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布場作坊

安途話一出口,便立即意識到不妥。

俗話說,日有所思,也有所夢。這會兒不還是大白日裡麼?怎麼這般不成器?這在生意場上混跡多年的人了,倒做出一副毛頭小子的舉止。嚴安途霎時間滿面通紅,倒真像是初出茅廬的新手。

有心想要說些什麼,卻張了張嘴,又不知說什麼纔好。

當然,嚴安途未必全是“羞愧”之心,怕的是爲這句“答非所問”的冒失,將自己琢磨了許久的“主意”給耽誤了。那蘇大將軍可是說一不二的人物,在遼東還真沒聽說誰敢逆着說話行事的。

那邊蘇翎、趙毅成,聽着嚴安途沒來由的答出的一句,均是微微一怔,一齊向嚴安途瞧去。待見到嚴安途滿面緋紅的窘態,這纔回味起嚴安途那話裡的意思。

“嚴安途,”蘇翎點了點頭,笑着對嚴安途說道:“你這話的意思,是說辦布場之事麼?”

蘇翎的這句話,卻令嚴安途一時間忘了自己的失態,驚奇地望着蘇翎。實際上,嚴安途說琢磨的,正是蘇翎所說的“布場”,只是用嚴安途自己的話說,應該叫做織布作坊,卻沒有想到這“布場”兩個字。當然,那造船的叫船場,織布,便就是布場了。

蘇翎既然一語道出,那便是說早已所料。嚴安途猜出這一分來,立時便又轉爲一喜。這種情緒變化,可當真令嚴安途重溫了幾分年輕時的時光。

“老嚴,”趙毅成叫道:“這問你話呢,你這是怎麼的?要麼說的不着邊際,要麼又不吭聲,難道上次被綁,落下什麼病根兒?”

趙毅成話是如此說,卻是帶着笑的,當然,是說的玩笑話。

嚴安途定了定神。在心裡尋思了下。才鄭重其事地說道:“將軍。是有關織布作坊地事。”

蘇翎端起茶盞。慢慢悠悠地喝上一小口。然後望了望窗外。此時六月天正是暑氣漸盛之時。那院中地小樹上。幾隻鳥雀嘰嘰喳喳地鳴叫着。蘇翎尋思着。這外面趙仕哲等人正準備將登州府全境攪得草木皆兵。自己卻在這裡喝茶、看鳥。這若是說出來。怕是沒人相信。當然。蘇翎自己便也覺得怪異。那趙毅成地話說。就是怎麼放鬆。都是不得勁。

看着蘇翎一副漫步經心地態度。嚴安途也順着蘇翎地目光向外望去。卻也只是見了幾隻鳥兒罷了。不知蘇大將軍是何用意?這問了一句。便又沒了下文。到底是做大事地將軍。舉止就是不同一般。

“其實。”蘇翎緩緩說道:“這件事。在遼東就已經想到過。只是一直沒抽出空兒來辦。”

趙毅成笑道:“大哥。這難得清淨幾日。又要找什麼事兒做?若是織布。我可使不上勁。”

蘇翎笑了笑。說道:“男人織布麼?也不是沒有。”

趙毅成說道:“大哥,未必真要織布?”

蘇翎搖搖頭,說道:“從織布做起,也未必不可。”

這些話,說道沒有邊際,那嚴安途卻是一句也插不進去,只顧聽着。

蘇翎轉而面對嚴安途,問道:“嚴安途,你說說你的想法。”

嚴安途正了正身子,稍稍緩了緩,這纔開口說道:“將軍,這事兒我已經琢磨很久了。這還得從頭說起,還請將軍”

蘇翎擺了擺手,攔住嚴安途地說辭,說道:“此時正好無事,隨意說說便是。嚴安途,你是頭一回跟我們一起辦事,這很多規矩,都是不必講的。只要實心做事便可。”

“是。”嚴安途答道。這規矩,也早有傳聞,嚴安途自然也是聽說了。但蘇打將軍如今是遼東第一人,掌管十多萬人馬,那遼東近百萬的百姓,可都由蘇翎管轄,這等地位,嚴安途是說什麼也不信會如傳說中那般“平易近人”。要知道,單是這登州知府不大的官兒,出門都是諾大的排場。但此時見了蘇翎,才知所傳不虛。於是,那心中便添了幾分把握,這話說起來,便順當得多了。

“將軍,”嚴安途說道:“這幾年,我一直在遼東與山東之間行走,最遠還去過鬆州、南京一帶。這每回帶回遼東地商貨,除了糧食是大宗之外,便就是布匹次之。若要真細算的話,怕是每年有近十萬匹各式棉布運往遼東。”

嚴安途說道這裡,緩了緩,看了看蘇翎的反應。

蘇翎見此,便問道:“胡德昌那裡沒有個總數麼?”

嚴安途卻是不知道,趙毅成便答道:“大概沒有。這每回運回遼東地商貨,都是即到即分發,並沒有存貨囤積。想必總數是不太清楚。”

蘇翎望着嚴安途,

“你自己有數?”

嚴安途點點頭,說道:“我經手的部分,都知道確切之數。

“嗯,”蘇翎想了想,說道:“我倒也沒算過這幾年用過多少,軍中用的布匹,還得胡顯成才清楚。想必,那些布匹,還有民用的部分吧?”

“是地。”嚴安途答道:“將軍,這軍用,只能算是佔着三成之數。實際上,遼東得到布匹,除了一部分運往海西、東海之外,還有與朝鮮商人交易一部分。真算下來,每年十萬匹,還不夠所需的。”

“真有這麼多?”蘇翎有些好奇,說道:“往年遼東也有這麼多需要麼?”

趙毅成說道:“大哥說的是哪一年?”

蘇翎一笑,說道:“當然是說我們還沒出山的那些年。”

嚴安途便答道:“往年沒有這麼多。這一是因路途太遠,海運遠沒有現在便利。再說,這經山東過海去遼東的路上,各地盤剝勒索的關卡,可讓商家賺不了多少利錢。再就是,遼東當初都是由朝廷撥付布匹,以供軍需,不像如今都是要用銀子買地。那數目可就不太清楚了。不過,的確沒有眼下這般多。”

“十萬匹”蘇翎自言自語道:“這得要多少銀子?”

這還心裡真沒數。蘇翎一向只管軍營,這餘下地銀錢、物品,都向胡顯成、胡德昌調撥便是。

“將軍,”嚴安途說道:“這都是數百匹,近千匹一次這般運送的。積少成多,便有這個數了。如今遼東往返山東地商隊,每一趟都有攜帶。”

蘇翎想了想,問道:“山東地面上,沒有大的布商麼?”

嚴安途笑了笑,說道:“將軍,能一次賣出數百、上千匹布地,就是已經算是大布商了。”

當然,蘇大將軍的軍需、餉銀總數是以百萬計,這數百匹布也不過千多兩銀子,這大小之分,便自然不同。

嚴安途接着說道:“這幾年,遼東所需棉布日多,在山東地面上的布商,大多與我們有過交易。但這數量,卻是不及供應,往往都要等上一段日子,才能接得上,這也是爲何都是分批運往遼東的原因之一。”

蘇翎瞧着嚴安途,笑道:“這就說道你最初那句話了。山東所產的布匹,不多麼?”

嚴安途說道:“不多。山東布商,除了本地所產棉布之外,還要往松江、蘇杭、南京一帶販運,這裡面,遼東所需雖佔了大頭,但山東本地,確實產量不大。”

蘇翎說道:“嗯,你接着說。”

“將軍,”嚴安途說道:“這山東百姓,除了種糧之外,便是種棉最多,朝廷的賦稅,也是要繳納布花的。是故,這每家每戶,可都種有棉田。那米糧、豆麥用來自家食用,這棉花卻是用來換銀子的。山東棉花產量,爲數可是不少。但大多都由江南那一帶的織布作坊購去,每年,運河上往來棉船,可也有不少。”

嚴安途看了蘇翎一眼,漸漸步入正題,說道:“山東本地,雖也有一些織布作坊,但都不過幾十人,上百人,且多分佈在運河一帶。”

這山東運河一帶,便是眼下徐鴻儒鬧事的地方。

“在登州府這邊,卻還沒見有僱人織布的作坊。山東全境,大多是百姓自家紡棉織布,那些布商,也都是在從百姓手中收購而來。那棉布的品質,便遠沒有江南一帶的好。如朝廷需要最多的三梭布,一般的山東百姓家裡,便織不出那般好的檔次。”

蘇翎看着嚴安途,問道:“你打算如何辦?”

嚴安途又是一怔,但立即說道:“屬下在江南一帶行商時,便留心過那些有關織機的事情,與一些老師傅也有過叫道。所以,屬下想在登州府,專門設立一間較大的作坊,採買棉花,僱人修造織機,然後集中起來,辦個大作坊。”

蘇翎看了看趙毅成,笑了笑,卻沒表態。

嚴安途忙接着說:“將軍,屬下算過,這在登州府辦作坊,棉花就在山東本地採買,人手也在本地僱傭,只需花些銀子修造一些織機,這若都辦妥了,以年產一萬匹布來算,這每匹可能省下一錢銀子。”

這自己織布,只要量能大些,總要比買划算。一錢銀子省下來,一萬匹便是一千兩,雖然數目不大,但畢竟在登州府,是頭一回。

嚴安途說的急切,那蘇翎卻猛然回了一句,說道:“一萬匹?不,要辦,就要辦年產十萬匹的大作坊。”

第20章 漸變舊俗第7章 蒙古饑民第11章 顧此失彼第1章 夜不收第34章 遊擊將軍第34章 月下琴音第49章 順勢而爲第17章 村落糧稅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3章 定移營第55章 再起波瀾第67章 蘇府新家第11章 顧此失彼第23章 思籌謀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19章 安享冬雪第13章 鐵壁消融第23章 經略牽線第84章 以火剝皮第3章 武裝辦案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2章 鎮江水師第4章 女真人第2章 百戶屯田第18章 鎮江堡第75章 袁家遷族第65章 豪爽胸懷第28章 雪夜湮滅第2章 百戶屯田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0章 轉念餘韻第31章 練兵收心第5章 七月流火第46章 心存高遠第18章 兌現軍功第49章 順勢而爲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2章 兩岸相連第49章 人算天算第16章 各有所專第18章 鎮江堡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0章 此長彼消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4章 斷酋根本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8章 千山浴血第26章 背影如煙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2章 紮營登州第36章 百萬之初第10章 聯手剿賊第32章 衆心所向第27章 分而擊之第27章 分而擊之第30章 賊酋血脈第1章 牛錄商人第5章 鎮江參將第14章 將軍視角第57章 女真國策第59章 亂上加亂第20章 遼系一派第4章 雷厲風行第46章 籌辦喜事第56章 疑神疑鬼第30章 風漸起第29章 商務二局第11章 撥雲見日第23章 商人心思第4章 軍政之分第12章 紮營登州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1章 練兵收心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5章 虎添翼第22章 登州城下第17章 村落糧稅第82章 震懾之戰第23章 興京易主第7章 女人問題第28章 新生活第88章 斬草除根第30章 風漸起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6章 太平哨第19章 安享冬雪第79章 梟雄鼠輩第35章 遼陽移民第17章 村落糧稅第1章 夜不收第38章 營口小鎮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76章 再組商行第4章 女真人第39章 兩軍相聚第38章 部族分立第38章 部族分立第38章 部族分立第13章 如箭在弦第20章 遼系一派
第20章 漸變舊俗第7章 蒙古饑民第11章 顧此失彼第1章 夜不收第34章 遊擊將軍第34章 月下琴音第49章 順勢而爲第17章 村落糧稅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3章 定移營第55章 再起波瀾第67章 蘇府新家第11章 顧此失彼第23章 思籌謀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19章 安享冬雪第13章 鐵壁消融第23章 經略牽線第84章 以火剝皮第3章 武裝辦案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2章 鎮江水師第4章 女真人第2章 百戶屯田第18章 鎮江堡第75章 袁家遷族第65章 豪爽胸懷第28章 雪夜湮滅第2章 百戶屯田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0章 轉念餘韻第31章 練兵收心第5章 七月流火第46章 心存高遠第18章 兌現軍功第49章 順勢而爲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2章 兩岸相連第49章 人算天算第16章 各有所專第18章 鎮江堡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0章 此長彼消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4章 斷酋根本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8章 千山浴血第26章 背影如煙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2章 紮營登州第36章 百萬之初第10章 聯手剿賊第32章 衆心所向第27章 分而擊之第27章 分而擊之第30章 賊酋血脈第1章 牛錄商人第5章 鎮江參將第14章 將軍視角第57章 女真國策第59章 亂上加亂第20章 遼系一派第4章 雷厲風行第46章 籌辦喜事第56章 疑神疑鬼第30章 風漸起第29章 商務二局第11章 撥雲見日第23章 商人心思第4章 軍政之分第12章 紮營登州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1章 練兵收心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5章 虎添翼第22章 登州城下第17章 村落糧稅第82章 震懾之戰第23章 興京易主第7章 女人問題第28章 新生活第88章 斬草除根第30章 風漸起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6章 太平哨第19章 安享冬雪第79章 梟雄鼠輩第35章 遼陽移民第17章 村落糧稅第1章 夜不收第38章 營口小鎮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76章 再組商行第4章 女真人第39章 兩軍相聚第38章 部族分立第38章 部族分立第38章 部族分立第13章 如箭在弦第20章 遼系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