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的最後一天,董明在馬明和張亮、張富的帶領下,來到了馬維所說的廢棄道觀。
道觀在城西十五六裡左右的一個小山上。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個坡,只有海拔估計也就一百多米,相當於三十多層樓那麼高。道觀建在半山腰,佔地面積頗大。
董明進去繞了一圈,對道觀的佈局很是滿意。入門是一個大的廣場,廣場左右兩邊是功能性房間,包括煉丹房、制符房之類的東西,可以改建成廚房、倉庫、餐廳之類的。當中的大殿,需要大改,改成一個階梯教室,可供上課,也可供集會。
再往後,但凡是供奉神仙的大殿都改成教室,道士們居住的地方改成學生宿舍即可。不過就算不改,也不是不能用。
“老師,雖然看起來很麻煩,但是頂多一個月就能解決。”馬明頗有自信的說道。
董明聞言看了他一眼,道:“用軍隊是嗎?”
馬明點點頭,道:“嘿嘿,是工程兵。新野城有一支八百人的工程兵。”
“......工程兵?”董明撓了撓頭:“能做到哪一步?”
“剛組建沒多久,只有工兵和建築兩個部分。”馬明小聲道。
“不錯了。”董明笑了笑。
工程兵這個概念,是董明在講軍略的時候帶出來的。
古代戰爭中軍事工程的修建和工程保障任務,全都是由作戰部隊自身和徵發的百姓來完成的。17世紀,法國軍隊最早組建了正規的工程兵部隊。
之後,俄國、英國、美國相繼建立了工程兵部隊。而就我兔而言,早在戰國時期,軍隊中已有官員組織築壘、修路等工程作業。元朝時期軍隊組建了架設浮橋和漕渡的船橋水手軍。太平天國的軍隊中,編有土營和水營。土營專門“私挖地道,暗置地雷,以轟城牆”。水營在正式成立前後,除擔負水上運輸、作戰等任務外,還多次擔負架設浮橋的任務。
我兔最早出現的正規工程兵是清末新軍中的工兵營。清末編練的新軍中,工兵成爲一個兵種,編有工兵營、隊。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建立獨立工兵團和軍(師)屬工兵分隊,開辦工兵學校。
工程兵的構成相對來說比較複雜,大體可以分爲工兵、建築、舟橋、工程維護、僞裝、野戰給水工程等部分。
漢末搞工程兵不是不行,不過卻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舟橋和給水工程這兩個部分,幾乎可以說是建立不起來。因爲這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儲備才行。馬明能夠搞起來工兵和建築,已經出乎董明的意料之外了。
“那這樣,這個月你就把這些調整好吧,我明早把施工圖畫給你。”董明不打算耽誤時間,早弄好,早開學不是?
馬明笑眯眯的應下來。
一行人也沒耽擱時間,敲定了用這裡當做新的書院地址之後,便回去了。本來董明還想量一下數據再走的,不過卻也放棄了。橫豎就小小改動一下室內的配置,也沒動格局也不用貼地板啥的,犯不着。
......
新野城內,一輛豪華馬車緩慢前行。偶爾被風吹開的車簾露出了車內的景色。一個年輕人懷裡抱着一個俏生生的姑娘。後者正用蔥蔥玉指在他胸口輕輕划着圈......
這令人豔羨的貴族生活,被騎着馬凍得直打哆嗦的董明看的清清楚楚。也被馬明看的清清楚楚。
“嘁!”
馬明發出了不滿的聲音。
董明看了一眼他,笑道:“認識的?”
“那人正是學生的兄長,我馬家嫡長子!”馬明眼神中閃爍着意味不明的光芒,輕聲回道。
董明看着馬明,意味深長的說道:“你看,這就是你追求的世家子的生活。哦,是大多數世家子的生活。”
馬明搖搖頭:“可是璦哥兒,風姿綽約;彧哥兒,王佐之才!就算不說這二人,老師座下如此多的世家子學生,哪一個不是一時人傑?甚至!那蔡遊平日裡看起來不起眼,可是眼下卻實實在在的是父親的得力幫手!爲何我這大兄......”
“你哥飄了。”董明幽幽的說了一句。
“嗯?”馬明有些不明白。
“好啦,你父親。不是糊塗之人。”董明道:“我想不只是你大兄如此,你馬家應該有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毛病吧?”
馬明點點頭。
“送你兩個字!家風!你告訴你父親就行。”
兩人正聊着的時候,一員大將騎馬而來。馬上之人看到董明臉色大喜,一拍馬屁股,就來到董明跟前,然後滾落馬下,對着董明就是一禮。
“馬令見過先生!”
卻是馬令,之前一路護送董明等人到洛陽,又在洛陽幫着董明看護了一段時間學生纔回轉馬家。不成想,竟然也有了官身。
“原來是你!”董明大笑道:“快快請起!”
一行人互相寒暄幾句,最後在馬令的建議下,決定一同去喝酒。當晚,自然是喝的五迷三道,酣暢而歸。
第二天一大早,董明在宿醉中醒來,只覺得腦仁有些疼。自有馬維安排的侍女上來,服侍他起牀。來漢末這麼些年了,他是有些不習慣這種事情被人服侍。揮揮手,讓侍女端一盆熱水,然後打發她去找點吃點。
洗漱完了之後,董明也沒閒着,就在屋裡思索接下來的教學計劃。之前他在上課的時候,更多的時候在講一些大而化之的東西。這些東西不能說沒用,但是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只是擴展了思維模式而已。
這屬於精英教育,而現在董明打算搞一些普及教育,尤其是技術性的普及教育。打個比方,以前他就是大學似的上課方式,之後他打算走技校路線。
挖掘機是不可能教的了,但是可以教技術、農林牧漁、簡單的物理化學之類的學之既用,用了就能夠改善一個家庭、一個羣體、一個城市、以致一個國家。
董明覺得,餘生能夠將漢朝的生產力水平提升到接近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就行了。
當然,這是個願景,還得在大漢朝政局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才能做到。因此,他必須替眼下的劉宏和日後的劉辯,保下大漢朝。
“先從劉備入手,這哥們現在還是個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好青年,離得還近。”
董明想着,開始出神。
“老師!今天是正旦!家父找您!”馬明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哎?正旦?”
董明楞了一下,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已經是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一晃眼,他已經在東漢末年待了五年了。
仍然,一事無成百不堪,丟了穿越衆的臉,也丟了系統男的臉。
“還得更加努力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