牧司司長由上次招收的一名吏員丁佑擔任,李嘯瞭解到此人本份老實,又出身農家,熟悉稼穡,且喜好農學,李嘯認爲,由此人來擔任農牧司司長,當爲合適之人選。同樣也是配一名副手,二名吏員。

錢糧司司長,這個李嘯軍中的命脈部門,自然由李嘯最信任的吳亮來擔任,其機構設置爲一名主官,一名副手,四名吏員。當然,因爲錢糧貯藏與分配極其重要,李嘯決定自已只要有空,便要對錢糧司時常監督與管理。

監撫司司長由李嘯自行兼任,副司長則由管毅擔任,由於這個部門極其重要,且因這次招聘到的書生人數頗多,李嘯決定,下面的監撫人員,由每隊派1人改爲每隊派3人,以更好地管理與監察將領與軍兵,這樣一來,槍盾兵中,共有監撫人員27人,玄虎騎與飛鷂子各設2人,火炮部隊設2人,火銃隊設2人,水師設2人。加上管毅在內,共計36人,爲李嘯軍中人數第一的大司。

Www_ ttκǎ n_ ℃ O

安全司司長由黃保擔任,由於因爲姜尊的反叛事件,黃保身份暴露,故李嘯決定,不再讓其擔任槍兵一隊隊長之職,其職另由他人接任,從而專門負責安全司的相關工作。現在司中,已有包括副司長在內的,經李嘯審覈過的司員20人。這些人中,有有2名書生之類的文員,負責檔案整理與文件撰寫,餘者皆是由黃保與李嘯共同招募的身懷各類絕學之人。李嘯對安全司掌控亦是極嚴,這件在黑暗中使用的利器,李嘯同樣要牢牢把它掌握在自已手中。

餘下的十多名沒有安排的書生,李嘯把他們全部安排爲儲備人才,暫且先擔任堡中孩童教習,待李嘯軍擴大後,再補入軍中。

人員編制完成後,李嘯給他們設定的工資標準爲,每名司長月薪8兩,副司長6兩、吏員與教習均月薪2兩。

軍前贊畫吳亮,原本薪資10兩,因其兼管錢糧司,李嘯給他每月12兩的月薪待遇,一則突出其地位,二則使其更加盡心辦事。

監撫司副司長管毅,由於職責重大,李嘯也給了他每月8兩的待遇,管毅心下更是感激,暗暗發誓要更好地工作來報答李嘯的知遇之恩。

隨後,李嘯給入職的全體公職人員統一開會,除了強調要他們盡職盡責工作外,另外他神色嚴肅地叮囑道,若有人浮於事,偷奸耍滑,甚至貪污腐敗者,一律從嚴懲處,絕不輕饒。

李嘯原本擔心,監撫司安排入軍中後,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遭到將領們的牴觸與排擠。結果沒想到,監撫司安排下去後,由於副司長管毅聰明地造勢宣傳,把監撫司塑造成軍中秩序的維護者和監督者,結果頗受軍兵們的歡迎,日常訓練出操也更加盡心盡力,倒讓將領們省心不少,使得原來對監撫司懷有疑慮的一衆將領,都慢慢地開始習慣了監撫司的運作方式。

這套由李嘯建立的管理模式,終於有個初步的雛形,並開始順利運作。而隨着各個部門開始運作,整個赤鳳堡的運作與管理,更加井井有條,富有秩序。

李嘯心下知道,其實這是個必然,因爲這套模仿現代社會建立的政府模式,實在是大大超越了這個時代,比大明朝粗疏落後的政府管理方式,實在是先進太多。

這一系列工作完成後,李嘯隨後再讓田威與王義守二人,去各地招攬流民,暫定要招的流民戰兵名額800人,使李嘯軍再次進行擴充。

春日的黃昏,李嘯與商業司司長劉安和一起在堡外散步。

秀才劉安和感嘆道:“李同知大人的機構劃分,分類清明,各司其職,實實讓人耳目一新,大去我大明官府中人浮於事,推諉怠懈之風。”

李嘯笑道:“本官曾讀過韓非子的《五蠹》,對裡面一段話記憶猶新。今有構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爲鯀禹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爲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爲新聖笑矣。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爲之備。可見,古人都有這般向前看謀今朝的思想,我們這些爲政者,如何敢不引以爲警示?唯有與時俱進,未雨綢繆,方是唯一正確的方法啊。”

劉安和亦笑了起來,他以一種讚歎的語氣說道:“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可嘆我大明官員中,守株待兔不做實事者實在太多,要是我大明之中,官員皆如李大人一樣勤政善政,我大明何至於象今日這般危機重重。”

李嘯收起笑容,臉色凝重地說道:“安和,其實我赤鳳堡的各種規劃之所以能夠成功實現,乃是因爲此地荒僻,人口稀少,沒有太多的利益爭執之故。由於爭執尚無,我的各種設想與安排,才能一路暢通的順利實施。以本官看來,現在我大明不是沒有人才,也不是沒有人想到要立刻對現狀作出改進,只是,這樣的改革牽涉到了太多人的利益,出現了種種阻撓與牽絆,這才讓改革最終流產而無法實施。而這也是我大明中,最讓人痛惜無奈的地方啊。”

劉安和點頭道:“大人之見,甚是有理。學生在想,我等既無法改變他人,卻能從自身做起,亦是好事。”

李嘯笑道:“安和所言,此誠本官之心願也。”

兩人侃侃而談,晚風輕拂,金色的夕陽將兩個人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李嘯回到堡後,吳亮手捧一封書信快步前來,一臉鄭重地向李嘯稟報:“大人,方纔有信使送來此信,說是山東巡撫李懋芳專門寄給大人您的書信。”

李嘯一臉錯愕,這個山東巡撫李懋芳,可是與自已素昧平生,爲何卻有書信到此,卻是奇怪。

李嘯二話不說,開信速覽,臉上漸漸地便有了凝重之色。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復州土皇帝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九百五十四章 顧始汗死,嘎木逃亡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五百零三章 毒弩之威第九百五十三章 內城將破 唐軍終至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