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

廉崇義也富有深意地笑了一下,但卻趕忙搖頭:“五百門?條件太過苛刻,恕我們不能接受。”

鈕遠將身子往後一躺,擺擺手說:“不管怎樣,你們的火炮我是要定了。具體數目可以再減,這就看你們的底線了。”

“在下的要求是,最好不超過三百門。”

“不錯,”看到他談判的態度如此強烈,鈕遠大爲滿意,“你都這樣向我們交底了,我們哪還忍心坑害你?就不強人所難了,定下二百門吧。”

廉崇義先掃一眼周圍官員的臉色,方纔謝道:“奉相深明大義,小的由衷佩服。這就回去擬約,保證明日送來,爲朝廷儘快了結此事。”

“契書早日寫成是好,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得不交付朝議。你且慢慢等待,我不叫你,你便不要急着送來了。”

“是。”廉崇義恭敬地行了個禮,與魯之賢一同離去了。

“奉相,”洪立慎突然走上前,微帶着疑惑的笑,“您親手促成了這二百門炮的交易,實是爲朝廷增光。不過這禁海令一出,南洋的船隻必不能通行,不如先留着這道命令不發,把新政的事情放一放。”

鈕遠鎖着眉頭,苦苦沉思了好一會兒,臉色卻逐漸陰沉起來,一隻手煩躁地敲打着桌面,聲音格外地響。

洪立慎也看他眼睛裡有怒氣,便背過手去,不敢出一點動靜。

“你不懂什麼叫雙管齊下嗎?”鈕遠的語氣雖然嚴厲,但其中還帶着一絲得意,“這兩件事有個不衝突的辦法。”

看到他的表情輕鬆下來,洪立慎放了心,忙說道:“下官愚鈍,請鈕大人賜教。”

“我們先把禁海的命令傳達下去,以令沿海早備戰事;待上一兩個月,朝廷將契書議畢,再給廉崇文發放通行印照,爲他們番人開個特例。到時候載着大炮的船隻來了,正好就地卸貨,投入海防當中。”

洪立慎上下翻動着眼皮,吞吞吐吐地說道:“奉、奉相,這次是不是過於冒險了。如果讓大臣們知道,您爲了趕一點時間,便要想着爲夷人開特例,會有很多人不滿的。朝議還需他們參加,如果他們借題發揮、羣起反對,交易可能就做不成了。”

“那羣腐儒,一心只想着維護條律,實事是一件都不幹,何必去聽他們聒噪?”一提起‘羣臣’,彷彿是勾了鈕遠的心事一般,氣得他大聲怒罵,片刻才緩過勁來,點頭說道:“但你說的沒錯,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我不能仗着手頭的權勢,處處樹敵。不如瞞一瞞,直接拿着禁海令去通知福廣,以巡視戰況的理由去。”

“這豈不是連柳公都要瞞了?”洪立慎膽怯地問。

鈕遠笑道:“你不要緊張。洪少保想一想,只要把此事瞞過去,就不致耽擱時日,能夠迅速整飭海防,平靖海寇。到時候,惟有大功一件。柳公因此坐收名利,怎會因一點過失苛責你我?放心去罷。”

洪立慎聽着這段話頗爲熟悉,心中隱隱不安;但見鈕遠這一股斬釘截鐵的勁頭,自知爭辯不得,無奈地點了兩下頭。

在鈕遠自以得意的計策之下,洪立慎以巡察之名出鎮福廣,在漳州設立行府,接管了軍政大權,開始着手改革事宜。

當地的官員當然不知其來意,福廣兩處的巡撫爲了試探,將近月戰勝的塘報遞送上去。洪立慎把塘報都仔細查閱一遍,得知海寇已然十日不犯境了,情況並不緊急,心裡安生許多。於是,他在短暫的寒暄過後,拿出了懷中的禁海令,讓他們好生執行奉相的決策。二巡撫一眼便看出文書上沒有蓋印,面面廝覷,各自心知肚明,同時膽戰心驚——這說明鈕遠要搞大動作了。

“奉相此次大舉,我等極力支持,自願爲他老挑一份擔子。不知少保要吩咐我們什麼?我等都會照做的。”廣東的穆巡撫問着,而一旁的宋巡撫點頭贊同。

“奉相這人很是仁慈,得知你們爲官不易,臨行時千叮嚀萬囑咐,叫我不要令你們爲難。他老人家的意思,只讓你們按照成算行事,其餘一概不問,一概不管,不會奪走你們該有的權力。”說罷,洪立慎乜着眼看兩位巡撫,可他們竟然變得有些手足無措,完全沒有感恩戴德的意思,令之十分納悶。

“下官願遵奉相號令!”兩個巡撫見洪立慎瞅着他們,嚇得面如土色,異口同聲地說道。

“奉相待你們這麼好,爲何不謝他的恩?”洪立慎喝斥道。

宋巡撫當時一怔,還是穆巡撫反應快些,將官服一撩,跪了下去:“鈕公之恩德堪追日月,我等受此澤被,誠惶誠恐,只怕盡全力無以報答,故而不敢謝。”

洪立慎這才哈哈大笑:“何必有這般焦慮!只要盡了心,鈕公必然會嘉獎汝等!”

尷尬的氣氛緩解了下來,這位洪少保對他們的態度好了不少,甚至親自取來地圖,在海疆上比劃着,爲他們不厭其煩地講解鈕遠的宏圖偉略。可惜兩位巡撫心不在焉,只將大致的方針記住了,其餘的一句也沒聽進。

他們不耐煩地聽了半天,終於從這度日如年的一個時辰裡解脫了,從洪立慎的手中接過文書,匆匆走出了大堂。

“奉相這回是瞞着朝廷乾的,”走到門口,穆巡撫和宋巡撫竊竊私語道,“還不肯讓自己攬責任,不問不管,全讓我們自行處置。萬一做錯了事,或者走漏了風聲,他不就要拿我們頂罪?真令人發愁!”

宋巡撫嘆道:“誰叫柳公信得過他,我等有何辦法?”

“不能這般坐以待斃,”穆巡撫瞪大了眼睛,恨恨地道,“他們既然能把事情全推諉給我們,我們不是也能推給別人?把海防的事交與沿海地方的知府,出事了問他們的罪!”

“這個主意好!”宋巡撫欣喜地說,“另外,還要時時派人去京中打探,得了消息,就立刻撇清關係!”

二人隨即定好了計,各回本省去了。

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二)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四)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五)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二)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一)第六章 名歸、飭法(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六)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
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三)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二)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一)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二)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四)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六十章 棋和、弈決(六)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一)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四)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四)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五)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四)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五)第九章 瞞情、謀符(一)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二)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八)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一)第六章 名歸、飭法(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一)第九章 瞞情、謀符(三)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五)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六)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