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

“葉大人,你身爲南京長官,理應起個表率。緣何這麼晚纔來啊?”萬和順責問道。

葉永甲將手中的文書遞了上去:“葉某適有一事相請,故而來的緩些,望您恕罪。”

萬和順看那文書上寫的:‘新年已至,下官急須走訪親友,拜年道賀,此鄉井之禮數,不可輕也。某雖北人,亦有一二親戚居住江淮,近在眼前,不得不探,乞告假三日,特拜郡王。’

萬和順緩緩將信放下,微笑道:“按聖朝規制,新年本就是休假幾天的。因城裡事情不少,故這兩日讓你好生照料。累壞了吧,歇息歇息也好。”

葉永甲即一叩頭:“多謝郡王體諒。”

他走了後,胡契便貼過來,與萬和順道:“葉永甲恐是說的謊話,不如差人追其行蹤,看他往何處去。”

萬和順眉目間一鎖,片刻又放鬆下來,嘆息道:“胡尚書,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們既除不了此人,就不必過多防備了。”

陳同袍正在過湘人府上喝新春之酒,見一衙吏來報:“有自稱南京知府者欲拜謁大人。”

“我馬上去。”他將這衙吏打發走了。

過湘人看陳同知將外袍套上,忙問:“這人可是您說的葉永甲?”

“沒錯。”後者回答。

“他是個萬黨人,您這就去見他,鄺巡撫難保會有意見呀。”過湘人無不擔心地說。

陳同袍一停,方纔搖頭道:“不要緊,我自有辦法。陳某先陪葉知府到各處走走。”

“你家同知老爺來了嗎?”

“快來了,快來了,陳老爺親口說的……”

葉永甲正被官兵擋着路,只能焦急地問那衙吏;忽然遠處有架轎子來了,在城門前停下,有位身材矮小的官員捲簾而出,緊了緊衣服,喝令衆兵丁道:“都散開,這位乃是南京大名鼎鼎的葉知府!”

“共胄兄!”葉永甲跑上去,興高采烈地作了三遍揖。

陳同袍亦拱手回禮:“葉知府,新年可好?我在這裡沒處去,回不得鄉,倒是廷龍還不忘看看我這個朋友!”

葉永甲笑道:“葉某是告了假纔來的,只爲和您共慶新年啊!”

“既然如此,我帶廷龍見識見識揚州的風貌,”他向西一指,“城外三十里有座廟山,其地山川勝概,一去便知。不如與公閒遊幾步?”

葉永甲見同袍甚爲殷勤,連連點頭:“好!逢上今日心情不錯,走一遭無妨!”

二人換了身便衣,搖舟離了江都城,順流而下,傍及山下,徒步而去。

葉永甲仰頭看時,山上小路蜿蜒,直通山頂,果建有一間廟宇。

陳同袍指之曰:“此山又謂作盤古山,因此廟供奉盤古神像,故而得名。”

二人一邊閒嘮,一面上山,剛走到半山腰,見前面搭着幾座涼亭,便各自坐下,倚着亭柱歇息。

“好風光。”葉永甲眺望遠處,見溪流淙淙、舟楫相繼,頓覺視線大開,胸中格外廣闊。

“南京乃天下都會,名士所趨,那裡的風光想必更爲壯麗,葉知府的眼界應不限於此啊。”陳同袍看他那癡迷的樣子,輕聲問道。

葉永甲收回目光,以拳擊柱,嘆出一口氣:“平日爲權力所累,在人家的眼皮子下辦事,哪還有心思搞這些……”

陳同袍覺其話外有音,又笑道:“廷龍恐怕難處頗多啊。”

葉永甲回過頭來:“共胄有所不知,萬郡王素以仇敵視我,派個書辦來我衙門,名稱輔佐,實則監視。其人掌握大權,攬功奪威,在下三番五次銳意除之,盡爲挫敗。葉某實在不知爲何,便想到了兄長,想在兄長這裡求計。”

陳同袍捋着鬍鬚,徐徐說道:“同袍不知你那兒的情況,只得稍試言之。”他一清嗓子,“萬和順以仇敵待汝之故者,乃是足下與我這揚州來往甚密,疑爲柳黨,防備當是自然。加上這幾日不怎太平,揚州全境幾乎被鄺昌把握,柳黨勢頭正盛,擾了萬、陸的安寧,他們必然要同仇敵愾,廷龍的奪權,按道理講……成功不得。”

葉永甲咬了咬牙:“真沒辦法麼?”

“不如由我這裡遏制住柳黨的勁頭,讓南京不再陷入緊張,或許你能搏出一兩個機遇。”

“好主意!”葉永甲激動地一拍掌,一會兒卻疑惑起來:“就憑你一人?遏制住勁頭?”

陳同袍道:“我正好有這樣的法子,辦起來很容易,請廷龍不必有如此疑慮。”

葉永甲見他事事都分析的冷靜非常,單憑寥寥幾句話,就像是設身處地一般,頃刻間,便對南京的情勢瞭如指掌了。葉永甲除了深深的佩服之外,對他還有了幾分提防。其實提防都不太貼切了,那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他很慶幸這個長着山羊臉的男人是盟友,而不是該對付的敵人。

“葉知府?”陳同袍冷瞥了他一眼。

他這纔回過神來,仍舊一副激動的樣子:“共胄……共胄兄這妙策真是絕了!”

商議過後,同袍和葉永甲又走向山頂,在廟裡拜了神像,遊了幾圈,因看着天色漸晚,匆匆打道回府了。

“廷龍累壞了吧,”陳同袍拍着他的肩膀,“我府上且沏個好茶,讓你這個稀客嚐嚐。”

二人進內書房坐下,奴才便來沏了茶,同袍叫葉永甲品了一口,果然不錯。

喝了兩碗的茶,葉永甲和同袍聊得興起,便拍案說:“陳兄,不知這裡可有酒水?飲茶怕是不夠吧?”

二人四目相對,一陣哈哈大笑,同袍只道:“葉大人如此興致,咱倆喝上幾盅,醉他一夜,也是美事!我去拿酒!”

陳同袍去了一會兒,空着兩隻手回來,撣撣衣服,笑道:“找了半天,找不得一罈好酒。倒是煩拙荊找了找,她平日放的,知道那些酒的去處。”

“沒想到陳大人已成了家?”

不及回答,忽然身背後簾子一響,聽見那輕盈的腳步聲,他猛然回過去頭,竟一下子愣住了。

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五)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一)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六)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四)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一)第四章 僞奏、恩絕(二)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七章 裁吏、疑銃(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二)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五)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
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六)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一)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五)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六)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一)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七章 裁吏、疑銃(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六)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四)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一)第四章 僞奏、恩絕(二)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四)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三)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七章 裁吏、疑銃(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二)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三)第九章 瞞情、謀符(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五)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一)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三)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一)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六)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