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以牙還牙

河谷中後金兵瀕死的哀鳴聲在曠野裡四下傳來,山風裹挾着濃烈的血腥隨即將其吹散,只留下旌旗尾端隨風“噼啪”烈響聲。千山堡騎兵們默默無聲地打掃戰場,收斂戰死的同伴遺體,受傷的騎兵忍着劇痛,獨自或在戰友的幫助下處置傷口。此戰全勝,但自身傷亡亦是不小。

一個時辰後,打掃戰場結束,費英東率領的後金鑲黃旗兩千精銳被全部消滅,除去前兩天在蘇翎騎兵小隊襲擾中死傷的近五百人,一千二百多人在河谷之戰中被殺,二百多人被俘獲,另還包括費英東本人,其大半輜重被完好無損地接收到千山堡。

那位老將“萬人敵”正斜坐在地上,一手撫在傷處,一手死死抓住戰袍的衣襟,滿臉悽色。此戰令其悲憤交加,又有些羞愧。從未見過的戰鬥方式讓他的兩千精銳便這麼莫名其妙地死傷殆盡,尤其是這最後一戰,竟然在不到半個時辰裡全軍覆沒。費英東怎麼也想不明白,爲何這平坦的谷地,在最是適合騎兵對決的戰場上,會突然出現巨大的陷阱,讓高速馳騁的後金騎兵毫不防備地自投羅網。死在五個深坑中的後金騎兵足有六七百人,這其中半數是被後面遂不及防接連衝進的騎兵踩死、壓死,而整個戰線便在瞬間瓦解。而蘇翎所部騎兵形成的尖銳陣型,卻恰好在陷阱之間留出的通道上穿過,將剩餘後金戰陣撕裂,並如同一扇巨大的石磨,旋轉着將後金兵磨成齏粉。費英東模模糊糊地感覺到,那陷阱正是敵人所設,可那平坦的土地上長滿茅草,連半點端倪都未曾顯現,難道在許久以前,此處戰場便註定成爲他費英東一世英名陡然坍塌的一刻?費英東勇武過人,在無數戰鬥中都是衝在最前面,帶動後金兵發動進攻,他不止一次強調在戰場上生死由天,一切都由天定,而此刻,這個念頭在其心裡一直盤旋不去。

這正是蘇翎所部精心勾畫建成的千山堡防禦手段之一。早在半年之前的夏初,所有預設戰場上都已建成類似機關。這類戰場還有不下十處,而今天的戰鬥模式也僅僅是蘇翎等人精心謀劃的種種手段之一。在那些千山堡工匠以及獵人們的共同參與下,這些巨大的陷阱被設計成可以承受二十人同時站立其上,但縱馬奔馳的騎兵只要有十人同時處於陷阱頂部,便立即會塌陷,露出嗜血的獠牙。而半年的時間裡,也足以使陷阱頂部的僞裝長滿茅草。那費英東不過是第一個幸運地接受千山堡新式戰法的試驗者。

此戰蘇翎所部戰死一百二十三人,傷五十六人。鑲黃旗的威名不是因努爾哈赤的眷顧而揚名,那是真真切切的用刀槍殺出來的。戰場上雖然瞬間勝負已分,但鑲黃旗後金兵中降者卻是不多,垂死者與僥倖健全的後金騎兵、步隊紛紛拼死搏鬥,面對四面八方潮水般涌上來的黑甲紅盔騎兵毫不畏懼,甚至用拳腳抵抗對手腰刀的劈砍。這是造成蘇翎所部騎兵傷亡的主要原因。蘇翎的騎兵們亦驍勇兇悍,那些被冷箭射中,或是被後金兵砍傷的戰士沒有一個後退,用同樣染紅鮮血的身軀與對手搏殺,直至流盡最後一滴鮮血。這造成死亡人數遠遠大於受傷數量。不過,此時蘇翎並未多想己方損失,儘管這是千山堡最大的一次傷亡,也未對正在發呆的那位所謂的“萬人敵”多看上一眼,收拾完戰場,便立即集結全部騎兵。一部分人馬帶着戰俘以及戰利品返回千山堡,而蘇翎、郝老六則仍領一千騎兵向牛毛鄔進發,準備血洗牛毛鄔。

由趙毅成的哨探遊騎前置帶隊,一路上的機關、陷阱自然不會對蘇翎所部造成障礙,費用東花費兩日行走的路程,蘇翎所部卻只用了一日,便抵達牛毛鄔大寨。

這牛毛鄔位於寬甸地界最西端,再往前則是牛毛大山,是寬甸與努爾哈赤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牛毛鄔大寨則建立在一處河谷平地上,兩條河水在此匯合,又分別向兩個方向離去,河谷中是大片可供耕種的土地,算是寬甸一帶少有的屯糧去處。是故牛毛鄔大寨僅爲努爾哈赤設立的一處屯糧點,只駐有爲數不多的人馬,大多是種地的農夫,漢人,女真人都有。因寬甸堡一帶遼東邊牆上的守軍幾乎從不主動出擊,儘管牛毛鄔至寬甸堡一路上都是寬闊平坦的河谷大路,但牛毛鄔駐守的後金人馬、種地農夫卻始終沒有受到任何威脅。

蘇翎之所以沒有將其拔除,還是不願在寬甸一帶過於刺激努爾哈赤。何況就算是清除了牛毛鄔,僅憑千山堡這點人馬,也不可能在兩處駐守,並且也不可能守住。從坎川嶺下來便能俯視牛毛大寨,無險可守,再說留着牛毛寨,趙毅成的哨探潛伏下來,還能更多地知道後金動向。只要牛毛鄔存在,從赫圖阿拉一帶前來的後金兵馬必然會在牛毛鄔紮營,這簡直就是給千山堡額外提供了一個喘息的時間。不過,眼下既然努爾哈赤已經撕破了臉,接連派出兩撥人馬進犯,這顧慮便就不存在了。這牛毛鄔作爲後金翻越坎川嶺之後的落腳點,是最適合的前進基地,蘇翎不會再讓其成爲進攻千山堡的支點。一旦消除牛毛鄔,努爾哈赤的人馬便不得不帶上更多的軍需給養,這勢必會增加進犯的難度。這些考慮,都是在千山堡無數個雪夜中一干武官們圍爐夜話中慢慢成型。

對付牛毛鄔根本不存在問題,駐守的後金兵連抵抗都談不上。蘇翎的騎兵一路狂奔着直接殺入寨內,將所有手執兵器的人殺死,隨後將近千寨內的男女老幼集中到大寨正中。騎兵們往來馳騁,將整個寨子圍了個水泄不通。任何一個隱藏起來的人都被翻了出來,一律趕到校場上彙集。同時,十多個小隊開始在寨外附近十里之內往來搜索,尋機殲滅外出的遊騎。

蘇翎勒馬緩步走進校場,面對着人羣注視良久,隨後輕聲對身後的人說了幾句。稍後,只見幾個人同時高聲叫道:“願歸降者,都站到右邊來。”如此連呼三遍。

人羣中一陣聳動,小聲的說話聲繪成一片嗡嗡的聲響,不多時,便有人攜家帶口地站到指定位置。這些人當中多數都不止一次經歷過這樣的場面,但用問話來挑選願歸降的,卻還是第一次。此處已然被佔領,按說這怎麼處置,都是戰勝者說了算,還有問願不願意?至於是被變成奴僕,還是被拉進去當兵,則聽天由命了。

疑惑雖然在不少人心裡存在着,但大多數人還是一家一家地走到指定位置,很快,原地只剩下百多人,這些人人都是單身,沒有女人、孩童,或許是在猶豫,或許是真的對努爾哈赤忠心耿耿。這樣想法的人在另一邊雖也不少,但隨即會被自己的女人推拉着跟進隊伍,有家有口的,不會面對兇悍的士兵有什麼想法。但不論這留下的人是否反應遲鈍,還是心意已決,他們已經沒有機會再做打算。

蘇翎揮手下令:“都殺了。”

一隊騎兵立即縱馬上前,就在校場上將這些剩餘的人全部砍死,鮮血將半個校場都染成血河。這殘忍的殺戮讓那些做出明確選擇的人們不忍目睹,紛紛地下頭,不敢看向蘇翎這個方向。

蘇翎不再說話,命令各騎兵隊長將牛毛寨內所有物資全部集中起來,然後令那些願意歸降的村民們回家收拾自己的財物,這些人、物,蘇翎打算全部帶回千山堡。

因爲秋收不久,這牛毛鄔內的糧食多得足夠促使蘇翎派人向千山堡通報,令另派馱隊前來接應。所有牛毛鄔內的牛羊、農具等器械都將搬走,任何有用的,只要搬得動的物事全都在馱隊的計劃之中。那些歸降的百姓自然是馱隊的一員,因蘇翎沒有要屬於他們的糧食、牛羊,這些人至少在此時達成一致,默默聽從任何指派。

用了整整兩天的功夫,牛毛鄔大寨被搬成了空城,兩千多人的馱隊少說驅趕着三千多頭騾馬,在羣山之中蜿蜒出長達數裡的身影。蘇翎在最後離開時,才下令將牛毛鄔全部燒燬。最後一批馱馬還未消失在視線之中,熊熊烈火便在牛毛大寨中升起,木製的房屋以及那些茅草搭成的民居很快便在火焰中塌陷,在滾滾濃煙中化爲灰燼。努爾哈赤的前哨從此退回到牛毛大山的另一側,一切消息,都將在坎川嶺的攔阻下化爲風聲。

就在烈火的掩映下,兩名後金戰俘被帶到蘇翎面前,一旁的兩匹馬也已備好。

“我放你們兩個回去。告訴努爾哈赤,費英東在我手裡,這寬甸一帶,從此不許後金踏足一步,來一個殺一個,來一千殺一千。”蘇翎冷冷地告訴兩個戰俘。

“都記住了麼?”蘇翎說道。

兩名戰俘不敢擡頭,只使勁點頭。

“至於你們兩個,若是敢再來,”蘇翎盯着對方說,“還是立刻降了的好,我不會再放你們第二次。”

說罷,便命二人出發。當然,隨後又給二人多帶了一匹馬,馬上的口袋裡,是此次戰鬥中送命的後金鑲黃旗騎兵的幾個武官首級,同時,還有費英東的頭盔。

“大哥,”郝老六笑着說道,“努爾哈赤真的會被你嚇住?”

蘇翎笑道:“怎麼會?我不過是表明態度,免得他又派人前來送死。這費英東可是個人物,或許努爾哈赤會有所顧忌,讓後面的戰鬥,來的晚一些。”

蘇翎看了看天氣,說道:“過了今年冬天,或許我們的日子,便要好過了。”

是的,寬甸一帶的冬天即將來臨,第一場雪隨時都會將大地撒滿雪團,而冬天更增添了千山堡的安全保障。

可是,千山堡的冬天,真的會如往年一樣,平安無事麼?

第26章 整軍威第68章 瓜熟蒂落第25章 虎添翼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9章 整編軍第20章 棄婚約第57章 臉面交情第72章 海上船隊第57章 女真國策第13章 鐵壁消融第23章 思籌謀第28章 無主之城第2章 一家人第67章 長斤斧軍第3章 經略奇功第27章 分而擊之第55章 再起波瀾第13章 軍心爭功第57章 女真國策第14章 千山堡第19章 英雄美人第3章 宿營地第23章 興京易主第57章 臉面交情第14章 登州計劃第21章 且變且行第17章 工部庫存第79章 梟雄鼠輩第14章 千山堡第12章 紮營登州第29章 遼東畫卷第72章 海上船隊第30章 風漸起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9章 安享冬雪第30章 風漸起第32章 城下收兵第43章 擢升總兵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6章 整軍威第7章 保留地第52章 旁敲側擊第28章 草場新城第18章 千山浴血第73章 先走一步第7章 女人問題第32章 衆心所向第21章 餘波未止第2章 一家人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7章 鹽參商第62章 事本尋常第49章 人算天算第46章 籌辦喜事第47章 重振陳家第20章 阿哈諸申第5章 商人心思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章 贈書助力第32章 山東水師第4章 紅色戰旗第57章 臉面交情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0章 棄婚約第29章 商務二局第3章 經略奇功第12章 鎮江水師第68章 瓜熟蒂落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0章 聯手剿賊第93章 遷居移民第32章 衆心所向第61章 好事多磨第57章 臉面交情第55章 再起波瀾第7章 全心備戰第20章 漸變舊俗第6章 獅子張口第14章 登州計劃第34章 臨時整軍第3章 西洋之慾第19章 新遼商第40章 存身根本第36章 各有所爲第13章 定移營第25章 進退之間第18章 羣山缺口第47章 大興土木第37章 酒肆客棧第9章 莽撞之餘第16章 嚴寒將至第43章 擢升總兵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3章 經略牽線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52章 旁敲側擊第21章 遙相呼應第93章 遷居移民第22章 火器四營第6章 海濱遇匪
第26章 整軍威第68章 瓜熟蒂落第25章 虎添翼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9章 整編軍第20章 棄婚約第57章 臉面交情第72章 海上船隊第57章 女真國策第13章 鐵壁消融第23章 思籌謀第28章 無主之城第2章 一家人第67章 長斤斧軍第3章 經略奇功第27章 分而擊之第55章 再起波瀾第13章 軍心爭功第57章 女真國策第14章 千山堡第19章 英雄美人第3章 宿營地第23章 興京易主第57章 臉面交情第14章 登州計劃第21章 且變且行第17章 工部庫存第79章 梟雄鼠輩第14章 千山堡第12章 紮營登州第29章 遼東畫卷第72章 海上船隊第30章 風漸起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9章 安享冬雪第30章 風漸起第32章 城下收兵第43章 擢升總兵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26章 整軍威第7章 保留地第52章 旁敲側擊第28章 草場新城第18章 千山浴血第73章 先走一步第7章 女人問題第32章 衆心所向第21章 餘波未止第2章 一家人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7章 鹽參商第62章 事本尋常第49章 人算天算第46章 籌辦喜事第47章 重振陳家第20章 阿哈諸申第5章 商人心思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章 贈書助力第32章 山東水師第4章 紅色戰旗第57章 臉面交情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0章 棄婚約第29章 商務二局第3章 經略奇功第12章 鎮江水師第68章 瓜熟蒂落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0章 聯手剿賊第93章 遷居移民第32章 衆心所向第61章 好事多磨第57章 臉面交情第55章 再起波瀾第7章 全心備戰第20章 漸變舊俗第6章 獅子張口第14章 登州計劃第34章 臨時整軍第3章 西洋之慾第19章 新遼商第40章 存身根本第36章 各有所爲第13章 定移營第25章 進退之間第18章 羣山缺口第47章 大興土木第37章 酒肆客棧第9章 莽撞之餘第16章 嚴寒將至第43章 擢升總兵第87章 一敗塗地第23章 經略牽線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52章 旁敲側擊第21章 遙相呼應第93章 遷居移民第22章 火器四營第6章 海濱遇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