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

第十三章劉定之入閣

自從正統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之後,北京的雪就沒有停過,不僅僅是北京的,以錦衣衛的情報最少宣大,遼東,河北一帶都處於降雪之中。

不過這並不知道大驚小怪。

北方天氣本就如此,只是進入臘月之後,南直隸一直到浙江大雪,海河凍徹。這才讓朱祁鎮心中一驚,只是老天爺還沒有放過他。

如今旱災洪災蝗災,朱祁鎮都習慣了,大冬天也不消停,來了一場雪災。

朱祁鎮對於而今這局面,立即下令給南京留守王直,要他小心救災,無比不讓一個百姓凍死,江南錢糧可以先行截留。

但是朱祁鎮也知道,這樣的情況,這個想法估計是一場奢望了。凍死人是一定的,但是凍死多少,一要看老天爺的心思,二要看王直的準備了。

只是如此一來,內閣大學士的事情,自然不能再拖了。

朱祁鎮將這個任命留給了陳循,讓陳循推薦。

畢竟在朝鮮之事上,陳循已經表明了向皇帝靠攏的決心,想來將來朱祁鎮準備大戰的時候,陳循是決計不會掣肘的。

他也要給陳循一個面子。

畢竟朱祁鎮要的是一個大臣,而不是一個奴才。

一個奴才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能皇帝的命令就行,但是作爲獨擋一面的大臣,內閣首輔,即便是弱勢的,他背後也要有自己一套班子。

如果朱祁鎮將於謙任命爲內閣首輔的話,朱祁鎮一點安插好幾個人放在內閣,作爲制衡。

但是對於陳循這樣的弱勢首輔,朱祁鎮反而要培養一些威望,否則,將來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事事都要依靠朱祁鎮的權威,朱祁鎮要這個內閣首輔何用?

陳循倒也識趣,他推薦了兩個人,一個是劉定之。

劉定之從西北軍前起家,然後轉輾馬政,鹽政,少府,雖然沒有在戶部工作過,但是在方面是一把好手。

更更重要的是,誰都知道劉定之是陛下的人。

而且劉定之的資歷也夠。

劉定之乃是正統元年狀元,從政也有近二十年了,更不要說,少府機構在劉定之的手中,已經成爲一個龐然大物,將兵部工部很多工坊都吞併了,也將二十四監衙門之中很多司職都侵吞了。不管是在正統十四年的戰事之中,還是在正統十四年後的整軍之中,少府都發揮出龐大的作用。

劉定之也從一開始的少府丞,被升爲少府令,正三品,與六部侍郎同一個級別,到達了能夠入閣的最低界限。

少府也成爲一個僅次於六部的大部。

而且陳循上臺他首先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周忱的殘餘勢力。而今何文淵作爲戶部尚書,他就是得益於周忱在鹽政上的改革,才一步步當上了戶部尚書的高位。

所以周忱去後,他就是周忱身後派系的中堅。

陳循上臺後也要面臨這樣的困擾。

從正統十三年到現在,朝廷的核心施政核心,一直有一個,那就是錢錢錢。不管是打仗,還是治水,不管是開河,還是抗旱,都需要錢。

再加上週忱是戶部出身的首輔,這樣一來就導致了戶部權力的擴大。

陳循作爲首輔,處於平衡局勢的想法,也要壓一壓戶部那些人,畢竟陳循不是戶部出身的,他註定不可能將周忱的班底全盤接受。

但是而今朝廷局面,緊繃的財政,也說明了,內閣之中需要是一個理財之臣。所以陳循既是要拍朱祁鎮的馬屁,也同時是賞識劉定之的才幹。

朱祁鎮心中猶疑了一會兒,就答應了下來。

雖然朱祁鎮覺得劉定之在少府的位置上,他能很放心,但是想想人往高處走。劉定之而今已經四十了,朱祁鎮當初就有將劉定之放當首輔來培養的意思。

按照而今的規則,內閣之中順位繼承,除非出了大變故,否則很難讓外面的一躍成爲內閣首輔了。

劉定之此刻進內閣熬個十幾年,瞭解大明的方方面面,到時候,他自然是內閣首輔了。

朱祁鎮其實有意將內閣首輔的年齡控制在五十多歲六十多歲上下。

更老的,不堪爲用。而更年輕倒不是能說不能用,但是就要面對另外一個當過幾十年內閣首輔大臣,就好像楊士奇一般。

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而今內閣首輔,與楊士奇剛剛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已經不是一回事情了。

兩宋時期,皇帝一般不會讓丞相久任。而今朱祁鎮也是如此。不算楊士奇,從楊溥,曹鼐,周忱,任期最久的居然是周忱。

每一個首輔上位之前,朱祁鎮就想過當如何罷免。

最好的辦法,就是乞骸骨。

如果君臣之間,有巨大的分歧,朱祁鎮希望大臣能以體面的方式從這個位置上退下來。而五十六十歲,是正合適的時候。

是一個政治家的黃金年齡。

所以朱祁鎮想要培養內閣大臣,必須提前佔位,否則將來連爭奪首輔的資格都沒有。

朱祁鎮說道;‘好,劉定之算一個。還有一個,先生以爲誰比較好?”

陳循說道:“商輅如何?”

朱祁鎮搖搖頭說道:“不行,商狀元文章雖然好,但是沒有經過歷練,如何能擔待內閣大事。”

說實話陳循也是那種從進士,庶吉士,翰林院,一路升上來的內閣大學士。這個慣例關係很多人的利益,朱祁鎮自然有所妥協,不能將事情做絕了。

而且誠實的說,並非翰林院出身的就沒有能臣了。朱祁鎮也覺得自己不能那麼絕對,但是如果內閣之中都是這樣的人,卻是萬萬不行的。

更不要說商輅資歷太淺了。

雖然三元及第,似乎別尋常狀元好一點,但是問題是同樣是狀元,劉定之天南地北不知道做了多少事情,纔有一張內閣的門票,商輅憑什麼能上來。

當然,朱祁鎮也理解陳循。

陳循內外大名不顯,外面雖然知道有這個閣老,但是有什麼政績,似乎在宣宗朝的時候,犯顏直諫過,但是除此之外,卻沒有多少了。

他比不得楊士奇楊溥那一是一定的,甚至比不上曹鼐,曹鼐上位的時候,有兩位老臣的人脈,也比不上週忱,周忱在擔任戶部尚書之前,就有天下疆臣之首的名聲,被民間稱爲青天,在戶部任上又做過那麼多的事情

不管是恨周忱的,還是看不上週忱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周忱是一個人物。

但是陳循連周忱都比不上。

他雖然不是一個三旨相公,並非他比三旨相公高明多少,而是朱祁鎮不喜歡將大權放在一個三旨相公手中而已。這個時候,他又怎麼敢引真正有能力,資歷強大臣進入內閣。

別的不說,他將曹鼐請過來,曹鼐分分秒秒能將大權給奪了。

王直,于謙也同樣不例外。

首輔次輔不過是名分而已,歷史也不少見次輔將首輔嗆的沒有脾氣。所以陳循要從年輕一輩挑選。

而商輅有三元及第的光環在,又在朱祁鎮身邊擔任過起居注,朱祁鎮很欣賞商輅的文筆,很多聖旨都是由商輅持筆的。

陳循想來,商輅定然深得聖眷,這才推薦,萬萬沒有想到馬屁拍在馬腿之上了。

畢竟而今的朱祁鎮的不是當初了,當初他手中沒有可用之人,這才細細安排劉定之,但是而今,朱祁鎮卻不在乎了。

不用他安排,而是讓天下大臣按的要求來,他欣賞商輅是一回事,但是讓他將商輅的前程放在心上,卻是不可能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七章 議政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五章 新內閣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六章 困境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四十章 輿情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十一章 孫氏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七十章 年關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六章 新天子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七章 議政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五章 新內閣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六章 困境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四十章 輿情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十一章 孫氏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七十章 年關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六章 新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