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

第一百二十二章安南後繼

按一般說,打了勝仗不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拿下。但是郭登的理由也很充分。

第一軍心疲憊。

鏖戰六個月,幾乎安南整個旱季,明軍都在與安南廝殺。上下疲憊之極,不是不能再戰,已經不划算了。

第二,就是物資供給。或者說民心疲憊。

後方的物資供給還是很到位的,但是大量民夫徵召,也讓廣西民夫相當疲憊,更何況安南還在雨季之中。

如果而今南下,定然一路泥濘與坎坷。

再加上民心不附,到時候出了什麼事情,可就不好說了。

第三,就是需要有時間整頓安南府縣。

雖然這一戰看上,並沒有佔據安南多少府縣,只是打通進軍的路線而已,實際上隨着黎思誠的撤退,整個安南北部,都已經到了大明的勢力範圍之內。

正是派人整頓一番,讓地方民力物力爲朝廷所用。

以減輕後方負擔。

第四,也就是安南受挫嚴重,半年的時間,也不可能讓他們正恢復元氣,但是南下升龍府,最重要的不是步戰,而是水師的問題。

大明船隻是不能從下游進入紅河水系,只能想辦法在紅河支流,或者上游打造船隻,以備水戰。

如是等等好有一些理由。

朱祁鎮看了之後,心中就已經動了三分。

畢竟朱祁鎮素來看重前線指揮官的決斷,他對滅安南本身就沒有具體的時間表。所以早一年晚一年,並沒有什麼問題。

只是他還要問一問內閣的意見。

朱祁鎮問道:“諸位有什麼意見?”

劉定之先行發言說道:“陛下,臣提議放緩,實在是最近有一些調度不靈,別的不說的,單單這一次賞賜全軍,估計在三百萬兩上下。周圍各省府庫已經爲之一空了。如果再打下去,估計就要從北京調糧食了,如此太不划算了,如果等上半年,則南國稻熟,臣可以令附近各省就近開支,如此就節省了不少。”

劉定之完全是從財政上來考慮的。

古代款項糧草自然不能如而今的快遞貨運一般,說到就到了,大軍糧草消耗很大一部分都在運輸之中。

如果從北京運到廣西,即便是從海運也是一個麻煩事,耗損不小。如果等上半年,當地軍隊就能吃上湖廣的新糧了。

只需戶部走一下帳,也免去湖廣糧食轉運了。

甚至如果郭登能保持這樣,打半年停半年的話,南方各省只要不出什麼大災,就完全夠用。

根本不用動北京的儲備。

朱祁鎮點點頭看向楊洪,楊洪會意說道:“鏖戰半年,戰損不低,臣以爲營國公所言極是,軍心是疲憊了。”

“而今安南軍力破碎,再難復起了。還是緩一緩的好。”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就從郭登之見,讓他不用着急,好好休整,明年再戰吧。”

楊洪說道:“陛下英明。”

隨即朱祁鎮又處斷了好幾件事情,當然了能傳到朱祁鎮這裡的都稱不上小事。

貴州四川土司似乎有不穩之像,已經派大臣巡視。比如京師一處火藥庫失火了,震動京師。連躺在牀上的太皇太后都聽到動靜了,讓朱祁鎮不得不過問案情,並下令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一併清查所有火藥火油等倉庫,並將這些倉庫在城內的,大部分都搬到外面去,剩下的都是作爲城牆附屬設施存在的倉庫而留着。

畢竟真要到了守城那一天,也是少不了火器的。

有備無患。

如是等等。

處理這些之後,朱祁鎮轉回慈寧宮,先看了看太后。問了一下太后的脈案。心中微微一沉,太后身子在樓元調整過一陣子後,恢復效果很好,已經能被人攙着走路了。但是也僅僅如此了。

想恢復到之前,已經不可能了。

這還罷了。

太后的身子很明顯的與之前不同了,有一個風吹草動就會生病。

朱祁鎮心中憂心,卻也無可奈何。

回來的時候,見太后睡着了。

朱祁鎮也就回到偏殿之中,卻見太子靠椅子上,昏昏沉沉的睡着。

朱祁鎮嘆息一聲,也沒有叫他。

就照顧病人這一件事情上來說。如果不用心,覺得很簡單,例行公事而已,特別是對於皇室來說,這麼多太監宮女看着,需要他們做什麼。

但是如果真用心,那真是牽腸掛肚,翻一個身。吐一口氣,咳嗽一聲,甚至睡得深沉一點,都能讓你驚心動魄,擔心不已。

朱祁鎮不知道,太子是被皇后提點,要在他面前表現純孝一面,還是真心對太后感情深厚。幾乎每夜太子都在太后身邊安置一小榻,凡有動靜,都會起身查看。

但是朱祁鎮對這一點很是滿意。

不管太子用心如何,但是能做到這一點就不錯了。

畢竟太子從小養尊處優,何曾照顧人?

那怕是裝的,能聽進人言,裝到位也是一個長處。

太子睡的很淺,聽見動靜,立即睜開了眼睛,行禮說道:“父皇。”

朱祁鎮點點頭,讓他坐下,隨即將剛剛會議內容說給他聽,問道:“你覺得如何?”

太子說道:“安南一去,去我朝廷一塊心病,兒臣恭賀父皇。”

朱祁鎮說道:“你高興的太早了,英國公張輔破安南用了七個月而已,但是安南還是反了。其中情弊千頭萬緒,即便是朕此事看來,也是霧裡看花,難以及其肺腑之間,所以朕想讓你去安南。”

太子微微一愣,說道:“去安南?”

朱祁鎮說道:“正式,明年安南大概新定,你過去還能趕上一個尾巴,你將來是要做皇帝的,而安南國主,也是自稱大越皇帝。”

“你且去看看。算算時間韓雍已經去上任了。”

“你過去之後,多聽多看多做。不要怕錯了。好好歷練一番。”

朱祁鎮心中早就存了這個念頭,新定之地,很是複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太子如果能在安南站穩腳跟,並將安南平定下來。估計能力也就差不多了。

畢竟安南與朝鮮是不一樣的,朝鮮社會結構並沒有太大破壞,但是在安南卻是不可能了。

安南的民族情緒要比朝鮮高漲多了。再加上郭登殺戮太重,很長時間恐怕安南民心也是不會怎麼順服的。

這就很考驗行政手段了。

既要硬,能將安南百姓的反抗鎮壓下去,又要軟,能將安南百姓之心收攏到朝廷手中。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太子聽了之後,眼睛之中閃過一絲喜悅。

因爲他聽得出來,這一次朱祁鎮給他的位置,決計不是區區小官,辦不了什麼大事。或許比不上韓雍,但權力也不會小的。

只是很快,太子的目光就暗淡下來了。因爲他從時間之上聽出一絲端倪,說道:“父皇,太后的病,真的不成了嗎?”

太子一直在太后身邊,很明顯的感受到太后的病情並沒有好轉的跡象,而朱祁鎮給他安排的時間,就是明年上半年。

這個時間段,自然不可能是太后病好了,那麼只有一個可能了。

朱祁鎮嘆息一聲沒有回答。

但是太子猜得沒有錯,樓元已經私下對朱祁鎮說了。如果一切順利,那麼冬天就是大限了,熬過冬天,還能有一年。但是如果不順利的話,就不好說了。

朱祁鎮聽樓元的語氣,其實很不看好太后熬過冬天。

朱祁鎮對樓元的醫術還是信服的,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只是這樣的話如何能告訴孩子,朱祁鎮除卻嘆息還能有什麼?

唯有嘆息而已。

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四十四章 憑祥城下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三章 災年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三章 災年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
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四十四章 憑祥城下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三章 災年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三章 災年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