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周全安置

啓元年臘月二十六,大明朝遼東都司首府遼陽城,到喜氣融融的景象,這無論是數萬百姓,還是城外分駐各營的六萬多官兵,都在爲即將到來的新年而準備

着。

儘管這即將結束的天啓元年裡,遼陽城曾慘遭建奴屠掠,但在遼東總兵官蘇翎率部出人意料的一舉收復遼陽之後,這大半年的時間裡,逐漸恢復往日生機。再加上下半年裡不斷有赴遼客商運來大批商貨,米糧、布匹已是不愁,其它類似瓷器等等的物品更是一個不少;而遼陽商務局的胡世雲、嚴正安組織的商隊,又不斷地將各地的雞、鴨、豬、羊等家畜源源不斷地運往遼陽,這吃肉可也不是件奢侈的事了。

遼陽城裡的店鋪、酒肆如今可都裝滿了商貨,即便這價錢要翻上兩倍,但卻使遼陽城內幾乎什麼都不缺。遼陽商務局的胡世雲、嚴正安,雖說並無職位、品級,卻在無形之中控制着糧價、鹽價,這兩項是遼東總兵官蘇翎刻意要求掌控的。至於其餘的商貨,倒是可以敞開了賣,只要能賣得出去,倒是無人干涉。就算是糧價,也只在那些散賣的糧店規定了限度,倒並不妨礙赴遼糧商的利錢。糧食本就是大宗商貨,賺得是微利,且這海上水腳以及路上的腳價,蘇翎可都是下令給了貼補,單是這一項,就已經有賺了。是故,這種控制,並未對赴遼客商有所影響。

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已經向遼陽城內的百姓發放了一部分賞賜,即便是最窮的人家,也能領到肉食、大米。這其中的米,便有一部分是來自吳九奎運來那一萬石新米。吳家這回運來的大米,在抵達遼陽的第二日,便被搶購一空,其中有一位自稱是來自鎮江堡的商人,一次便購得五千石,每石二兩五錢,這總計上萬兩的買賣,倒讓吳九奎暗自驚歎,沒料到這遼陽,也有這般大手筆的商人。

那糧商倒是付得爽快,十幾輛大車裝着銀子就直接運到遼陽客棧內,待吳九奎的從人點算清楚,那人只是略微點頭,便自顧去城外運米去了。不過,那白花花的銀子,在吳九奎手裡倒是沒留多久,因爲沒過一個時辰,便有兩個專賣毛皮、藥材的遼商找上門來。這兩人就長住在遼陽客棧旁的一所宅子裡,連貨都是現成的。沒談多久,那銀子又花花地流了出去。

實際上,赴遼客商絕大多數都是如此,遼東的銀子,可很少流出去。

有些來了多次的客商,便乾脆直接易貨貿易,免了中間那道看着舒服的過程。這些毛皮、藥材、人蔘等山貨,只要順利運回去,這一來一往,少說也是翻倍的利,這還是說的淨利,一應花銷可都是交清了的。至少有半數以上的人,比如吳九奎這樣的大賈,那利怕是要近十倍。

是故這些客商在被告知,“待正月初一過後,所有的商貨便不再免稅,仍按大明律的三十取一收取。”對這個消息,可沒有任何人心懷不滿。當然,商人們也都知道,這暫時的免稅,便是要先給他們一個甜頭,讓事實來證明,這往遼東行商,到底能賺多少。

這些不過是說,遼陽城如今是如何的興旺,遼陽再一次成爲遼東都司的中心,只是少了開原、瀋陽這個方向的彙集而已。

正當遼陽城展現出這一番景象之時,就在天啓元年臘月二十六的這一天,午時剛過,事先沒有半點徵兆,自海州方向急速奔來一部人馬,只見旌旗蔽日、馬蹄震天,很快便抵達遼陽城外的大營外側,若不是看着旗號仍然是大明官軍的模樣,這恐怕還得引起一陣慌亂。不過,這只是遼陽百姓所見到的一幕。

遼陽城內城外各營人馬倒沒有驚慌出現,在這隻大軍抵達之前,遼東總兵官蘇翎便下令各營集結,但不許出營,只列隊等候下一步的命令。這六萬多官兵,其中四萬經過這半年日夜不歇的整訓,這軍令倒是執行得十分徹底,儘管心中疑惑,但卻沒有一兵一卒出營張望。倒是那二萬多屬於遼東經略袁應泰管帶的人馬,卻險些因此炸營,若不是一隊黑甲騎兵在營外彈壓威懾,這恐怕頓時便要有逃的。這兩下對比,可令不少人心中自有一番想法。

這突然出現地人馬。正是駐紮在海州地郝老六一部。總計一萬二千人。此時全數出現在遼陽城外。隨着一騎騎傳令騎兵地往來奔馳。郝老六率部進入遼陽城。隨即接管了全部城防。不消半個時辰。遼陽城城牆上。便全部由郝老六所部駐防。

隨後。城外各營主官被全部召集到總兵府彙集。包括遼東經略袁應泰管帶地那兩萬多人馬地武官張神武、羅一貴。也被召集進城。這幾十名武官齊刷刷列隊集結在遼東總兵官蘇翎地院內。等候指令。

在規定地時辰內。所有地武官都準時到場。蘇翎全身戎裝。站在衆人面前。身側則是剛剛抵達遼陽地郝老六。也是全身鎧甲。蘇然而立。這幅場面。倒讓衆武官覺得。蘇大將

這便要集結大軍出征了。

蘇翎掃視一圈列隊地武官。然後向一旁地護衛隊長唐平看去。那唐平點點頭。意思是說。所有地人都全部到齊。這種臨時召集。每月大概都會不定時有那麼幾次。人數也按官職大小不等。最多地一次。是所有小隊隊長一級地全部集結。至於那些出現地沒有抵達或是延誤了地。有六名被當即斬首示衆。這一回。可當然沒有人耽誤。

蘇翎略略提高聲音。對全場武官們說道:“衆將聽令。我走後。遼陽軍務由參將郝老六統管。”

“遵令!”衆人齊聲答道。

蘇翎側頭對郝老六示意,郝老六便上前一步,揚聲說道:“各回各營,照規矩辦事。其餘事項,我會再傳軍令。”

“是。”衆人再次齊聲應答。

“都下去吧。”老六揮手說道。

衆武官便依次退出,各回大營。蘇翎這才招了招手,將在一旁侯立的趙毅成、鍾維澤、李永芳等人叫到廳內,笑着說道:“這便算是最後一件事了。老六,這便都交給你了。”

“大哥,放心。”老六大大咧咧地說道,“這又不是打仗,有我在,亂不了。大哥儘管去成親。”

蘇翎笑着點點頭,說道:“你這一來,這遼陽便更放心了。”

趙毅成也笑着說道:“老六,這便辛苦你了,我會代你多喝幾杯的。”

老六笑罵道:“算你小子撿了便宜,這麼多兄弟,可就你跟胡顯成能去。”

趙毅成說道:“大哥不是說了嘛,這回來之後,再辦一桌,有你喝的。”

“這哪兒一樣?”郝老六揮了揮手,接着說道:“要不,大哥,你將嫂子一起帶來,再在遼陽成一次親?”

蘇翎笑着說道:“到時候再說吧。”

說完,蘇翎便收住笑,對李永芳、鍾維澤說道:“你們兩位,這還要多辛苦一下。這過年旁人都輕鬆,你們可得抓得更緊。”

“是。”鍾維澤、李永芳一起答道。

蘇翎再次看了看兩人,又看了看郝老六,說道:“遼陽這裡如今有七萬多人馬,不過,這看着雖多,若是沒有防備,也一樣頂不了用。如今大勢對我們有利,但也不可輕心太重。那努爾哈赤若是趁機來個突襲,咱們這些日子的辛苦,可就白費了。”

“是。”老六等人一齊應到。

“大哥,”郝老六正色道:“你放心。兄弟們知道輕重。”

“我就不多說了。”蘇翎點點頭,說道:“我這回回去,最多十天的功夫,便就回來。這接下來,就是該想想動手的事了。”

趙毅成想了想,卻沒說話,而是對郝老六眨了眨眼,那郝老六看了,便開口說道:“大哥,你不妨多住些日子,這一來一去可就得五六天,只住幾天哪兒行?”

蘇翎搖搖頭,說道:“我還的往牛毛寨走一趟,餘彥澤、曹正雄他們,我還得在交待一些事情。”

老六想了想,說道:“大哥,趙毅成上次不是纔去了?該說的都已交待了吧?大哥不放心他們?”

“不是不放心。”蘇翎緩緩說道:“一旦我們動起來,餘彥澤、曹正雄他們便要用力擠才行。

我們這邊只要抗得住,那努爾哈赤便不得不往我們安排的方向走。這若是擠不出來,我們可就什麼都做不了。”

老六張嘴欲言,卻又忍住了。

蘇翎瞧見,便說道:“我已經給術虎去信了,到時候一起在牛毛寨碰頭,這事我不去,有些事便不好定下。再說,我們出來也有一年了,這也該看看山裡的那些弟兄們。”

趙毅成說道:“大哥,胡顯成已經將年貨都發了過去,現在想必已經到了。”

蘇翎點點頭,說道:“東西是東西,這人去了,是不一樣的。這個,便不必多說了。”

“是。”趙毅成低聲應到。

蘇翎看着郝老六,說道:“黑甲騎兵營,我只帶一千回去,剩下兩千交給你用。我一離開遼陽,這營中所有的口令,要全部換過。這些都已預備好了,鍾維澤會協助你辦理。”

“是。”老六答道。

“別的”蘇翎低頭想了想,說道:“營中的事,倒是沒有什麼了。只是這袁大人”

老六說道:“大哥,袁大人還能怎樣?”

這話裡的意思,便是說如今遼東可都是蘇翎說了算,袁大人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裡,還能翻了天?當然,這不是個問題,袁大人只是名義上的遼東經略,唯一能調動的,便是那兩萬多輜重兵。就看今日這番動靜,真要對比的話,蘇翎的一個營,也要比那兩萬多強上數倍。

不過,這最壞的打算,蘇翎也是要做周全考慮的。所謂最壞打算,是蘇翎一旦離開遼陽,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不知哪根筋不對,這若是下令調集兩萬多人馬進駐遼陽城,並逐一接管城外各營的話,也並

全辦不到。

城外數營雖都有自家兄弟掌管,但畢竟原屬明軍的士卒太多,眼下這管帶只是練兵而已,大多還沒有見過血,若是打出遼東經略的名頭,可不敢說完全能夠執行軍令。尤其是一旦有變,這能與袁大人對陣麼?

是故,郝老六這一萬多人馬接管城防,城內還有兩千黑甲騎兵巡視,單憑這一點,那兩萬多輜重兵便不可能進城。而沒兵,這風浪可就沒有了。要說這一招是蘇翎疑心太重,那麼,蘇翎甚至還用郝老六這一招,將城外各營之中可能潛伏的異動,也給消除了。畢竟那四萬人馬,不經過一番血戰,怕是還不能完全得到信任。當然,此時可要比當初的明軍要強得多,但這目的不同,要求便也就不一樣。如今蘇翎做到的,僅僅是初步而已。而接下來,蘇翎將用另外一場大捷,去收服這四萬人馬的軍心。

這些,郝老六與趙毅成是都明白的。至於李永芳等人,則還沒有達到涉及到這一步的時候。這兄弟與部署之間的差別,是十分微妙的。何況,當初雪夜圍爐閒話時,也只有這些生死弟兄,才知道他們將走向何處。甚至,那隱隱約約便要露出的幾分“造反”的字句,也都是不以爲然。總之,這片天地是兄弟們一起打下來的,用命換得,誰要擋路,什麼造不造反可不是需要多考慮的事情。

蘇翎笑了笑,看着李永芳,說道:“你找的那個戲班子,都齊了麼?”

李永芳點頭答道:“都齊了。連曲目也都練過了,都是江南一帶流行的。”

“好,”蘇翎笑道:“這樣一來,袁大人,便不會嫌悶了。”

老六想了想,說道:“大哥,我還得去見袁大人?”

“不必,”蘇翎搖搖頭,笑着說道:“這也沒剩幾天了。別的事我都安排妥了,你只管軍事便是。鍾維澤負責與袁大人那邊的聯繫,要什麼給什麼便是。反正這些事情,也不必袁大人親自開口。不過”

蘇翎再次看向鍾維澤、李永芳,說道:“那些士紳若是去見袁大人,這想必免不了,你們可都看緊了。有什麼苗頭,便立即處置了,決不能拖延。”

“是。”鍾維澤、李永芳一齊答道。

老六卻有些不解,這些事他畢竟涉及的較少,便問道:“大哥,你這是越來越小心了,那些什麼士紳的,能做什麼?”

蘇翎笑道:“大風大浪當然掀不起來,不過,這暗地裡出些餿主意,可是他們拿手的。你想,咱們這些日子,可絲毫沒給他們面子,有不少人怕是還丟了家產。我在遼陽,他們或許還顧忌些,這我一走,難說沒人到袁大人面前去申冤。”

老六立即說道:“那還不簡單,直接不讓他們見便是。”

蘇翎搖搖頭,說道:“不,就是要讓他們出來,免得我們再費時費事去找了。”

老六這才眨眨眼睛,看着蘇翎,說道:“大哥說的,是打草驚蛇?”

蘇翎一笑,說道:“你到會用這些詞兒了。我們要做的也簡單,趁着眼下這個機會,凡是與我們作對的,便一概清除掉。這些人,只有選擇跟我們走,或是與那些客商一樣,跟我們攜手發財,纔能有活路。這些明着跳出來的,不正好省事了?”

老六想了想,說道:“那大哥不擔心袁大人將那些話聽進去,反而會生事?”

蘇翎點點頭,說道:“生事倒是不怕,這些事情,對袁大人也是一道關口。”

趙毅成接口道:“恐怕袁大人也很爲難吧。就算聽進去了,也要好生斟酌一下。如今可不是跟我們算賬的時候。說不定,袁大人自己便將那些人處置了。”

老六一聽,裂開嘴笑着說道:“這倒好,壞事倒成了好事。大哥,你真覺得會有人來見袁大人?”

蘇翎點點頭,說道:“南四衛定會有人來。這股勁兒,那些人想必也憋得久了,正等着我回去成親呢。否則,他們可找不到機會出來說話。”

老六說道:“他們不會跑到京城去說?找袁大人還不如直接去京裡。”

趙毅成說道:“老六,你這便不明白了。這些人不過是有幾百畝地而已,頂多是祖上做過什麼官兒,朝廷上怎麼會有人理他們?我們眼下可正紅着呢,朝廷上就算知道了,也拿我們沒辦法。這些人若真要出氣,也只要靠袁大人的嘴,說出來纔有分量。”

老六對這些可不怎麼有興趣,趙毅成說的,倒是沒怎麼去想。蘇翎在一旁接着說道:“這說不定,還有人專門授意,要在袁大人面前來講。不過,老六,這些你就別管了。說起來,都是朝廷上那幫子文官的爛事。”

老六當即說道:“是。大哥,你儘管放心。我在,遼陽在。”

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3章 雪夜除夕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6章 遼陽血戰第10章 計奪寨第15章 十字路口第29章 新學堂第21章 窮途末路第86章 相互屠殺第23章 經略牽線第74章 雙喜臨門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1章 遮掩形跡第30章 風漸起第27章 悍兵來源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3章 思籌謀第29章 商務二局第29章 新學堂第40章 虛張聲勢第4章 東西教派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章 兵部題稿第5章 鎮江參將第33章 鄉鎮攻略第89章 殺光慶功第10章 此長彼消第21章 遙相呼應第28章 雪夜湮滅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4章 臨時整軍第24章 驅虎吞狼第45章 鎮江新城第11章 暗磨刀第7章 全心備戰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2章 火器四營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6章 背影如煙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4章 世家大戶第35章 太平新城第46章 心存高遠第29章 商務二局第16章 大勢所趨第66章 將軍嫡系第24章 世家大戶第72章 策反八旗第25章 進退之間第15章 堅城瀋陽第2章 一家人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3章 軍心爭功第25章 女真戰俘第49章 人算天算第7章 六月風過第9章 整編軍第2章 昏官悍勇第58章 變通之道第58章 變通之道第16章 將值幾何第44章 鎮江新城第42章 謀造火器第6章 山中人第28章 新生活第26章 遼陽血戰第9章 以血授職第31章 練兵收心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2章 赫圖阿拉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2章 兩岸相連第68章 燧發短銃第32章 何去何從第11章 故人相見第35章 太平新城第73章 先走一步第7章 六月風過第6章 海濱遇匪第5章 七月流火第31章 練兵收心第5章 漫長之夜第41章 遼陽又變第6章 山中人第34章 月下琴音第14章 將軍視角第9章 嬌顏如雪第38章 營口小鎮第18章 千山浴血第52章 蘇系武官第18章 千山浴血第6章 獅子張口第90章 借力蒙古第12章 鎮江水師第10章 身份之疑第8章 煙花柳巷第8章 越河演練
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3章 雪夜除夕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6章 遼陽血戰第10章 計奪寨第15章 十字路口第29章 新學堂第21章 窮途末路第86章 相互屠殺第23章 經略牽線第74章 雙喜臨門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1章 遮掩形跡第30章 風漸起第27章 悍兵來源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3章 思籌謀第29章 商務二局第29章 新學堂第40章 虛張聲勢第4章 東西教派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章 兵部題稿第5章 鎮江參將第33章 鄉鎮攻略第89章 殺光慶功第10章 此長彼消第21章 遙相呼應第28章 雪夜湮滅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4章 臨時整軍第24章 驅虎吞狼第45章 鎮江新城第11章 暗磨刀第7章 全心備戰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2章 火器四營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6章 背影如煙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4章 世家大戶第35章 太平新城第46章 心存高遠第29章 商務二局第16章 大勢所趨第66章 將軍嫡系第24章 世家大戶第72章 策反八旗第25章 進退之間第15章 堅城瀋陽第2章 一家人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3章 軍心爭功第25章 女真戰俘第49章 人算天算第7章 六月風過第9章 整編軍第2章 昏官悍勇第58章 變通之道第58章 變通之道第16章 將值幾何第44章 鎮江新城第42章 謀造火器第6章 山中人第28章 新生活第26章 遼陽血戰第9章 以血授職第31章 練兵收心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2章 赫圖阿拉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2章 兩岸相連第68章 燧發短銃第32章 何去何從第11章 故人相見第35章 太平新城第73章 先走一步第7章 六月風過第6章 海濱遇匪第5章 七月流火第31章 練兵收心第5章 漫長之夜第41章 遼陽又變第6章 山中人第34章 月下琴音第14章 將軍視角第9章 嬌顏如雪第38章 營口小鎮第18章 千山浴血第52章 蘇系武官第18章 千山浴血第6章 獅子張口第90章 借力蒙古第12章 鎮江水師第10章 身份之疑第8章 煙花柳巷第8章 越河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