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水師一部

州府城城外多出幾座大營,那進進出出一萬多人馬自然會讓登州府城內城外的百姓們驚疑定。不過,這種情緒,怕是在趙仕哲帶兵入城時便就有了,此時不過是多了幾分而已。那趙仕哲的鎮江水師一部,在登州府城內已待了近一月之久,除了最初那幾日封了城內之外,其餘的時候,倒是沒有任何限制出入的舉動。

日子一久,登州府城內的百姓們,便也就習慣了,再加上那捕頭王來兒帶着一幫捕快們日夜在大街小巷巡視,這登州府城內反倒比往日還平穩了些,至少那些平日沒事便要惹麻煩的地痞、浪蕩子們,便沒了蹤影。

不消說,這維持市面消停,自是捕快、衙役們的份內之事,但既然知府李尤德一向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這自上而下的,份內之事反倒是不常見了。

但凡是座城,便有街、市、坊的所在,那些地痞、混混兒,也就聚齊起來弄些生財的手段。這種情形,在大明朝境內到處可見,不過是視城之大小而程度不同罷了。在江南一帶,富裕之城、鎮林立,那些人的花樣也多,在登州府自然也是少不了。這些人可都認識捕頭王來兒,雖說要給面子,卻也要弄些銀子花花吧?這弄出的事情,不過是耍耍無賴,坑蒙拐騙而已,倒不至於弄出什麼強搶橫奪的“大案”,那樣可是要被官府清查的。

不過,這一陣子,捕頭王來兒卻不知哪兒來的精神,帶着一幫捕快們,真真是維持着街面上的市道,一絲情面也不曾留。有那無賴冷嘲熱諷的,不過說了幾句,卻被立時鎖拿了去,在牢裡關了幾日,這才老實了。王來兒的做派,等於是明白告訴一衆人等,此時非彼時,都得老實待着。是故,這些日子,那大街小巷裡的人家,那隱隱生出幾分不一樣地感覺之中,還有一分是喜歡的。

至於城外忽然又多出一萬多人馬的動靜,並未引起更大的波動,且隨着趙仕哲再次進入登州府城城內,不消三日,那城外的人馬便即散去,臨走時,連那紮營的柵欄都沒留下,當真是走得乾乾淨淨。若不是還有些人馬踐踏的痕跡,怕是猶如做夢一般。當然,痕跡肯定是有的,至少這三日,那一萬多、近兩萬人,僅是吃菜,便在登州府花了不少銀子,那城外種菜的農家,可能過得大半年地好日子了。

這可謂是蘇翎帶來的人馬留給登州府百姓地唯一印象,這大兵入境,不擾民是不可能的,但這擾字,再怎麼喧鬧,也比不上趙仕哲當初將登州府整個兒清查了一遍鬧的厲害。

趙仕哲的辦事之所,設在登州府城內的一座宅院裡,緊鄰城門,出入甚是方便,當然,那把守城門地,便是自家人馬。原來值守的幾個守門兵,早不知被打發到什麼地方去了。

這院子,原本是那被趙仕哲剿滅地幾處莊子的主人之一,在登州府城內修築的宅子,也算是一所深宅大院,看樣子,怕是也是老宅了,加上主人“苦心”經營,逐年擴展,倒足足佔了一條小巷,獨門獨戶。趙仕哲既然出手清剿了莊子,便依着遼東的規矩,將事情處置乾淨,這城內的宅子也是全部查抄了的。財物自不必說,這蘇翎所部凡是幹這等差使地部屬,都有一個帳房,有專人登記入冊,至於那些人口,奴僕、下人或是給銀子遣散,或是分派到莊子上做事,這些,都是習慣做法。

趙仕哲在捉到那些莊子的主人時,本想順帶着一起交給登州府衙門關押,但在符寶正地建議下,權衡片刻,便下令將那些人全數押回遼東,連同家眷在內,沒有在山東地界上留下一人。在遼東,可也有專門安置這等人的部門,只要送過去,便無需趙仕哲操心了。

這宅子本是閒置。趙仕哲一時也不知如何處置。那蘇翎到來時命設立軍需處。便正好派上用場。只是眼下。成了趙仕哲辦事地地方。好在院子頗大。這數百人住進去。便像沒入水裡一般。毫不起眼。趙仕哲倒是也沒想要遮掩什麼。多虧了原先地主人。也不知用地何種手段。竟佔了這獨門獨戶地所在。以至於那進進出出地衆多官兵。並不爲人所見。

那符寶正沒見到蘇翎。本心裡有些失望。但經趙仕哲一說。立即滿口答應。這隨後地配合。便真如蘇翎所部一般。絲毫沒有仗着自己年長、又佔着本地

。給趙仕哲帶來什麼不便。趙仕哲見此。便更加放下各種事務。這有山東水師本地人地參與。事情便更加便利幾分。

山東水師符寶正地一部。按大明朝地設置。也是衛所旗軍抽調而來。這水師與營兵幾乎沒有什麼差別。照樣也有出操、巡視。也有屯田服役之事。那符寶正屬下官兵。本並非是鐵板一塊。這與大明朝各個衛所內部是一致地。與其說是兵。這麼多年下來。不過是臨時拿刀地農夫而已。當然。這軍籍是世代不得變更地。所有人地境遇。與蘇翎等人在遼東地境況相比。可也相差不多。

問題是符寶正本就不是個安分地人。又很有些心思。喜歡動腦子琢磨。當初便是被那位神秘地上官看中。由其做些私下裡不能見光地差使。那符寶正參與其中。自然得了不少好處。但也順帶着做些自個兒地買賣。在水師之中。能與符寶正相關聯地。也有幾十、上百地人。這相互關聯。便將符寶正地生意。是越多越大。以至後來。歸屬符寶正管帶地水師一部。竟然全都參與進去。

這不論跟着符寶正做些什麼。總要比種那幾畝地、拿可憐地月餉要好得多。大明朝衛所制。還有軍籍地不得變更地規矩。讓水師這部在登州府本地生活了數十代地官兵們。可都有一大家子人要養。往往是一人在水師當差。那家裡。什麼兄弟侄子等等地。最好也有十幾口人。這跟着符寶正做事儘管各自所得不均。但總算是份額外收入。又有誰不願意幹?

這樣一來,符寶正藉着上官的名義,盡力積蓄,這順帶的,可是越來越多。後來,遼事一起,這上官被調走,又來了個沈有容管帶水師官兵,符寶正便沒了靠山,可這想法子賺銀子的活兒,卻是停不下來。此時符寶正身後,已經形成了一個整體,都要跟着符寶正發財。

歸附遼東蘇翎一說,是符寶正以及其部屬們由遼東傳來的故事所引發的,很明顯,蘇翎大將軍纔是唯一能使官兵得到優待的人。是故,這一說,是早有所謀,到恰好惹到趙仕哲身上了。

符寶正自不必說,當初與蘇翎便有番接觸,早知蘇翎非同常人。符寶正這些年所作之事,唯與銀子有關,早就不在乎什麼大明朝的律令。自然其屬下們,也跟着只管想法子弄銀子,根本不在乎朝廷是否會清查、問罪。

那山東水師總兵官沈有容,初到任上,也做了一番改進,卻是將符寶正等人的財路給擋了部分。這人都是一樣,不論官職、身份有多大差異,只要有銀子收入,便就習慣了,卻再以無法忍受回到過去的日子。是故,那符寶正想出的這一出綁架案,可也是被逼的太緊的緣故。那勒索來的銀子,可是被符寶正所部全部瓜分了的。這種情形,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符寶正一部人馬,可就如此被擰成一體。

這趙仕哲給符寶正傳達了蘇大將軍的原話過後,符寶正便也積極起來,幫着趙仕哲一起劃各部分細節。

趙仕哲所說的“劫獄”一說,根本沒派上用場。按那些蘇翎派來協助的管事們的建議,那獄中的白蓮教衆不能動,這登州府境內鬧白蓮教的事兒,可正要這些人做個人證。這樣,對付上面的詢問,自可拿出幾個人來應付。

三日過後,登州府城外的大軍悄然散去,沒有人知道是去了什麼方向。實際上,連同符寶正數千水師官兵在內,這近兩萬人馬,被分成無數個部分,每一部都配備了熟悉山東本地情況的人手,向着各自的目標前進。這樣,登州府府城裡,一時間顯得清靜起來。

趙仕哲坐鎮登州府城,聽取各地傳來的消息,那深宅大院可就只剩下小半的人。趙毅成的哨探一部,在趙仕哲屬下機構裡,也設有一部,專供刺探消息。而趙仕哲第一次像個將軍一般,看上去有幾分“運籌帷幄”的樣子,不斷從各地反饋回來的消息中,做出調整,再進行相應的處置。

趙仕哲忙的一忘,竟然沒去問蘇大將軍那邊的情況。

而蘇翎,則在趙仕哲入城的這三日,根本就沒靠岸,直到登州府城外大軍散去,這才帶着護衛隊長唐平及其三百多名護衛,緩緩進入登州府城。

第36章 空城以待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66章 將軍嫡系第20章 洗劫建奴第34章 遊擊將軍第58章 各算各的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3章 軍心爭功第70章 天啓內帑第31章 信手拈來第8章 征服日第14章 戰線前哨第44章 賀禮雲集第56章 牛錄歸附第15章 三十天第80章 戰事前移第17章 嗜血之兵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0章 聯手剿賊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2章 紮營登州第31章 攻守同進第66章 將軍嫡系第58章 各算各的第36章 空城以待第19章 峽谷藏兵第16章 太平哨第1章 夜不收第65章 豪爽胸懷第89章 殺光慶功第39章 江湖人士第16章 各有所專第87章 一敗塗地第7章 變中有變第15章 十字路口第36章 各有所爲第16章 各有所專第2章 贈書助力第92章 開疆拓土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6章 太平哨第50章 夜話姻緣第72章 策反八旗第23章 興京易主第6章 三江連號第28章 雪夜湮滅第27章 分而擊之第18章 羣山缺口第9章 未來基石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54章 越來越近第23章 經略牽線第26章 振武新營第11章 遮掩形跡第13章 軍心爭功第70章 去舊迎新第8章 煙花柳巷第17章 鹽參商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6章 烽火連綿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22章 兵將之選第5章 鎮江參將第3章 宿營地第8章 越河演練第32章 衆心所向第53章 將軍幕僚第17章 村落糧稅第4章 雷厲風行第34章 月下琴音第8章 峰迴路轉第30章 風漸起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章 經略奇功第1章 夜不收第1章 夜不收第20章 部族戰爭第77章 外圍殺戮第9章 嬌顏如雪第50章 夜話姻緣第25章 各取所需第21章 餘波未止第74章 雙喜臨門第64章 依計漸進第60章 豪酋頹途第63章 黑山之城第4章 軍政之分第9章 未來基石第7章 保留地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4章 斷酋根本第67章 長斤斧軍第47章 重振陳家第21章 撫軍心第53章 疑慮重重第1章 遼東監軍第7章 女人問題第78章 利刃穿心
第36章 空城以待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66章 將軍嫡系第20章 洗劫建奴第34章 遊擊將軍第58章 各算各的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3章 軍心爭功第70章 天啓內帑第31章 信手拈來第8章 征服日第14章 戰線前哨第44章 賀禮雲集第56章 牛錄歸附第15章 三十天第80章 戰事前移第17章 嗜血之兵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0章 聯手剿賊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2章 紮營登州第31章 攻守同進第66章 將軍嫡系第58章 各算各的第36章 空城以待第19章 峽谷藏兵第16章 太平哨第1章 夜不收第65章 豪爽胸懷第89章 殺光慶功第39章 江湖人士第16章 各有所專第87章 一敗塗地第7章 變中有變第15章 十字路口第36章 各有所爲第16章 各有所專第2章 贈書助力第92章 開疆拓土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6章 太平哨第50章 夜話姻緣第72章 策反八旗第23章 興京易主第6章 三江連號第28章 雪夜湮滅第27章 分而擊之第18章 羣山缺口第9章 未來基石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54章 越來越近第23章 經略牽線第26章 振武新營第11章 遮掩形跡第13章 軍心爭功第70章 去舊迎新第8章 煙花柳巷第17章 鹽參商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6章 烽火連綿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22章 兵將之選第5章 鎮江參將第3章 宿營地第8章 越河演練第32章 衆心所向第53章 將軍幕僚第17章 村落糧稅第4章 雷厲風行第34章 月下琴音第8章 峰迴路轉第30章 風漸起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章 經略奇功第1章 夜不收第1章 夜不收第20章 部族戰爭第77章 外圍殺戮第9章 嬌顏如雪第50章 夜話姻緣第25章 各取所需第21章 餘波未止第74章 雙喜臨門第64章 依計漸進第60章 豪酋頹途第63章 黑山之城第4章 軍政之分第9章 未來基石第7章 保留地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4章 斷酋根本第67章 長斤斧軍第47章 重振陳家第21章 撫軍心第53章 疑慮重重第1章 遼東監軍第7章 女人問題第78章 利刃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