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三十天

蘇翎劃定的區域內,多爲零星分佈的小村莊,甚至連村子都稱不上,在一百多名全副甲冑的騎兵包圍下,幾乎沒有任何反抗,掃清這個詞,倒的確恰如其分。這些村子中往往是十幾家流亡的漢人組成的,也有散佈的女真人自發的聚集而成的,在無數山谷中稍微平坦的地方到處這類零星點綴着的人羣。當遇到蘇翎這隊漢人女真人都有的隊伍,人們惶恐暫且不說,連頭都不敢擡起來。騎兵們開始尚還謹慎,先遣遊騎遙望,隨後便四面包圍,接着便是一番預先備好的說辭,不論漢人,女真人,這語言上毫無難處。在這種情形下,村民們全都立即收拾起爲數不多的傢什,踏上前往千山堡的山路,何況,蘇翎承諾給糧給地給工具,即便不信有這等好事,也不得不動身上路。最初十天裡,蘇翎還派遣騎甲小隊護送回堡,後來實在太過順利,竟然指派一人帶隊,便可將數十人送至千山堡。千山堡內胡顯成早有準備,待人一到,立即安排房子,分發十天的口糧,農具等等均都立即給付,然後按戶指定堡外各處農田,將規矩一一說明。即便到後來房子已遠遠不夠安置,也將打下木樁的地基劃定,承諾建好後立即分派。這些人不論是相信而來,還是心有疑慮被迫遷居,往往第一天便信了。這使得胡顯成往後的人手越來越多,堡內各項事務進展順利。自然,這些瑣事陳大小姐也有寸功。在安置住房,糧食,農具等等方面頗具手段,這樣一位嬌滴滴的小姐,說話的可信度有着很高的起點。胡顯成在安置人手時也是先將日常所需排在前頭,實際上農田裡的活兒並不費事,一家一戶的田畝,十幾個人一隊,一兩天便可做完,補種之後,便只需等待收成。眼下這片土地上的農田,還遠談不上精耕細作,這樣下來,穩定人心不說,還使得後面的建堡事宜奠下基礎。既然有無償的糧食等所需撥給,又有成隊的鄰居幫助建房墾田,這一切完成之後,在幫着別的鄰居做同樣的事情也便在情理之中,那麼修築堡牆等工程,自然不需再多說什麼。這千山堡的規矩是令人吃驚的,很多人來此之後便再無悔意。另外,周青山的醫術也有不小的幫助,這一不要診金,而不要藥錢,完全是免費醫治,怕是在哪兒也沒聽說過這等好事,以至後來,這些人都暗暗期盼着,想見見給予他們這一切的人到底是誰。而陳大小姐自然被莫名地認爲是某種身份,這是體外之話,暫且不提。

這種千人彙集的情景任誰也是初次經歷,混亂自然免不了。胡顯成與陳芷雲等人每晚都聚在一起商議辦法,千山堡的各項規矩也便在篝火旁慢慢成型。一個月未滿,一切便都井井有條,忙而不亂。胡顯成不再隨意安排人手,分出一半的人繼續墾殖農田,另一半則修築堡牆。仿效騎甲小隊的法子,每十戶人家結成一隊,按此派工。而牛羊等牲畜很快分盡,便以騾馬替代,好在馬匹繳獲甚多,另外那些女真人家幾乎是人人有馬,而專責耕種,卻不需這麼多馬匹,胡顯成又將這些馬匹以其它傢什交換,或是糧食,或是布匹,只要保證一戶一馬,多餘的全都收回。這類其實並不太多,三個牛錄中有私產的,不過百戶,這些辦法並未花費太多。種種事項,繁雜瑣碎,無法盡說。到蘇翎郝老六等率隊歸來,千山堡已有近千人家,若是算上戰兵,近兩千之數,一座山中之城,悄然屹立。

蘇翎、郝老六兩部的人馬一路收斂召集,回來時已多出一倍有餘,多是些單身一人的青壯,也有家中兄弟太多而吃兵糧的,待回到千山堡補實兵器戰馬,便編入騎甲小隊。此時蘇翎麾下,已有六百餘衆,皆爲騎兵。這六百人雖未經訓練,但這在山中求生的人,個個能開弓放箭,馬術不凡,身強體壯,只需略加整頓,便是可戰之兵。更何況每一小隊的領隊騎甲,均爲久歷沙場的老兵,這支人馬的戰力,足以抵得上原來振武營的武力。

這說的順利,卻也不是沒有廝殺。蘇翎所部最後帶回的,卻是幾十名戰俘。這是遇上一個較大的村子,似乎由兩個大族組成,有幾十人的武裝,遇見蘇翎的隊伍,不由分說便上前廝殺。蘇翎雖在心中暗贊勇氣不小,卻是毫不留情,將所有抵抗者全部殺盡,村中大小一律俘獲,家產全部抄沒,也就在這個村子裡,繳獲數百石糧食。這些戰俘被帶回千山堡後,蘇翎吩咐將這些人另行安置,不得給予其它待遇。蘇翎其實有心將這些人作爲奴僕使用,沒有區別對待,這堡中人衆怕是不知厲害,難免生事。但謹慎之下,未當場宣佈,只吩咐另行收押。

這千山堡是日漸成型,人馬擴從也令人滿意,但問題卻沒有預料的那樣的迎刃而解,反而愈發嚴峻。

首先便是糧食,這一月下來,除了蘇翎最後一戰有所斬獲,其餘各處卻並未得到多少糧食。這一是農夫們順從,對這些即將成爲千山堡衆的人,反而不好收集,再說,這些人家本也就沒多少糧食,自己尚且不夠,又哪兒來的餘糧?且這一路上並未遇到大些的村子,搶糧一說,竟完全失算。但蘇翎的最後一戰卻給了衆人一線希望,戰鬥的繳獲成爲頗具吸引的方式,而太平哨一戰,則更令人迫切。

另一個問題便是鹽,極度缺乏。這鹽與糧食不同,千山堡的一切基礎便是墾田,只要能支撐到收穫季節,按現在的農田規模,只要氣候沒有大的天災,粗算便能有大半年的餘糧留下。但鹽卻無法得到補充,這附近也沒有鹽田,自給便是妄想。衆人商議多日,得出只能前往寬甸一帶購買,別無他法。因此,這兩個問題便是眼下重中之重,優先考慮。

蘇翎帶隊返回千山堡,稍事休整,便令郝老六整訓騎隊,尤其是那些新近招徠的新兵,幾乎佔了半數,即便有些底子,卻是不能忽視。好在郝老六等人均熟知營伍條規,整訓一事並不太難。這六百騎兵整日在千山堡出入,刀槍林立,鐵馬奔騰,讓堡內人衆着實暗驚。這一方面是震懾,二來也有些安心,千山堡正日漸成爲一個整體,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開始依據千山堡的規矩,規劃各自的家來。

蘇翎只休息了一日,便由胡顯成等隨同,巡視千山堡一月以來的成效。只走了一半,蘇翎便提出人馬糞便的處置不妥,吩咐胡顯成與周青山商議出一個妥善的辦法,務必使堡內保持整潔,並提出病患相傳的警告。看着堡牆外已有幾尺深的壕溝,近三尺高的土牆,蘇翎不住點頭,表示讚賞,這麼估計,再有兩月,便能初步成形,千山堡的防禦足以抵抗上千人的進攻,堅持數月。眼下蘇翎並不擔心火炮,這寬甸一帶還沒有哪一方面的人馬能將火炮帶至羣山之中。其餘點點滴滴,尚不足以妨礙大事。

晚間在蘇翎房內議事,各自掌總一面的人都有不少問題有待商議,連陳芷雲、周青山也都到場。

出於郝老六的格外叮囑,胡顯成已派人將白沙溝內釀製的果酒帶來不少,所以今日這議事,也可稱爲酒宴。衆人連日來盡皆爲事務所忙,像此時這般還屬頭一次,氣氛自然帶有幾分喜慶之意。

燭光下,蘇翎面帶笑意,端起酒碗,環視衆人,也不說話,只略一舉,便仰頭喝盡,衆人隨後均將碗中微酸的果酒大口喝盡。

“這一月來,各位都辛苦了。”蘇翎望着衆人,緩緩說道,“我們走到今日,事事都是未曾預料。眼下這千山堡與白沙溝相比,瞧上去日子是要好過得多。但,這麻煩也是更多。”

衆人皆靜靜地聽着,蘇翎接着說道:“麻煩我們不怕,再難也難不過當初。大家一起商議,總會有辦法。”

衆人便一一訴說擺在面前的問題,旁的人都靜靜聽着。問題還真是不少,足足近一個時辰,衆人面前便滿是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都很瑣碎,既不可能置之不理,也不能一蹴而就,甚至單憑一人也無法周全處置。待到最後,人人都皺起眉頭,滿腹心思。

蘇翎瞧了瞧衆人的模樣,笑道:“都愁什麼,誰也不是生來便滿肚子主意,這些事以往我們沒遇到過,以後還會有更多。辦法總會有,都放心,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放一放。別忘了,我們最初都有什麼?如今有了這麼個堡寨,難道還過不下去了?”

衆人都是一鬆,胡顯成說道:“大哥,這事情雖然麻煩,不過是多用些心思。我總覺的,咱們這些日子,一步步地都象是不由自主地被推着走。”

郝老六也說:“是啊,大哥,這眼下人馬漸多,如今都有六百多人馬了,諒誰也不敢再惹上門來,可我總覺得迷路一般。”

蘇翎說道:“自然,我有時也會如此,這一切看着都象是做夢。想當初我們十九個人,連住處都沒有,如何能料到能有今天這步境地?”

蘇翎環視四周,繼續說下去。

“不論變化如何,我們都只爲一個目的,就是活下去。只是,現在人多了,就不僅僅是我們活,還得讓周圍的人也能活下去。”

衆人紛紛點頭。

“所以,”蘇翎說,“不管事情有多少,只要關係到活着,便是最重要的。”

一衆人等彷彿一下子看到光亮,愁容漸漸變淡。

胡顯成說道:“按大哥這麼說,這第一便是糧食。眼下千山堡的存糧,還是等不及收成季節。”

蘇翎想了想,說道:“田墾的如何?”

“仍在派人墾殖,明年,糧食便能自足。”

“那就仍按以往所說,我們繼續出去尋糧食。”蘇翎說道。

“大哥,那些村子沒多少糧食啊。”郝老六說道。他這一隊,連一石糧食都未帶回。

蘇翎看了看郝老六,說道:“所以,我們要變一下,人不用再多要了,只要糧食,還有布匹等一切我們需要的。”

郝老六道:“那得尋些大些的村子,小村子除了人,什麼都沒有。”

蘇翎說:“對,這回我們要狠一些,不必客氣。按我最後一戰的情形看來,這大些的村子都會有家丁民團守衛。不論是誰,敢於我們對陣,便都殺了。”

胡顯成遲疑地問道:“大哥,都殺了?”

蘇翎面容嚴肅,說道:“自古道成王敗寇,既然敗了,就沒什麼好講。這些村子既然不歸順我們,我們無需多慮。抵抗者格殺,俘獲的全都爲奴。”

胡顯成又說:“那剩下的如何處置?”

蘇翎想了想,說道:“我們以往說的,不是沒辦成麼?以後便照辦。只要將村中大戶清理乾淨,想必剩下的都是佃戶之類的貧家,將村中土地都分給他們,繳獲的也分一部分出去,就在其中挑選出幾人掌管,就按咱們議的規矩辦。”

胡顯成又問:“那這堡中便不再進人了?”

蘇翎道:“也不全是,那些工匠等有手藝的,咱們還是要的。”說道這兒,又自言自語道,“這附近也不知有沒有鐵礦,這鐵器還是缺不少。”

對這個問題,在座的都沒有言語,這類開礦事宜,只有專門的鐵匠們纔有話說。

“郝老六,隊伍整訓如何?”蘇翎問。

“只需嚴整軍紀,熟悉號令便可。以咱們目前的打法,沒有大股敵人野戰,眼下的隊伍足可一戰。”

蘇翎點點頭說:“好,過幾日咱們便再度出戰。”

“這接下來,便是鹽。”蘇翎說道。

這個問題比糧食更令衆人爲難,糧食可以搶,這鹽,就算搶也未必能有多少。眼下千山堡千多人口,這鹽是不能缺的。

“這鹽較爲棘手。”蘇翎一時也沒主意。

周青山試探着說道:“將軍,這鹽怕是隻有去買。”

“買?”蘇翎看過去,“你是說去邊牆那邊買?”

周青山點點頭,說道:“這片山裡還從未聽說有鹽井,這自制是不成的。只有買。”

蘇翎想了想,說道:“金銀倒還有些,不過也買不了那麼多。全部買成鹽,也運不過來。”

周青山說:“不走邊牆,沿江而下,去鎮江堡。”

“你說下去。”

“咱們這裡不是已有不少山貨、人蔘,藥材,只要到了鎮江堡,那裡的商人自會有辦法拿鹽來換。”

這個主意便不是這些軍伍之人所能想到的。

“你是說那些商人能想辦法弄到足夠的鹽?”郝老六問。

周青山點點頭,說道:“我們以前開過藥鋪,跟商人有些往來。若是拿人蔘換鹽,那些商人搶還來不及呢。”

蘇翎若有所悟,說道:“這倒有可能。這寬甸馬市關閉已久,這人蔘買賣可就斷了來源,私下裡也不會有太多流入邊牆。”

“可怎麼運回來?”郝老六問。“若是我們還在振武營,倒問題不大,眼下。。。”軍營裡私下販賣早有所聞,不過是沒有參與罷了。

“從江面上走。”周青山說道。

“我們沒船啊。就是去鎮江堡,還是個問題。”

蘇翎想了片刻,說道:“那就這樣,等太平哨一事辦完,我帶周青山去鎮江堡。進出邊牆還是不難。”

蘇翎忽然問周青山,“鎮江堡可買得到船?要多少銀子?”

周青山想想,回答道:“應該能買到。只要肯花銀子,定會有人賣。”

“那就好,我們拿銀子買條船,用藥材換鹽,以後,這條路還要買賣更多的東西。”

周青山忽又猶豫地說道:“將軍,這買船,那鎮江水師。。。。”

蘇翎忽然笑了笑,說道:“所以我說拿銀子買船呢,因爲咱們現有的銀子,剩不了多少。只能拿藥材換鹽。”

郝老六恍然,說:“大哥莫非要去見馮柏靈?”這馮柏靈正是鎮江水師中的武官,帶着幾條水師戰船巡視江口。

蘇翎點點頭,說道:“但願他還在鎮江堡。說不定,咱們買條戰船回來。”

不知內情的人都很疑惑,卻也沒多問。

“下面,只能太平哨的事情一了,便辦此事。”

蘇翎叫道:“趙毅成,你來說說太平哨的事。”

第20章 部族戰爭第75章 躍躍欲試第2章 兵部題稿第15章 十字路口第22章 赫圖阿拉第22章 京韻邊聲第72章 海上船隊第24章 世家大戶第80章 戰事前移第32章 衆心所向第50章 逃亡官兵第56章 牛錄歸附第44章 鎮江新城第71章 京城兄弟第62章 事本尋常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章 夜不收第39章 兩軍相聚第60章 直截了當第36章 各有所爲第73章 先走一步第83章 一勞永逸第23章 戰雷隱隱第58章 變通之道第9章 以血授職第91章 瀋陽屯田第7章 變中有變第9章 李氏農莊第2章 昏官悍勇第8章 煙花柳巷第9章 未來基石第5章 商人心思第2章 昏官悍勇第23章 經略牽線第82章 震懾之戰第58章 變通之道第32章 山東水師第33章 鄉鎮攻略第22章 劫掠軍第12章 鎮江水師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35章 後續手段第8章 暗流涌動第23章 思籌謀第18章 羣山缺口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32章 何去何從第28章 草場新城第40章 存身根本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0章 漸變舊俗第5章 上行下效第9章 莽撞之餘第7章 六月風過第13章 鐵壁消融第13章 強行監軍第38章 營口小鎮第87章 一敗塗地第13章 以牙還牙第3章 經略奇功第21章 餘波未止第72章 海上船隊第22章 火器四營第28章 無主之城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3章 雪夜除夕第9章 李氏農莊第26章 振武新營第35章 後續手段第13章 如箭在弦第30章 事在人爲第3章 宿營地第5章 漫長之夜第10章 兵鋒初顯第81章 合圍瀋陽第2章 百戶屯田第30章 事在人爲第53章 將軍幕僚第25章 進退之間第27章 十萬知府第89章 殺光慶功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章 兵部題稿第66章 周全安置第27章 新世界第16章 大勢所趨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1章 顧此失彼第29章 新學堂第21章 餘波未止第38章 營口小鎮第41章 擠壓行動第19章 安享冬雪第89章 殺光慶功第40章 存身根本第16章 大勢所趨第9章 整編軍第75章 袁家遷族
第20章 部族戰爭第75章 躍躍欲試第2章 兵部題稿第15章 十字路口第22章 赫圖阿拉第22章 京韻邊聲第72章 海上船隊第24章 世家大戶第80章 戰事前移第32章 衆心所向第50章 逃亡官兵第56章 牛錄歸附第44章 鎮江新城第71章 京城兄弟第62章 事本尋常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章 夜不收第39章 兩軍相聚第60章 直截了當第36章 各有所爲第73章 先走一步第83章 一勞永逸第23章 戰雷隱隱第58章 變通之道第9章 以血授職第91章 瀋陽屯田第7章 變中有變第9章 李氏農莊第2章 昏官悍勇第8章 煙花柳巷第9章 未來基石第5章 商人心思第2章 昏官悍勇第23章 經略牽線第82章 震懾之戰第58章 變通之道第32章 山東水師第33章 鄉鎮攻略第22章 劫掠軍第12章 鎮江水師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35章 後續手段第8章 暗流涌動第23章 思籌謀第18章 羣山缺口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32章 何去何從第28章 草場新城第40章 存身根本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0章 漸變舊俗第5章 上行下效第9章 莽撞之餘第7章 六月風過第13章 鐵壁消融第13章 強行監軍第38章 營口小鎮第87章 一敗塗地第13章 以牙還牙第3章 經略奇功第21章 餘波未止第72章 海上船隊第22章 火器四營第28章 無主之城第47章 大興土木第23章 雪夜除夕第9章 李氏農莊第26章 振武新營第35章 後續手段第13章 如箭在弦第30章 事在人爲第3章 宿營地第5章 漫長之夜第10章 兵鋒初顯第81章 合圍瀋陽第2章 百戶屯田第30章 事在人爲第53章 將軍幕僚第25章 進退之間第27章 十萬知府第89章 殺光慶功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章 兵部題稿第66章 周全安置第27章 新世界第16章 大勢所趨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1章 顧此失彼第29章 新學堂第21章 餘波未止第38章 營口小鎮第41章 擠壓行動第19章 安享冬雪第89章 殺光慶功第40章 存身根本第16章 大勢所趨第9章 整編軍第75章 袁家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