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

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

當然了,並不是說,古代百姓想要識字的渴望,但是在生存之前,都要退而求其次。

于謙說道:“陛下,即便是大舉興學,有一件事情也警惕張元吳昊之流。”

朱祁鎮心中一動,頓時明白了。

雖然教育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人生識字煩惱始。人讀書越多想法越多,很多號稱懷才不遇,其實真有才假有才不知道,真不遇假不遇,也不知道。但是真不安分卻也是真的。

歸根結底是一個供需關係的問題。

朝廷每年要的官員,從進士,舉人,監生之中出,也沒有多少名額分給別人了。而今科舉很多地方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

如果再大興教育,卻是更多人蔘加進入這個遊戲之中。

這些人固然被科舉制度所籠絡其間,甚至科舉制度更重要的是禁錮人才。

這也是儒家政策之中矛盾之處,一面說的教化,一面有實行愚民政策,雖然每一任地方官都會興學,但是更多是一種作秀。

古代識字人口,更多是因爲社會發展,有了許多必須識字才能做的工作,比如賬房,說書,出版,比如而今出現的報紙與編輯。

這才激起了識字人口的增多。

不過,這都不能改變朱祁鎮的決心。

朱祁鎮說道:“這些朕都知道,不過總有辦法解決的。總不能因噎廢食。”

朱祁鎮不改變本意,有這樣幾個理由。

第一,教育這一件事情,從來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根本。甚至可以說,中國能在後世快速崛起,其實與中國古代崇尚文化的底蘊有直接關係。似乎沒有那一個國家如中國這樣熱愛學習,熱愛培訓班。爲教育投入多少本錢都沒有問題

而今即便有不安分的,朱祁鎮也有信心將他們一個個給摁下去。

第二,爲了將來的工業化,需要太多太多的識字崗位了。

所以,這樣的擔憂並不成問題。而且朱祁鎮還準備,有這種危機感來倒推一些政策的推進。第三,就是朱祁鎮給理學一等人的甜棗。

說明朱祁鎮之前在辟雍之會上所言並沒有問題,理學依舊是大明的思想核心,不過從之前的絕對,變成了其中之一而已。

好安撫這些人,讓他們與朝廷合作。

而且興辦教育,對士大夫集團來說,也是一個利好消息,畢竟就會很多崗位出來,有更多人的能夠當官了。

如此,也算是拉攏人心的一種方式。

只是怎麼辦教育,朱祁鎮心中自有打算。

于謙見改變不了朱祁鎮的意見,立即說道:“陛下英明,只是陛下準備怎麼興學?”

朱祁鎮說道:“朕這些年來,設立了很多學堂,但是各學堂招生其中弊端重重,朕深恨之。朕有意設大,中,小三學堂。朕準備將京師各個學院,整頓爲政務大學堂,水利大學堂,講武大學堂,再加上曲阜大學堂四座大學堂,這四個大學畢業的時候,朝廷各部派人去學堂之中招納吏員。今後自有這四個大學堂之中出來的學生,才能直接進入京師六部爲吏員,將來提拔爲官員的時候,也可以考慮進去年資。”

這些學堂招生何至於黑幕重重,簡直是根本沒有一絲正大光明。

這根子還在朱祁鎮這邊。

朱祁鎮爲了充足招生人數。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放寬了要求,是一個人基本識字,就能入學。但是隨着這幾個學校的行情見好。

慢慢的六部吏員還是有少府一些吏員,都從這些學校收納人員的時候,更是不知道多少人想進去。

比如連於謙也覺得於冕在水利學堂,算是一條出路,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但是名額是有限,如此就自發形成了推薦制度。

要看誰的面子大,誰的後臺硬,才能入學。

這一點,朱祁鎮自然看不慣了。

只是有些朱祁鎮看不慣的事情,什麼時候發做就是時機拿捏的問題了。

朱祁鎮說道:“至於中學,就是爲大學堂預備生員,只有中學畢業的資格,才能考取大學堂,朕有意在天下各行省,兩京六都司,都設一座中學,令有司編寫一部通用教材。只有他們在各省畢業之後,並考中各大學之後,才能進入各大學學習,天下之間一視同仁。絕無偏見。”

“至於小學,朕不準備辦,授權各省辦,讓有司出一分中學考覈標準,只有考覈過了,才能進中學。”

“先生以爲如何?”朱祁鎮問道。

朱祁鎮這個框架自然是從後世直接搬過來的。這裡面也有朱祁鎮隱藏的一個巨大的野心,那就是用這個教育體系來代替科舉。

只有的利益集團才能戰勝另外一個利益集團。科舉考試之中的同年,師生,不過是一場考試而已。

能有多少感情,更多是政治上的利益相關。

但是這些大學之中的同學,真要同窗數年。感情要比同年好多了。

當這些基於學校產生的新官僚出來之後,他們會喜歡士大夫這個舊官僚體系的人嗎?

呵呵。朱祁鎮並不知道,甚至在朱祁鎮有生之年,大概是看不見這一幕了,但是並不妨礙他種下種子。

只是于謙卻是問題多多。

于謙說道:“陛下,準備些令哪個衙門管理?”

朱祁鎮沉吟一會兒,說道:“令禮部管轄,讓商輅轉任禮部尚書,專門負責這一件事情。因爲這些人出來僅僅是爲吏,。大抵少部分才能爲官,故而各中學小學的教材,都要偏實用,而其注重算學。”

“不,應該是以算學爲重。”

于謙雖然覺得有些不對,但是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並不是于謙沒有政治敏感度。

而是于謙很難將這些人從士大夫集團之中劃出來。

無他,這些家各學堂真正能夠進去的,都是各士紳家族,畢竟天高皇帝遠,很多偏遠地方的人根本不知道,京師還有這些學校,就好像于謙一樣,于謙的兒子于冕就是水利學院畢業的。

但是于謙會覺得於冕是自己的敵人嗎?

太搞笑了。

而且這些吏員掌控的,都是下面的基層崗位,可以說進士們一進官場,就是這些人拼命大半輩子的終點。

很多吏員一輩子能混一個官職致仕就不錯了。

于謙又能看重他們的威脅。

他更擔心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朱祁鎮一直想做,但是一直做的很有節奏的廢除吏有封建的制度,將胥吏納入國家體制之中。

畢竟,眼前的事情很明顯,這麼多中學生大學生,豈不是最好的代替吏員的人選。

這些年,順天府兩個附郭縣都改革了成功,再加上六部衙門之中的所有吏員都慢慢換成了個學遠出身的。

形成了一套吏員考試製度。

這已經形成一個範氏了。于謙本心並不反對推行這個制度,因爲他太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官場風氣還是不錯。

畢竟朱祁鎮這些年一直操心,一次又一次的京察,將一批批人掃下來。但是大明距離百姓最近的一層,並不是官員,而是胥吏。

胥吏沒有收入,他們如果不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從下面收刮油水,他們一家都要去喝西北風去。

這樣情況之下,胥吏之中風氣能夠好了纔怪。

只是,一個字錢的問題。

爲什麼朝廷不爲胥吏發工資,無非一個錢字。天下官員不過兩萬多,但是天下胥吏大幾十萬都有。

都發工資,並且加強管理,不管財政壓力,還是管理壓力都非常之大的。

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六十章 明浪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十二章 軍議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八十章 寇深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八十章 經筵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四章 太后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二章 大武學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
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六十章 明浪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十二章 軍議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八十章 寇深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八十章 經筵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四章 太后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二章 大武學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