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宿營地

不知走了多少個時辰,看看天色,又到黃昏時分。

鴨綠江西側的丘陵地帶已開始出現淡淡的陰影,太陽在山崗頂端的叢林背後凝成一團紅玉,潮溼的山風依舊徐徐不斷地拂過。隊伍正踏上緊依江畔的一塊狹長平地,繽紛的野花點綴在青草之中,若是沒有鐵甲的寒光,這個地方會令所有人停下腳步。

即便是沒有這般夏日景緻,也有人想停下來。

先是趕着騾車的四個人扭頭張望,這輛車路上很是麻煩,有兩次險些就散了架,這四人渾身是汗,經風一吹便凝成汗漬;接着,牽牛的兩人也擡頭遠望,兩人從未走過這麼遠的路,相信那頭牛也是。然後是前隊家丁,後隊家丁,最後,連陳家大小姐,也皺着眉,忍着傷痛擡起頭來,在風中向蘇翎望去。

一整天,隊伍都沒有停下腳步。雖然蘇翎途中再未說過一句話,甚至有幾個時辰連人影都見不到,那些騎兵更是神出鬼沒,忽而在隊伍前面出現,忽而又在隊尾策馬追上來,或者不知何時從兩翼樹林裡不聲不響地鑽出幾個全身甲冑的騎兵,猛地嚇人一跳。只是在最前面始終有一個人帶路,不僅沒停下休息,連吃食也沒有任何交待。一羣人又飢又渴,真想就地躺下,好好睡一覺,或者到不遠處的江邊猛喝一肚子水。但沒人敢擅自離開隊伍,就連陳家姐妹,也是飢渴難耐,幾次張望想尋蘇翎。但只要隊伍裡有人稍慢,林子裡便有人低聲喝斥,不準稍歇,每次聲音都不同,雖然聽得出不是那位領頭的說話,卻一樣充滿威脅的意味,沒人敢拿自己的腦袋去試試這聲音的效用。

蘇翎騎馬馳上一處山崗,不住地向四周望去。秦瞎子回報,說是這裡適合露營。秦瞎子說適合便定是一處不錯的安全之地,只是蘇翎還是打算親自一查。這一天隊伍一直向東,到達鴨綠江後才沿着左岸行進,這裡地屬丘陵地帶,到處是小山與平坦的草地,大車總算可以行的快一些,且遠離女真人的威脅,暫時,他們的遊騎還沒有到過這一片地方。

蘇翎所站的山崗,一側緊靠江水,其餘三面都是平地,直到四五里之外才被山崗遮擋,站在這裡便一覽無遺。山崗頂上稀稀拉拉的十幾顆大樹,灌木也是稀疏的,中間圍成一塊空地,以往曾有人家居住,不知廢棄了多少年,僅殘留着一些木樁,石基,但連片牆板都沒有留下,看得出三間房的大小,地面一律鋪着石板,落滿殘枝枯葉。蘇翎走了幾步,證實猜測,只要略微打掃,這塊石板平地,倒是宿營的好地方,至少不會太潮溼。蘇翎又沿着山崗外側繞了一圈,心裡算計着如何佈防。

隊伍的前隊已跟着蘇翎的影子上了山崗,領頭的陳三強看見蘇翎,略一怔,卻不敢停步,只是腳步放緩,邊走邊看着蘇翎,似乎是有所期待。

“就在這裡紮營。”蘇翎說到。

一聽紮營,隊伍裡立刻坐倒一片,七扭八歪的,人人都是疲憊之極。

“都起來!”蘇翎喝到,“陳三強,派四個人瞭望,一面一個,半個時辰一換。其餘的,都下去幫一把,以後人不到齊,都不許停下!”

“是。”陳一強答道。

坐在地上的人雖不情願,卻也無怨言,都爬起來,回頭去幫着後面的人。尤其是那輛大車,坡雖不陡,那騾子卻也累了,半步也不能上。這下人多力大,一鼓作氣將車子推上山頂。看後隊的人都上了崗,蘇翎說道:“陳三剛,你帶人將那裡打掃出來,就在那裡宿營。”

“是。”陳三剛很快叫人紮了幾把樹枝,將厚厚的殘枝枯葉掃盡,露出平整的石板來。

陳家姐弟早就累的趴在馬上,此時在旁人的攙扶下坐在地上,站都站不起來。

蘇翎見這喜人已打掃出一片空地,一些人已開始將車上的物品搬到石板上,便不再管這些,驅馬來到一棵大樹下,郝老六等幾人已坐在那裡。

“還有誰沒回來?”

郝老六說:“就剩胡顯成與趙毅成,估摸着就快了。”

這兩人一前一後,依舊遊騎遠探。今天這樣的地勢,十分難得,不用走的太遠。倒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至少,不擔心被人偷襲。

說話間,秦瞎子提着幾袋水回來,另兩個叫姜宏水、章昱卓的,則抱着兩捆乾柴。這宿營之事,隊裡的兄弟早有默契,不需蘇翎招呼。

很快就生火做飯,架起三個小鐵鍋,放進幾把米,熬的粥剛好夠每人幾勺。秦瞎子忙着用樹枝搭成支架,橫着放上一根拇指粗的鐵條,將早上就已收拾乾淨的野豬肉架上,不多時,油脂便滴進火堆裡,發出滋滋聲響,一股肉香味兒開始瀰漫。

胡顯成、趙毅成回來不出聲地向蘇翎點點頭,以示沒有警訊,這才完全放鬆下來。這些人兄弟們雖已習慣如此跋涉,臉上多少還是略顯倦意。

小半個時辰後,秦瞎子見肉已烤熟,便用刀割下四大塊肉,分別遞給四個人。那四人已喝了幾口熱粥,接過烤肉,不言聲地起身換哨,不一會兒便有四人回來,坐下大口喝粥,也不嫌燙。秦瞎子急忙再割下幾片,遞過去,那幾人狼吞虎嚥,顯是餓得厲害。

秦瞎子這纔將割下的肉分給其他人,連同蘇翎,依次遞過去。

若非特殊情況,輪值放哨的兄弟先吃,等下哨的兄弟回來,才一起進食。這是規矩。

衆人都是一陣大嚼,誰也無暇說話。等腹中有了熱食,疲倦稍退,情緒這纔鬆下來。

郝老六忽然打了個嗝,在原本默默無聲的夜裡,顯得尤其怪異,衆人都呵呵笑起來。

郝老六咂吧着嘴,遺憾地說:“唉!要是有酒就好了。”

“早讓你省着點,你倒一口氣喝完,這會兒到哪兒找去?”

秦瞎子也笑着說:“郝老六,你還欠着我兩壺呢,別耍賴。”

郝老六急道:“誰賴了?欠就欠着,反正現在沒有。”

衆人又是鬨然,疲憊在笑聲中漸漸消散。

蘇翎看着兄弟們的笑臉,心中浮起一股暖意。不過,這以後的日子。。。

想起以後,蘇翎頓時眉頭不展。這輕微的變化,兄弟們立刻察覺了。

郝老六說:“大哥,別太擔心了。這又不是上陣撕殺,就憑咱們這些人,到哪兒都不怕的。”

蘇翎點點頭,笑着說:“我知道。”

“那你還愁什麼?”郝老六滿不在乎地說。

“不是發愁,我是在想,這以後我們去哪兒。”

“去哪兒?不是說好去白沙溝的麼?”秦瞎子問。

蘇翎搖搖頭,說:“白沙溝是要去的,我是說那以後”

郝老六說:“到底是做大哥的,想的真遠。”

蘇翎說道:“白沙溝裡,地勢我們都還算熟悉,想來建幾間房,開片地也算輕鬆。幾年之內,我們還能住得自在。不過。。。”

蘇翎想了想,才說:“兄弟們沒覺得這幾年裡,女真人離得是越來越近了麼?”

漢子們聽這話,在心裡一尋思,果然是如此。

胡顯成說道:“往年百里左右,我們才與女真人接觸,近來十里遠就能遇到。還真是大哥說的那樣。”

蘇翎說道:“那努爾哈赤,常年征戰,收服女真各部,野心不小。若是一直如此,他遲早要到這邊來。”

趙毅成問道:“大哥,你是擔心女真人佔了這片地方?”

蘇翎點點頭,細細回憶着,慢慢說道:“這寬甸以北數百里,原本是大明境內,後來李成樑撤除寬甸六堡,將原住此地的百姓盡皆遷入內地,這百里之地便成了棄地。”

蘇翎頓了頓,話裡帶着惋惜。

“那邊的女真人,本住在山林裡,以打獵、牧馬、採參爲生。後來人口漸多,生息不振,一些人便自牛毛嶺翻山過來,還有一些是渡渾河過來的,在這裡開墾田地,修建房舍。還好都是女真族的一些小部族,不過十幾戶,幾十戶人,尚不足以構成威脅。到了萬曆三十六年,監察御史熊廷弼大人奉旨巡按遼東,整修邊牆堡寨,這纔將寬甸堡一帶新駐邊兵。但這中間百多裡的丘陵山地,有漢人的村落,也有女真人的寨子,彼此交錯,雖沒直接衝突,那遊騎卻是散佈不少。我們。。。”

蘇翎笑了笑,說:“這也就是我們在這裡的原因。”

兄弟們都睜大了眼睛,望着蘇翎,一臉的驚訝。

蘇翎屬下的這些騎兵,大多不識字,原本是獵戶出身,有身武藝,又是隻身一人,見募兵的月糧優厚,尤其是這夜不收,吃的雙糧,這才投身從軍。平日裡只知聽從軍令,上陣廝殺,從沒想過這之外的事情。蘇翎這一說,可是不得了,居然連巡按大人都曉得。今天那個參將的名字,就已是大官了。這位大哥還真是無所不知。

蘇翎有些尷尬,那些話是順口而出的,卻也不清楚來自何處。

蘇翎說道。“白沙溝只能暫住一時。就憑我們十幾個人,保命是不愁的。但若是有百多人專衝着我們而來,我們只能躲起來。找不到我們,走了還好,若那些人乾脆佔了咱們的家不走,我們也沒法子,還得另尋去處。”

郝老六說道:“敢佔咱們的地方,就全都殺了,一個不留。”

蘇翎笑道:“自然,有一個殺一個,真來一百個,倒不一定要全殺了,還得留幾個給咱們放馬,種地。”

衆人一聽,覺得有趣,都笑起來。是啊,這女真人經常擄走漢人,捉去當作奴僕,放馬種地,我們也可以讓他們嚐嚐這滋味。

蘇翎又說:“眼下,或許我們住上個一年半年,也不會爲人所知,自然就不會有專門對付我們的人來。只是那努爾哈赤。。。。”

蘇翎一直擔心的就是此人,“努爾哈赤是不會放着這片好地不要。這些年,此人忙着東征西討,還顧不上這裡。等他騰出手來,要籌備更多的糧食、馬匹,就需要更多的土地。這裡的女真人必然越來越多。到時候,我們不去惹他們,女真人也會找上門來。”

“小股人馬我們自然不放在眼裡,但人一多,即便我們勝了。。。真若如此,一回兩回也還罷了,次數多了。。。。試想,這種小地方居然嚼不動,遲早會報與努爾哈赤知曉,努爾哈赤能嚥下這口氣?他若是忙,抽不出空,說不準兒會派個人來招降。若是清閒了,不說多了,派個千把人,就該換我們啃不動了。我們就只能換個地方。”

衆人皆都沉默,蘇翎說的句句在理,這最後的情形怕是必然。降是不會降的,蘇翎這隊人已殺了不少女真遊騎,那些生死不知的夜不收,也不會讓這些漢子屈膝。可戰,勝算渺茫,只能如蘇翎所說,另尋它處。可還能去哪兒?都是生在遼東的人,還知道哪裡?眼下遼東邊牆之內都回不去,未必去女真人的地界?去朝鮮?

“若是有船就好了。”蘇翎感嘆地說道。

“船?”郝老六問。“坐船去哪兒?”

“南方,”蘇翎說道:“順江而下,直達大海,再走個把月,就是南方。南邊氣候炎熱,聽說冬天裡不會下雪,糧食一年兩熟,收成可觀。”

僅就這兩樣,漢子們眼裡都流出迷離之色。遼東天寒地凍,氣候惡劣,糧食一直不夠。若是這兩樣不同,日子豈不是好過得多。

“大哥,那你就帶我們去吧。”郝老六一向嘴快。

“船呢?”蘇翎笑着問。

“我們自己造一個。”郝老六依舊不在乎。

“自己造?”蘇翎笑了,說:“你當是打魚麼?那可是海啊,不是河。我們當中誰下過海?”

衆人不言語了,下海的話,小點的船連一個浪頭都經不住。

郝老六突然神秘地說:“大哥,我們沒有,可那邊有啊。”

“那邊?”蘇翎一怔。

“嗯,江那邊。”

“朝鮮?”蘇翎一聽,倒是有些開竅。這倒是個辦法。

“等我們安定下來,再慢慢商議這事。”蘇翎說道。顯然,這個主意已經落在心裡了。

衆人都斜倚着身子,心裡各自盤算着大哥說的話,慢慢睡去。

夜深了,風卻未停,遠處不時傳來野獸的低吼聲。

“大哥。”郝老六沒睡,輕聲喚着。

“嗯?”蘇翎看着郝老六,他適才稍稍睡了下。

郝老六沖一旁示意,蘇翎看去,見樹後躲這個小小身影,像是陳家的那個孩子。

蘇翎招招手,示意過來。

那男孩子怯怯地挪着步子,還是站在蘇翎身旁。

“有事?”蘇翎問。

男孩子咬着脣,不出聲。

“沒事就回去睡覺!別亂走!”蘇翎低聲說到,揮揮手,示意離去。

男孩子沒動,但顯然被蘇翎的語氣嚇着了。

“到底有何事?”蘇翎有些不耐煩。怕吵醒周圍的弟兄,聲音儘量壓低,但這卻顯得有些猙獰。

男孩子眼圈一紅,淚珠兒轉了兩轉,到底沒落下來。

“姐姐說。。。。。。讓我來。。。。謝謝大哥。!”說完,跪下,給蘇翎磕頭。

蘇翎冷眼看着,沒有動作。

男孩子磕三個頭,便站起身來,又不做聲。

“好啦。回去吧.”

男孩子轉身飛快跑開。

“大哥”郝老六輕聲叫道。

蘇翎望過去。

“大哥好像。。。。不想管他們?”郝老六問。

蘇翎皺皺眉,搖着頭說道:“是不想管,也管不了。”

“可我們已答應帶着他們。。。。”

“是答應了,我們也做到了。”蘇翎輕輕說着,“可並非什麼事都要靠我們。以後,還得靠他們自己。”

郝老六想想蘇翎的話,點了點頭。

“你也瞧見了。一家子人裡鬥得你死我活的,走的時候,不還有人想混進來跟着麼?”蘇翎不以爲然,說:“這背後的故事,不會簡單。眼下這情形,我們也沒空去想這些閒事。”

郝老六再次點頭,表示贊同。這些人是個麻煩,僅僅那個陳家二小姐,便能從一句話中帶出這麼多人來,這可不是他們這些兄弟們的脾氣,還是免糾纏的好。他開始理解爲何蘇翎對陳家的事不聞不問,絲毫沒有好奇。

“老六,你記住,以後除了我們十九個兄弟,其餘的,就只有兩種人:敵人,不是敵人。懂了麼?”蘇翎說道。

郝老六一驚,細細琢磨,點點頭。

“睡吧,換哨的時辰一道,提醒我一下。”

第21章 撫軍心第62章 事本尋常第1章 遼事再變第35章 漫天煙雲第7章 蒙古饑民第10章 此長彼消第25章 以商爲引第7章 六月風過第16章 烽火連綿第35章 遼陽移民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8章 鎮江堡第14章 遼東經略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2章 京韻邊聲第7章 全心備戰第7章 變中有變第17章 工部庫存第32章 何去何從第4章 軍政之分第44章 鎮江新城第80章 戰事前移第13章 軍心爭功第87章 一敗塗地第1章 牛錄商人第30章 來去由心第49章 順勢而爲第74章 雙喜臨門第26章 振武新營第23章 興京易主第1章 天災人禍第75章 躍躍欲試第30章 事在人爲第27章 分而擊之第9章 莽撞之餘第12章 紮營登州第23章 興京易主第53章 疑慮重重第60章 直截了當第14章 登州計劃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5章 女真戰俘第33章 叛將結局第40章 虛張聲勢第32章 衆心所向第4章 東西教派第64章 依計漸進第42章 謀造火器第24章 驅虎吞狼第38章 部族分立第26章 整軍威第15章 十字路口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6章 嚴寒將至第28章 死而復生第22章 登州城下第20章 棄婚約第2章 昏官悍勇第26章 振武新營第48章 喬裝赴遼第22章 火器四營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8章 草場新城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1章 撫軍心第8章 煙花柳巷第46章 籌辦喜事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5章 用心險惡第14章 登州計劃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故人相見第6章 三江連號第10章 轉念餘韻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8章 千山浴血第8章 越河演練第12章 兩岸相連第13章 鐵壁消融第54章 越來越近第5章 上行下效第2章 贈書助力第57章 臉面交情第39章 兩軍相聚第5章 上行下效第10章 轉念餘韻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51章 異域奇事第16章 各有所專第8章 暗流涌動第85章 用心險惡第5章 白沙溝第24章 海上將軍第36章 孤注一擲第12章 將軍手段第26章 遼陽血戰第9章 莽撞之餘第35章 遼陽移民第14章 登州計劃
第21章 撫軍心第62章 事本尋常第1章 遼事再變第35章 漫天煙雲第7章 蒙古饑民第10章 此長彼消第25章 以商爲引第7章 六月風過第16章 烽火連綿第35章 遼陽移民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8章 鎮江堡第14章 遼東經略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2章 京韻邊聲第7章 全心備戰第7章 變中有變第17章 工部庫存第32章 何去何從第4章 軍政之分第44章 鎮江新城第80章 戰事前移第13章 軍心爭功第87章 一敗塗地第1章 牛錄商人第30章 來去由心第49章 順勢而爲第74章 雙喜臨門第26章 振武新營第23章 興京易主第1章 天災人禍第75章 躍躍欲試第30章 事在人爲第27章 分而擊之第9章 莽撞之餘第12章 紮營登州第23章 興京易主第53章 疑慮重重第60章 直截了當第14章 登州計劃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5章 女真戰俘第33章 叛將結局第40章 虛張聲勢第32章 衆心所向第4章 東西教派第64章 依計漸進第42章 謀造火器第24章 驅虎吞狼第38章 部族分立第26章 整軍威第15章 十字路口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6章 嚴寒將至第28章 死而復生第22章 登州城下第20章 棄婚約第2章 昏官悍勇第26章 振武新營第48章 喬裝赴遼第22章 火器四營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8章 草場新城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1章 撫軍心第8章 煙花柳巷第46章 籌辦喜事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5章 用心險惡第14章 登州計劃第21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故人相見第6章 三江連號第10章 轉念餘韻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8章 千山浴血第8章 越河演練第12章 兩岸相連第13章 鐵壁消融第54章 越來越近第5章 上行下效第2章 贈書助力第57章 臉面交情第39章 兩軍相聚第5章 上行下效第10章 轉念餘韻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51章 異域奇事第16章 各有所專第8章 暗流涌動第85章 用心險惡第5章 白沙溝第24章 海上將軍第36章 孤注一擲第12章 將軍手段第26章 遼陽血戰第9章 莽撞之餘第35章 遼陽移民第14章 登州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