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摸着下巴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輕笑一聲道:“這件事是誰做的?”
“應該是楊家。”田豐嘆了一口氣道。
董明搖了搖頭:“知道了。不過城管司說裁撤就裁撤了,陛下下的令?”
“是宮裡傳的命令,是不是陛下就不知道了。”田豐回道。
“什麼意思?”董明在皺了皺眉頭。
“這段時間,除了太尉大人、袁逢、楊彪三個人之外,沒有人見過陛下。”田豐皺着眉頭道:“不過太尉大人那裡,某家也去了。他什麼都沒有說,直說一切等你回來再說。”
聽到這裡,董明搖了搖頭,道:“某先去就去見一下伯喈先生。”
“也好!”
太尉府。
董明見到了蔡邕,不過一個月沒見到,蔡邕的頭髮都全白了,整個人也有一些精神不濟。
兩人相對而坐,自有下人端上茶水果盤。董明給蔡邕倒了一杯茶,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輕輕的喝了一口茶,暖了暖身子,然後開口道:“伯喈先生,您這是?”
董明看了看蔡邕的滿頭白髮。
蔡邕端起茶杯,笑了笑又將茶杯放下,悠悠地說道:“老了。”
董明搖搖頭,道:“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
“陛下病倒了。”蔡邕一臉平靜的說道:“已經無法處理朝政,這段時間政務都是老夫和袁逢、楊彪在處理。”
“然後呢?”董明已經猜到劉宏肯定出了問題,是以並不是很驚訝。
“立儲。”蔡邕苦笑道:“眼下立儲之事,陛下是插不上手了,只能我等自行爭取。”
“已經病成這樣了?”董明眉頭一皺。
“嗯,前日的時候已經口不能言了。”蔡邕點點頭。
“某家知道了。”
“你有什麼計劃?”蔡邕沉聲問道。
董明低着頭,想了一會兒之後,擡起頭道:“讓陛下下詔,定下大皇子的太子之位。”
“可陛下如今.....”蔡邕皺着眉頭道:“如今已經這樣了...還如何下詔?”
“詔書某家來寫,陛下蓋章即可。”董明一臉平靜的說道。
“這.....”作爲一個傳統的儒家士人,同時對劉宏極爲尊重的蔡邕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董明說的辦法。
“沒有別的辦法了,先把大皇子的名分定下來。有了大義在手,我等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董明搖了搖頭,解釋道:“而去陛下也會同意的,相比眼下陛下比我等還要着急。”
“你怎知道?”蔡邕反問了一句。
“這天下畢竟是陛下的,他怎能不着急?”董明將蔡邕茶杯的已經涼了的茶給倒掉,倒了新茶,然後遞給蔡邕:“如今變法已經推行了這麼長時間,不可能說廢就廢的。二皇子上位對變法來說就是個隱患,陛下不會願意的。眼下他唯一的選擇就是大皇子。”
“而且....想必伯喈先生也明白,大皇子上位,其實更容易收攏天下士子之心。”董明又補充了一句。
這一點之前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董明也是去軍屯區的時候纔想起來的。眼下劉辯的老師,是趙岐,此人乃是大儒。從這一方面來說,讓劉辯上位,儒家肯定也是支持的。畢竟劉辯作爲趙岐的弟子,是被認爲是正統的儒家弟子的。
這一層身份,自然可以讓他更容易獲得天子士子的認同感。
蔡邕聞言點點頭,然後道:“伯照可以這麼做...但是陛下如今身體有恙,伯照做事的時候,還是要顧忌一下。”
蔡邕的意思,董明很是明白。他是擔心董明太過粗暴,使得劉宏心裡不舒服。
“太尉大人放心吧。”董明點點頭,應了下來。
離開了太尉府,董明直接就去了皇宮,也沒有人攔着他,直接便見到了劉宏。
劉宏的寢宮裡,劉辯和劉協兩個皇子都在陪着劉宏,除此之外還有數個太醫,在周福和華佗的帶領下,給劉宏延長壽命。
董明見到劉宏的時候,心裡嘆了一口氣。
如今的劉宏,瘦削了許多。眼眶凹陷,臉色蠟黃,口不能言,只有眼睛能轉動一下,右臂還有些知覺。
說實話,這樣子活着,還不如死了呢。
“陛下,微臣來遲了。”
劉宏聽到董明的聲音,變得激動起來,張着嘴想要說些什麼,只不過聲音含混,啥也聽不出來。
董明走到他跟前,拉着劉宏的手,輕聲道:“陛下,微臣來晚了。”說話的時候,眼睛就紅了,一滴眼淚順着臉頰就流了下來。
當官是真不容易,最起碼的,演技得練出來。
劉宏用僅有的能動的右手拍打着牀沿,劉辯看見之後立刻小跑到旁邊的矮几上,拿了一根筆,一張紙過來。將筆遞到了劉宏的手裡,紙放在了旁邊。
劉宏有些吃力的拿着筆,顫顫巍巍的在紙上寫了起來。不過他手不穩,字體有些潦草,等寫完之後,董明拿起來看了一眼才明白些的是什麼字。
一個“強”字。
“這是何意?”董明皺了皺眉頭,然後低聲問道:“陛下,是要找人嗎?”
劉宏眨着眼睛,說不出話來。
“這樣,陛下微臣問你,若是是就眨一次眼睛,若是不是,便眨眼睛兩次,如何?”董明又道。
劉宏眨一次眼睛。
“陛下是要找人嗎?”
劉宏眨了一次眼睛。
“這人名字中有一個強字是嗎?”董明又問。
劉宏又眨了一次眼睛。
“是...呂強?”董明想了一會兒,想到了這個本該在中平元年被十常侍弄死的宦官。
這位是宦官中的異類,少爲小黃門,遷中常侍,靈帝時封爲都鄉侯,辭不就。上書請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賦斂,厚農桑,開言路,劉宏知其忠而不能用。
劉宏又眨了一次眼睛。
董明點點頭,然後對站在一旁的小太監道:“去請一下中常侍呂強。”
小太監點點頭,領命而去。
董明看着劉宏,嘆了一口氣,然後道:“陛下,軍屯已經穩定了,預計明年就能收穫糧食八百萬石,朝廷抽一半,大概有四百萬石。”
劉宏眼睛睜大,右手動了動。
劉辯連忙上前放了一張信紙。劉宏在上面寫了一會兒才寫了一個好字出來。
“錢莊這邊也很好,如今錢莊光是現錢,就有數億,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加的。”董明又說了一個好消息。
劉宏指了指剛纔寫的“好”字。
“臣派人去建了一個新的鹽場,每年也能有數億錢的收入,都可以用來補貼朝政。”董明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還有酒廠,想來也會獲利頗豐。科學司那邊已經在探礦了,想來再有幾年,微臣就能將鹽鐵酒三項全都收歸朝廷上所有,同時還能統一鑄幣。這個時候咱們的變法就成了第一步,大漢朝也就萬世可期了。”
劉宏喘着粗氣,想要說話,一雙眼睛通紅,看起來很是激動。
“陛下!微臣今天過來就是想告訴你,朝廷的事情不用擔心,好好養身子。”董明寬慰道,猶如對一個老友一般。
劉宏看着董明,眼睛一眨也不眨,像是想要將他的模樣烙印在腦海中一樣。
董明還要說話的時候,呂強走了進來,直接跑到劉宏牀前,就地一跪:“陛下,老奴來了!”
劉宏擺了擺手,呂強見狀點點頭,然後站起來,對着董明道:“尚書令大人,這裡有一份陛下已經寫好的聖旨,也蓋了玉璽。老奴就交託給你了。”
說着呂強將一卷聖旨從懷裡拿了出來,遞給了董明。
董明看了一眼劉宏,劉宏眨了一次眼睛。
他將聖旨攤開,逐字逐句的看了起來。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託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
嫡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茲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於大漢中平六年()、授()礽以冊寶。立爲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這是一封冊立太子的詔書,劉宏親筆,上面還有劉宏的大印和玉璽,名字和日期上全都空了出來。這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讓董明自己填。
當然,也有可能是讓其他人自己填。這件事,除了劉宏,誰也不知道他的初心到底是什麼。不過眼下已經不重要了,詔書在董明手裡,這填空之人就只能是董明。
“陛下?”董明拿着聖旨看了一眼劉宏。
劉宏眨了一次眼,然後動了動右手。
劉辯將一張紙遞了上去。
劉宏這一次寫的更久,寫了兩個字。董明拿起來,看了一下,又放了下來。
“託你”
“陛下是的意思是,託付於微臣了嗎?”董明問了一聲。
劉宏眨了一次眼睛。
“臣,遵旨!”董明一臉鄭重的對劉宏說道。
然後他站起身來,對在場的衆人道:“你們都出去吧,本官有些話要跟陛下單獨說一說。”
衆人都有些猶豫,這個時候劉宏拍了拍牀,用筆快速的寫了一個準字在牀單上。
衆人見狀,全都退了出去。
“系統,讓劉宏能夠說話吧,聲望值你隨便扣。”董明在心裡說了一句。
系統沒有說話,而是顯現了一段文字:“已經扣除,東西給你了。”
董明覺得手裡一涼,低頭看時,多了一顆藍色的小藥丸。
“陛下,臣有辦法讓你能夠開口說話。”董明拿起藥丸對劉宏說道:“若是信得過微臣,便眨一次眼睛吧。”
劉宏眨了一次眼睛,眼神中全是迫切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