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煩惱

他始終以爲是因爲他的緣故北伐提前了,於是他進行了一番推演,結果讓他深感恐懼,如果北伐就此成功,蔣介石必然不會上臺成爲讀才者,以後中國的歷史就完全脫離軌道。這會造成什麼後果讓他無法預判。一種莫名的恐懼始終籠罩着他,他在演練場上拼命的發泄,試圖把這種恐懼排擠出去。

孫中山看完表演非常滿意,親自接見了表現突出的莊繼華宋希廉(莊繼華這段時間不太正常,宋小弟自然跟在身邊)等人。在孫中山面前莊繼華表現得很得體,敬禮乾淨利落,回答問題聲音洪亮,條理分明。可是瞭解他的人,如蔣先雲宋希廉等人都知道他心中有事,而且是大事。而其中只有蔣先雲猜到可能與北伐有關,可無論他們怎麼問莊繼華都默不作聲。

大元帥臨時行營選在韶關城外的一處莊園,莊園的規模不大,黃埔學生護衛隊百多號人就駐紮在莊園外,分成四隊,兩隊入莊警戒,其餘兩隊從前後兩個方向拱衛行營,每曰輪換。

莊繼華和蔣先雲在北上之前被提升爲護衛隊的副隊長兼任小隊長,文素鬆自己負責莊內警戒,讓他們負責外圍警戒。

影劇看多了,對潛入的手法瞭解也多,白天主要對出入莊園的人進行檢查,特別是陌生面孔,不能有絲毫懈怠,莊繼華還進行了三次對莊園的夜間攻擊推演,因此莊園內外明哨暗哨密佈。特別是夜晚,莊繼華認爲敵人最好的選擇是深夜潛入,所以夜晚的佈防常常是他親自安排,暗哨地點隨時改變。

心情壓抑使莊繼華的工作方法略顯粗糙,周圍同學明顯感到這種變化,以前那個說話詼諧富有哲理的莊繼華不見了,變成譏諷尖刻不留情面,稍微出錯就要遭到嚴厲訓斥,全靠蔣先雲或宋希廉在一旁勸解纔沒鬧出什麼事來。

莊繼華在莊外煩,另一個人孫中山在莊內煩,發表《告廣東人民書》的原意是緩解內外壓力,爭取民衆支持北伐,可是此舉不但沒有達到這個目的,反而激化黨內外矛盾。[***]人蔡和森公開發表文章抨擊他放棄廣東是倒退,是向資產階級退卻,是將廣東送給英帝國主義的走狗,連支持他的鮑羅廷也受到[***]中央的強烈批評,[***]甚至把這個態度上報共產國際遠東局。黨外如此,黨內對北伐也是一遍反對,除廖仲愷外,連支持鎮壓商團的蔣介石也反對北伐,各軍以各種藉口或滯留廣州或拖延進攻。本已同意發還被扣槍械,可商團以槍彈數目差距過大(已有部分發給北伐軍各部),又在醞釀罷市。他想不明白自己奔波一生,一心爲國,可是這些人爲什麼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國家民族的利益,自己的一番苦心爲什麼就沒有人理解。

晚飯時他簡單的吃了兩口就放下碗,夫人宋慶齡溫婉的勸他再吃點,他搖搖頭,然後輕輕的給她添上一碗湯。他溫柔的注視着這個女子,自從嫁給自己後就沒過一天安生曰子,以她的家世完全可以過上平靜高貴的生活,可是她卻義無反顧的陪伴自己,過上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唯一的孩子還在陳炯明的叛亂中失去,成爲夫妻倆心中永遠的痛。

宋慶齡也很快放下碗,溫柔的對孫中山說:“陪我出去散步。”

孫中山點點頭,他知道其實這是宋慶齡陪他散步,她永遠這樣善解人意。

文素鬆見總理要出門,悄悄示意衛士跟上,隨後他搶先出門,跑去安排沿途警衛,不過他跑錯了。

孫中山夫婦沒有走正門,而是從後門悄悄出來,出門是一個小曬穀場,場上原有幾堆麥草垛,行營入住後便被搬走了,出曬穀場便是水田,只是現在秋收已過,田裡一遍空曠。

沿小徑隨意而行,兩人興致似乎很高,慢慢的接近樹林,衛士長立刻上前提醒這裡已經是警戒範圍的外圍,不能再往前了。孫中山只好歉意的對宋慶齡笑笑,宋慶齡毫不介意,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多次,她只是想讓孫中山散散心。

孫中山卻問道:“這裡也是黃埔學生的警戒區?”

“是的,先生。”衛士長回答道。

“他們在那?我們去看看。”

孫中山的意思是去看看這些心頭肉,但衛士長理解錯了,他以爲孫中山想看看哨兵。衛士長走了這半天也覺得有些奇怪,這麼長的距離居然沒有看見一個哨兵,若追查下來警衛鬆懈的責任恐怕難逃,心中不由埋怨,這個文隊長大言不慚說什麼除非強攻,潛入絕不可能,現在這樣別說潛入,就是正大光明的走進來恐怕也沒人知道,到底還是些娃娃,辦事不牢呀。

擡頭四處看看還是沒有發現哨兵,便說:“恐怕他們在前門。”

孫中山便說:“哦,那我們到前門去看看他們。”

正在這時前面的衛士說:“文隊長他們來了。”在注意到沒有哨兵後,衛士長便示意兩個衛士走在前面,前面的衛士正好看見。衛士長回頭一看,文素鬆帶着蔣先雲莊繼華正快步走來,衛士長忙迎上前,低聲問道:“文隊長,這裡怎麼沒佈哨?這也太鬆懈了。”

文素鬆沒回話,只是笑笑,上前向孫中山敬禮,說道:“總理,這裡是警戒範圍的外圍,再往前走出了那片樹林就不是我們的警戒區了。爲安全起見,總理還是請回吧。”

孫中山笑笑:“你也來提醒,剛纔衛士長已經提醒過了。”說完便往回走,路過莊繼華身邊時說道:“我記得你,你叫莊*,上次演練表現很出色。”

莊繼華第二次面對這位偉人,心中依然有些激動:“是,總理教導學生時刻不敢忘”。孫中山是黃埔軍校總理,故黃埔同學提及孫中山時均稱總理自稱學生。

孫中山點點頭又說:“你叫蔣巫山,曾聽仲愷提起過你,他很稱讚你的。”

“是,那是政委關愛,學生愧不敢當。”蔣先雲是第一次面對孫中山,心情比莊繼華有過之無不及。

對兩人的表現孫中山很滿意,示意他們跟在後面,邊走邊聊,莊繼華蔣先雲一問一答,很快平和下來。

衛士長和文素鬆走在後面,衛士長悄悄埋怨:“文隊長,你們沒有派哨嗎?你交給我的佈防圖上這裡是有哨的。”

文素鬆笑笑說:“排了的,不但這裡,前面樹林裡也派得有,只是你沒看到。”

“老兄,這可不是鬧着玩的,出了事,我們倆的腦袋恐怕不夠。”衛士長憂心忡忡的說。

“你們在後面嘀咕什麼?說來聽聽。”兩人在後面說話被孫中山聽見了。

文素鬆笑着說:“衛士長沒看見哨兵,以爲我們沒有派哨,我正在告訴他。”

“哦,我也沒看見,你們派在那?”孫中山四處望望,的確沒有哨兵,但他相信文素鬆不會欺騙他。

文素鬆轉身吹聲口哨,從左右後不同距離站起三個穿得莫名其妙的人,遠遠看上去象三堆草。三人站起來向這邊立正,文素鬆招招手讓他們過來,三人來到面前,衛士長這纔看清三人身上披着一件稀奇古怪的披風,上面掛滿青草、稻草和樹葉,頭上戴一頂怪莫怪樣的帽子,帽子上面也綴滿稻草樹葉,不由大奇,問道:“這穿的是什麼?”

“這是僞裝服。剛開我也沒覺得什麼,可是一穿上,往地裡一趴,你不從身邊過根本看不出來,剛纔他們不站起來,你就算有心也很難發現,對吧。”

文素鬆有些得意,接着說道:“這塊地方我們還安排了一個遊動哨,這個遊動哨是給敵人發現和躲避用的。”

衛士長有些奇怪:“文隊長,給敵人發現和躲避用的?這什麼意思?”

文素鬆心中的得意勁更濃了,在總理面前露臉的機會可不多:“這是個心裡問題,比方說敵人想潛入進來,如果這裡沒有哨兵,一定會感到奇怪,他們就不會行動,既然如此,那就安排一個遊動哨,讓他們發現,進而判斷這裡警戒鬆懈,大膽潛入,這就掉入我們的陷阱。我們測算過,這片地只要在那三個位置布上哨,無論從那個方位進來都能看到。”

衛士長上前摸摸那件奇怪的服裝,其實就是一件網兜樣的東西,把那些草呀樹葉呀拿掉,就是一個網。這種網很常見無論韶關還是廣州都有賣,可是這樣處理後居然成爲一件絕妙的僞裝服,不由滿口稱讚。

孫中山也圍着哨兵轉轉,然後關切的問:“你們一班崗要多長時間?”

“報告總理,四個小時。”

“就一直趴着,趴四個小時?”

“是,總理。”

“辛苦你們了。”

“報告總理,不苦,保衛總理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心願。”

孫中山滿意的笑了,這時他感到對軍校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一番心血沒有白費。

蔣先雲在一旁看着文素鬆得意洋洋的樣子心中有些鄙夷,當初莊繼華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文素鬆完全不明所以,若非莊繼華再三堅持,並當場試驗,三個人轉了兩小時居然沒找到,這才完全相信。整個警戒方案几乎全部出自莊繼華之手,現在文素鬆輕輕幾句話就把全部功勞拿走。眼角一掃,見莊繼華面色平靜,好像很注意的聽文素鬆的講話,心中暗自稱讚這就是莊*,若換賀衷寒肯定不服。

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八)第十節 辯論賽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三節 暗戰(七)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一節 蟄伏(一)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三節 重起(九)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三節 重起(八)第二節 起航(五)第五節 兩全(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第五節 號角(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三節 重起(三)第十節 暗棋(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三節 巧取(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七節 曙光(一)第三節 魅影(二)第八節 轉折(五)第五節 反攻(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三節 議戰(一)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十節 餘波(二)第三節 會戰(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五節 盟國(三)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四節 婚禮(一)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五節 盟國(六)第九節 殤(十)第八節 天火(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一節 戰局(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五節 積聚(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一節 出兵(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
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八)第十節 辯論賽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三節 暗戰(七)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一節 蟄伏(一)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三節 重起(九)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三節 重起(八)第二節 起航(五)第五節 兩全(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第五節 號角(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三節 重起(三)第十節 暗棋(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三節 巧取(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七節 曙光(一)第三節 魅影(二)第八節 轉折(五)第五節 反攻(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三節 議戰(一)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十節 餘波(二)第三節 會戰(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五節 盟國(三)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四節 婚禮(一)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五節 盟國(六)第九節 殤(十)第八節 天火(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一節 戰局(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五節 積聚(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一節 出兵(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