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洋醫之辯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112節 洋醫之辯

見得於雨梅的面部表情,衆人都激動起來:這丫頭終於挺了過來,意識開始有了覺醒。

劉老太醫不免地感嘆:“若照一般的常理,沒個十天半月的,怕是難以恢復意識的哩。嘿嘿,沒想到,萬沒想到,這才短短几天哩,居然就復甦了。哎呀哎呀,奇蹟,真真的奇蹟。”

於信達:“謝謝劉老爺爺!您老人家的醫術,真是神了,神了!”

劉老太醫直搖頭:“嘿嘿,我可不敢貪天之功。雨梅小姐這病根兒,在心哩,得心藥治哩。我這幾把中草藥,只治得了外傷,卻是拿那心病沒法的。”

於信達:“爺爺過謙了,過謙了。單說老爺爺的指點,便賽過無數神醫哩。”

劉老太醫拈着鬍鬚,沉吟半晌,道:“雨梅這般的情形,老夫也是見得多的。按了我的經歷,梅子這心上之傷,還有得反覆哩。急不得,急不得,記着喲,急不得的。”

於信達:“實跟老爺爺說吧,孫兒這裡,想不急都不行呀。我當日離得三河,老爺爺是限了時間的,超不過四五天。而今已是七八日的了,爺爺啦,父親啦,萍兒大媽啦,還有蘭兒小姐姐,那心,怕是早就懸在半空中哩。”

程大炮嚷嚷起來:“哎呀呀,這事兒還不簡單?煩請劉老太醫多開幾劑藥,咱明天就帶了梅子,回去老家調理。”

於信達直搖頭:“使不得,使不得!程叔這主意,不妥,實實的不妥。”

程大炮:“噫,咋就不妥呢?”

於信達說:“程叔你想,咱家梅子大姐,雖說治得了外傷,但意識卻仍糊塗着的呢,癡癡呆呆的,像個木偶人兒。若讓家人見得梅子這般的情形,豈不壞事兒?尤其老爺爺,已是上得年歲,精神頭兒已大不如前了,受得起這般的打擊?若是三長兩短的起來,孫兒我可擔得起責任?”

程大炮一拍腦袋:“哎呀呀,瞧我這一根筋,只顧了雨梅這頭,卻沒往其它的想……”

於信達:“再有,劉爺爺不是說麼,心病需得心藥治。我看,梅子的心藥,只在胡媽和葉兒兩個哩,旁人使不上力的。”

劉老太醫豎起大拇指:“對,對,太對了!沒想到信達孫兒,娃娃一個,慮事卻是如此周詳。”

於信達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般:“老爺爺休再謬獎。信達年幼哩,處事差着哩。譬如,對胡媽,咱就做得很不好,讓胡媽受得許多委屈哩。”

胡媽:“哈,你這話可就生分了哈。眼見得梅子小姐病好起來,咱心裡樂着哩,哪來啥的委屈不委屈的?再有,咱家葉兒,平日就沒這般的瘋過,咱心裡着實的感激你哩。”

於信達:“唉唉,難得胡媽體諒,信兒一輩子都記着。”

劉老太醫捋着花白的鬍鬚,直點頭:“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唉,我那不爭氣的孫兒,若有信達的一半兒,咱老劉家可就燒高香囉。”

於信達:“嘿嘿,年輕麼,心浮氣躁麼,正常得很。其實,信兒倒是替老爺爺惋惜着哩,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老太醫盯於信達:“惋惜個啥?說來聽聽。”

於信達:“劉老爺爺的醫術,咱是見識了的,確實高明。可惜呀,只這兩井鎮,區區數百人,能享受得了劉家的醫術。嗯,孫兒就想,要是老爺爺的兒子孫子,個個都學得老爺爺的醫術,讓更多的人能得到劉家傳人的救治,豈不美哉?”

劉老太醫:“嗬嗬,這個事兒麼,沒得商量。咱老祖先定下的規矩,嗬嗬,沒得商量。”

於信達:“老爺爺休急。信達只是隨便聊聊,絕沒有想要老爺爺壞了祖訓。”

程小炮嘟噥起來:“祖訓,祖訓,要也得看這祖訓對不對噻。若是對的,沒得說,咱得遵守,若是不對的呢,守它作甚?”

田大刀接過去:“就是就是。我聽說書,《增廣賢文》有說‘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如何,咱且不計較,但這世事,確實今非昔時。祖宗定這規矩,是按當時的世情來的。世情在變,這規矩怎就不能變?便是葉老弟,世世先人便是守着個一畝三分薄地,種田收谷,在他手上,卻打起井來,汲滷熬鹽,豈不是壞了祖宗規矩?”

於信達:“嗯,田叔這話,有點意思。那麼,我且問問老爺爺,對這女人裹腳的事兒,你可贊成?”

劉老太醫說:“不贊成,非常不贊成。這女子的腳,長得好好的,幹嗎要生生地裹成三寸小足呢?女娃受罪呢,荒唐,荒唐。”

於信達:“照老爺爺的說法,這裹腳的規矩,該不該破?”

劉老太醫語塞,低頭思考了一會兒,“這裹腳的事兒,與咱劉家祖訓,不是一回事兒麼。”

於信達笑笑:“事兒不同,理兒卻是相通的。大家看看,目下的中國,好叫人揪心哩。鴉片氾濫,毀了咱全中國的男人;女子裹腳呢,毀了咱全中國的女子唉,不變,行麼?”

葉南水點點頭:“嗯,想咱葉兒,當初裹腳,哭得死去活來哩,痛苦哩。哎呀呀,哎呀呀,活受罪哩。不擺了,不擺了。”

於信達:“唉,洋槍洋炮,轟開了咱大清的國門,洋布洋油、洋釘洋火、洋車洋槍,還有洋教洋醫,各種西洋貨兒,都涌了進來哩。世道在變,大變,咱的有些老規矩,不變不行啊。單說這洋醫吧,咱得學學呢,再不學,咱們的國醫,離消亡也就不遠了。唉,堪憂哪。”

劉老太醫:“老夫我哩,也有幸入得太醫院的。咱大清的太醫院,也曾聘過幾個洋醫。但在我看來麼,嘿嘿,也並不比咱們的中醫高明。信達這話,怕就有點兒言過其實了,聳人聽聞哩。”

於信達:“民間有傳,說光緒帝和珍妃,也曾請得洋醫診病,結論麼,很似有慢性中毒。老佛爺聽了,很不高興,便攆了這西洋醫生。老爺爺,此事可真?”

葉南水在旁補道:“咱也聽鹽商有說,這慈禧不盼光緒病好哩。因着洋醫診出慢性中毒的事兒,老佛爺發了大脾氣,拿些個太監宮女出氣,打死了好幾個宮人。”

劉老太醫久在太醫院,又專爲光緒診病,這些個事兒,自然清楚。自己離宮出走,正因了光緒之病哩。宮幃鬥爭,太過複雜,夾在光緒帝和老佛爺之間,難做哩。官場混得久了,便明瞭禍從口出的理兒,箇中原因,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曾吐露半點的。

劉老太醫:“這個……這個……嘿嘿,民間傳說……呃,怎又扯到皇宮大內了呢?咱說西醫,嘿嘿,西醫。信達,你說西醫厲害,可有例子?”

於信達:“嗨,例子多了去了。譬如,女子生產,按咱中醫,便請了穩婆,自然生產。如果遇着逆生,難產,便沒了辦法,眼睜睜地看了婦人生育之苦,甚或丟了性命,也是常見得很的。若用了西洋醫法,嗯嗯,剖腹生產,母親和嬰兒都得保全,豈不勝過咱的中醫?”

葉南水:“啥?啥產?”

於信達:“剖腹生產,便是手術,剖開肚子,取出逆產之嬰。”

葉南水:“真有這麼個產……剖開肚子生產?唉,要早知道,咱的盼兒,也就……”

於信達:“再如,傷風感冒流鼻涕,這是常病噻。咱中醫呢,從藥房揀回一堆草藥,架在火上熬煮成湯,吃上幾天,才見得效果。西洋醫法呢,用了化學之法,將那藥物製成藥丸,只需數丸,和水服下,不出一個時辰,便愈了,既簡單又快捷,花錢呢,也比中醫少多了。嘿嘿,若讓孫兒比較,這西醫絲毫不輸咱的中醫。”

劉老太醫把眼一瞪:“聽你這麼一說,咱中醫一無用處了?”

於信達笑笑:“孫兒非是此意。西醫呢,自有西醫的長處,咱中醫呀,也自有中醫的優勢。望聞問切啦、經絡啦、鍼灸啦,這些都是西醫沒有的。有些疑難雜症呢,也是咱中醫更勝。嘿嘿,老祖宗傳下的草藥啦,配方啦,也都寶貝哩。”

劉老太醫:“哎呀哎呀,你這一圈子,可把我繞糊塗了。你且直說,到底是行中醫好呢,還是行那洋醫爲好?”

於信達:“嘿嘿,孫兒之意,便是取長補短。咱中醫更優的法兒,咱便保下來,西醫更優的法兒,咱便學了來,行那西醫。總之,中西結合,各取其長。信兒這話,可說明白了?”

劉老太醫:“哎呀呀,老夫終於明白了,不就是那個……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嘛。”

於信達:“師夷長技以制夷,不過單論洋槍洋炮厲害,非是咱的弓箭戈矛能擋得的,故而欲要拿了洋槍洋炮來對付洋人。依孫兒看來,這魏源老先生呀,終是比不過張之洞大人的胸襟和氣魄。”

劉老太醫拈着鬍鬚,沉吟道:“張之洞大人……西學爲體,中學爲用。”

於信達擊掌而贊:“老爺爺果真見過大世面的人。”

葉南水:“嘿,我就疑問了,魏先生的師夷長技,張大人的西學爲用,不過都是主張學那西洋之技,怎的張大人就更顯胸襟和氣魄了?”

於信達:“魏源先生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不過是拿了洋槍洋炮來對付洋人,學了洋器之長以自保;張之洞大人的中學爲體西學爲用,則是堅守咱們的根本,但凡一切有用的洋技,咱都應當學了來以自強,自然層次就高得一些了噻。”

葉南水:“哎呀呀,這個祖訓,真是守它不得?”

於信達笑笑:“咱遵祖訓,講究的是敬祖尊祖。這個敬祖尊祖,合乎人情發乎人心,自是萬世不易的根本。但若論到具體的祖宗之訓,則又需具體地來析說了。”

葉南水:“哦,具體而論,若那有用的,合乎當下世事的祖訓咱自是當守;那些個不合人情,不合時宜的祖訓,咱便棄它不守?”

於信達:“既是無用,既是不合時宜,守它何用?況且,守它得住麼?譬如,弓箭戈矛明明的勝不得洋槍洋炮,咱若死守了祖宗的這個破玩意兒,可有半分的用處?”

劉老太醫:“弓箭戈矛自是敵不過洋槍洋炮,但那洋醫就定定的勝得過中醫?”

於信達:“嘿嘿,大禹治水,爲啥舍堵作疏?自然是堵的法兒不靈了,才改作疏浚噻。”

葉南水:“嘿嘿,就是,就是,不去試它一試,怎知勝它不得?”

劉老太醫再不多言,只呆坐了想心事。

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36節 縣衙戲耍第78節 騙子告饒第135節 物理降溫第95節 洋玩意兒第14節 袍哥人家第07節 義女虹兒第92節 藏南(一)第22節 太爺之憂第32節 小何師傅第09節 丁萍兒第71節 膺品字畫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64節 管家出馬第43節 先聲奪人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17節 將軍衙門第94節 蔣家笑談第70節 先生受騙第93節 藏南(二)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16節 張大管家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82節 不若那地第29節 信兒主事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93節 藏南(二)第129節 梅子回家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01節  金氏之祖第116節 母狗大黑第159節 崇明敘事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162節 羞死人了第51節 縣衙對質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142節 夫妻夜話第21節 重慶教案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43節 先聲奪人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20節 菊兒大婚第01節  金氏之祖第40節 衆議洋教第47節 藍風生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23 藏南事發第16節 張大管家第73節 這個娃娃第34節 黃家二少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162節 羞死人了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15節 成都將軍第71節 膺品字畫第164節 管家出馬第27節 再訪蔣宅第40節 衆議洋教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16節 張大管家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10節 虹兒作妾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78節 騙子告饒第128節 疑神疑鬼第46節 花燭之酒第03節 金川之戰第01節  金氏之祖第69節 持家不易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57節 縣衙公議第31節 運動運動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36節 縣衙戲耍第93節 藏南(二)第165節 來了炮船第59節 討價還價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108節 好個胡媽第64節 洋人再來第03節 金川之戰第152節 洪雅沉船第03節 金川之戰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57節 縣衙公議第28節 大話《三國》第30節 菊兒之心
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36節 縣衙戲耍第78節 騙子告饒第135節 物理降溫第95節 洋玩意兒第14節 袍哥人家第07節 義女虹兒第92節 藏南(一)第22節 太爺之憂第32節 小何師傅第09節 丁萍兒第71節 膺品字畫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64節 管家出馬第43節 先聲奪人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17節 將軍衙門第94節 蔣家笑談第70節 先生受騙第93節 藏南(二)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16節 張大管家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82節 不若那地第29節 信兒主事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93節 藏南(二)第129節 梅子回家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01節  金氏之祖第116節 母狗大黑第159節 崇明敘事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162節 羞死人了第51節 縣衙對質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142節 夫妻夜話第21節 重慶教案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43節 先聲奪人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20節 菊兒大婚第01節  金氏之祖第40節 衆議洋教第47節 藍風生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23 藏南事發第16節 張大管家第73節 這個娃娃第34節 黃家二少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162節 羞死人了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15節 成都將軍第71節 膺品字畫第164節 管家出馬第27節 再訪蔣宅第40節 衆議洋教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16節 張大管家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10節 虹兒作妾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78節 騙子告饒第128節 疑神疑鬼第46節 花燭之酒第03節 金川之戰第01節  金氏之祖第69節 持家不易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57節 縣衙公議第31節 運動運動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36節 縣衙戲耍第93節 藏南(二)第165節 來了炮船第59節 討價還價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108節 好個胡媽第64節 洋人再來第03節 金川之戰第152節 洪雅沉船第03節 金川之戰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57節 縣衙公議第28節 大話《三國》第30節 菊兒之心