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章 周福和張寧

說完了整體,董明又說了一些細節,着重聊了聊軍屯和錢莊的事情。這兩個是重中之重,軍屯在目前還是朝廷最重要的糧食來源,一點兒都不能馬虎,這是經濟發展的基礎;錢莊則能夠調配通貨,這是目前最適合朝廷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產業。

只不過,到目前爲止,朝廷還沒有試過通過錢莊進行宏觀調控的事情。一來是沒必要,二來是沒經驗,董明不提,誰也不知道這玩意還能調控經濟發展。

錢莊就相當於後世的銀行,大漢錢莊更像是具備商業銀行功能的央行。當然這肯定是不合理的....政策都是自己制定的,又是裁判又是選手,其他的商業銀行去死啊?

在當前這個環境下,倒是無傷大雅。

軍屯肯定是要擴大規模的,朝廷手裡的糧食越多越好。糧食和錢多了,朝廷就有底氣,有底氣就能幹好任何事情。說句不好聽的話,只要朝廷資源管夠,就是用資源堆,也能把國家給發展起來。

“軍屯這邊,肯定是要擴大規模的,而且微臣的意思是,讓老將軍派一批人去江南搞軍屯。”說道軍屯的問題,董明直接給了具體的意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微臣選了兩個地方,一個是巴蜀之地,也就是益州。巴蜀之地,天府之國,本就是朝廷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朝廷可以安排一批人過屯田,規模倒也不至於太大,兩萬人即可。”

“第二個地方,就是揚州、荊州兩地。揚州、荊州兩地水網密佈,正適合種植水稻。如今科學司新培育出來的水稻,平均畝產,已經能夠達到七石。揚州雨熱同期,且大部分地區終年溫度都比較溫暖溼潤,正適合水稻種植。只要照顧得當,可以做到一年兩熟。若是將揚州的耕地全部開發出來,種植合適的穀物,僅僅這兩州之地,可養天下萬民。”

只要開發的好,揚州的糧食產量肯定會是一個誇張的數字,正所謂蘇湖熟天下足,不是開玩笑的。

揚州治所在歷陽,也就是後世的安徽和縣。如今,揚州的治所已經移到了壽春,也就是後世的安徽壽縣。揚州大概相當於後世安徽淮河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東部、河南東南部。

荊州治所在漢壽縣,漢壽縣大概在後世湖南漢壽縣的北部。不過眼下已經將治所移動到了襄陽縣,也就是後世的湖北襄陽市。荊州的行政範圍大概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荊州揚州兩地,幾乎囊括了長江中下游以南的絕大部分地區,這兩個地方要是開發出來了,可比所謂的“蘇湖”糧食產量多多了。當然前提是,勞動力能夠跟得上。

董明將自己的想法說完,除了劉辯對董明所謂的兩週之地,可養天下萬民很感興趣之外,其他的人都有些懵。聽聽董明選得這三個地方,除了交州之外,長江以南都被他點名了。這哪是要軍屯啊,這擺明了是讓軍屯當先鋒,爲以後開發江南地區做準備。

很多人都覺得頭大,眼下朝廷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一是修路。雖然董明沒有具體的說要修到哪裡,修到什麼時候,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自從洛長公路修通之後,負責修路這一批建設兵團和招募的民夫就沒有閒下來過。每修通一段道路,董明就會從尚書檯撥款下去,讓他們繼續修下一段。

二是五龍渠。五龍渠已經動工了,眼下正是天冷的時候,水淺,可以先將原本的水道給疏浚一下,來年開春泥土化凍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開鑿溝渠了。

第三個是讓所有人都震驚的大手筆,大運河項目。眼下大運河項目還沒有動工,但是工部已經準備籌建了。甚至於,過完了正旦之後,科學司那邊就會派出一個豪華的隊伍,去各地考察水文、地形等等,爲日後工程開工作準備。

眼下聽董明這意思又想開發江南地區.....

且不說其他的,就說朝廷的財政,能不能抗住吧?變法就是再能掙錢,也扛不住這樣花吧。所有人都一臉疑惑地看着董明,等着他的下文。

“那就在揚州和荊州兩地軍屯唄,一州派過去兩萬人吧,一開始不能太多。”劉辯忽然開口說道。

董明眉頭挑了挑,然後道:“陛下所言甚是,不過軍屯第一年朝廷肯定是要掏錢的,畢竟不能將士們餓肚子開墾種田吧?”

“得花多少錢?”劉辯現在覺得自己財大氣粗,一點兒都不在意:“朝廷今年不是收上來不少錢嗎?直接拿出來一部分,讓皇甫老將軍去軍屯。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情,老師可不能因爲花錢就猶豫啊。”

站着說話不腰疼。

董明也不在意劉辯有些幼稚的發言,反正劉辯說了他就照做唄:“既然如此,那依微臣所見,就朝廷拿五成,揚州、荊州兩地也給當地的軍屯提供五成的補給吧。當然了,爲了補貼揚州和荊州,軍屯的收成,給他們兩成。”

“也就是說,兄弟們只有三成了?”皇甫嵩得爲自家將士着想。

董明搖搖頭:“不用,給他們的兩成,從朝廷的份額里扣掉就行。”

“那成。”皇甫嵩點點頭。

“陛下,您覺得呢?”董明問了一句劉辯。

劉辯有些猶豫:“朝廷只拿三成?那不就是說,揚州、荊州兩地會保留軍屯的七成糧食?是不是有點...不對啊?”

會思考了?

董明覺得挺棒的,然後他笑着說道:“這批糧食有用。”

“什麼用?”劉辯眨巴着大眼睛問道。

董明有些無奈,他提醒道:“陛下還記得微臣之前跟您提過的組建水師的事情嗎?水師就在長江上面,沿途靠提供補給的。水師大營就在荊州,揚州沿岸也會是水師的補給點。也就是說,荊州和揚州要爲水師提供糧草軍餉。軍屯的糧食給了兩州郡縣,是專用於供養水師的。”

“原來如此!”劉辯皺了皺眉頭:“那會不會引起兩州之地的百姓不滿?”

“不會。”董明直接回道,並且不打算給劉辯解釋什麼。

“接着往下說。”

......

這邊正在開會,另外一邊。

南市的一個角落裡,一間民房,門口站着兩個彪形大漢,看起來就不太好相與。民房的大門緊鎖着,窗戶也都被人用水泥給封死了,不過在最上面,開了一個天窗,能容一個人進出的大小。

房間裡,空間還算不錯,大概有二十來個平方。陳設簡單,一牀、一桌、兩個凳子。

牀邊,坐着一個面貌普通的年輕人。年輕人的肩胛骨被兩根鐵鎖穿過,綁在了牆上的一個鐵環上面。鐵鎖很長,可以讓年輕人在房間裡自由的活動。

這人,是張寧。

門外,周福一言不發的走過來,跟兩個彪形大漢打了一聲招呼之後,推門進了房間內。

“師妹....我來了。”周福有些無奈,看着張寧,輕聲說道。

張寧臉色平靜,並沒有一絲一毫的生氣的意思:“你是來看看我死沒死嗎?”

周福搖搖頭:“我來看看你的肩膀。需要經常清理才行,不然會導致骨頭和筋肉壞死,日後就廢了。”

“不需要!”張寧一字一頓的說道。

周福沒有回張寧的話,而是走到張寧跟前。不顧她的反對,將她箭頭的衣服撕開一些,然後用白酒仔細的清洗着。他的動作很小心,可是張寧讓人感覺得到兩個肩膀,疼得專心。

可張寧沒有吭聲,她不想在仇人面前露怯。

“疼的話,喊出來會舒服一些。”周福輕聲說道。

“不...用....”張寧咬緊牙關,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整張臉變得煞白,腦門子起了一層細密的汗珠。很明顯,是疼得厲害了。

周福嘆了一口氣,手上又輕了三分。

大概十幾分鍾,周福將傷口清理了之後,又拿出來一個小藥包,絮絮叨叨的說道:“這是麻沸散,華佗先生研製出來的。我衝一劑給你,喝下去之後身上會覺得麻麻的,就沒有那麼痛了。”

“假惺惺,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不要做這些沒用的東西了。”

張寧顯然不太給周福面子。

周福走到一旁,將麻沸散衝好,端到了張寧跟前,左手拿着杯子,右手捏着張寧的下巴。他畢竟是醫生,又跟華佗學了一段時間,知道下巴的結構。

他一用力,將張寧的嘴巴捏開,把麻沸散沖劑倒了進去。

“狗賊!你給我喝的什麼?”張寧杏目圓睜。

“麻沸散。”

周福說的言簡意賅,然後走到桌子跟前,將自己帶着的醫藥箱放在桌子上,打開。裡面是全套的設備,一個銅製的像是燒杯的東西,裡面是油,一個捻子露在外頭。

周福將捻子點燃,然後拿出一柄小刀,在上面仔細的烤着。

“這是高溫消毒....其實我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麼做。可是元化先生說,這是爲了讓傷口更夠好的更快。不過伯照先生說,這樣也起不到太大的消毒的作用,但是高溫的刀子倒是有利於止血。你知道爲什麼嗎?”

張寧不理他。

像是想到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周福笑了起來:“因爲刀子太燙了,劃開病人的身體的時候,高溫會把一部分肌肉給燙熟。都熟了,可不是不流血了嗎?”

“其實這手術...嗯應該是外科手術,還在嘗試階段。雖然有臨牀試驗了,可是效果並不是太好。好在,我只是幫你去掉肩膀上的腐肉,問題不大。”

張寧這個時候覺得身體麻麻的,但是並不嚴重,不影響活動。事實上麻沸散這種東西怎麼說呢...有效果,但是效果還不如一錘子將人砸暈呢。畢竟口服就能全麻....這得多逆天啊?後世現代醫學發展了這麼多年,還需要注射,各種儀器輔助才能做到全麻。而且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用全麻。

麻沸散喝一劑就全麻?那是不可能的。

但有一說一,麻沸散肯定是有些效果的,至於具體效果有多大,那不好說。不同的人,臨牀表現的狀況是不一樣的。但是總體上來說,都是有效的,目前爲止還沒碰到不吃麻藥的情況。

“你要做什麼?把腐肉割掉?難道你平時都是這樣給別人治病的?”張寧儘量讓自己保持冷靜,她從周福的話裡,得到了一些了不得的信息:“你...能詳細說說外科手術麼?”

周福笑了笑,道:“我先幫你把腐肉割掉吧。”

說着他拿着小刀走到張寧跟前,柔聲說道:“師妹,忍着點,這比剛纔疼多了。”

說完,他便開始了手術。

高溫的手術刀,落在張寧的嫩肉上,直接燙的張寧表皮凝結,還飄起了一絲青煙,一絲肉香。

“啊!”張寧忍不住喊了一聲。

周福很是冷靜,手都沒有抖,三下五除二的將張寧兩個肩膀上的腐肉都割了下來。一時間,張寧兩個肩膀上血流如注。周福也不慌張,從藥箱裡,拿出一瓶白酒,拿掉蓋子,在張寧的傷口上衝洗了起來。

大概沖洗乾淨之後,他又拿出來一個小紙包,裡面是一種顏色灰黑相間,散發着奇怪問道的粉末狀藥物。

“忍着點!”

周福提示一聲,將這新拿出來的藥物,灑在了刀口處。

張寧悶哼一聲。

不過很快,刀口處就不再流血了。張寧甚至感覺到兩個肩膀處傳來了絲絲的冰涼,很是舒坦。不過因爲鐵鎖從肩胛骨裡傳過去,這舒坦也是相對而言的。

周福做完了一切之後,又拿出一卷乾淨的白布,將張寧的肩膀包紮起來。

“等過幾天,我再給你換藥。”周福笑着說道。

張寧這個時候,臉色不太好,全全都是汗水,只想睡一覺。不過她還是強忍着對周福問道:“能跟我說說,外科手術的事情嗎?你以前也做過這種...手術嗎?”

周福點點頭:“外科手術,直接在病竈上動手,然後輔以草藥進行療養,效果很好。”

“原來如此,可是這外傷不都是包紮嗎?爲什麼要切掉呢?”張寧試探性的問道。

周福笑了笑:“也不全是外傷,我之前跟着元化先生,給一個病人切除了盲腸。就是在肚子這邊開一個小口子,將盲腸給切掉。這玩意沒啥用其實,切掉了反而有好處。切完之後,再給縫起來就行了。”

他說的很是隨意,但是張寧卻聽得眉頭直皺:“這....莫不是開玩笑的?”

“騙你作甚?”周福不滿了,開始炫耀跟華佗一起做研究的經歷。

382章 關於小學360章 讓我來講一講洛陽的變化吧101章 南陽世家036章 董明丟了(感謝濛濛檸檬、puppyLOVE的打賞)269章 要七月份了349章 司馬防很有趣400章 有內鬼?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下)383章 劉辯掏錢191章 驚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374章 好久不見121章 耕牛、耕牛328章 高朗的反擊?321章 蔡邕的身體狀況有些差171章 雷管207章 荀沂015章 豆芽兒420章 五萬萬畝062章 黎明破曉前286章 請給我正向的反饋313章 渤海高氏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041 陽謀195章 是誰呀185章 董明與蔡邕的謀劃226章 建設兵團242章 前三甲064章 明德書院111章 有大漢特色的學田制度102章 邸報417章 大運河!363章 明德書院·新410章 板藍根368章 人跟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344章 一場勝利084章 董明的決定106章 跨時代了?291章 這是要開戰啊066章 進擊的劉宏407章 遇刺209章 那件事情350章 小故事和一齣戲353章 錢莊的問題213章 楊賜去世419章 想當工部尚書331章 又到科考時189章 董明劉宏,各得其利254章 你聽說過收費站嗎?208章 劉宏,你是要坑老子啊248章 變法第一槍(三)079章 張角之死372章 陳到的環數和黃敘的機智258 袁家錢莊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191章 驚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166章 看雲識天氣231章 變法(二)304章 建春門,破了174章 一切都需要時間121章 耕牛、耕牛165章 劉備的兒子325章 高大壯043 光和六年二月(感謝本座玄清的打賞)417章 大運河!062章 黎明破曉前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264章 劉宏爲什麼會流下眼淚呢?187章 董明升級了410章 板藍根280章 衛將軍開府055章 蔡邕再訪219章 張讓覺得自己太難了155章 學醫救不了大漢人343章 還有誰!064章 明德書院139章 書院招新030章 四柱記賬法313章 渤海高氏151章 高尚又又又有新驚喜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369章 武舉229章 劉宏想賭一把?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下)194章 亂麻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097章 劉備真真好厲害106章 跨時代了?018章 袁家兄弟351章 新增兩司142章 慢慢來241章 放榜087章 作坊178章 亂起348章 洛陽反應377章 竟然還活着呢347章 我兒張鋒,有大智慧271章 立州牧188章 何進請立國本189章 董明劉宏,各得其利
382章 關於小學360章 讓我來講一講洛陽的變化吧101章 南陽世家036章 董明丟了(感謝濛濛檸檬、puppyLOVE的打賞)269章 要七月份了349章 司馬防很有趣400章 有內鬼?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下)383章 劉辯掏錢191章 驚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374章 好久不見121章 耕牛、耕牛328章 高朗的反擊?321章 蔡邕的身體狀況有些差171章 雷管207章 荀沂015章 豆芽兒420章 五萬萬畝062章 黎明破曉前286章 請給我正向的反饋313章 渤海高氏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041 陽謀195章 是誰呀185章 董明與蔡邕的謀劃226章 建設兵團242章 前三甲064章 明德書院111章 有大漢特色的學田制度102章 邸報417章 大運河!363章 明德書院·新410章 板藍根368章 人跟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344章 一場勝利084章 董明的決定106章 跨時代了?291章 這是要開戰啊066章 進擊的劉宏407章 遇刺209章 那件事情350章 小故事和一齣戲353章 錢莊的問題213章 楊賜去世419章 想當工部尚書331章 又到科考時189章 董明劉宏,各得其利254章 你聽說過收費站嗎?208章 劉宏,你是要坑老子啊248章 變法第一槍(三)079章 張角之死372章 陳到的環數和黃敘的機智258 袁家錢莊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191章 驚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166章 看雲識天氣231章 變法(二)304章 建春門,破了174章 一切都需要時間121章 耕牛、耕牛165章 劉備的兒子325章 高大壯043 光和六年二月(感謝本座玄清的打賞)417章 大運河!062章 黎明破曉前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264章 劉宏爲什麼會流下眼淚呢?187章 董明升級了410章 板藍根280章 衛將軍開府055章 蔡邕再訪219章 張讓覺得自己太難了155章 學醫救不了大漢人343章 還有誰!064章 明德書院139章 書院招新030章 四柱記賬法313章 渤海高氏151章 高尚又又又有新驚喜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369章 武舉229章 劉宏想賭一把?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下)194章 亂麻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097章 劉備真真好厲害106章 跨時代了?018章 袁家兄弟351章 新增兩司142章 慢慢來241章 放榜087章 作坊178章 亂起348章 洛陽反應377章 竟然還活着呢347章 我兒張鋒,有大智慧271章 立州牧188章 何進請立國本189章 董明劉宏,各得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