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

第三十五章廣西內部的分歧

“什麼?”王豫將安南的內情告訴廣西方面,這些文武大臣齊齊皺眉。

而今已經是正統二十五年正月了。

地點也是廣西太平府。

文武大員有兩廣總督項忠,廣西巡撫葉盛,徵南將軍毛勝,徵南軍總斷事王越,自然還有太子朱見濬。

同樣是皺眉,其中意味卻不大一樣。

兩廣總督項忠雖然皺眉,但是眉目之間卻一絲鬆快之意。他與葉盛一般,不大想與安南大戰一場。

一方面大部分文官的想法都是一樣,都是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 而不大想打仗,如果說打瓦刺還有解除北京戰略威脅的必然性。

打安南就是多事了。

很多文官都擔心,皇帝因爲破瓦刺之功,走上了窮兵黷武的道路上。所以項忠在這個位置上,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友人送來的書信。

讓他想辦法和睦兩國,讓陛下回心轉意。

但是項忠肚子裡卻是一陣罵娘,卻無可奈何。

畢竟這些友人大多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指點點的,卻完全沒有想到,項忠是如何上位的,項忠就是軍事上的能力才一步步走到了兩廣總督位置上的。

而且兩廣總督雖然是一方大員,說起來,也是整個大明文官之中排名前十幾名了。

不要小看着前十幾名,已經大明文官核心層了,如果項忠擔任一任兩廣總督之後入京,擔任一部尚書,就有資格被當做文官大佬了。

但是即便如此又如何?

是內閣之中的人不是文官大佬,還是六部尚書沒有權位,他們都擋不住陛下,他區區一個地方官又能有什麼辦法?

安南的情況傳來,項忠心中是鬆了一口氣。

如果安南無懈可擊,那麼就可以將這一次軍事行動解除了。

當然了,大軍聚集,幾乎箭在弦上了,想要解除,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總是也很麻煩。

但是這麻煩,總比打安南的麻煩小而已。

不過毛勝的心中實實在在有十萬個曹尼瑪

他都準備好打仗了,而今一句話,安南內部沒有可乘之機就不打了?

毛勝在這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些要誰來賠?

毛勝是萬萬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局面的。

是以他眉頭緊皺,是想破局之策。

“咳咳。”王越說道:“你先下去吧。修整一下,就帶着安南使臣回京吧。”

王越心中也有一絲遺憾。

王越不想建功立業那是假的。

說起來,王越也參與了好幾次戰事了,但是總體上來說,他都是以斷事官的身份,擔任監軍。

如此一來。他的職務倒是上來了,但是總體上來卻沒有一個爵位。

看着身邊的將領,一個個都有爵位在身,王越心中並不是沒有羨慕的。封妻廕子,王越心中未必沒有想過。

所以,如果說王越對打安南一點想法都沒有,那也是不對的。

但是王越也知道輕重緩急。

畢竟他來之前,皇帝,首輔,大學士,兵部尚書叮囑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吩咐。

王越還是拎得輕重的。

而今宜山王一去,黎朝內部強烈的君臣矛盾,就被消弭了。

當然了,並不是說,黎朝就沒有君臣矛盾了,但是這種矛盾已經壓制到不會兵戎相見的地步了。

更不要說,宜山王弒君篡位,得位不正,而今這個嘉王,從程序到手腕,都強過他哥哥,不過一兩月之間,就得到了君臣衷心擁戴。

既然沒有機會,自然就不可進軍了。

王越自然要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來。

王越將王豫打發出去之後,說道:“項總督,毛將軍而今的局面,兩位怎麼看?”

項忠嘆息一聲說道:“機會稍縱即逝,可惜了,而今安南不可用兵了,辜負了陛下之心,我只能想陛下請罪了。”

“不可,那嘉王小兒,不過剛剛登基一月有餘,就能讓下下信服,根本不可能,定然是王豫爲之矇騙了,真假虛實之計。”毛勝信誓旦旦的說道。

其實毛勝豈能不知道,錦衣衛與東廠在安南境內的情報組織,此刻都已經啓動了,直接與太子朱見濬對接。

朱見濬也將很多情報給他們看過。

總體上來,東廠錦衣衛雖然搞不到上層的一些機密情報的,但是民間的情報還是能搞到的,從宜山王登基到他被廢,這一百多天之內,升龍城之中的氣氛一日緊過一日,每日大臣被刑殺的,決計不少。

但是從黎思誠登基之後,這種氣氛就一掃而空。

也能印證出王豫所言的正確性。

王越說道:“將軍,陛下要得是一場勝利,而今如果我們輕易對安南動兵的話,一旦有失,京師那邊也不好說話。”

毛勝聽了,一陣子沉默。

打仗兵危戰急,一旦勝利了,故而獎勵豐厚,但是打敗了卻是一個什麼下場,毛勝也知道,要知道成國公家族當初多顯赫,而今成國公家族當家的朱儀,卻在龍城遠戍,與當初簡直不能相比。

說起來,這還是成國公自殺,再加上成國公畢竟是靖難勳臣,皇帝不給成國公面子,也要給太宗皇帝一點面子。

鎮遠侯顧家的下場,才更讓他驚懼。

鎮遠侯一脈在開國勳臣之中,也是相當有聲勢的,畢竟開國勳臣留下來的並不是太多,但是又如何,大功於朝廷的鎮遠侯顧成顧老爺子,居然絕後了

毛勝一時間也冷靜下來了。

徵安南如果能如英國公張輔那般順利,七月滅一國,他毛勝一躍爲國公都沒有問題。但是他如果敗了。卻沒有一個東平郡王這樣的祖宗。

毛勝長嘆一聲,說道:“王將軍,這一件事情,朝廷讓你說了算,你總要說說看,你什麼意見?”

王越有意直接否定,但是他不想得罪毛銳,說道:“此事不若請聖裁。”

王越根本就是拿皇帝當幌子。

誰都知道,從這裡到北京,數千裡之遙,請示皇帝,皇帝的批示到了之間,最少也要一個月。

而今黎思誠剛剛上位,尚且有一些機會,如果皇帝的命令到了,更是沒有一點機會了。

想想就知道,皇帝的命令是什麼。

毛勝豈能看不穿王越的伎倆,他轉過頭,對太子朱見濬說道:“殿下,此事您怎麼看?”

朱見濬最近變得沉默起來。

真是皇帝當初訓斥一番。他發現了自己有很多不足,一直參與處理大藤峽善後之事,將十幾萬瑤民安置在附近平地之上,或爲軍戶,或爲編戶。

又在大藤峽山中,建立了四個土司,由大藤峽瑤民之中四大姓掌控。

這些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最爲艱劇,很多事情都牽扯到升斗小民的利益,而在這一件事情上,不管是瑤民還是百姓都是寸步不讓的。

朱見濬雖然沒有直接處理,但也被弄得頭昏腦漲。其中更是有人不服想重新起事,有人想借官府之力剷除自己的敵人。等等等。

朱見濬這樣說了,那就是一錘定音,其他人還能說些什麼?尤其是毛勝失望之極。

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三章 都掌蠻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二十七章 田賦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六章 困境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六章 困境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七章 聖誕安排
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三章 都掌蠻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二十七章 田賦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六章 困境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九十二章 百官條例之內閣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六章 困境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七章 聖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